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瀾書院
文瀾書院(漢語拼音:wén lán shū yuàn),是一間曾經位於廣州西關的書院,舊址現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廣州酒家旁文瀾巷處,前身是嘉慶年間富商鄉紳成立的清濠公所,旨在清理下西關各河涌,亦是士紳階層議事、文會友之所,文昌廟是它的附屬建築。 1911年,廣州各界率先在文瀾書院宣布廣東獨立。書院於1928年被改造為中山戲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為南方玉雕廠。玉雕廠現僅剩文瀾巷一間店鋪。
歷史
[編輯]背景
[編輯]清朝末年,下西關許多河涌逢下雨必泛濫、淤塞,十三行洋商潘(能敬堂)、盧(廣利)、伍(怡和)、葉(大觀)四大富家想要爭頭等功,一起出錢出力與當地居民同去清理河涌。隨後,士紳何太清(進士)、鍾啟韶、潘如彥、龔在德、顏平章、桂清槐同一些商行巨賈,會同四大富豪,發起成立了清濠公所。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何太清等人報請廣東布政使司、布政使曾燠核准,將下九甫繡衣坊(今下九路肉菜市場、婦女兒童百貨公司至原南方玉雕廠一帶)十二間大屋改建成公所的屋宇。這就是文瀾書院的前身[1] 。
大屋原先是義豐洋行商人蔡昭復的地產。乾隆五十年(1785年),因蔡無法還清外商債務,官府將大屋查封抵債,各洋行商人於是將其買下作為共有地產。
清濠公所創立同年,各巨頭再次擴建公所,改名為文瀾書院,由於文瀾書院的大部分成員都參加科舉考試,所以他們經常到此祭拜文昌帝,又在大屋後方建起一間文昌廟,創下「以文會友」的宗旨,廣聚粵中仕子。
活動
[編輯]書院開設初期由經銷洋貨的大戶盧、潘、伍、葉四家每年輪流打理,後因為「文風日盛」,改為每年推舉紳士十二人管理。所謂「文風」其實是書院設置文會徵文,設獎金獎勵被錄取的書友。成為文瀾書院會員還有一條限制:寓居西關的人要稅業三十年後進庠入式,才准許入院。不過當時不少海外歸來粵僑和廣州洋商住在西關,因此文瀾書院變成了紳商聚集的地方。例如當時的粵省商會會長許芝軒,同時也是文瀾書院大紳;還有易蘭生、張弼士、盧乃潼等商賈,都經常出入書院,參與地方事務[2] 。
由於聚集了不少名流,「粵省科場士子,皆以入院為榮」,而「科場得意者多出身院中」。文瀾書院設立後最初的50年間,西關一帶就有幾十家中了翰林進士,傳出「下西關是風水寶地」的佳話。而不少港澳、海外歸僑和天津、漢口、上海的粵幫商賈,於下西關處買下或自建地產,「以效孟母擇鄰之雅」。
文瀾書院雖有書院之名,實際上卻不是升學應試的地方,而是一個文會,類似於城市的文化沙龍,當時只有取得了生員以上功名的廣州士紳才會進入到書院中活動。那些書友談天論地,文瀾書院慢慢就演變成廣州士紳介入本地事務管理的議事堂。隨着晚清紳權擴展,文瀾書院也日益在地方管治事務方面加深了影響[3] 。
地方運動
[編輯]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9月清政府發出「預備仿行憲政」上諭,廣州意欲施行憲政的新派士紳與廣東省法政學堂教習一齊發起,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11月6日在文瀾書院成立廣東地方自治研究社,社長為舉人梁慶桂。最初有社員172人,其中士紳約占90% [4] 。
1911年黃花崗起義後,以兩廣總督張鳴岐,水師提督李準等為首的清朝軍政當局,加強鎮壓與防範革命活動。10月25日,廣州城內紳商各團體於文瀾書院集會,江孔殷主持了此次集會,討論「廣東提倡獨立,不如利用官府改良獨立」意見,通過了成立改良政治總機關等決議。
最後民軍陸續由各地抵達廣州,水師提督李准、兩廣總督張鳴岐改變態度,轉而支持革命黨人,同意獨立。 11月8號,以商界團體為主的各界代表,於省諮議局討論獨立問題,決定請張鳴岐、龍濟光為正、副都督,於十一月九日宣布獨立。隨後張鳴岐逃走,龍濟光亦放棄,各界代表只得重新開會,請胡漢民做都督,陳炯明做副都督,直到十一月中旬才成立廣東軍政府。 [1]
解散
[編輯]文瀾書院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不少勢力和資產,持有過號稱廣州「酒家之冠」的文園酒家。 1918年前後,羅嵩藩入主文瀾書院,在長達十幾年任期內大肆貪污書院資產收入。1929年市工務局長程天固為推進西關清濠修路工作,就想到拿大鱷羅嵩藩來開刀,派出稽查員於書院會友公宴上帶走羅和他的財物。事件驚動了不少重要人士,軍部和警隊偵緝隊等都想找回羅嵩藩,當時粵軍要人梁鴻楷都曾出面,但沒有結果。程天固邀請財政局會同工務局,聯審逼使羅交出產據清算各項帳目,文瀾書院的地產被公開拍賣,所得資金一半被工務局用去清理河渠,一半用於成立西關市立第二中學(即後來的廣州二中)[5] 。
遺物
[編輯]光緒八年(1882年)文瀾書院清濠公所自立記述組織活動的石碑,原本被安置於恩寧路逢慶首約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石碑現已被移至永慶坊的荔枝灣遊船碼頭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