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先生祠堂記
《嚴先生祠堂記》乃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名作之一。 約寫於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時期。
背景
[編輯]嚴先生指東漢文士嚴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詳。會稽餘姚人,少年時與漢光武帝劉秀是要好的同窗。劉秀起兵,嚴光積極幫助,及劉秀稱帝,嚴光卻隱姓埋名,垂釣於富春江畔,光武帝多次延聘,二人嘗同床共臥,暢敘達旦,然而嚴光仍不為所動,寧願退隱於富春山。後人皆稱頌嚴光高風亮節,不為高官厚祿所動。
范仲淹於宋仁宗明道年間被貶謫至睦州(相當於今浙江桐廬、建德、淳安),始建嚴先生祠,使其後人奉祀,並作此記。紀念嚴先生的高風千古的同時也記託自己從政上的挫折無奈。
原文
[編輯]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聖人之清。泥塗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於名教也。
仲淹來守是邦,始構堂而奠焉,乃復為其後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名人評語
[編輯]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求學時,毛澤東曾因如何評價嚴光的問題,跟同學蕭瑜爭論起來。當時,蕭瑜寫了一篇名為《評〈嚴先生祠堂記〉》的文章,對范仲淹的這一名篇提出異議。他認為,光武帝請嚴光出仕,未必是求賢若渴﹔嚴光拜訪光武帝亦表明其愛慕虛榮。毛澤東不同意這種見解。不過,毛澤東對嚴光堅辭不仕的態度也是批評的,他認為嚴光應當如同早他200年的張良輔佐漢高祖一樣,輔助光武帝。
毛澤東認為古代賢者「有辦事之人,有傳教之人」,還有「辦事而兼傳教之人」。他認為更可貴更可佩的是那些「辦事而兼傳教之人」。毛澤東認為范仲淹就是這樣的人。嚴光雖然能夠「正風俗」,然而卻沒有出來「辦事」,其實是一件憾事。[1]
註釋
[編輯]- ^ 王光厚,「力正風俗,傳教後世」——毛澤東評嚴光,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