1950年-1951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是台湾战后时期地方自治的开始,在蒋中正于1950年3月宣布“复行视事”回任总统、6月韩战爆发后,即由留学美国的政治学博士、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的吴国桢推动。
1950年4月,刚迁至台湾的中华民国行政院在《省县自治通则》尚未完成立法的情况下,颁布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宣示将在台湾省实施地方自治选举。这项全台首届县市长选举将台湾省各县市分成八期办理,共选出县市长21人,任期3年。投票作业于1950年8月12日至1951年7月29日期间在全台湾省各地投票所进行,投票率高达79.6%。最后,在21位县市长席次中,花莲县县长选举由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杨仲鲸胜出,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等3席由无党籍人士赢得,而其馀17席皆由中国国民党取得。不少这次选举的当选人与参选人成了各县市地方派系形成的代表人物。
当时参与选务工作的省民政厅长杨肇嘉曾说“值得我人庆幸的是此次人民对选举的踊跃,秩序的严守,投票率之高...实可以说是成功!”[1]至于省级自治,晚年杨肇嘉回顾时说明当时为了动员戡乱,所以只有实施“半自治制”:仅由县市议员间接选出“临时性”的省议员,组成省议会;省长则暂不选举。[2]
这是继日治时期1935年与1939年的台湾头两次地方选举后再度举行以全台为规模之选举,也是第一次不限资格的普选,自此定期举行的改选与1954年起的台湾省议会议员选举也为尔后的党外运动提供平台,奠定了日后1969年首次国会议员增补选、1991年-1992年国会在台全面定期改选、1994年首次省长暨直辖市长选举、1996年总统及副总统在台直接民选、2004年公民投票等民主化进程的基础。[3][4][5][6][7][8][9][10][11]
依照《台湾省县市长选举罢免规程》规定:[12]
- 须有全县市过半数公民出席投票,得票超过投票总数之过半数者为当选。
- 选举结果,无人当选时,应就得票较多之前两名候选人,于20日内举行第二次投票,以得票较多者为当选。
- 票数相同时,再以抽签定之。
台湾省县市长选举起讫日期表:[13]
期别
|
县市别
|
起讫日期
|
第一期
|
花莲县
|
1950年8月12日-1950年10月22日
|
台东县
|
第二期
|
台中市
|
1950年10月20日-1951年1月7日
|
台南市
|
基隆市
|
澎湖县
|
台北市
|
1950年10月20日-1951年1月14日
|
第三期
|
屏东县
|
1951年1月22日-1951年4月1日
|
高雄县
|
高雄市
|
1951年1月22日-1951年3月25日
|
第四期
|
台北县
|
1951年1月28日-1951年4月8日
|
桃园县
|
新竹县
|
1951年1月28日-1951年4月1日
|
第五期
|
彰化县
|
1951年2月3日-1951年4月8日
|
宜兰县
|
1951年2月3日-1951年4月22日
|
第六期
|
台南县
|
1951年2月10日-1951年4月15日
|
云林县
|
嘉义县
|
1951年2月10日-1951年4月22日
|
第七期
|
台中县
|
1951年3月5日-1951年5月13日
|
南投县
|
第八期
|
苗栗县
|
1950年5月5日-1951年7月29日
|
候选人党籍统计:[14]
- 表格统计依据各县长选举事务所原先公布之正式候选人名单,并包括投票前退出竞选者。
各轮投票最高票候选人:
选举结果地理分布:
初选最高票候选人党籍
|
复选最高票候选人党籍
|
当选人党籍
|
|
|
|
无党籍人士。
|
无党籍人士。 没有举行复选的县市。
|
无党籍人士。
|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现职
|
李群山 |
花莲县玉里镇镇长
|
陈阿明 |
台糖公司副工程师
|
杨仲鲸 |
台湾省民政厅专员
|
周坤祺 |
花莲县粮食事务所所长
|
林茂盛 |
花莲县议会副议长
|
谢琳淼 |
花莲县吉安乡乡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陈振宗 |
现任国民大会代表、省参议员
|
黄式鸿 |
曾任民政厅专门委员、台东县长
|
张庆萱 |
现任台东县粮食事务所总务课长
|
锺生鉴 |
现任农林厅检验局专员、县农会技师
|
周伸兴 |
现任台东县货运公司董事、汽车商业公会理事长
|
黄忠 |
曾任国校教员,现为商人
|
林作梅 |
现任台东县公卖局局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复选
|
黄式鸿 |
中国国民党 |
11,784 |
|
陈振宗 |
中国国民党 |
10,796 |
|
周伸兴 |
|
7,512 |
|
钟生鉴 |
|
7,102 |
|
黄忠 |
|
6,292 |
|
林作梅 |
|
1,601 |
|
张庆萱 |
|
770 |
|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台东县首任民选县长陈振宗任职不及一年病逝,台东县长一职因而在1952年举行补选。
- 候选人名单
国民党推出了台东县议长吴金玉参选县长补选,在一人参选下最终当选。
- 投票结果
1952年台东县县长补选结果
|
号次
|
候选人
|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标记
|
|
吴金玉 |
中国国民党 |
25,301
|
100%
|
|
选举人数 |
56,316
|
投票数 |
50,308
|
有效票 |
47,428
|
无效票 |
2,880
|
领取未投票 |
不详
|
投票率 |
89.15%
|
资料来源:《台东县史·政事篇》,颜志光主修;李文良等纂修,2001年,页239
|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廖朝舟 |
曾任台湾新闻贩部主任,业农
|
杨基先 |
业律师
|
林金标 |
曾任台中市参议会议长,业商
|
- 选举过程
国民党提名木材富商林金标,无党籍人士则出现台中一中毕业的律师杨基先,以及西屯人廖朝舟。杨基先邀请曾任台中市台湾新闻社记者多年的巫永福为其助选。据巫永福回忆,杨基先极有人望,竞选经费都是热烈支持者的捐款。本来可以在第一次投票当选。然而开票时被作废票八千多票,遂举行第二次投票。[15]林金标则获得国民党党方的大力支持。据林金标回忆,当时国民党要求党员拉50票,要写下姓名、住址、盖私章,结果引起了选民反感。最终投票前杨基先阵营拜托台中市闻人施金豆、李元煜在政见发表会上持“天地良心”标语下跪,要选民投票给杨,影响了林金标的落选。[16]最终杨基先当选市长,也让林金标为竞选市长出售了一纺织工厂及北电区弋坑三百甲山火田。[15]
据陈果夫的观察,杨基先在台中深入下层,如用压力将遭反感,使廖朝舟的票有转投杨的可能;并据教育界及卫生界人士谓:如果林金标不是由国民党支持,反而可以当选。并认为国民党未作基础工作,临时运用亦不高明。[17]何春木则回忆,林金标较木讷寡言,由于家境富裕,就算做官也绝不贪污。然而杨基先因担任律师,口才较佳,加上有党外的背景。一般民众在二二八事件发生后都痛恨国民党,因此杨基先在第一轮及第二轮投票都胜过林金标。[18]:150
- 第一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复选
|
杨基先 |
无党籍 |
34,441 |
|
林金标 |
中国国民党 |
24,828 |
|
廖朝舟 |
无党籍 |
7,901 |
|
- 第二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当选
|
杨基先 |
无党籍 |
38,406 |
|
林金标 |
中国国民党 |
30,614 |
|
选后陈果夫向蒋中正报告时,称林金标气度较小,甚少与外界接洽。又认为林金标非地方重要绅仕所公推,且上级指定时又太迟。使对方有机可乘。[19]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吴国信 |
现任国大代表
|
邱鸿恩 |
现任台南监狱典狱长
|
刘子祥 |
曾任台南市议会议员
|
叶廷珪 |
曾任台南市议会议员
|
黄百禄 |
曾任台南市参议会议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当选
|
叶廷珪 |
无党籍 |
46,156 |
|
黄百禄 |
中国国民党 |
22,435 |
|
- 候选人名单
- 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当选
|
谢贯一 |
中国国民党 |
34,905 |
|
陈炳煌 |
无党籍 |
17,656 |
|
林番王 |
无党籍 |
8,167 |
|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李玉林 |
澎湖县前任县长
|
欧老莱 |
警员
|
- 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当选
|
李玉林 |
中国国民党 |
21,395 |
|
欧老莱 |
无党籍 |
6,070 |
|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庄琮耀 |
现任台湾省政府参议
|
林紫贵 |
现任国民大会代表
|
郭伯仪 |
曾任少将参议
|
吴三连 |
前任台北市长
|
郑来春 |
现在台湾省政府建设厅服务
|
苏金涂 |
现执业考试院及格中医师
|
高玉树 |
现任台北商会总干事
|
- 选举过程
据高玉树回忆,当时台湾省主席吴国桢为了向美国表示中华民国国民党的民主作风,举办县市长选举。而高玉树的朋友陈重光因看不起国民党内那些主动参选者,遂主动将高玉树资料拿去登记参选本次选举,[20]:19然而遇上了吴国桢苦劝下出马角逐的无党籍现任市长吴三连,吴国桢眼见先选出的花莲县长、台中市长、台南市长分别由党外的杨仲鲸、杨基先及叶廷珪当选[21],颇为焦虑,表示全力支持吴三连。创下执政党支持党外候选人的唯一先例。[20]:19
然而国民党支持非党员的吴三连也引起党员不满,出现了国民党籍的国大代表林紫贵出马角逐市长。林紫贵原籍福州,曾在国民大会发言抨击陈诚,认为陈诚应对东北各省陆续沦陷于共军负责。[22]:37林紫贵在魏道明时期曾任台湾省新闻处长。当中国国民党支持吴三连的态度明朗之后,吴三连所隶属的民社党非常不是滋味,所以,也决定反支持非民社党的高玉树(后来加入了民社党),并正式以金钱予以助选。林紫贵的合纵连横也与高玉树阵营搭上了线。[23]
中国国民党原先不想理会林紫贵,后来,不得不指示台北市党部书记郑品聪出面劝退,未料到林紫贵却提出两个条件,一、要求以教育部或交通部次长一职为交换;二、必须赔偿他的竞选经费。结果,两项都未谈成。第一项是因陈诚不肯,第二项是因他开价太高。双方条件谈不拢,林紫贵并未从此提高警觉,结果在市长投票前一星期,林紫贵突然遭台湾省保安司令部保安处逮捕,1951年1月4日晚上,他回到家中不久,就被两名特务带走了。一整夜未归,他的太太和女国代情人四处探听,才知道他已经被抓进了保安司令部。[23]理由是“知匪不报”。最后身在监狱的林紫贵已经无法从事竞选活动了。[22]:38-39据保安司令部公布的案情指出,林紫贵是涉入“台湾工作委员会”的共党组织张逸舟案,他被指控替张逸舟申请入境担任保证人,有“知匪不报”之嫌。[23]
在高玉树阵营方面,高氏原本认为吴三连不会选遂受陈重光影响角逐,高玉树认为吴三连是台湾人所尊敬的人格者,颇有人望。因此高玉树采消极态度,选而不竞。[20]:20-21最终高玉树得到28,075票,以第二名落选。
- 投票结果
1951年台北市市长选举结果
|
号次
|
候选人
|
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标记
|
1 |
庄琮耀 |
无党籍 |
12,348
|
8.80%
|
|
2 |
林紫贵 |
中国国民党 |
2,223
|
1.58%
|
|
3 |
郭伯仪 |
无党籍 |
3,901
|
2.78%
|
|
4 |
吴三连 |
无党籍 |
92,061
|
65.61%
|
|
5 |
郑来春 |
无党籍 |
984
|
0.70%
|
|
6 |
苏金涂 |
无党籍 |
726
|
0.52%
|
|
7 |
高玉树 |
无党籍 |
28,075
|
20.01%
|
|
选举人数 |
257,849
|
投票数 |
143,344
|
有效票 |
140,318
|
投票率 |
55.59%
|
资料来源:《台北市志·卷三·政制志选举篇》,黄振超,1987年,页249
|
与林紫贵、张逸舟同时被捕的,还有另一位保证人林秉周。原本被以匪谍案入狱的张逸舟,在选后以伪造文书轻判,在监时曾保外就医。[23]林紫贵与林秉周选后不久即出了保密局监狱。据曾在白色恐怖时期被关入南所、曾与张逸舟同房的龚德柏回忆,“张逸舟匪谍案”系政府制造,张逸舟系福建人,为二战期间台湾海峡的大海盗,曾做过日本及国民党特务戴笠的间谍。张氏曾自述他曾指挥抢过太古轮所运银元三十馀万元,带来台湾的金条也不算少数。原本匪谍没有不枪毙的例,况且政府公布的案件更为重要,然而选举过后,不到半年张逸舟即解到桃园监狱,这是保密局所捕的“匪谍”没有的例子。他的“匪谍”案,不过是国民党用来打倒林紫贵之借口,若真的枪毙,又未免过火。所以把他的“匪谍”案改为“伪造文书”:即林紫贵等保张逸舟入台的保证书,于“因何来台”一项填入“因公”二字,构成“伪造文书”。龚德柏语带讥讽道:“由匪谍改变为‘伪造文书’,其变化之大,真无可比拟,或者他们良心发现一点点,与张逸舟金条太多,两者都有关系,亦未可知。”[24]:287-290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陈朝景 |
现任屏东县农会理事长
|
孔德兴 |
业律师
|
林啸鲲 |
现任台湾省政府参议
|
张山钟 |
业医师
|
洪石柱 |
现任国民党屏东县改造委员
|
杜德三 |
现任台湾省建设厅技正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复选
|
张山钟 |
中国国民党 |
66,061 |
|
孔德兴 |
|
25,882 |
|
林啸鲲 |
|
22,366 |
|
陈朝景 |
|
11,599 |
|
洪石柱 |
|
6,422 |
|
杜德三 |
|
1,110 |
|
- 第二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当选
|
张山钟 |
中国国民党 |
93,393 |
|
孔德兴 |
|
61,656 |
|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余登发 |
现任国大代表
|
洪荣华 |
现任高雄县建设局长
|
陈新安 |
现任高雄县旗山镇长
|
吴崇雄 |
曾任高雄县记者公会理事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当选
|
洪荣华 |
中国国民党 |
90,803 |
|
陈新安 |
无党籍 |
87,791 |
|
高雄市自1951年2月14日起至2月23日止,受理候选人登记。有谢挣强、黄昭明、林斌、李源栈登记,旋黄昭明放弃登记。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谢挣强 |
现任国民大会代表
|
林斌 |
曾任高雄记者公会理事长等职
|
李源栈 |
执业医师
|
-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梅达夫 |
曾任台北县长
|
廖富本 |
现任台北县政府建设局技正
|
林两端 |
曾任大华民报社长
|
林燕清 |
现任板桥镇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徐言 |
曾任新竹县县长、桃园县县长
|
魏肇润 |
曾任新竹县国大代表、现任台湾制茶工厂董事长
|
黄宗宽 |
现任大溪镇长台湾省、地方自治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
徐崇德 |
曾任芦竹庄协议会议员、现任全民日报桃园分社主任
|
黄又安 |
曾任省府秘书现经营工厂
|
陈阿头 |
曾任省农会代表、桃园县农会常务理事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复选
|
徐言 |
中国国民党 |
46,199 |
|
徐崇德 |
中国国民党 |
40,878 |
|
陈阿头 |
|
15,151 |
|
黄宗宽 |
|
6,450 |
|
魏肇润 |
|
3,663 |
|
黄又安 |
|
3,608 |
|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朱盛淇 |
曾任新竹县议会副议长、现任律师
|
古侃 |
曾任县政府主任秘书、国民党台湾省党部设计委员
|
王继吕 |
现任新竹大元企业公司董事长
|
解庆文 |
新竹县建设局技正兼代农事试验场场长
|
-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于国桢 |
曾任湖北省利川县长、河北省唐山市长、台中县长
|
陈锡卿 |
彰化市长
|
陈万福 |
曾任溪湖镇长、现任台湾省合作金库理事
|
黄汉树 |
曾任台东县政府职员、台中一中教员
|
- 投票结果
选举期间,陈锡卿采耳语传播,说是把他的传单贴在猪舍内,可防止“猪只染上猪瘟”,由于当时选民智识水准较低,此一耳语果然奏效,农民相争索取陈锡卿的传单贴于自家猪舍墙壁,形成陈锡卿独特的选举手法。选举结果陈锡卿以153,972票,囊括全县总票数一半以上,当选彰化县长。[25]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陈旺全 |
现任三星乡农会理事长
|
卢缵祥 |
现任宜兰县农会理事长
|
本届选举中,国民党推出了家大业大的文学家卢缵祥,而无党籍则出现三星乡籍的陈旺全角逐县长。陈旺全曾任教师、三星乡农会理事长,在选举中陈旺全聘请陈逸松为竞选总干事。投票结果陈旺全获48,324票、卢缵祥45,119票。然而却因当时法规规定得票数必须超过总投票数的一半,结果该次选举结果不被承认,必须重新选举。在两个礼拜后投票,最后在国民党戒严体制下替卢缵祥做铺天盖地的动员下胜选。陈旺全“光荣的失败”,也无意间形成宜兰党外的雏型。[26]:83-84日后陈旺全的本次选举,与1975年立委增额选举中的郭雨新、1983年增额立委选举中的黄煌雄,被列为“宜兰县三大选举不公”。[26]:102
- 第一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复选
|
陈旺全 |
无党籍 |
48,324 |
|
卢缵祥 |
中国国民党 |
45,119 |
|
- 由于废票数(4,239)过高,导致得票最多的陈旺全,其得票数并未超过总投票数的一半,因此按照法定程序,必须再举行第二次投票,才能决定谁当选宜兰县首届民选县长。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高锦德 |
现任嘉南大圳理事、台南县政府财政科长
|
高文瑞 |
现任台南县教育会理事长、台南县政府自治指导员
|
蔡爱仁 |
现任台南县议会主任秘书
|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吴景徽 |
曾任斗六镇镇长
|
廖昆金 |
曾任台南县参议员
|
- 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许世贤 |
现任嘉义县妇女会理事长
|
李茂松 |
嘉义市参议会议长
|
林金生 |
台南县政府指导员兼社会课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当选
|
林金生 |
中国国民党 |
101,482 |
|
李茂松 |
无党籍 |
93,541 |
|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陈水潭 |
现任丰原镇长
|
蔡卯生 |
现任清水镇长
|
林鹤年 |
省立农学院教员
|
陈振顺 |
现任台中县政府军事科编练股长
|
吕大椿 |
现任粮食局台中事务所食品供销组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复选
|
陈水潭 |
中国国民党 |
72,735 |
|
林鹤年 |
无党籍 |
58,330 |
|
蔡卯生 |
|
40,716 |
|
陈振顺 |
|
7,532 |
|
吕大桩 |
|
1,277 |
|
林鹤年于两次投票期间,经林犹龙引荐从无党籍转入中国国民党。蔡卯生、陈振顺、吕大椿三人支持林鹤年。[27]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陈如商 |
现任司法代书
|
廖启川 |
现任教员
|
洪金园 |
中台产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李国桢 |
南投县政府民政局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黄运金 |
曾任律师、新竹市会议员、新竹县参议会议长
|
刘定国 |
曾任台湾省警备司令部参谋、台湾省在乡军人训练班副主任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 由于废票数(3,364)过高,导致得票最多的黄运金,其得票数并未超过总投票数的一半,因此按照法定程序,必须再举行第二次投票,才能决定谁当选苗栗县首届民选县长。
- 第二次投票结果
- 在新旧县长交接典礼的同一天,落选人黄运金向高等法院所提出的控诉,表示刘定国现任军职,当选不合法一案,宣判当选无效结果,选举事务所也因此重新公告选举。
- 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
|
经历
|
黄盛发 |
曾任台北地方法院司法官、国民党苗栗县改委会纪律委员
|
李白滨 |
曾任私立文林初级中学校长
|
张子斌 |
曾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贸易局副局长、现任省府参议
|
赖顺生 |
曾任私立大成中学校长
|
王天赐 |
竹曾任南区警民协会理事长、苗栗县杂货同业公会理事长
|
黄焜发 |
竹南炼瓦工场总经理
|
杨日恩 |
曾任新竹县参议会参议员、苗栗县议会议员
|
邱克修 |
曾任贵州省建设厅工程测量队队长、新竹县政府建设局局长
|
- 第一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黄焜发 |
|
13,644
|
李白滨 |
中国青年党 |
12,063
|
赖顺生 |
中国国民党 |
11,570
|
黄发盛 |
|
9,776
|
邱克修 |
|
5,030
|
张子斌 |
|
4,569
|
杨日恩 |
|
571
|
- 由于投票率仅 38.69%,不符合投票选民要过半之规定,必须再行投票。
- 第二次投票结果
候选人
|
党籍
|
得票数
|
复选
|
李白滨 |
中国青年党 |
30,275 |
|
赖顺生 |
中国国民党 |
29,145 |
|
黄焜发 |
|
29,111 |
|
- 第三次投票结果
- ^ 杨肇嘉序。《台湾省实施地方自治纪要》,台北:台湾省民政厅,1951年12月初版。
- ^ 杨肇嘉。《杨肇嘉回忆录》,台北:三民书局,1970年三版,页348
- ^ 彭瑞金, 战后台湾地方自治实施初阶段,原生民主势力的勃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省谘议会编, 2004
- ^ 苏瑞锵, 台湾(临时)省议会“五龙一凤”对结社权的态度——以“中国地方自治研究会”为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省谘议会编, 2004
- ^ 蔡秀玲, 台湾首届县市长选举之研究(1950〜195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7
- ^ 陈阳德、谢秉宪, 地方自治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的作用[失效链接], 东海大学政治系
- ^ 赖昭呈, 台湾政治反对运动:历史与组织分析(1947-198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2005
- ^ 陈菊, 郭雨新与台湾战后民主运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 ^ 庄雅茹, 战后台湾女性参政之先驱:许世贤(1908-1983)的政治生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3
- ^ 陈佳宏, 余登发与战后台湾民主运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10
- ^ 林淇瀁, 一步一步行入黑牢的所在:雷震回忆录《新党运动黑皮书》导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3
- ^ 《台湾省县市长选举罢免规程》,台湾省政府公报,1950年。
- ^ 《台湾省首届民选县市长暨县市议员特辑》,台湾新文化服务社,1952年
- ^ 《台湾省各县市长选举概况表》,中央改造委员会各处组会四十年度工作总检讨报,1952年
- ^ 15.0 15.1 白色恐怖下的台中市政府秘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巫永福回忆录--我的风霜岁月 (节录)。
- ^ 林叔钦编,《林金标回忆录》,页36。转录至林良哲,《何春木回忆录》,页155。
- ^ 陈果夫呈蒋中正台中市竞选市长情形及其观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林良哲著. 《何春木回憶錄》 初版一刷. 台北: 前卫出版社. 2004年9月. ISBN 957-801-450-3.
- ^ 陈果夫函蒋中正鉴于本党在台中参选失败之个人所闻及年来对党务感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0 20.1 20.2 黄富三. 《台北市歷屆市長議長口述歷史》. 台北市政府文献委员会. 2001年12月.
- ^ 花莲县于1950年10月22日投票、台中市及台南市于1951年1月7日投票、台北市虽同为第二期,至1951年1月14日投票。见《台湾省实施地方自治纪要》,台北:台湾省民政厅,1951年12月初版,页26
- ^ 22.0 22.1 李世杰. 《特務打選戰》. 敦理出版社. 1989年10月.
- ^ 23.0 23.1 23.2 23.3 【被遺忘的歷史】選舉奧步(二):特務、司法介入選舉. 想想论坛. 2019年12月30日 [2021-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 ^ 龚德柏. 〈蔣介石黑獄親歷記〉,收於李敖著,《白色恐怖述奇》 初版. 台北市: 李敖出版社. 2002年4月. ISBN 957-510-099-9.
- ^ 柯贵元,《地方派系与选举关系之研究》。东海大学公共事务硕士学程在职进修专班硕士论文,2001年。页139。
- ^ 26.0 26.1 财团法人台湾研究基金会执笔小组. 《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 玉山社. 2006年11月. ISBN 978-986-7375-87-2.
- ^ 戰後台中縣地方派系與地方發展---以縣議會為中心(1950~1994) (学术论文论文).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