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口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韓人口統計
北韓人口金字塔(2020)
人口25.55百萬 (2018年)
密度199.54 居民/平方公里. (2008)
增長率0.84% (1993–2008)
出生率14.3嬰兒/1,000人口 (2021 est.)
死亡率9.39死亡/1,000人口 (2021 est.)
預期壽命71.65年 (2021 est.)
 • 男性67.79年 (2021 est.)
 • 女性75.74年 (2021 est.)
生育率1.91小孩出生/女人 (2021 est.)
嬰兒死亡率22.42死亡/1,000活產嬰兒 (2021 est.)
淨移民率−0.04移民/1,000人口 (2021 est.)
年齡結構
0-14歲23.19% (2008)
性別比
總計0.95男/1.0女 (2008)
新生人口1.0男/1.0女 (2008)
15歲以下1.05男/1.0女 (2008)
65歲及以上0.51男/1.00女 (2008)
民族
國族朝鮮族
主要民族朝鮮族 (99.998%)
少數民族中國人、日本人
語言
官方朝鮮族 (官方)
朝鮮半島1910-2015年的人口

北韓人口統計是透過全國人口普查和國際推估。朝鮮中央統計局2008年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人口達到2400萬。 [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9.54人,2014年的預期壽命為 69.81 歲。 1980年,人口以幾乎一致的速度增長,但增長速度速度較低(兩次人口普查為 0.84%)。自2000年以來,朝鮮的出生率超過了死亡率;自然增長為正。從年齡結構來看,人口以15-64歲年齡段為主(68.09%)。人口中位年齡為32.9歲,性別比例為0.95男比1.00女。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生育率一直相當穩定,平均每名婦女生育2個孩子,低於80年代初的平均 3 個。 [2]

根據《世界概況》,朝鮮在種族上是同質,並包含一個小的中國人社區和少數日本人[3]2008年的人口普查列出兩個民族:朝鮮族 (99.998%) 和其他民族 (0.002%)。 1910年朝鮮被日本帝國吞併,當時朝鮮半島被日本人占領。 1945年,日本在二戰戰敗,朝鮮半島被分為兩個占領區:北部被蘇聯占領,南部被美國占領。統一談判失敗,1948年形成兩個獨立的國家:北韓和南韓。

朝鮮語是朝鮮的官方語言。《世界概況》指出當地宗教方面為「傳統的佛教和儒教,一些基督教和融合的天道教」,但也指出「現在幾乎不存在自主的宗教活動;存在政府資助的宗教團體以提供宗教自由的幻覺」。 [3]截至2008年 (200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5歲以上人口中有8.86%的人取得了學歷[需要解釋] 2000年,朝鮮將38.2%的支出用於教育、社會保險和社會保障。估計顯示,201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GDP)1,800美元。最重要的就業來源是機械製造和冶金產品、軍工產品和紡織品的製造。2006年,當地失業率在14.7%至36.5%之間。2008年人口普查統計了5,887,471戶家庭,平均每戶 3.9 人。 2011年平均城鎮化率為60.3%。

在1994年至1998年的朝鮮饑荒期間,約有240,000至3,500,000名朝鮮人死於飢餓或與飢餓相關的疾病,死亡人數在1997年達到頂峰。 [4] [5]美國人口普查局201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1993年至2000年期間可能的超額死亡人數為500,000至600,000。 [6]

人口統計報告之歷史

[編輯]
北韓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08,510,000—    
19449,250,000+8.7%
19469,260,000+0.1%
19499,620,000+3.9%
19539,360,000−2.7%
196010,790,000+15.3%
196311,570,000+7.2%
199321,213,478+83.3%
200824,052,231+13.4%
來源:Nick Eberstadt、[7] 中央統計局[8][9]

1963年版的朝鮮中央年鑑是最後一次公開人口數據的官方出版物,在1989年官方數據發布之前。[10]1963年之後,人口學家使用不同的方法來估計人口。 [10] 他們統計當選為最高人民會議代表的人數(1962年之前每名代表代表50,00人,之後代表30,000人),或者依賴官方聲明,即一定數量的人或一定比例的人口參與了特定活動。 [10]因此,根據金日成主席1977年關於入學率的講話,計算出當年的人口為1720萬人。 [11]在20世紀80年代,包括預期壽命和死亡原因在內的健康統計數據逐漸向外界公開。 [11]

1989年,中央統計局向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UNFPA)公布人口統計數據,以確保聯合國人口基金協助朝鮮進行自1946年朝鮮建國以來的首次全國人口普查。[11]

下一次人口普查原定於2018年進行,但被取消了。 [12]

人口結構

[編輯]
朝鮮人口金字塔

人口統計學家透過將特定人口分為五年年齡組並按時間順序排列成金字塔狀結構來確定特定人口的年齡結構,該結構相對於特定年齡組中的人數「凸出」或後退。 [13]許多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基礎很廣,水平逐漸降低,這反映出大量的新生兒和幼兒,但由於預期壽命相對較短,晚年的年齡群要少得多。 [14]朝鮮並不完全符合這種模式。數據顯示在成年期的較低範圍內有「凸起」。1991年,男性出生時的預期壽命約為6歲,女性約為73歲。 [14]

朝鮮的人口密度(2022年)

居住模式和城市化

[編輯]

朝鮮人口集中在平原和低地。 [15]人口最少的地區是毗鄰中國邊境的多山的查崗省陽崗省。 [15]人口最集中的地區是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平壤市轄區以及咸鏡南道,其中包括咸興市-平安南道[15]有學者計算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67人,範圍從平壤市的每平方公里1,178人到兩江省的每平方公里44人。 [15]相比之下,1989年南韓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25人[15]

與韓國一樣,朝鮮自朝鮮戰爭結束以來也經歷了大規模的城市遷移。 [15]官方統計顯示,1987年總人口的59.6%屬城市人口[15]而1953 年的城市人口僅佔17.7% [15]然而,尚不完全清楚使用什麼標準來定義城市人口。 [15]

朝鮮的城市化進程似乎在 1953 年至 1960 年間進展最快,當時城市人口每年增長 12% 至 20%。 [15]隨後,增長在1960年代放緩至每年約6%,而從1970年到1987年則為1%至 3% [15]

1987 年,朝鮮最大的城市是平壤,約有230萬居民; 咸興有701,000人; 清津有52萬人;南浦有370,000人;順天有356,000人; 以及新義州有289,000人。1987年,居住在平壤的本國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1.5%。 政府限制和監控向城市的遷移,並確保與平壤相關的省級中心的人口分佈相對均衡。[15]

重要統計數據

[編輯]

資料來源: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

年份 人口(每1000) 新生嬰兒(每1000) 死亡(每1000) 自然變化(以千計) 粗出生率(每1000) 粗死亡率(每1000) 自然變化(以每1000) 總和生育率 嬰兒死亡率(每1000) 預期壽命
1950 11 103   451   843 -391 40.3 75.2 -34.9 4.99 242.2 13.82
1951   10 558   244   589 -345 23.0 55.6 -32.5 2.60 211.5 17.67
1952   10 228   245   267 -21 23.8 25.9 -2.1 2.61 147.3 32.66
1953   10 148   289   202   87 28.3 19.8 8.5 3.08 124.9 39.52
1954   10 206   331   140   190 32.3 13.7 18.6 3.50 102.6 49.07
1955   10 360   355   138   217 34.2 13.3 20.9 3.67 94.4 50.31
1956   10 552   352   136   216 33.3 12.8 20.5 3.51 87.7 51.37
1957   10 802   438   138   299 40.5 12.8 27.7 4.28 82.7 52.26
1958   11 107   453   141   312 40.8 12.7 28.1 4.27 79.3 52.95
1959   11 391   396   139   257 34.8 12.2 22.6 3.56 77.1 53.52
1960   11 656   410   139   271 35.2 11.9 23.3 3.57 75.8 54.05
1961   11 917   389   139   250 32.7 11.6 21.0 3.26 74.9 54.50
1962   12 181   418   140   278 34.3 11.5 22.8 3.41 73.9 55.00
1963   12 475   453   142   312 36.3 11.4 25.0 3.63 72.3 55.56
1964   12 788   455   142   313 35.6 11.1 24.5 3.55 69.9 56.16
1965   13 106   465   141   324 35.5 10.8 24.7 3.56 66.8 56.83
1966   13 444   493   140   352 36.6 10.4 26.2 3.71 63.0 57.60
1967   13 821   543   140   403 39.2 10.1 29.1 4.05 59.1 58.41
1968   14 216   525   138   387 37.0 9.7 27.3 3.87 55.4 59.18
1969   14 605   526   135   391 36.0 9.3 26.8 3.86 52.0 59.93
1970   14 997   525   134   392 35.0 8.9 26.1 3.85 49.1 60.57
1971   15 382   509   132   378 33.1 8.6 24.6 3.74 46.6 61.18
1972   15 768   526   130   396 33.4 8.3 25.1 3.89 44.4 61.81
1973   16 128   450   127   324 28.0 7.9 20.1 3.35 42.3 62.39
1974   16 437   417   123   294 25.4 7.5 17.9 3.14 40.5 62.96
1975   16 723   400   121   279 23.9 7.2 16.7 3.05 38.7 63.53
1976   16 987   367   118   249 21.6 7.0 14.7 2.84 37.0 64.14
1977   17 231   356   116   239 20.6 6.8 13.9 2.77 35.6 64.66
1978   17 472   357   115   242 20.4 6.6 13.9 2.79 34.2 65.19
1979   17 719   366   114   252 20.7 6.5 14.2 2.85 33.0 65.67
1980   17 974   371   114   257 20.6 6.3 14.3 2.84 31.9 66.16
1981   18 235   379   113   266 20.8 6.2 14.6 2.84 30.8 66.66
1982   18 502   380   112   268 20.5 6.1 14.5 2.76 29.6 67.17
1983   18 771   382   112   271 20.4 5.9 14.4 2.69 28.4 67.68
1984   19 045   388   111   277 20.4 5.8 14.5 2.63 27.3 68.19
1985   19 325   395   111   284 20.4 5.7 14.7 2.58 26.5 68.68
1986   19 613   402   111   291 20.5 5.6 14.8 2.54 26.2 69.15
1987   19 904   402   112   291 20.2 5.6 14.6 2.46 26.7 69.44
1988   20 197   409   113   297 20.3 5.6 14.7 2.41 27.6 69.80
1989   20 495   412   114   298 20.1 5.6 14.6 2.35 29.5 70.04
1990   20 800   427   116   311 20.5 5.6 14.9 2.35 32.1 70.21
1991   21 116   440   119   321 20.8 5.6 15.2 2.34 35.5 70.31
1992   21 440   447   119   328 20.8 5.6 15.3 2.29 34.6 70.82
1993   21 773   453   115   338 20.8 5.3 15.5 2.25 33.7 71.87
1994   22 105   457   130   327 20.7 5.9 14.8 2.20 32.8 70.72
1995   22 386   458   221   238 20.5 9.9 10.6 2.16 64.4 60.89
1996   22 614   452   226   227 20.0 10.0 10.0 2.11 63.2 60.96
1997   22 827   438   231   207 19.2 10.1 9.1 2.03 62.3 60.97
1998   23 024   431   238   193 18.7 10.3 8.4 2.01 61.6 60.91
1999   23 204   421   245   176 18.1 10.6 7.6 1.99 60.9 60.80
2000   23 367   407   251   156 17.4 10.8 6.7 1.97 60.1 60.76
2001   23 513   399   258   141 17.0 11.0 6.0 1.98 59.2 60.75
2002   23 638   380   263   116 16.1 11.1 4.9 1.94 58.0 60.79
2003   23 782   363   188   176 15.3 7.9 7.4 1.91 26.9 69.55
2004   23 949   360   196   164 15.1 8.2 6.9 1.96 26.2 69.44
2005   24 101   350   205   145 14.5 8.5 6.0 1.96 25.6 69.29
2006   24 236   344   214   130 14.2 8.8 5.4 1.96 25.2 69.09
2007   24 357   340   223   117 14.0 9.1 4.8 1.96 25.2 68.91
2008   24 469   342   229   114 14.0 9.3 4.6 1.98 24.7 68.96
2009   24 582   337   220   117 13.7 9.0 4.8 1.95 24.1 69.73
2010   24 686   314   215   99 12.7 8.7 4.0 1.81 23.1 70.42
2011   24 784   315   213   102 12.7 8.6 4.1 1.81 21.8 70.98
2012   24 888   323   211   112 13.0 8.5 4.5 1.84 20.3 71.63
2013   25 002   330   208   122 13.2 8.3 4.9 1.86 19.0 72.32
2014   25 126   338   206   132 13.5 8.2 5.3 1.89 17.8 72.94
2015   25 258   342   204   138 13.5 8.1 5.4 1.88 16.8 72.78
2016   25 390   343   211   132 13.5 8.3 5.2 1.87 16.2 72.81
2017   25 516   345   217   128 13.5 8.5 5.0 1.86 15.3 72.98
2018   25 638   346   224   122 13.5 8.7 4.8 1.85 14.6 73.03
2019   25 755   347   229   119 13.5 8.9 4.6 1.84 13.9 73.20
2020   25 867   345   235   110 13.3 9.1 4.3 1.82 13.3 73.27
2021   25 972   344   242   102 13.2 9.3 3.9 1.81 12.7 73.28

按單一年齡劃分的人口總數和百分比分布(2008年人口普查

[編輯]

資料來源:中央統計局[16]

年齡階層 人口 男性 女性 百分
0-14 5.578.174 2.850.503 2.727.671 23,2
15-64歲 16.377.409 8.159.653 8.217.756 68,2
65+ 2.096.648 711.682 1.384.966 8,7
0-14歲兒童人數 15-49歲女性人數 部分
5.578.174 6.479.605 0,8608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poorenberg, Thomas; Schwekendiek, Daniel. Demographic changes in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1993-2008.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12, 38 (1): 133–158. doi:10.1111/j.1728-4457.2012.00475.x. 
  2. ^ Spoorenberg, Thomas. Fertility levels and trends in North Korea. Population-E. 2014, 69 (4): 433–4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 ^ 3.0 3.1  本條目引用的公有領域材料來自CIA World Factbook的文檔《North Korea》。 Data currently from the 2016 archive
  4. ^ Noland, Marcus, Sherman Robinson and Tao Wang, Famine in North Korea: Causes and Cur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7-06.,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 ^ Spoorenberg, Thomas; Schwekendiek, Daniel. Demographic Changes in North Korea: 1993–2008.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12, 38 (1): 133–158. doi:10.1111/j.1728-4457.2012.00475.x. 
  6. ^ Daniel Goodkind; Loraine West; Peter Johnson. A Reassessment of Mortality in North Korea, 1993–2008. Annual meeting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arch 31-April 2, 2011. Washington, D.C. U.S. Census Bureau, Population Division: 3. 28 March 2011 [8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7). 
  7. ^ Eberstadt, Nick.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Divided Korea During the Cold War Era: 1945–91.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61. ISBN 9780844742748. 
  8. ^ Adlakha, Arjun; West, Loraine A. Analysis of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1993 Population Census Data and Population Projections (PDF). International Programs Center, Population Division,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October 1997 [2013-12-21]. OCLC 63015339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24). 
  9. ^ DPR Korea 2008 Population Census: National Report (PDF). Pyongyang: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9 [2014-10-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5-14). 
  10. ^ 10.0 10.1 10.2 Savada 1994.
  11. ^ 11.0 11.1 11.2 Savada 1994.
  12. ^ Fensom, Anthony. Kim Jong-Un Has a Population Problem. The National Interest. 2019-11-19 [202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30) (英語). 
  13. ^ Savada 1994.
  14. ^ 14.0 14.1 Savada 1994.
  15.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Savada 1994.
  16. ^ "DPR Korea 2008 Population Census: National Report" (PDF). Pyongyang: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9. [2023-05-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