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關鎮
東陽關鎮 Dōngyángguān Zhèn(漢語拼音) | |
---|---|
行政建制鎮 | |
東陽關鎮政府 | |
坐標:36°32′28″N 113°28′20″E / 36.54111°N 113.47222°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上級行政區 | 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 |
建立 | 1984年4月 |
政府駐地 | 東陽關鎮東陽關村 |
村級區劃單位數 | 21 |
政府 | |
• 黨委書記 | 江騰 |
• 鎮長 | 吳垚海 |
面積 | |
• 總計 | 147.14 平方公里(56.81 平方英里) |
人口 | |
• 戶籍人口(2018年) | 17,290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行政區劃代碼 | 140426101 |
郵政編碼 | 047600 |
電話區號 | +86 (0)355 |
通用語言 | 普通話、晉語 |
東陽關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
地名來歷
[編輯]東陽關,即壺口故關,古稱吾兒峪。《資治通鑑》:「五代晉天福元年(936),趙德均自吾兒峪趨潞州。」《元史·察罕特穆爾傳》:「至元十八年(1281),分兵屯上黨,塞吾兒峪」,均此。商時為黎國都邑。春秋屬晉,稱壺口。公元前491年,「齊國夏伐晉,取壺口」(《左傳·哀公四年》)即此。戰國屬魏,後歸趙,歷代屬晉。古地名東陽,宋以來稱東陽關,以在縣東、金牙山之陽,地勢險要,自古倚為要塞故名。因鎮政府駐地在東陽關村,故得名東陽關鎮[2]。
歷史
[編輯]明清兩朝屬黎城縣平賢鄉。民國時期,1935年屬黎城縣一區、二區。1940年,屬黎城縣長寧區。1953年屬黎城縣第三區(東陽關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曾與岩井、停河鋪、龍王廟三鄉合稱中蘇人民公社。1961年停河鋪公社、岩井公社成立,其所屬村從東陽關公社分出。1962年12月,龍王廟公社又與東陽關公社分設。1984年,東陽關公社更名為東陽關鎮。2001年1月撤鄉並鎮,龍王廟鄉及下轄前賈嶺、榔坡、高石河、上馬家峪、下馬家峪、秋樹垣、龍王廟、蘇家峧、東石鋪9個村整體併入東陽關鎮[3],東陽關鎮共設30村。
2019年6月24日,東石鋪村撤銷,併入到龍王廟村;三街村撤銷,併入到嶺西村;上馬家峪村撤銷,併入到下馬家峪村,合併後更名為馬家峪村。
2019年12月18日,老金峧村撤銷,併入到東陽關村;香爐峧村撤銷,併入到上灣村;前峧村撤銷,併入到後峧村,合併後更名為狄子峪村;前賈嶺村、榔坡村撤銷,併入到高石河村,合併後更名為聚龍村;西長垣村撤銷,併入到東長垣村,合併後更名為長垣村。
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21年,東陽關鎮下轄21個行政村[4]:
東陽關村、火巷道村、善業村、長寧村、辛村、上灣村、下灣村、小口村、棗鎮村、棗畔村、東黃須村、嶺西村、東莊村、西莊村、龍王廟村、蘇家峧村、秋樹垣村、馬家峪村、狄子峪村、聚龍村和長垣村。
中國傳統村落
[編輯]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名稱 | 編號 | 分類 | 時代 | 所在縣區 | 地址 | 公布時間 | 圖片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長寧大廟 | 7-0811 | 古建築 | 元至清 | 黎城縣 | 東陽關鎮長寧村 | ||
辛村天齊王廟 | 7-0830 | 古建築 | 元、明至清 | 黎城縣 | 東陽關鎮辛村東部 | ||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
三官三教關帝廟 | 6-183 | 古建築 | 清 | 黎城縣 | 東陽關鎮棗鎮村 | 2021年8月4日 |
參考
[編輯]- ^ 2023年黎城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 ^ 东阳关镇简介.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202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5).
- ^ 黃樹賢; 薛維棟.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山西省卷.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7年5月: 708–710. ISBN 978-7-5087-5475-8.
- ^ 2023年东阳关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這是一篇與中國行政區劃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