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普通念珠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通念珠藻
葛仙米藻
科學分類 編輯
域: 細菌域 Bacteria
門: 藍菌門 Cyanobacteria
綱: 藍藻綱 Cyanophyceae
目: 念珠藻目 Nostocales
科: 念珠藻科 Nostocaceae
屬: 念珠藻屬 Nostoc
種:
普通念珠藻 N. commune
二名法
Nostoc commune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 1888 [1]
異名[1]
  • Nostocella communis Gaillon
  • Tremella nostoc Linnaeus 1753
  • Ulva pruniformis Linnaeus 1753
  • Nostoc kurzianum Zeller 1873

葛仙米藻(學名:Nostoc commune; star jelly, witch's butter, mare's eggs, fah-tsai, facai),又稱地木耳雷公菌[2]地耳菜地軟兒地皮菇地皮菜雨來菇情人的眼淚天使眼淚上帝的眼淚,是一種陸生的可食用藍綠菌

形態

[編輯]

本種藻體為空心、凝膠球狀,後擴展為扁平,薄鞘裡面有許多分枝的頭髮樣結構,為常有穿孔的膜狀物或革狀物。有時會出現不規則的捲曲,形似木耳,在潮濕環境中呈藍色、橄欖色;失水乾燥後藻體呈不顯眼的黃綠色或黃褐色。[3][4]

分布

[編輯]

本種分布於世界各地,能夠在極端的條件下如極地地區和乾旱地區生存,為陸地或淡水物種,生存於土壤、砂礫、苔蘚鵝卵石之間形成鬆散的團塊[1]。在新加坡,本種生長於鹼性土壤、苦鹹水、稻田、懸崖以及潮濕的岩石上。[3]

生態

[編輯]

本種可以從大氣中抓取,因此可以生活在沒有含氮的土地上。雖然沒有葉綠體,但含有能光合作用的細胞質。它本身還含有可吸收中長波長的紫外線輻射的物質,這使得它可以在輻射水準高的地方生存。[4]

在不利條件下,本種可以保持一段較長的時間處於休眠狀態,形勢好轉時再予恢復。[5]人們已經發現,胞外多糖是至關重要的抗逆性和恢復能力。[5]

本種可在一些角苔門植物的葉狀體中共生,如黃角苔屬英語PhaeocerosPhaeoceros[1]

雨來菇栽培環境需要無汙染的水源,充足的日照及乾淨的空氣,目前不僅發現恆春半島部分田區適合栽種雨來菇,桃園大溪紫園盆栽也有自然生產出的雨來菇。

產量非常稀少。目前在人工栽種技術的幫助下,雨來菇不必再受限於雨季,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

食用

[編輯]

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日本和台灣常將本種常作為食物。同屬物種髮菜Nostoc flagelliforme)也是食品。[3]

本種口感介於黑木耳和海藻類之間,是恆春半島居民餐桌上的在地美食,台灣原住民稱其為「上帝的眼淚」或是「下雨天的大便」,餐廳業者則美名為「情人的眼淚」為一道極美味的菜餚。早年多在下雨後才現身於山林地表上,是一種「地皮菜」,當地人稱之為「草木耳」,雨來菇料理包括日式藻冷麵、藻健康燴麵、雨來菇肉圓、雨來菇雞湯、雨來菇沙拉、雨來菇馬芬蛋等。

文化

[編輯]

據傳在東晉時,被尊稱為「葛仙翁」 的葛洪曾採食這種生物為食,因此物託人名,故稱為「葛仙米」。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Guiry, M.D.; Guiry, G.M. Nostoc commune - Vaucher ex Bornet & Flahault. AlgaeBase. 2012 [201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8). 
  2. ^ 在桂阳有一种美味叫做“雷公菌”,你吃过吗?. 搜狐新聞:桂陽微生活. 02-14 [2020-11-03] (中文(簡體)). 
  3. ^ 3.0 3.1 3.2 Wee Yeow Chin. Nostoc commune.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 [2018-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6). 
  4. ^ 4.0 4.1 Nostoc. MicrobeWiki. [201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8). 
  5. ^ 5.0 5.1 Tamaru, Yoshiyuki; Yayoi, Takani; Yoshida, Takayuki; Toshio, Sakamoto. Crucial Role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in Desiccation and Freezing Tolerance in the Terrestrial Cyanobacterium Nostoc commune.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5, 71 (11): 7327–7333. doi:10.1128/AEM.71.11.7327-7333.200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