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专题讨论:太平洋台风季/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议改名

现在的题目“太平洋台风季”范围过于狭窄,建议改为“热带气旋”或“台风”。最好相应主题页也一起改名。—塔下人 (留言) 2008年12月30日 (二) 21:27 (UTC)

    • (:)回应:但是热带气旋的范畴则太阔。我们与英文维基百科不同,英文的维基人遍布全球,不过说到中文维基人,都只是遍布亚洲。当我一看到太平洋飓风季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时,真的很马虎,因为根本没有人关注,亦不会有人关注,因为根本与我们不会有直接影响。
而且,其中一个难题是各台风季都有不同的制度,最基本的是亚洲的叫台风,美洲的则叫飓风。而且,风速的指印也有不同,例如这里的热带低气压,北印度洋的是深气压;这里的台风,北印度洋的是超级气旋风暴。
再不是可以另开专题叫热带气旋,但相信除了这个专题外,只有太平洋飓风季较多人关注。
另外,我见过英文维基的热带气旋专题,看到他们可以有总共113个特色条目;24个A等条目(中文维基未实行);255个优良条目,都是关于热带气旋的,听起来很夸张。但主要原因是英文维基百科对热带气旋很关注,但中文维基百科则不是,但最紧要的是先推广对中文维基人有影响的太平洋台风季,之后才慢慢理会其它。—ACM 2008年12月31日 (三) 07:18 (UTC)


为什么没有中国气象局(CMA)的数据?

中国大陆是受太平洋台风影响的一个重灾区,然而本专题中却没有引用中国气象局的数据以及分级系统,也没有中国气象局的模板。希望予以改善!!喵喵咪呀 (留言) 2009年7月24日 (五) 11:37 (UTC)

中央气象台(NMC)可不可以?-Aretgil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04:28 (UTC)

应制订地区用语转换

应制订地区用语转换,譬如强烈热带风暴在台湾被称为轻度台风,台风在台湾称为中度台风,超级台风在台湾被称为强烈台风。“强烈热带风暴”等分级在台湾不使用(气象专业单位如何我不知道,但中央气象局的预报和民间都不曾见过),对台湾读者来说有理解障碍。但不知该分级与台湾之“轻度─中度─强烈”分级是否完全对应?—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09年12月16日 (三) 04:40 (UTC)

太平洋台风季台风强度及命名转换规则

由于各国所采用之标准不同(见台风分级),我认为有必要统一台风命名,以免字词转换错误。

我的想法是:

  • 台风强度:
  • 方案一:
台风强度以权责单位日本气象厅JMA为准。不另加字词转换,而是以提示的方式说明相当于各地什么级别(User:未命名 提议)
  • 方案二:
台风强度以分类最多的中国天文台或香港天文台为准,同样以提示标明对应的各地级别

最主要是强度名称,台风名字转换无问题。希望完成一致性的命名,不然又出现“超中度颱風”、“强烈轻度台风”等等的错误名称。—Frankou (对话页) 2010年9月19日 (日) 02:39 (UTC)

需要为台湾名字做转换,台湾名字与中港澳名字不同。-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9月19日 (日) 02:41 (UTC)
名字现在已经有转换了,同前述,主要是强度名称有问题。--Frankou (对话页) 2010年9月19日 (日) 02:44 (UTC)
只针对西北太平洋则有违NPOV。
强度命名应以WMO分类为准,考虑各区称呼有异,应一概按照RSMC分级命名之。--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19日 (日) 09:00 (UTC)

身为专题成员,对重点模板模板:台风基础资讯的变更表示不满。

新模板中日本气象厅的台风级别被分为“热带低气压”、“台风”、“台风 (强)”、“台风 (非常强)”及“台风 (猛烈)”,但根据模板:JMA typhoon scale,日本气象厅只分为“热带低气压” (TD)、“热带风暴” (TS)、“强烈热带风暴” (STS)及“台风” (TY),而没有“台风 (强)”、“台风 (非常强)”及“台风 (猛烈)”的出现。而中央气象局的颜色也新旧不一,本人现已更改。

本人不明白,为何突然要将所有参数改成中文?有方针要求一定要中文参数吗?这样大量的更动可能为编者及读者做成不便,而且新的参数级别改用数字制,数字有甚么意思?编辑知道吗?以前用cat1, cat2, TD, STS, typhoon, cwb2等参数不好吗?不方便吗?本人认为此项安排不妥当并建议讨论后大量回退这些条目变更的操作并回退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至改版前版本 (可考虑高手用bot处理),以免编者读者做成误会。

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Template:Storm colour应是相同颜色的,不相同会导致读者无法阅读,这是PTS专题过去的标准。-HW (留言 - 贡献)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5日 (四) 02:25 (UTC)

  • 这个模板我也帮忙折腾了半天,某位用户强烈要求用中文,但是目前的问题是中文参数不支持繁简转换。
  • 日本气象厅的等级估计是参考[1](不太懂日文,不知道是不是对)。另外,这里有个很详细的各国分类资料[2]
  • 颜色问题我修正过几个,不知道别人是否也改过。因为infobox改动较大,因此顺手修订了一下。但是修改的时候不知道各种分类的颜色是依据什么标准,找了半天在en:Template talk:Storm colour找到一个颜色依据,基本上是根据en: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的标准并参照en:Template talk:Storm colour颜色代码,我不知道颜色要力求各分类体系用色一致,我以为是不同风速范围要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5日 (四) 03:11 (UTC)
那个数字参数问题,我不知道以前不是用数字的。我本来想改成不用数字的,但是发现比较有难度,而且可能会引起争议,就没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5日 (四) 03:14 (UTC)
  • 那就是目前的问题。这项更改未经PTS专题成员讨论 (当然,提出要求改用中文参数的维基人是参与者:维基百科:太平洋台风季专题/参与维基人列表),参见Wikipedia_talk:太平洋台风季专题无任何讨论,对于我来说是个“突发”的更动
  • 根据台湾中央气象局 (也就是提出要求改用中文参数的维基人居住的地方),JMA没有分“强”及“超强”。
  • Template:Storm colour是PTS专题长期的使用标准,这个标准的设定与英文维基人上传的track、每个热带气旋条目底的该季台风列表看荠,而不同风速范围则会被分为不同的级别,也因此出现了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 CWB及JMA的分类一同出现在条目上的情况。
  • 以前的填法,看这个历史版本
四点-HW (留言 - 贡献)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5日 (四) 09:12 (UTC)
关于颜色,如果是按照风速,CWB和JMA分类中最高等级分类的风速并没有达到SSHS中的5级(红色),而最多只相当于SSHS中的4级水平。另外,英文版的颜色还有两种色是专门针对西太平洋的分类,而SSHS没有这个分类颜色(因为分类范围不同),如果按照颜色统一的要求,并严格按照风速的话,恐怕很难做到。另外,现在又被加上了香港天文台的分类,但是说实话,它是完全跟随大陆中央气象台的分类标准,似乎没有必要单独分一个出来吧(澳门也一样,韩国好像也和中国的分类方式一样)。分类太多是不是也没有必要?现在英文版虽然多个分类体系,但是一个信息框只能有一个分类,看起来更加简洁明了。或许我们也可以照搬?如何选取分类的话,有这么个方法:只发生在一个地区分类体系范围内或只对一个地区分类体系范围内发生了重要影响,造成重大损失的台风,则使用该地区的分类体系;否则使用SSHS分类(好象有个ISO的分类标准,不知道是不是SSHS分类?)?--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6日 (五) 02:52 (UTC)
  • 中央气象台的台风级别好像是两分钟平均。-Aretgil (留言) 2010年8月6日 (五) 04:28 (UTC)

复制自热带气旋条目:

在日本气象厅网站中是用RSMC那个的。-HW (留言 - 贡献)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9日 (一) 08:32 (UTC)

中央气象局颜色是根据中央气象局官方网站制定http://www.cwb.gov.tw/V6/typhoon/Data/PTA/TyphAll.htm? 另外PTS专题长期的使用标准不一定正确,难道PTS专题长期的使用标准准确率高于中央气象局官方网站资讯?

另外我亦建议过热带气旋定位统一使用同一个气象机构发出信息,热带气旋定位原本就没有的,是今年开始加上去的,这项更改未经PTS专题成员讨论也是不正确。统一由某个气象局发布信息一定比分散发布好得多。所以统一由某个气象局发布信息比起多间气象局信息集合一个表发布实在导致章节杂乱,如香港天文台就已经有3个分类。此外就香港天文台和中央气象台台风等级也是没经过PTS专题成员讨论就加上。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10日 (二) 08:34 (UTC)

不可能因为中文参数不支持繁简转换原因就不统一使脑中文参数,这里是中文维基,用中文也很正常,难道居住在中国,平时用英语作母语吗?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10日 (二) 08:40 (UTC)

OK, 不论中央气象局的颜色及中英文参数,论日本气象厅的分类吧。-HW (留言 - 贡献)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5日 (日) 13:09 (UTC)
因有争议,暂时废除那三条条目的定位资讯吧。建议在本次讨论后尽快制定PTS条目的编辑指引并列入方针。-HW (留言 - 贡献) DC8 - Signpost 2010年8月15日 (日) 13:14 (UTC)
就路径分级而言,采用当区负责机构资料就够,其他的祇会混淆读者。
顺带一提,天气警告模版中的文字上色几可肯定有违WP:MOS。而且模版有滥用之势:像这里简直不堪入目,图片摆放不当根本妨碍阅读。--THIS ISAnfield 2010年8月19日 (四) 07:28 (UTC)

台风分级模版有滥用之势我绝对认同,原本一直只有源用三个台风分级SSHS、CWB、JMA,但经本人修改新模版后,更方便编辑和使用该模版,及后有人新增NMC台风分级,于是随后又有人有样学样再新增多个HKO台风分级,这两个台风分级模版完全没有讨论就加上去,令台风基础资讯模版看上去很累赘,其实这两个台风分级可以在首段或关于该国影响的内文叙述就行,不必另外开2个台风分级模版,不然,迟下菲律宾、澳门、越南等等这些国家或地区觉得他们为甚么没有台风分级模版,其他国家或地区就有台风分级模版,又再增加更多台风分级模版,那台风基础资讯模版就不得了啦,变了个又长又繁复同时看上去很累赘的模版。

另外关于模板:台风基础资讯里面参数我建议全面中文化,因为类似讨论在模板:国家基础资讯也通过了,目的是更加方便大家,可以用看得懂而且非常熟悉的母语文字进行编辑,不用经常看说明才明白模板的参数意思。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23日 (一) 19:36 (UTC)

你还未回应为何要采用数字而非TD, TS这些常用法及日本气象厅到底是如何分类-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8月24日 (二) 04:03 (UTC)

我已改成能支持繁简转换的中文参数。另外请樱花公主说明日本气象厅到底是如何分类。另外HKO台风分级我认为还有需要,始终这里香港人较多。-Aretgil (留言) 2010年8月30日 (五) 09:31 (UTC)

  • 我的意思是指在模版取消英文参数,方便推广统一使用正体中文语言参数。
  • 另外我用数字而非TD, TS英文是方便编辑,不必经常看说明页,明显1下一级一定是2,而不用看说明猜TD下一级是甚么?
  • 我觉得按照原本三个分级就足够,其他的可以在首段或关于该国影响的内文叙述就行,因为如果以香港人较多以增加的话,一会先大陆人或者澳门人又可能以同样理由增加台风分级,令台风分级模版有滥用之势。(例子:轻度台风莱罗克
  • 以下就是台风分级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0日 (一) 16:03 (UTC)

    (+)支持 按照原本三个分级就足够.如果要增加,是不是也要将KMA/SMG/CMA...... 等等增加?因为当该热带气旋比较接近该地(如台风xx在南韩登陆),该天文台某程度上资料会是较准确的.-Mauricengan (留言 - 贡献) 2010年9月1日 (三) 15:10 (UTC)
    • (-)反对以下四点:
      1. 移除繁体中文之外的参数 (请顾及英文翻译者及中国内地使用者)
      2. 移除TD, TS等参数 (请顾及原有编辑者可能未得知此消息,另外此讨论未有任何共识,请勿轻易更动模板)
      3. 日本气象厅以“台风”、“台风(强)”、“台风(非常强)”等分类 (外界人士以浏览http://www.jma.go.jp/en/typh/ 较为容易明白,因此应采用国际分级而非本土分级)
      4. 移除香港天文台分级 (香港天文台某程度上资料会是准确的,比JMA更准)

    以上-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8月31日 (二) 06:54 (UTC)

    (-)反对 我反对你反对取消香港天文台分级,原因是HKO不是国际分级.就如我在上面曾说,如果要增加,是不是也要将KMA/SMG/CMA...... 等等增加?因为当该热带气旋比较接近该地(如台风xx在南韩登陆),该天文台某程度上资料会是较准确的.-Mauricengan (留言 - 贡献) 2010年9月1日 (三) 15:10 (UTC)
  • 统一使用正体中文参数,类似讨论已经在模板:国家基础资讯讨里论过,最后亦实行统一以正体中文为使用参数,以且200多个条目统一更改差不多一年都没有人提出异议,证明是可行的,原因是更加方便大家编辑和普及此模板之用
  • 用数字一定方便过用英语简称,如果在此这是不统一以数字使用,且混合形式使用,将来想再统一使用数字就难上加难。
  • 我正在更新为日本气象厅国际分级的4个分类
  • 香港天文台分级是你加上的,以且没数据支持香港天文台某程度上资料会比JMA更准,这样人人都以同样埋由,为各自国家/地区加上自己气象局分级模版,那会使模板有滥用之势。建议其他的可以在首段或关于该国影响的内文叙述就行(如:轻度台风莱罗克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07:10 (UTC)
    • 那为何要用正体中文而不是简体中文?
    • 都是那句:这是相容性的问题。一些用开TD, TS, STS, TY, cat1, cat2, cat3, cat4, cat5, cwb1, cwb2, cwb3及cwb4的人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假设我要开一条条目,台风级,我不知道该如何填?我不会记得是4。或者这样,自动分级吧,输入kt,自动分级,避免参数问题 (参考{{Infobox hurricane small new}})。
    • 感谢协助。
    • 加入香港天文台,是因为要分“强台风”及“超强台风”,这是日本没有的,我不介意将其改成中国气象局,但我反对移除。
    一天此讨论未结束,请勿轻易修订模板,否则示为破坏回退。-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8月31日 (二) 07:31 (UTC)
  • 如果你有看在Template_talk:国家基础资讯当时讨论就知模版内有些正体字有些简体字的混乱问题,在这时加回简体,肯定又会出现以前的问题,导致有些人因繁简问题,可能有恶意替某些条目更换字型,导致繁简破坏,更可况统一字型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和推广使用模版。所以在模板:台风基础资讯我亦建议统一使用正体中文。
  • 我会在模板说明详细解释如何使用,但长远来说,用数字一定比英语简称加数字要好得多。
  • 我的意思是在条目影响国家或地区内文首段加上台风分级而非在模版上加(如:轻度台风莱罗克),这样一来不会令模版累赘,二来更可以方便读者察看。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07:43 (UTC)
    • 这是地域观点,为何要用繁体而不是简体?简体使用者绝对多于繁体,两者不可兼容吗?英文设立为了方便翻译者在不用查看模板说明就能填参数,这也是我不希望改用数字参数的原因。
    • 既然你这样说的话,我没有东西好说了,你就移除“香港天文台”吧。-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8月31日 (二) 07:48 (UTC)
    • 我也不赞成统一使用正体中文。虽然我是正体中文的使用者,也认为正体中文较美观,但是我认为仍然要尊重简体中文的使用者才是,不应该要求简体中文的使用者也要跟著使用正体中文。换个角度想,若是今天简体中文的使用者要求所有模板参数都要使用简体中文,你应该也不会感到高兴吧!而且如果无法搞定繁简的问题,那在能处理以前,先使用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英文,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
    • 而就是否加入香港天文台,我觉得未尝不可!为何独厚台湾中央气象局,而排除香港天文台?只要有分类上的差异,就可以考虑加入。中国气象局和澳门气象局的分类也可以考虑加进来,中文维基百科的使用者以这几个地方居多,应该顾及这些地方使用者的需求与感受。
    • 最后,这种会涉及到多数条目变动的模板,应该要先获得共识再加以编辑会比较好,而不应该凭己意认为应该如何就如何,如此可能仅会引发编辑战而已。Forju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07:52 (UTC)
  • 统一文字的好处就是避免繁简破坏、编辑方便,并不代表我不尊重使用简化汉字的人,以且我也是参照模板:国家基础资讯经验所得,避免混乱的问题,翻译者看到中文参数都明白参数意思,如果方便了翻译者,但条目仍然会不断被其他人更新,如果是用中文参数,之后编辑的人就不会这样辛苦查这个英文解甚么,长远来说就会更方便编辑啦。
  • SSHS和CWB和JMA都是一直存在的,也不是我加上的,所以没有独厚台湾中央气象局,何况模板塞太多东西也不好吧,模版作用是放基础的资料,而不是甚么东西都放进模板来的。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08:07 (UTC)
  • 当讨论结束后,我就会移除中华民国、香港、大陆的气象局分级到内文去。
  • 模板:国家基础资讯模板:台风基础资讯两个模板当然有关系,版面格式和参数都是一样,只是名称不同,我看近日新创建的条目模板都是使用繁体字,而非简体,同时可以避免繁简破坏、编辑方便,所以我才主张使用繁体中文,而不是简体中文。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08:23 (UTC)
    说穿了,是对你的编辑方便,对其他人造成不便,对不对?--203.218.37.65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08:26 (UTC)
    如果你是怀著这种心态想我的话,那我无言啦,只是以最近新建3个台风条目作例子,全都是以繁体作参数,没有人用简体作参数,在200多个国家条目统一使用繁体作参数后至今没有出现繁简破坏及对其他人做成不便。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08:34 (UTC)
    最少上方有一个IP会采用简体中文,都是这样吧,将en, zh-hans及zh-hant都保留,如果我是内地维基人,看到只保留繁体,我会强烈反对。我打算之后再重新设计模板:台风基础资讯,改用{{Infobox}},因为我总是觉得有些不妥。-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8月31日 (二) 10:16 (UTC)
    没有对其他人(简体中文使用者)造成不便可能只是你自我感觉良好而已。站在简体中文的使用者角度去想,要求他们去输入正体中文,对他们怎可能不会造成不便(就好像要我输入简体中文也是很不方便一样)?国家条目的问题可能还算小,因为短期内不可能会有新的国家产生。但是像台风、飓风这类的条目,未来仍然会不断有新条目要创建,虽说目前为止可能很多台风条目都是使用正体中文的使用者所创建,所以用正体中文当参数不会有什么不便之处,但不排除将来有人用简体中文创建啊!?这两个情况是不能相比拟的!我个人虽然心里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所有中文使用者都使用正体中文,但就现今正体中文和简体中文都还有人使用的情况下(而且使用简体中文的人可能还比较多),应该要同时顾及双方的感受和使用上的便利性。因此,若真的要把参数全都改成中文,应该设法让简体中文和正体中文可以并存。Forju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二) 10:22 (UTC)
    现时简体中文及英文在模板的部份参数,已被移除。-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8月31日 (二) 10:24 (UTC)
    参数只是在模板说明页复制贴上就可,我估计没有人会全部参数打上去吧,模板参数对应内容是可以繁简也没有问题的。同时模板名称我不建议使英文{{Infobox}},而是同国家等模板接轨{{XX基础资讯}},同时我会为模版SSHS,JMA分级进行自动化,不用手动输入分级。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11:20 (UTC)
    简体参数加上就好了,为什么不能加上?另外,为何要独厚台湾的气象局标准?要说到台风分类的影响力,澳大利亚的分类绝对要比台湾的影响力大的多。此外,使用TS等分类而不是数字,一是数字绝对不比英文缩写好记,都需要查看说明才知道对应哪个分类,而且英文缩写是很多分类方式中有明确规范的,因此用缩写只要照着分类标准输入就行,而用数字反而还要多一次换算,更麻烦了而已。如果能够自动分类,那么是最方便的做法。另外,我还是建议采用英文版的方式,信息框中的分类只显示一种--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31日 (二) 11:34 (UTC)
    自动化可参考Template:Infobox Hurricane-Aretgil (留言) 2010年8月31日 (五) 11:54 (UTC)
    看{{地区用词}}的源码。--达师147228 2010年8月31日 (二) 11:48 (UTC)
    参数统一使用繁体以上我也说了方便大家普及使用,参数只是在模板说明页复制贴上就可,我估计没有人会全部参数打上去吧,模板参数对应内容是可以繁简也没有问题的。同时没有独厚中央气象局分级,在以上讨论已有其共识将中央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大陆气象台一并删除,不过还要等一些问题都取得其共识,就会开始著手执行。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11:58 (UTC)
    如果没有异议,我就会动手修改模板:台风基础资讯以下内容
  • 统一使用正/繁体作参数未完成未完成
  • 自动化台风分级未完成未完成
  • 移除其他气象局分级(除SSHS、JMA外)未完成未完成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8月31日 (二) 17:55 (UTC)
    应当加入简体参数,或者删除繁体参数只用英文参数。为何移除其他气象局分级?JMA为何要加入?--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9月1日 (三) 03:59 (UTC)
    日本气象厅是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
    另外,建议将这里的分级列表隐藏掉,以便阅读。--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1日 (三) 04:42 (UTC)
     补充一下,其实每个台风应当仅显示一个分级,即当区RSMC所划分之类别。所以,即使保留SSHS分级,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条目均应移除相关栏目,否则又会争拗既有“两个分类、何不再加?”。--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1日 (三) 04:55 (UTC)
    • 统一使用正体参数并不是没有先例,统一参数可以使模板函数更整洁,更方便推及使用(如国家模板在前年一样为此问题争异,最后亦是统一使用正体参数,已今仍没有出现大问题或异议,证明是可行的
    • 没错,上述有人说了为甚么只保留日本气象厅台风分级(JMA是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所以现在同时为只保留SSHS、JMA进行共识,避免日后再为此问题争论。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9月1日 (三) 05:43 (UTC)
    • 在正体中文使用者和简体中文使用者应为平等的基础上,我反对统一使用正体或简体做为统一的参数。如此的作法对于另外一方都是不公平。就算参数只是复制贴上,为何要求对方一定要去看正体中文或简体中文。就像我看到简体中文会不习惯,我相信简体中文的使用者看正体中文可能也会不习惯。否则当初为什么要有繁简转换和地区转换的设计呢!?另外,应该没有规定说,中文维基百科在参数上就一定要用中文,我不晓得为什么要坚持参数一定要用中文(为什么要这么排斥英文,我实在不是挺了解的,毕竟在电脑的使用上,根本脱离不了英文啊!)。就算坚持要用中文,那也请让正体、简体都能够同时使用,也能正常显示,这样才能够顾及到正体使用者、简体使用者之方便。而不是说强求大家一定要使用某一种字体作为参数的表现,这是霸道又不合理的做法,而且也是歧视其他字体使用者的做法,既然正体中文和简体中文同样称为中文,就应该同时容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种字体,不要以为自己方便别人就方便,那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 至于台风的分级栏位是否要保留像是中央气象局或是香港天文台的分类,我觉得可以都保留,也可以都删除,保留SSHS和JMA(RSMC)的分类就可以了。Forju (留言) 2010年9月1日 (三) 06:08 (UTC)
    • 补充:就参数而言,并不是可行不可行的问题,我当然知道全部使用正体中文可行!问题是你有没有尊重到简体中文使用者?国家模板参数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但不能当作原则啊!而且当初真的大家都同意使用正体中文做为参数?抑或是没有争执而已?如果真的希望全部使用正体中文做为参数,那请设法将其列为中文维基百科的方针或指引!但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尊不尊重其他人的问题!樱花公主应该是住在台湾,身在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难道不能了解尊重其他不同族群的自由,以及追求不同族群的平等,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吗?Forju (留言) 2010年9月1日 (三) 06:15 (UTC)
    同样为统一参数语言问题,我只是举例子如国家模板,实行差不多一年都没有问题,所以我才建议统一参数。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9月1日 (三) 06:43 (UTC)
    那么以后,应写一句:“如果你是简体使用者,因不懂如何填写繁体参数,请向樱花公主请教,地方是[[User_talk:樱花公主。”吗?太平洋台风季无中国内地参与者 (维基百科:太平洋台风季专题/参与维基人列表),但有内地贡献者,我们应给予合当的尊重。-HW (留言 - 贡献) DC8 2010年9月1日 (三) 13:48 (UTC)
    简化汉字是由正体中文演变出来,如果真的看不明可在说明解释,所以统一使用正体中文作参数并不是不可行的。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9月1日 (三) 14:12 (UTC)
    “如果真的看不明可在说明解释”,如此一来,我更不晓得为什么当初要把参数中文化了!对于简体中文使用者而言,反正他都还是有看不懂的问题啊!都是要去查说明解释,才能了解该参数之意涵,如此一来,中文化显然将失去它的意义!统一使用正体中文做为参数将只是方便到正体中文使用者而已,对于简体中文使用者根本还是一样不便。而且假如说用正体中文做为参数成为惯例,难保哪一天会不会有一个模板需要使用到两岸用语不同的词汇,如此一来,对于简体中文的使用者(我们可以推定使用简体中文者多为对岸使用者)而言,可能又更不方便了!其实到头来,真的只是尊重的问题而已!而不是技术上可不可行!其实参数全部使用正体中文,对于我这个正体中文的使用者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还是要在此提出抗议,否则将来哪一天简体中文的使用者提出参数全部应该使用简体中文表示时,或是有人提出参数应该全部使用英文还是其他语文表示时,正体中文的使用者将失去反对的立场。Forju (留言) 2010年9月1日 (三) 17:17 (UTC)
    如需在内文首段加上台风分级请使用 模板:热带气旋等级 (如:轻度台风莱罗克)-Aretgil (留言) 2010年9月4日 (五) 01:51 (UTC)
    那好吧,模板将中文(正体中文、简化汉字)作参数,并移除英文参数,如果没有异议,七日后我将动手修改。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9月5日 (日) 08:54 (UTC)
    如要移除英文参数,我没有异议。不过你何时自动化台风分级呢? 回正题,我反对回退到以前版本。
    • (-)反对
      • CWB,JMA,SSHS等级均需填两次,不方便。
      • 2.没有台风路径图
    -Aretgil (留言) 2010年9月5日 (日) 09:58 (UTC)
    七日后,如果没有异议我将动手修改模板:台风基础资讯以下内容
    • 移除英文参数
    • 自动化SSHS、JMA台风分级
    • 移除其他气象局台风分级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 2010年9月6日 (一) 09:58 (UTC) 模板出现问题,每当将鼠标移至图片上,弹出来的说明会显示“{{{代表图像名称{{{image name}}}}}}”,请用户:樱花公主修复。—香港の達人留言板 DC8 2010年9月6日 (一) 13:51 (UTC)
    感谢您提出问题,我现在不方便修改模板,以免被人误会是破坏,待七日后以上没有问题,即取得共识,我就会修改模板及修复模板问题。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9月7日 (二) 10:06 (UTC)
    所以仅保留各 RSMC 之分级,否则就要把各个受影响地区之气象部门都加上。 --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12日 (日) 01:49 (UTC)
    就台风分级方面只保留SSHS,RSMC(日本气象厅、斐济气象局、法国气象局、印度气象部、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其他气象局一概移除。那有没有异议?
    樱花公主庆祝中华民国立国一百周年国庆 ☼(2010年9月13日 (一) 13:30 (UTC)
    同意 mauricengan留言2010年9月16日 (一) 16:30 (UTC)
    (-)反对樱花公主及Anfield提议。RSMC即JMA的评级往往因为非影响日本台风而被评低(没有实测数据也是一个原因),或者甚至被忽略,正确强度没有被肯定。如以RSMC的强度作准,那多达一百个台风要被降格为其他类别。而其他气象局的分类其实也很清晰,没什么必要去改。既然西太有cma、jma、hko、cwb主要机构,都负责了整个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监测,实在没有理由删减。张子房 (煮酒论英雄) 2010年9月20日 (一) 10:11 (UTC)
    同书籍出版资讯一样,基础资讯栏根本没有必要把所有机构分级都放上去,详细分级大可另文提及。
    如果坚持要放,单是西北太平洋就至少要把十四个机构通通放上,再加上其他区域所有会发出热带气旋报告的机构,否则就变成地域观点。如果不是全部放上,就祗能够放上“地区专责中心”,不管他们是否只观自身国家,这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决定。--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20日 (一) 14:47 (UTC)
    (-)反对,你所提及的十四家机构,大部份并非完全负责西北太平洋,只有通通放进去才是地域观点。而cma、hko和cwb则对西太台风作出明显监测,而且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有一些与大部份中文使用者地区的资讯也经常存在。-张子房 (煮酒论英雄) 2010年9月20日 (一) 16:25 (UTC)
    系统性偏差的存在不就等于合理。这里确是中文维基百科,但仅此而已,本来就不应只偏重华人圈子的讯息。其他机构是否会覆盖整个西北太平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总可能就某些热带气旋评级,当基础资讯栏放香港北京台北评级但却不放其他就肯定是地域观点。维基本来就应该参考来源而撰写条目,不能摆出任何立场倾向。这里的风迷经常将自己写网页的习惯搬到这里,大多热带气旋条目不是原创研究就是地域中心、再不就是搞到五颜六色,这些通通都要纠正。--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20日 (一) 23:53 (UTC)
    所以我绝对同意只放RSMC 在台风模版中. mauricengan留言2010年9月11日 (一) 01:21 (UTC)
    远的不说,久不久都总有热带气旋只吹袭菲律宾或越南,如果栏位只有所谓“主要机构”但当地的却没有,还有甚么理由不是中国/香港/台湾中心?
    之所以只放日本气象厅(及其他世界气象组织区域中心),是因为若把全部机构都放上会造成基础栏目太多分级、混乱,而选择日本气象厅则仅因为同时为区域中心而中港台不是。
    顺带一提,那个栏位应加注为rsmc分级,而不是单单日本气象厅。
    还有,所有PTS相关文字应正名为西北太平洋。--THIS ISAnfield 2010年9月21日 (二) 04:58 (UTC)

    希望大家不要把未达热带低气压强度的“风暴”列入热带气旋列表

    最近我看到有些所谓的“热带低气压”被列入其他热带气旋中。然而,有些根本未达热带低气压强度(风速41-62km/h),如2011年6月的热带低气压94W,风速仅达35km/h。这与页首的热带低气压强度说明自相矛盾啊!希望大家只将达到热带低气压强度以上的风暴(>41km/h)写进列表中!-风花鸟雪月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15:18 (UTC)

    热带气旋相关条目讨论

    夏日又到,又是热带气旋活跃的时候了。近日,在下编辑各条太平洋台风季热带气旋相关的条目时,与部份其他编辑者有争议,仅请讨论,如下:

    1. 地域主观问题:
      • 当十分钟平均风力、气压在JMA与CWB数据不相同时,是否应该采用区域专责气象中心即RMSC Tokyo即JMA的数据而非其他气象机构如CWB、HKO的数据?
      • CMA并非采用一分钟平均风力,而是两分钟
      • NRL或JTWC与其他机构有不相同时,是否应该采用NRL的数据?
      • 以后如有任何数据不相近时,采那个气象机构的资料?
    2. 数理问题:
      • 烈风圈即35 kt或以上的风力,应采用那个气象台的数据?CWB?JMA?
      • 暴风圈即50 kt或以上的风力,应采用那个气象台的数据?CWB?JMA?

    此讨论达成之共识将适用于所有太平洋台风季条目。-HW (留言 - 贡献) *DC9* 2011年7月15日 (五) 14:06 (UTC)

    理应上述所有数据并存魔法少女馒头卡★无力(馒头卡住喉咙.......) (留言) 2011年7月15日 (五) 17:49 (UTC)

    据悉条目的信息框只有一个参数位置,不可能填多于一个-HW (留言 - 贡献) *DC9* 2011年7月16日 (六) 01:39 (UTC)

    应以国际标准作为名称唯一标准

    以2010年的马勒卡为例,中文维基百科竟在国际命名前方加上非正式的用语,变成中度台风马勒卡、强台风马勒卡等等,而国际上此台风正式名称仅为台风马勒卡。更好笑的是,连英语名称都胡搞,什么是Medium-strength Typhoon Malakas?Severe Typhoon Malakas?根本没这样用却硬是这么用。

    强烈呼吁对太平洋台风仅使用热带风暴、强烈热带风暴、台风命名,这些才是世界气象组织通过的,用户不懂那些是什么可以看右侧各国的分级,千万不可为了大中华本位而使用非正式的名称。我已尝试对台风凡那比台风梅姬更正,希望别再胡搞了。--我是只发浪小野猫。Meow 2011年8月29日 (一) 11:02 (UTC)

    (-)反对,真正的条目名称还是由JMA标准,而且许多中国/台湾使用者不知道有这些分级的存在。英文的可以改正。 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8月29日 (一) 13:14 (UTC)
    讨论移至互助客栈。-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14:23 (UTC)
    (+)支持,维基百科是世界性的,应以世界气象组织通过的为标准,那些“英语名称”更是不应该的啦。承楼上,如果许多中国/台湾使用者不知道有这些分级的存在的话,可以请他们看看这专题。风花鸟雪月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12:06 (UTC)

    “太平洋台风季” 地区词转换探讨

    用户MeowJonas to Receive均先后于台风塔拉斯 (2011年)台风南玛都 (2011年)这两条浏览器每日过千的条目移除了{{NoteTA}}模板并撤销标题与地区用词转换,编辑摘要为“请用国际名称。”及“请不要使用非国际名称。”。之后,有用户回退并以“中文维基本应就地方用词加入转换,不宜直接撤除”作编辑摘要,而该用户再以“此处并不适用”为由撤销编辑。Jonas to Receive已经于台风南玛都 (2011年)条目撤销编辑2次,再加2次就会达到回退不过三的要求(24小时内的话)。因此,邀请各位维基人,就以下主题探讨:

    1. “太平洋台风季”条目,是否应该采用“新台风命名”、“旧台风命名”及“气象及台风类条目常见用语”组用词全文转换?
    2. “太平洋台风季”条目,是否应该因应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与日本的台风分类不同,而进行标题及内文用词进行地区转换?如不是,是否采用国际名称(日本)?
      (附:日本与澳门分为台风、强烈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及热带低气压,香港与中国另加超强台风、强台风;台湾采另一分类,即强烈台风、中度台风、轻度台风及热带性低气压。另,部份机构评级不同可能会导致分级有异,即此情况

    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01:24 (UTC)

    译名可根据地方而改变,但译名前方的属性必须依照国际规范,甚至内文提到的英语名称也该符合,才不可搞出什么Medium-strength Typhoon Fanapi这种不三不四的名字。若大家不信服,请看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关于太平洋台风的文件第二页。[4]--我是只发浪小野猫。Meow 2011年8月30日 (二) 04:54 (UTC)
    请注意,维基百科大部分的观看者都是民众(尽管我们不知道资料),英文名称不用改变是没关系(其实也没有什么用途存在),但是前面的强度就需要很注意,就拿台湾举例,一般台湾人几乎不会知道什么是“热带风暴”或“强烈热带风暴”。而且,一般人如果看到的是不熟悉的用词可能就不会想要继续看下去(这是我的经验,以前曾经在维基百科当观看者很久,最近才加入编辑)。-Adrien1018(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09:40 (UTC)
    User:Meow说Medium-strength Typhoon是不三不四的名字本人可以理解,因为就国际上或一般英文皆无此用法,所以想了想建议以后能统一英文名称,而不再因地区做出英文转换,毕竟那是不正式且也不正确。但是极度不建议撤除台风中文分级的转换组,每个地区皆有每个地区的用法,诚如User:Adrien1018所说像是“热带风暴/强烈热带风暴”这样的用法台湾地区其实真的极少见,至少我认为就中文上一定要能让各地区的阅览者能清楚看懂该台风的资讯,而不是一昧追求“国际”的用法,因为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0:04 (UTC)
    (~)补充:诸如日本也是以当地气象厅的用法来做为条目命名,例如平成23年台风第11号也没有命名成“台風ナンマドル (2011年)”,所以中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各地官方气象站皆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分级,没有道理要求台风中文名称仍要遵照国际命名标准,转换还是比较贴切。-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0:17 (UTC)
    在保留中文地区词转换(见下)的情况之下,我建议英文名直接以“Tropical Cyclone”算数以避免出现“Medium-strength Typhoon”等不三不四的名字(其实CWB的英文版是用国际分级的)。
    附:地区词转换包括强度转换(热带低气压 => 热带性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烈热带风暴 => 轻度台风、台风/强台风 => 中度台风、超强台风 => 强烈台风等-仅供参考)及名字转换(“新台风命名”、“旧台风命名”及“气象及台风类条目常见用语”组用词全文转换)。另外,其实台风条目的访问量虽然过千,但就首一千名都不入。-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12:02 (UTC)
    建议英文还是用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即可。 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2:08 (UTC)
    意见同Adrien1018,Tropical Storm、Severe Tropical Storm、Typhoon即是国际用法,也是最普遍的英文表示方式,如果全然使用Tropical Cyclone就无法确切显示出该台风之最大国际分级。英文归英文,中文归中文,各有各的正确表示。-Jack Tao(留言) 2011年8月30日 (二) 12:40 (UTC)
    好的。MeowJonas to Receive烦请再来发表意见(再发一次回复提示?)-HW DC9 2011年8月30日 (二) 14:46 (UTC)
    请注意Adrien1018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13:05 (UTC)
    有没有任何反对?没有的话请以后执行,有的话请继续讨论。-HW DC9 2011年9月6日 (二) 14:02 (UTC)

    关于太平洋台风季专题“热带气旋信号使用记录”之取舍

    在本人参与编辑太平洋台风季专题之后,发现只要有侵袭任何国家导致发出热带气旋警告时,条目中即会出现“热带气旋信号使用记录”。本人不知道这个部分有什么用(除了让人知道上一个侵袭该国家的热带气旋以外),尤其是该模版又非常的占空间。因此在此请问各位的意见,看是否保留或删除,或是修改模版? -Adrien Wu ( - ) 2011年10月1日 (六) 05:18 (UTC)

    此模板是Chewengio于2010年建立,用来取代以前样式的模板,目标是令模板及样式统一。此的模板的确比前用格式大了很多。我个人建议,可以改用以前的格式,但需要达成一定共识。但由于这个格式一直都在用,无删除的必要。-HW DC9 2011年10月1日 (六) 09:15 (UTC)
    的确,以前模版是可以合并的。 -Adrien Wu ( - ) 2011年10月1日 (六) 14:37 (UTC)

    台风条目命名必须有年份?

    有些台风至今只有一个,但命名仍有年份,例如台风卢碧暂时只有2009年一个,但条目仍命名为台风卢碧 (2009年),而台风卢碧却是红字。我想请问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呢?--Termranch (留言) 2011年10月12日 (三) 04:00 (UTC)

    一个月前的问题,至今无人答复。难怪维基百科这样毫无规律、乱七八糟了。--Termranch (留言) 2011年11月12日 (六) 14:55 (UTC)
    通常在这里提出的问题都不会有什么人来答复的。如果需要讨论的话,请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或使用{{talkback}}模版贴至各活跃用户之讨论页。回到正题,这是为了将来会有相同名称的风暴,确定被除名的就不会有年份(如台风凡亚比)。至于台风卢碧,可建一重定向页。 -Adrien Wu ( - ) 2011年12月15日 (四) 12:32 (UTC)

    建议将“热带气旋”和“其他热带气旋”章节合并

    目前,太平洋台风季系列条目,分开“热带气旋”和“其他热带气旋”两个章节。此点之好处在于读者可方便阅读达“热带风暴”级之热带气旋。可是,“热带气旋”和“其他热带气旋”则可能令读者混淆。因此,建议以下两个方案之其一:

    1. 将“热带气旋”和“其他热带气旋”章节合并(英文维基百科现正采用)
    2. 重新命名“热带气旋”为“被命名之热带气旋”,而“其他热带气旋”则改为“未被命名之热带气旋”

    请提供意见。-HW (留言) 2011年12月22日 (四) 09:47 (UTC)

    第二种方案可能较好。通常那些没有命名的热带风暴比较不易引人注意,宜分开。 -Adrien Wu ( - ) 2011年12月22日 (四) 13:37 (UTC)

    风暴时间表

    目前风暴时间表混合使用1分钟平均风速及10分钟平均风速之数据。建议将其分为两图,或二拣其一,避免混乱。-HW (留言) 2011年12月22日 (四) 09:52 (UTC)

    此图表设计原用意是让低强度气旋(SSHS热带风暴范围过大)与高强度台风(JMA台风分级过大)都能完整分类,但是今年出现了塔拉斯,导致情况有些混乱。个人认为分为两图是较适当的方法。已尝试使用。 -Adrien Wu ( - ) 2011年12月22日 (四) 13:35 (UTC)

    有关澳门的台风命名

    最近发现台风条目的命名处,可能是因为“港澳繁体”的关系吗?澳门的台风命名,包括如一号风球、三号风球等的模板内容在内,都有出现如强台风XX、超强台风XX之类的用字。但是找遍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的资料都找不到有这两个分级,我也没印象澳门有修改这一分级和香港、大陆一样,请问澳门是曾有这一修改吗?没有的话我想把那些强台风的全部改回台风去(只改澳门的段落和澳门的风球模板内容)。--治愈系的小琛儿 探病 病历 2012年7月23日 (一) 19:56 (UTC)
    过度转换了,我稍后去修修。-HW 动员令 2012年7月24日 (二) 00:57 (UTC)

    PTS: 热带气旋条目资料

    热带气旋经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因此热带气旋条目不论在编辑量及浏览量方面都很高。正因有不同地区参与者编辑,故此经常出现争议。过去虽有部份达成共识,唯部份共识可能令某些用户讨厌,因此我再次就以下议题发起讨论。

    1. 热带气旋“最低气压”一项,应采用何方资料?RSMC(区域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JMA、CWB(或HKO或CMA或JTWC)所提供的最低气压之平均数值?又或,应该像上方的气象机构,为每一个气象机构陈列各方资料?参见
    2. 热带气旋“瞬间最大阵风”一项,与上方讨论事项相同。
    3. “影响地区”介定方式,以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撒编作为依归?此问题于启德曾出现些少争议。

    请大家提供意见,共识将列入太平洋台风季专题组编辑指引,作为编辑该类条目的依归。-HW 动员令 2012年8月19日 (日) 13:40 (UTC)

    陈列各方资料是最好的选择。第三个问题可不可以说具体点?乌拉跨氪 2012年8月19日 (日) 16:06 (UTC)
    各气象机构基本上都只对影响其国家的热带气旋作每小时更新,其他的机构则3~6小时更新一次。而就最近几个近岸爆发的热带气旋来看,每6小时更新一次的资讯来评量一个热带气旋的话往往与真正极盛时期的热带气旋强度有落差。并列这些数字的好处是由读者去判断,但亦应小心处理这些数字,不要让版面太难看。但我个人觉得即使不用并列的方式,亦最少希望以某个机构加上受袭当地的气象部门的数字同时并列作参考。
    问题三应该是指当各气象部门对热带气旋的中心定位不同时,应采纳哪一个部门的走势作描述吧?(尤其未发展出CDO的热带气旋有时重整会重新定位让路径有偏差。)另外是消散日期,基于各地撤编(上面打成别字“撒”编)时间不同,消散日期应以甚么部门在甚么时点(热低?低压区?)作基准的意思吧?前者我暂时只是以各地的走势作综合描述,而登陆后则主要以受袭当地气象机构为主。后者我无意见,但也希望有个共识以后大家都能沿著照做,以避免过度编辑或不必要的编辑战。--60.246.166.27留言2012年8月19日 (日) 17:11 (UTC)
    问题三是针对这个修订的。-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0日 (一) 02:28 (UTC)
    其实如果启德进入寮国,多少对泰国和缅甸都有“正面影响”,因为他们旱灾旱很久了,有了雨水对他们有好处。然而加入的资料却说进入寮国后“暴风”影响甚么的,进了越南后暴风圈都没了还暴甚么风呢?而且我也有留意到特别是菲律宾和越南都对风势并不太著重,他们更新热带气旋消息时往往以报豪雨/强降雨为主(媒体亦然,似乎水浸比暴风影响更严重,两边都有因水浸而停电、低洼地区及重要城市严重水浸等等的负面影响),对于热带气旋更新都并不是很迅速,因此我认为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可以写雨灾为主,风灾为次,除非风灾比雨灾造成更大灾害。--60.246.168.60留言2012年8月20日 (一) 03:43 (UTC)
    关于第1、2个问题,本人认为不需要再陈列各方资料,因为每个气象中心的“平均风速”已经占下部分版面,再叙述可能造成模版过于冗长。我还是认为以平均为标准,毕竟瞬间阵风小于一分钟平均风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第3个问题,我认为影响就是影响,不论它是否已减弱成热带性低气压;影响也不限于负面或正面。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0日 (一) 08:08 (UTC)
    我要说明的一点是可以写入正面的影响,但是不能写入错误的影响。上面举的例子明显是写入的内容错误,纯属杜撰,而非事实。否则应该找到可靠来源。--60.246.137.203留言2012年8月20日 (一) 09:06 (UTC)
    另外希望如果真的用平均数的话,请用尽可能用同一时点的平均数,每天2:00, 8:00, 14:00, 20:00(UTC+8)这几报的资料都出来后(通常是3~4小时后)再行更新。--60.246.216.117留言2012年8月21日 (二) 00:45 (UTC)
    之前的决定就是如此。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1日 (二) 07:08 (UTC)
    但好像没有被实际上执行。-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1日 (二) 08:38 (UTC)

    对了,刚刚在IRC上有用户跟我聊到条目命名的问题。其实由于各地命名或有差异,是否应该在条目的infobox上,一并加入中港澳/台湾的命名(如他们有不同的话),另外配合自动运算,直接由infobox生成条目NoteTA模板,避免需要人工修改?请各位给意见。-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1日 (二) 14:20 (UTC)

    前者我认为字词转换正确就好,不用那么麻烦加两地命名,要么想要两地命名对照在热带气旋#命名一节里做,然后连结过去让人查,实际上想查的人应该会切换台湾繁体/其他繁简体来对照看,不想看的人反而看了反感。后者我不太明白是怎么,有没有例子或者可否更具体说明一下?--60.246.166.252留言2012年8月22日 (三) 17:04 (UTC)
    其实在2011年被执行得很好,但是最近开始有人觉得太麻烦。我也支持由infobox生成NoteTA。-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4日 (五) 15:12 (UTC)
    字体转换在实际执行上有困能,主要是由于模板需要供世界各地台风使用而成的,懒得做;至于气压及阵风,建议并列所有气象机构数据解决。-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7日 (一) 13:30 (UTC)
    那可能需要继续修改模板。应该跟平均风速摆在一起或保持分开?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7日 (一) 14:36 (UTC)
    本人目前在User:Adrien1018/sandbox4测试。变成有点是要牺牲宽度还是长度的意味了。(尚未更新完毕)-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7日 (一) 15:27 (UTC)
    长度的确没所谓,反正条目已经很长了。。。-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8日 (二) 01:28 (UTC)
    我是在想是不是把风速一并调到下面的“概况”栏,而把图片摆于上方?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8日 (二) 10:39 (UTC)
    目前是这样,还需要排版。另外,有些气象单位没有提供的资料我也写上去了(例:最低气压PAGASA)。
    这是测试结果,数据纯属编造。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8日 (二) 11:09 (UTC)
    模板结果。该排版的也排得差不多了。缺点是套用在旧资料上在各气象单位的数据间会有空隙。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8日 (二) 13:25 (UTC)
    ┌────────────────┘
    效果很不错,空隙可以设定为没有资料填入时即display:none;-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8日 (二) 13:43 (UTC)
    完成。对于阵风的资料好像比较难查得到。(CWB除外,直接从平均风速看就可以看得出来)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9日 (三) 06:39 (UTC)
    目前在台风布拉万 (2012年)进行测试。查不到的资料暂时留空。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9日 (三) 06:57 (UTC)
    还有些老问题一直未获处理(外地气象机构计算、分级等),看来此模板启用后都是只能用于PTS的了。-HW 动员令 2012年8月30日 (四) 03:22 (UTC)
    这模板不是本来就只是用于PTS吗?外地的分级应该主要是使用几分钟平均风速的问题吧。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30日 (四) 11:49 (UTC)
    不,PHS等其他风季都有使用,但那些新建的功能自上个修订版本已经没有再理会非PTS地区,看来应该再另建一个模板给他们,或把旧有模板拆出供他们使用。-HW 动员令 2012年8月30日 (四) 12:00 (UTC)
    ┌─────────┘
    恩。看来我们还是得稍微对非PTS的气象机构有所了解。-Adrien Wu ( - ) 2012年8月30日 (四) 13:49 (UTC)

    刚才回退了对于Template:太平洋台风季的编辑,因为如此造成所有过去的太平洋台风季页面受到影响。另外,2012年台风名称此条目是否有需要存留?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7日 (一) 13:29 (UTC)

    感谢回退,后者建议删除,连合并也不用。-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7日 (一) 13:33 (UTC)
    已提请删除。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7日 (一) 14:32 (UTC)

    关于台风塔拉斯 (2011年),JMA事后发出的报告指其风速为25m/s,但在气旋生存期间其所发布的最高强度为60knot,请问条目名称应用强烈热带风暴或台风? -Adrien Wu ( - ) 2012年8月28日 (二) 11:20 (UTC)

    囧rz...不知道...--HW 动员令 2012年8月28日 (二) 12:45 (UTC)

    关于台湾(CWB)中央气象局

    • 1991年以前CWB是采用一分钟平均风速计算的,所以以前台风强度会比较强烈原因,有些台湾民众至今还有经常误导的.

    1991年起才改用十分钟平均风速. 有些台风CWB该注明列在一分钟位置.1991年前例如温黛 妮娜 南施 狄普 艾达 韦恩 赛洛玛...等等. 1991年后的台风列在十分钟风速较好-Eva-Sasha (留言) 2013年12月6日 (五) 23:33 (UTC)

    “台风季影响”章节的“登陆”

    关于“登陆”的判定标准,扫过菲律宾南部的台风会导致一次出现五、六个登陆地点,个人认为碍于阅读、重要性不高,也不是一个客观的资料(甚至这些资料在该台风的条目当中也未曾提及)。我不清楚这些资料是如何来的,但是对于菲律宾群岛而言,可能五、六个岛就被包含在台风眼的范围中,计较到底登陆了哪个岛或何时登陆是没有意义的。个人建议几个改善方式:

    1. 将多个相近登陆地点合并至表格中,例(台风剑鱼):登陆地点/菲律宾迪纳加特岛、南莱特省斯拉高、宿雾省庞森岛、宿雾省塔布杆,登陆时间/1月31日21时至23时
    2. 删除或移至该台风的条目中(如英文版)

    请提供意见,谢谢。-Adrien Wu ( - ) 2014年8月25日 (一) 11:35 (UTC)

    保留所有热带气旋条目

    第1次讨论:应否删除条目

    本人认为所有被命名的热带气旋都应该建立条目,因为:

    • 几乎所在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生成后都向西或北移动,登陆华南沿岸或日本。属于“迷走型”风暴的热带气旋较少。
    • 格式应该统一。
    • 不建立主条目的话,风季条目过长,造成阅读困难,而且风暴名字的起源、注释、参考资料等没地方放。

    本人也认为所有曾经登陆的热带低气压都应该建立条目,因为热带低气压会令登陆地点吹强风,而气象台会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因此会有关注度。Morgan Siu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08:56 (UTC)

    第2次讨论:西北太平洋缺乏关注度的热带气旋条目保留与否

    过去西北太平洋缺乏关注度的热带气旋条目一向都会被删除,可是有不少人(包括在下)认为所有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都应该保留,因此在下希望在此订下共识,以决定这些条目保留与否。

    在下认为这些条目都应该保留,因为:

    • 大部分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都曾经作出登陆。
    • 希望格式统一,不要在太平洋台风季条目里,有些有主条目,有些没有。
    • 如果把这些条目合并至当年太平洋台风季,将会有太大堆文字而造成阅读困难。——Morgan Siu留言2017年3月20日 (一) 13:07 (UTC)
    (!)意见:在风季条目之外另立时间轴条目,把相关事件记录进去就好了。—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 2017年3月20日 (一) 15:28 (UTC)
    移动至条目探讨?--Innocentius Aiolos 2017年3月20日 (一) 17:45 (UTC)
    我想提出者是为了在方针中制定关注度豁免(参见Wikipedia:存废复核请求#热带风暴卢碧 (2016年))而来到方针区提出—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 2017年3月21日 (二) 00:43 (UTC)
    若另立时间轴,会变成只写升降格时间。(参见台风红霞讨论页)——Morgan Siu留言2017年3月21日 (二) 01:22 (UTC)
    那就不要只写升降格时间就好了。或是有主条目的风暴写升降格时间,没有主条目的写详细发展过程这样,反正也不是什么严重的大问题。—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 2017年3月21日 (二) 01:36 (UTC)
    还是那个问题——将会有太大堆文字而造成阅读困难。——Morgan Siu留言2017年3月21日 (二) 07:27 (UTC)
    全文用连贯性记述文字的话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我先写写看,真的看起来太冗长的话再想办法Draft: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时间轴在期间欢迎继续提出建议—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 2017年3月21日 (二) 08:06 (UTC)
    那为甚么不干脆保留所有台风页面呢?——Morgan Siu留言2017年3月22日 (三) 00:31 (UTC)
    因为有些台风关注度不足。—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 2017年3月22日 (三) 01:05 (UTC)
    (?)疑问:即是怎样写,可否写一次试试看?——Morgan Siu留言2017年3月22日 (三) 14:29 (UTC)

    其实以前已经讨论过一次,不过尚未达成共识。大家想想,作为编者,当然要给读者最详细的内容。若建立太平洋台风季时间轴,只能写“发展过程”一节。其他台风基础资料模板等于到那儿去?所以请各位支持保留所有热带气旋条目。--Morgan Siu留言2017年4月6日 (四) 05:43 (UTC)

    这有违关注度指引,有些热带气旋根本没有足够的报道。单独写出来太短了。不过可以考虑在一个页面集中写,一个热带气旋名字的不同时间段的热带气旋。——꧁༺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4月6日 (四) 05:53 (UTC)

    热带气旋强度

    应否移非JMA、JTWC外气象机构给予热带气旋的强度?

    缺乏关注度的热带气旋条目保留与否

    结论 Conclusion

    Conclusion:

    个人觉得只要有足够的内容可写,就可以成立条目。英文维基百科真的是钜细靡遗,让读者很爽。有足够的内容几乎表示有一定的关注度。In this case, NASA 一个下辖上千人、政府预算庞大(美国愿意投资)的单位若愿意为某个台风写研究,就足以证明某个台风具有关注度啰。=)-- It's gonna be awesome

    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有足够的,可供查证的,百科性的,非原创研究的内容,那么自然可以写。WP:GNG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这一点。但是如果您在热带气旋条目搞原创研究,抑或是总结一次文献写条目(比如自己做天气图分析得出内容),都是不允许的。--Antigng留言2017年6月28日 (三) 08:29 (UTC)
    感谢User:Antigng补充。^_^ 谢谢你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6月28日 (三) 14:50 (UTC)
    WP:GNG从来就不要求文献的数量,它只要求可以被文献直接查证的信息足够支撑完整一个条目。--Antigng留言2017年6月29日 (四) 13:02 (UTC)}}

    请台风爱好者继续发挥您的创作热忱! =) 谢谢你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6月29日 (四) 20:47 (UTC)

    用两三句话厘清复杂难懂的关注度后,中文维基百的条目总数很快就会成为亚洲第一的!--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6月29日 (四) 20:50 (UTC)

    谢谢管理员 Anti-GNG 简明扼要的说明!=)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6月30日 (五) 06:13 (UTC)

    应否完善Wikipedia:关注度_(热带气旋)的内容以供日后参考?—HW讨论 贡献2017年7月11日 (二) 03:52 (UTC)
    既然如此,那看要不要开个投票,将其列指引。--Zest 2017年7月11日 (二) 04:51 (UTC)
    (+)支持(!)意见个人是支持!也支持将此列为所有条目(不限于热带气旋)的指引。=)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7月11日 (二) 06:31 (UTC)
    (+)支持。——Morgan Siu对话贡献2017年7月16日 (日) 02:56 (UTC)
    (*)提醒建议将此讨论与下方的香港交通条目合并讨论。=) --It's gonna be awesome!Talk♬ 2017年7月17日 (一) 02:53 (UTC)
    请勿混为一谈。--J.Wong 2017年7月20日 (四) 08:10 (UTC)
    台风是一个事件,过去了就过去了,切勿与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其他事物相提并论。—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于 2017年7月20日 (四) 08:12 (UTC)

    (+)支持my6B super留言2017年7月22日 (六) 08:40 (UTC)

    关于台湾中央气象局“最快可能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等语句

    我认为台湾中央气象局估计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最快可能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可能延后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可能提早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都是赘言,等到中央气象局真正、实际、终于发出警报后,这些臆测、估计之语句都可以删了(除非有其他特殊原因值得保留)。并不是曾经存在条目的语句都值得保留的,这样会成为一大笔流水帐。希望以后侵袭台湾的台风条目也能比照办理。

    请问各位意见如何?-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9月12日 (二) 09:45 (UTC)

    (+)同意,臆测内容应移除。--安迪安迪安迪安倍~~(台风吹袭|留名记录2017年9月12日 (二) 11:19 (UTC)
    (:)回应,那这样,香港天文台的热带气旋信号预料也要照办吗?--天秤Pヽ(๑´∀`๑)ノ AmorPāxIūstitia~☆ 2017年9月12日 (二) 14:19 (UTC)
    (:)回应:我对悬挂几号风球的预报方法不熟悉,所以不置可否。-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9月12日 (二) 14:48 (UTC)
    (-)反对:预报是气象部门的重要工作。--M.Chan 2017年9月15日 (五) 08:21 (UTC)
    (:)回应:预报有包括“估计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最快可能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这些摆明不准确的内容吗?时间到了又不发。台风警报本身的内容才是预报,预计发布台风警报的时间不是预报。阁下难道不知CWB唯恐台湾人不知这个台风的存在,距离台湾两千多公里就在“最快可能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了吗?距离台湾两千多公里时,CWB只要描述台风的位置、速度、暴风半径、移动方向等资讯就好了,为什么要“最快可能于xx时间发布xx台风警报”呢?再说香港、澳门、中国大陆、菲律宾、日本怎么都不来这一套呢?-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9月15日 (五) 09:30 (UTC)
    非也。除中国大陆和日本外其除地区都有上述预报。--M.Chan 2017年9月15日 (五) 15:54 (UTC)
    预报某时间要发布预报?在台风距离两千多公里时?-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9月15日 (五) 16:45 (UTC)
    (:)回应:不可由编者自行臆测。但如果中央气象局真的有说的话,可以使用“中央气象局表示”,并以来源佐证即可—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于 2017年9月18日 (一) 05:52 (UTC)
    (:)回应:可是我还是认为距离台湾两千多公里时,中央气象局只要描述台风的位置、速度、暴风半径、移动方向、距离等资讯就好了。何时发布海警与陆警变数太多,非常不准确,就算中央气象局真的有说(还可能是被记者逼问出来的),也不必写进条目里。台风警报实际的发布时间与台风警报的内容对台湾民众才是重要资讯,估计何时发布警报则不是重要资讯。台风距离台湾两千多公里时,已经预报给民众有这个台风且可能侵袭台湾,这已经够了。-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9月18日 (一) 06:14 (UTC)
    (:)回应:删除相关资讯并不会让这个条目变得更好,先不论其他台风的状况,此次泰利台风的预测失利和其造成的赶采作物等影响的确是相对显著的,亦可看见至少路径图有被作存档的各机构如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中央气象局、日本气象厅等从一开始就对将影响台湾陆地的预测有一定的信心,相信看新闻也能够感受到以上两点。对于此类并非相当必要但是事实的非堆砌型资讯,个人观点是可以去要求大家不要写,但是写了就别去要求要改,因为如果没有变得更好的话,减少条目中的资讯量并不适当。—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于 2017年9月18日 (一) 06:57 (UTC)
    (~)补充:中央气象局何时发布陆上台风警报对农耕等产业无疑有差别存在,“何时发布警报则不是重要资讯”不一定成立。—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于 2017年9月18日 (一) 07:00 (UTC)
    预定时间到了真的会发警报,这才是重要资讯。台风警报本身已经是预报,“预报的预报”且不确定性很高且不是正式公告,我觉得没多大意义。难道不能等距离近一点才公布何时发布警报吗?-游蛇脱壳/克劳 2017年9月18日 (一) 07:11 (UTC)
    (:)回应:“不是正式公告,我觉得没多大意义”-不论是否正式公告,讲出来的就是讲出来了,只要有来源佐证就可以说中央气象局表示XXX,应该是没有问题;“难道不能等距离近一点才公布何时发布警报吗”-我也想问中央气象局何以轻易将警报发布时间说出口,不过这就不是维基百科的问题了—以上有签名的留言由R96340对话)加入于 2017年9月18日 (一) 07:20 (UTC)

    关于菲律宾命名之华语名称

    援引过去在热带气旋专题的讨论,众编辑对于菲律宾命名之华语名称没有明确共识,故在此重新提出。依据《原创研究方针》:“如果非中文的材料没有公开的中文译本时,维基百科编者可以提供他们自己翻译的版本。”,但菲律宾气象局自行之命名并无官方华语名称,仅少数华人媒体给予翻译,该翻译名称未经菲律宾当局承认,属非官方译名,如果有更进一步有官方所认可的华语译名会更加理想。另在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之菲律宾译名系依据《命名常规》之使用中文之原则,该原则指出:“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并将外文原文附在条目的首行。仅在无原文可循且无其他语言版本时,为非汉语圈事物条目标注英文。”,惟相关名称并没有受到广泛的运用亦未受到官方的认可或是做为其他研究用途,但仍有鉴别度。针对此类译名,敝人认为不该全然废除或是忽略所有规则,否则依此为先例会影响至冬季风暴英语Winter storm欧洲风暴英语European windstorm亚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旋飓风等气象条目势必会受到影响,风波甚大。依据Wikipedia:非原创研究#翻译:“如果自行翻译的版本受到了质疑,众编者就应协力改善,以达成众人都能接受的版本。”,故在此邀请气象专题资深编辑和平奋斗救地球君、林天蓬君、热带气旋活跃编辑安迪君、M. Chan君、C933103君、J. Wong君、Win M.君、TD君、热带气旋资深编辑天秤君、W. Synchro君、Richard923888君、B dash君、自然科学资深编辑维多利亚-伊恩君、AT君、Antigng君、R96340君、阿道夫君、维基百科活跃编辑Temp3600君、Reke君、阿道天君、维基百科新人编辑MCC214参与讨论。--🍫留҉言҉ 2018年2月3日 (六) 14:34 (UTC)

    有关于模板问题

    由于最近留意到近年有机构自主升格之情形,以中国气象局为例,中国气象局近年有自主升格之案例,但{{Infobox_tropical_cyclone_small}}模板当中的两分钟平均风速经过天秤君处理无效,故敝人在此提议暂时采用十分钟平均风速搭配警告单位参数使用,待模板修复后再转换为两分钟平均风速的格式,此部分有请实况主小羊君Michael ChanWeather SynchronizeCHING WAI KONGWaikijacky宅喵维多利亚-伊恩林天蓬B dash协助参与讨论。--🍫주인공~✿ 2018年6月5日 (二) 15:43 (UTC)

    • (~)补充:目前该模板只有一分钟、三分钟、十分钟不同的平均风速单位,唯独缺少两分钟平均风速,故需要花费较久时间建立数值与对照,可能还需要麻烦各位多加协助。--🍫주인공~✿ 2018年6月5日 (二) 15:47 (UTC)

    有关于部分直接或间接影响台湾的热带气旋未被提及之询问


    近期敝人检核部分有直接与间接影响台湾之热带气旋,但未见于相关条目有提及相关影响与灾害,像是:台风鲇鱼 (2010年)热带风暴艾维尼 (2018年)等,显现出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对于台湾的灾害不重视,在此诚挚邀请相关编辑Win M君、B dash君、天秤君、天蓬君、Weather Synchronize君、M Chan君一同讨论此部分。--🍫주인공~✿ 2018年7月15日 (日) 11:54 (UTC)

    • (:)回应: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用户也是主要的读者,所以对台湾的影响理应详尽记载。特别是台风鲇鱼,气象局都已经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了,但影响一节竟然只字不提,实在不妥。不过在下以往几乎没有编辑过热带气旋对台湾的影响,也甚少有留意那些台风的动向,所以有心无力……抱歉。--Win. M. 2018年7月15日 (日) 12:05 (UTC)
      • (:)回应:敝人认为灾害的部分可以大家一起撰写让条目更完全,此部分可能嗨须请您多加费心,若有疏漏地方也可以在相关条目讨论爷提出。--🍫주인공~✿ 2018年7月15日 (日) 12:24 (UTC)
    • (:)回应:个人认为台湾用户自己也得多多益善,惟自己心有馀而力不足,抱歉。--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7月15日 (日) 12:17 (UTC)
      • (:)回应:目前太平洋台风季主要编辑仍以港澳用户为大宗,台湾用户在这方面其实算严重不足,且部分侵袭连江县金门县的气旋又会受到部分用户以政治眼光干涉,此部分其实对于台湾用户来说很不友善,尤其是现在台湾当局的实质统治者仍是中华民国政府,虽倡导台湾价值却不代表现阶段政权有受到明确变动,且当台湾当局目前亦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此环节之编辑仍应符合WP:PB。--🍫주인공~✿ 2018年7月15日 (日) 12:22 (UTC)
        • (:)回应:尤指2016年登陆金门的莫兰蒂,以及几天前才登陆东引的玛莉亚,个人认为对于行政区划方面仍不清楚的编者应谨慎编辑才是,不是所有由台湾当局管辖的地区就一定是属于台湾,“台湾金门县”或是“台湾连江县”此论述既不符合法理亦不符合现实历史、地理脉络。--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7月15日 (日) 12:28 (UTC)
    • 2010年鲇鱼条目原先是有台湾影响的资料(但写得不好),我刚查看时才发现消失了,翻查编辑历史发现原来有用户在铲除警报单时,连同对台湾影响一并删走。抱歉一直没留意,刚把鲇鱼条目内的对台湾影响暂时恢复,但恐怕要重写才行。至于艾云尼,它不是在广东减弱消散的吗?最初的预测是显示艾云尼吹袭广东后会移近台湾,但结果都没实现。如果艾云尼确实是对台湾造成影响,请不吝指正和补充。——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2018年7月15日 (日) 13:16 (UTC)
      • (:)回应:非常感谢恢复资料,这几天有时间会协助处理。关于艾维尼的部分,根据台湾当局的官方资料显示,是由外围环流带来西南风所影响[33],它的残留云系伴随北方锋面云系,促成台湾发生局部大雨[34]—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卡达对话贡献)加入。
        • (~)补充:据统计,2010年梅姬在台湾造成有38人罹难,甚至比菲律宾的罹难人数更多,更是目前为止在2010年代台湾罹难人数最多的风灾。台湾明明是最严重的灾区(即使路径并未通过),内容却全被删掉,会不会太夸张了?--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7月18日 (三) 03:34 (UTC)
          • 应该是删警报单时操作失误,而该用户没察觉。不过当时也没多少人努力写,因此质素较差,内容较短。现在要找新闻都难了,可能要在新闻网站搜寻时翻很多页才有,因为2010年鲇鱼过后没除名,结果2016年出了另一个真的直踩台湾大肆破坏的鲇鱼⋯⋯——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2018年7月18日 (三) 17:35 (UTC)

    关于太平洋台风季的两岸论述


    前言

    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的活跃期常影响到东亚地区,然而在此部分仍受到日韩问题两岸问题南海争议,中文维基针对日韩问题在有争议之领土区域会独立列出,南海争议的岛屿,中文维基一概以总群岛名称(如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称呼,以厘清相关争议。惟两岸问题一直在西北太平洋台风季引起诸多争议,尤其以侵袭地为最困扰之处。

    另外请注意,在此讨论应避免违反地域中心方针,以下还烦请各位编辑讨论--🍫巧克力~✿ 2018年7月23日 (一) 12:16 (UTC)

    ※注:此处可由任何用户补充,且不必签名。

    问题一:两岸属地问题

    撇除统独争议,目前台湾本岛马祖列岛金门群岛目前由中华民国政府实质统治,而中华民国政府将金门、连江地区由福建省政府管辖,台湾与澎湖地区由台湾省政府管辖。虽已于1998年省虚级化施行后成为行政院的派出机关,完全丧失实施地方自治的能力,但行政区域规划上仍有不同。

    依照台湾行政区域规划上,位于台湾本岛的仅有台湾省1省、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直辖市6市,因此在提及侵袭地区时,台湾地区应只有这些地区,金门及连江应单独列出,如“影响地区:台湾、金门、连江”,若须提及完整地点时,应写“中华民国福建省金门县”,以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进行区分,而非单独写出“台湾金门县”,此部分在2016年即有被提出,但涉及统独问题而讨论未果,可详见于此

    问题二:台湾当局机构问题

    由于台湾当局自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所提及之两岸法理问题,并不是世界气象组织之成员国,部分台风季条目编辑可能较不熟悉台湾当局之气象主管机关之状况。但依照中华民国政府的行政机关规划,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全称“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可简称“中华民国中央气象局”或“台湾中央气象局”,惟不得称之“台湾交通部中央气象局”,以避免产生“中华民国是台湾”之嫌,此部分可能尚须维基编辑共同讨论相关名称如何称呼之。

    问题三:用词问题

    在撰写相关影响章节时,应该以当地名称撰写之,不得使用“全省”、“全国”、“本港”、“本澳”等具地域中心意味之词。

    问题四:地区划分问题

    在撰写相关影响地区时,应注意当地地理划分状况,例如“台湾东部花莲地区”不应写成“台湾中部花莲地区”或将粤东写成“广东北部”。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问题一意见反映

    • (:)回应:至少要让大家知道“由台湾当局管辖的地区不一定是属于台湾”这个观念。今年的台风玛莉亚也有遇上此问题。--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7月23日 (一) 12:53 (UTC)
    • 最近2016年台风莫兰蒂条目的“台湾”章节副标题被加上“金门”,我最初也不明白发生了甚么事,写条目时也没这样的做法,最多只是应否在影响地区加上“含金门”时有争议,我主张不用搞这么多,但另有用户各走极端,加上“含兰屿、绿岛”之类。现在知道了原因,我不反对另外列出金门、马祖。——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2018年7月24日 (二) 04:21 (UTC)
    • (&)建议:既然是气象条目,那使用地理名词如何?这样就避免了主权的问题。-- 2018年7月24日 (二) 08:51 (UTC)
      • 马祖列岛系属中华民国连江县,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亦有连江县,若要详述撰写影响区域与登陆地点,势必要撰写完整地点,在此部份便会有灰色地带。因此,敝人认为在这部分,应在此处就必须厘清相关问题,以避免后续争端。--🍫巧克力~✿ 2018年7月25日 (三) 05:46 (UTC)
        • (:)回应:有关登陆地点的部分,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个词其实可以同时编写进去的。根据BIAS方针表示,维基百科将二者地位视为相同,意即双方是对等而不互相隶属的政治实体;但为保持中立,对于此二者究竟是一个国家或是两个国家,维基百科的立场是保持沉默,不对任何一方表示支持或反对。所以说,同时将二者编写进去并不违反方针,在此我们也不做相关的政治诠释。
    至于“影响区域”的部份,个人认为可以将台湾当局的连江县写成“台湾(含马祖)”。--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7月25日 (三) 06:05 (UTC)
    • (:)回应:有凿于灾情的部分,敝人认为可仿照2018年花莲地震将两国国名单独列出,较有中立性。唯不得采用“一中一台”、“一个中国”等撰写手法碰触BIAS方针,若需避开敏感两国关系,可使用“北京当局”与“台北当局”较有中立性。而登陆点为绝对位置,必须详细列出精准地区,故仍(&)建议将国名及位置写出,以符合侵袭事实之认定。敝人也(+)同意“影响区域”的部份,可将台湾当局的连江县写成“台湾(含马祖)”。--🍫巧克力~✿ 2018年7月25日 (三) 09:16 (UTC)

    问题二意见反映

    • (~)补充:另外,机构名称应该要配合当时的称呼,台湾中央气象局以前是叫做“台湾省气象所”。--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7月23日 (一) 12:53 (UTC)
    • 基本上这个在气象爱好者之间的问题不大,直接简称为CWB,气象迷出身的维基人都懂得用“台湾中央气象局”,不用多想。反而是有部份匿名甚至纯破坏用户的抹黑和贬低才令人愤怒,还记得曾经有一次,某匿名用户把“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有如亲中左报般加上“所谓”并于条目其馀章节强行改用“台湾气象机构”,又把“海上台风警报”强行改成甚么“海上报告”,令人发指。——W. Synchro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2018年7月24日 (二) 04:21 (UTC)

    问题三意见反映

    问题四意见反映


    在此邀集太平洋台风季专题成员W.Synchro君、4A君、J Wong君、热带气旋专题成员天蓬君、M Chan君、台风季常驻编辑Win M君、B dash君及WU MING YI君参与讨论。同时亦因此部分涉及两岸议题,亦邀请政治专题参与者Sh991016君、克劳棣君、5k8421君、罗翔翔君、Nyu5765君、Brror君、Mmm333k君及Andy5120君参与讨论。--🍫巧克力~✿ 2018年7月24日 (二) 03:09 (UTC)


    • 以上的问题很多都跟地域中心重叠,其中(本港)出现最多,第一次看到我还以为是日本的地名,结果实际上是香港人对本地的称呼,另外,本页这两天没更新有点抱歉,但以后要有人负责,我在动员令结束后将开始不再活跃五个多月,近期希望各位如果当天17时仍没更新希望能协助更新。哪位维基人自称是天神的下凡,并隐瞒真实身分2018年7月24日 (二) 08:01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结论

    根据上方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尚请参与讨论的编辑确认是否有误,结论如下:

    问题一结论

    问题二结论

    问题三结论

    问题四结论


    在此邀请参与讨论的BR君、天秤君、石添 小草君、W. Synchro君、林天蓬君、吉太小唯君、克劳棣君、Sanmosa君、B dash君参与总结讨论。--🍫巧克力~✿ 2018年8月19日 (日) 05:32 (UTC)

    问题二结论有错字,"明成"。-游蛇脱壳/克劳 2018年8月19日 (日) 09:00 (UTC)
    (:)回应:感谢提醒,已修正。--🍫巧克力~✿ 2018年8月19日 (日) 09:02 (UTC)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撰文者的非中立观点,而是参考文献的观点并非中立。除了我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生物参考文献会将物种分布区域过份一般化,英语文献亦一样。最近我看过几篇指某物种分布于“喜马拉亚山脉”,在仔细阅读原文才知道原来所谓“分布于喜马拉亚山脉”,其实是指“分布于印度的喜马拉亚山脉”。又例如有一篇早前由机械人从中国大陆数据库建立的条目,指某物种分布于“俄罗斯”,但为该物种命名的生物学家最近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献,原来该物种只见于哈萨克斯坦。所以翻译条目及引用文献时都不要尽信,最好还是仔细考证一下。--石添 小草 (talk to me) 2018年8月19日 (日) 09:5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