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08年3月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存档 | ||||||||||||||||||||||||||||||||||||||||||||||||||||||||||||||||||||||||||||||||||||||||||||||||||||||||||||||||||||||||||||||||||||||||||||||||||||||||||||||||||||||||||||||||||||||||||||||||||||||||||||||||||||||||||||||||||||||||||||||||||||||||||||||||||||||||||||||||||||||||||||||||||||||||||||||||||||||||||||||||||
---|---|---|---|---|---|---|---|---|---|---|---|---|---|---|---|---|---|---|---|---|---|---|---|---|---|---|---|---|---|---|---|---|---|---|---|---|---|---|---|---|---|---|---|---|---|---|---|---|---|---|---|---|---|---|---|---|---|---|---|---|---|---|---|---|---|---|---|---|---|---|---|---|---|---|---|---|---|---|---|---|---|---|---|---|---|---|---|---|---|---|---|---|---|---|---|---|---|---|---|---|---|---|---|---|---|---|---|---|---|---|---|---|---|---|---|---|---|---|---|---|---|---|---|---|---|---|---|---|---|---|---|---|---|---|---|---|---|---|---|---|---|---|---|---|---|---|---|---|---|---|---|---|---|---|---|---|---|---|---|---|---|---|---|---|---|---|---|---|---|---|---|---|---|---|---|---|---|---|---|---|---|---|---|---|---|---|---|---|---|---|---|---|---|---|---|---|---|---|---|---|---|---|---|---|---|---|---|---|---|---|---|---|---|---|---|---|---|---|---|---|---|---|---|---|---|---|---|---|---|---|---|---|---|---|---|---|---|---|---|---|---|---|---|---|---|---|---|---|---|---|---|---|---|---|---|---|---|---|---|---|---|---|---|---|---|---|---|---|---|---|---|---|---|---|---|---|---|---|---|---|---|---|---|---|---|---|---|---|---|---|---|---|---|---|---|---|---|---|---|---|---|---|---|---|---|---|---|---|---|---|---|---|---|---|---|---|---|---|---|---|---|---|
| ||||||||||||||||||||||||||||||||||||||||||||||||||||||||||||||||||||||||||||||||||||||||||||||||||||||||||||||||||||||||||||||||||||||||||||||||||||||||||||||||||||||||||||||||||||||||||||||||||||||||||||||||||||||||||||||||||||||||||||||||||||||||||||||||||||||||||||||||||||||||||||||||||||||||||||||||||||||||||||||||||
早于10日的讨论将会由Jimmy-bot存档。 |
好像是Bug
这几天发现有时进首页时会是未登入的状态,但直接转进条目后却又变成已登入的状态,很是奇怪,有人有发生一样的问题吗?--百楽兎 2008年2月14日 (四) 07:18 (UTC)
- 我是每次重开浏览器都要掉,都要重登一次(而我的cookies设置是正常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14日 (四) 07:40 (UTC)
- 原来是BUG呀...— WiDE 怀德 留言
- 总之不用重新登入,直接进条目页就行了。不过好像只有中文维基才有这个问题,我也看不出来是哪里坏了,不知道该不该通报Bugzilla。--百楽兎 2008年2月14日 (四) 08:52 (UTC)
- 刚刚发现……不过我确定不是光中文,日文wiki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烈之斩 (留言) 2008年2月14日 (四) 10:53 (UTC)
- 总之不用重新登入,直接进条目页就行了。不过好像只有中文维基才有这个问题,我也看不出来是哪里坏了,不知道该不该通报Bugzilla。--百楽兎 2008年2月14日 (四) 08:52 (UTC)
日文wiki已经恢复,但是中文wiki问题照旧。—烈之斩 (留言) 2008年2月21日 (四) 10:39 (UTC)(错了,还没有恢复- -)
感觉这个Bug有扩散的趋势,出现的范围似乎逐渐变大。--百楽兎 2008年2月22日 (五) 16:00 (UTC)
现在各维基百科应该都恢复正常了。--百楽兎 2008年2月29日 (五) 15:30 (UTC)
请管理员协助增加MediaWiki空间每个页面的zh-hans、zh-hant子页面。
最近突然察觉到介面有一个“bug”,我在编辑时编辑摘要框左侧的下拉选单和说明链接不见了,退出账号或其它账号却正常,一时莫名其妙。查阅代码并无问题,以为后台出错了。今日才想起我在参数设置里选择的语言是zh-hant,而MediaWiki:Summary/zh-hant当时还没有建立。
请管理员协助对所有的MediaWiki页面增加hant和hans子页面。以前有个默认的习惯,就是zh页面为简体原文,zh-tw为繁体原文,其余的zh-cn、zh-hk、zh-sg嵌入前两者之一。这里我建议:以后建立MediaWiki页面,以zh-hans页面为简体原文,zh-cn、zh-sg嵌入zh-hans;zh-hant为繁体原文,zh-tw、zh-hk嵌入zh-hant;至于主页面(即zh)则可以任选hant和hans之一嵌入,可先到先得。— fdcn talk — 2008年2月24日 (日) 21:48 (UTC+8) — 2008年2月24日 (日) 13:48 (UTC)
- 我已经在做了。还有,现在用{{MediaWiki:XXX}}这种方式嵌入的——比如MediaWiki:XXX/zh-cn页面——并不是十分可靠。之前图像页面上出现的$1和$2,以及被封禁用户看到的一大群$X都是嵌入的时候才会出现的bug。而用subst方式将原文复制进去后就不会发生这种问题。—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25日 (一) 03:54 (UTC)
- 不过经过测试,MediaWiki:Sitenotice并不适用,其zh-hans、zh-hant子页面并没有作用。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26日 (二) 07:17 (UTC)
- 好像MediaWiki:Red-link-title/xxxx等的文字可以无需特意作出嵌入,包括含有变数$n者。只是好像MediaWiki:Summary/xxxx或MediaWiki:Deletereason-dropdown/xxxx等文字才因为网站的需要才要作出嵌入。 Shinjiman ⇔ ♨ 2008年2月27日 (三) 20:15 (UTC)
- 对的,只有部分的介面页面会根据wgUserLanguage嵌入不同的zh-XX子介面,我上面的建议也是针对符合这一点的介面而言,同时这样的介面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填写(PHP已写入了的)。象MediaWiki:Sitenotice、MediaWiki:Common.js这样的不选择zh-XX子介面的,也不必填写。— fdcn talk — 2008年2月28日 (四) 17:27 (UTC+8) — 2008年2月28日 (四) 09:27 (UTC)
- 好像MediaWiki:Red-link-title/xxxx等的文字可以无需特意作出嵌入,包括含有变数$n者。只是好像MediaWiki:Summary/xxxx或MediaWiki:Deletereason-dropdown/xxxx等文字才因为网站的需要才要作出嵌入。 Shinjiman ⇔ ♨ 2008年2月27日 (三) 20:15 (UTC)
- 不过经过测试,MediaWiki:Sitenotice并不适用,其zh-hans、zh-hant子页面并没有作用。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26日 (二) 07:17 (UTC)
页面分类区域变矮
文字与上下两条线的间距小了很多,有点压抑的感觉。—不想放弃 (留言) 2008年2月26日 (二) 08:30 (UTC)
问:公升条目下的升为何不能显示链接而自动转换为粗体?繁简转换的问题?不是说现在繁简转换只转字不改词了么?
—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08年2月26日 (二) 11:09 (UTC)
小bot
我做了一个bot,用来定期维护Category:进行中的讨论,经过测试效果还不错。—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7日 (三) 18:44 (UTC)
加外文引
记得我以前问过这一问题, 请问怎样才能“触发”机器人去所有文种的文章中加外部链接至中文文章?
- 还有──这句代码:{{Link FA|th}} 是什么意思? 谢谢!!
- {{Link FA}}是用来标示条目的指定语言版本为一特色条目(该语言版本在“其他语言”中的连结左边那个点会被一颗星取代)。 --Moonian·♨一盅两件立即叹·贡献 主要 全部 2008年3月1日 (六) 11:21 (UTC)
非洲题目等模板标题出错
最近发现“大洲题目模板”系列各模板标题全部被代码{{{Title}}}替代,然而模板本身似乎未改过,如赞比亚历史底部的模板框应该显示为“非洲历史”但只显示{{{Title}}}。我在编辑历史中找不到任何可能会导致如此错误的编辑。本来以为可能跟繁简转换有关系,但换了几次界面语言还是无济于事。那么是否系统出问题呢?受到影响的模板有{{大洋洲题目}}、{{美洲题目}}、{{亚洲题目}}、{{欧洲题目}}、和{{非洲题目}} —Qingdou (留言) 2008年3月2日 (日) 04:24 (UTC)
- 多谢Munford改正模板源码,问题现已解决了! ^^ —Qingdou (留言) 2008年3月2日 (日) 18:59 (UTC)
貌似是小工具的 bug
启动段落自动空格之后,首页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和 “欢迎” “编辑手册” 也偏移了,不知道是不是 bug ? —LeafDuo (留言) 2008年3月2日 (日) 13:28 (UTC)
- 稍微修改了一下首页的代码,现在应该不会偏移了。其实段落自动空格只会针对<p>、</p>之间的内容进行偏移。—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3日 (一) 16:10 (UTC)
- 小工具中的“快速复原删除工具 单击选取所有版本”这个工具,还有必要存在吗?目前不要这个小工具也已经能够快速复原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5日 (三) 11:50 (UTC)
- “目前不要这个小工具也已经能够快速复原了”?如何操作?—Isnow (留言) 2008年3月5日 (三) 12:39 (UTC)
维基服务器群的IP段已改变
https://wikitech.leuksman.com/view/IP_addresses
维基的IP段已改变,为方便被封地区用户修改路由表,汇总一下:
- 美国
- 66.230.200.0/24
- 208.80.152.0/24
- 欧洲
- 91.198.174.0/24
- 韩国
- 203.212.189.0/24
- 207.142.131.0/24
/24代表子网掩码255.255.255.0。
67.159.254.7 (留言) 2008年3月6日 (四) 08:49 (UTC)
- 这是送IP区段资料给GFW,恳求他们赶快再加新的IP封锁清单吗?-P1ayer (留言) 2008年3月6日 (四) 10:34 (UTC)
- 我怎么感觉这话说得这么难听呢?老实说,这几个IP地址对GFW大爷来说是非常非常火星的,因为GFW大爷早就把他们全封了的。而且,单通过修改路由表的方法,在中国大陆是绝对连不上wikimedia的任何一个计划页面的,因为rr.pmtpa.wikimedia.org、rr.knams.wikimedia.org、rr.yaseo.wikimedia.org、66.230.200.100四个www服务器的IP地址早就给全部封掉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6日 (四) 13:26 (UTC)
- 以前有人发过VPN用的路由表,用途是只让部分IP走VPN等虚拟网卡,不过那IP段早就变了。路由改用以上这些IP用VPN就方便了。67.159.254.6 (留言) 2008年3月7日 (五) 07:52 (UTC)
- 我怎么感觉这话说得这么难听呢?老实说,这几个IP地址对GFW大爷来说是非常非常火星的,因为GFW大爷早就把他们全封了的。而且,单通过修改路由表的方法,在中国大陆是绝对连不上wikimedia的任何一个计划页面的,因为rr.pmtpa.wikimedia.org、rr.knams.wikimedia.org、rr.yaseo.wikimedia.org、66.230.200.100四个www服务器的IP地址早就给全部封掉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6日 (四) 13:26 (UTC)
分类的BUG
Category:斯诺克运动员在代码里的分类是Category:撞球运动员,但页面上显示的分类是Category:桌球运动员。同时,这个条目也出现在Category:桌球运动员。Category:桌球运动员下的其它条目也是一样,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不想放弃 (留言) 2008年3月7日 (五) 10:26 (UTC)
- “但页面上显示的分类是[[:Category:桌球運動員]]”?是不是有局部繁简转换?—Isnow (留言) 2008年3月7日 (五) 15:41 (UTC)
- 如果只是简繁转换,这个条目不会出现在[[Category:桌球運動員]]—不想放弃 (留言) 2008年3月7日 (五) 23:44 (UTC)
对话页讨论索引
我用bot做了一个对话页讨论索引,可以定期自动列出近期在各页面讨论页上的讨论,并且标记出列在进行中的讨论中的讨论。基本上已经测试完成。希望这个工具可以有助于改善维基百科的交流环境,加强讨论页的使用,也能方便参与者寻找并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讨论话题,能够更加及时的根据讨论页上的讨论修订条目内容。源代码见这里。
如果还有什么功能上的建议也请提出,但是我对编程并不擅长,不知道能否实现 :)
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 我本来还写了代码,用于标示出近期比较热烈的讨论,但是测试下来,发现近半数的讨论都挺热烈的(有2名以上的用户参与),因此删除了这部分功能。
- 不知道标示出特色、优良条目对话页上的讨论是否合适?因为这些条目已经有很高的品质,也是社群成果的典范,出现问题应该需要更及时的修正。但是我没有想好如何标示?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版面,让页面太凌乱?
- 一些项目或语言社群还采用了另外一种讨论索引的方式,参看Commons:Discussion index,这是以主题分类的讨论索引,每个索引页面只列出某一个主题的讨论,例如管理员相关页面的讨论索引。这个bot的代码似乎有些问题,我在中文版运行不了,但是希望今后有时间能够解决,让它在中文版也跑起来
另外,如果这两天运行没有什么问题,我将会把页面转移到wikipedia名字空间上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5日 (三) 11:48 (UTC)
- (+)支持:使大家更能关注讨论页。但“近期比较热烈的讨论”的门槛能否提高(例如提升为3名以上或更多),使这个功能有作用?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5日 (三) 12:37 (UTC)
- 近期比较热烈的讨论的门槛可以随意设定。但是我想到的是,如果标示近期比较热烈的讨论,是通过bot自动标示,还是通过手工加入到进行中的讨论更好一些?—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5日 (三) 18:00 (UTC)
- 已经在程序中增加了超过3个不同用户讨论则标示出来的功能。下一步看看能否让bot自动在热烈的讨论加上“进行中的讨论”模板--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6日 (四) 18:02 (UTC)
- 已经正式开始工作,见Wikipedia:对话页讨论索引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10日 (一) 05:54 (UTC)
关于bot提交删除的技术问题
我做了一个自动提交过期模板条目到删除投票的bot(包括小小作品,知名度不足和重要性不足),代码在这里。虽然我经过了多次测试,才于今天第一次正式用,结果造成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8年3月10日大量条目重复提删。非常抱歉。
为此我查了半天代码,才发现问题可能不全是代码。因为我最初是根据条目是否挂了删除投票模板进行提删的(就是在wikitext中搜索是否有vfd之类的模板),但是这些过期条目大多是模板会到期自动生成删除模板,而这是在wikitext中看不见的,因此被bot误判没有提删。(其实人为判断也很吃力,因为看到过了删除模板,就以为已经提删了。而其实只是自动挂模板,提交删除还要人来判断是否放到了删除页面)
发现问题后,我修改了代码,改为通过是否已经列入删除投票分类来作为判断依据,结果我所用的pywikipedia关于分类方面的def非常耗资源,执行很慢。最后我改为使用建立一个测试页[[User:Sz-iwbot/vfdall,把正在进行的删除投票和积压的删除投票全部放进去,然后通过判断测试页是否在要提交删除的页面的链入页面中,来避免重复提删。这样基本上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了。
这里想说的是,模板到期自动产生删除模板是否恰当?因为这样很难判断是否已经提交了删除,只能通过链入页面才能得知,非常不方便。另外,我的这个bot提交条目用的是推荐的{{DRItem}}模板上提供的用法,但是多个条目一次性提交的话是在一行上,而不是像现在多数情况下,一行一个条目,不知道能放让这个模板实现这个功能?(本来我想修改,但是模板太复杂,不知如何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10日 (一) 16:02 (UTC)
- 我虽然对“知名度不足和重要性不足”的模板没有好感,但也以管理员的角度提供点意见吧。那些模板在到期时实在不应该自动产生删删模板,而是应该自动产生一个“过渡模板”,提醒编者以手动方式到提删页面提删。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11日 (二) 10:09 (UTC)
- 支持使用bot提交删除。
- 支持“那些模板在到期时实在不应该自动产生删删模板”,即建议取消模板自动变换为删除模板的功能。
- —Isnow (留言) 2008年3月13日 (四) 15:2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