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桑給巴爾

座標6°08′S 39°19′E / 6.133°S 39.317°E / -6.133; 39.317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桑給巴爾
Zanzibar
زِنْجِبَار
Zinjibār
桑給巴爾
國徽
格言:天佑非洲
國歌:天佑非洲
在坦桑尼亞的位置
在坦桑尼亞的位置
主島溫古賈島和奔巴島
地位坦桑尼亞的半自治區
首都桑給巴爾市
官方語言
族群
宗教
政府單一制下的地方自治政府
• 總統
阿里·穆罕默德·辛
• 第一副總統
賽義夫·謝里夫·哈馬德
• 第二副總統
賽義夫·阿里·伊迪
立法機構眾議院
英國獨立
• 君主立憲
1963年12月10日
• 革命
1964年1月12日
• 同坦噶尼喀聯合
1964年4月26日
面積
• Total[1]
2,461平方公里
人口
• 2012年普查
1,303,569[2]
• 密度
529.7/平方公里
GDP(國際匯率)2012年估計
• 總計
$0.86 billion[3]
• 人均
$656
貨幣坦桑尼亞先令TZS
時區UTC+3東非時間
UTC+3(not observed)
行駛方位
電話區號+255/+259
互聯網頂級域.tz
桑給巴爾 的位置
桑給巴爾一景

桑給巴爾斯瓦希里語:Jamhuri ya Watu wa Zanzibar;阿拉伯語:زِنْجِبَار‎,羅馬化Zinjibār[4][5],早期也譯作桑其巴魯,是位於東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東部的半自治區,包括印度洋桑給巴爾群島,距離大陸25—50公里,包括了許多小島和兩個主要大島:溫古賈島(主島,通常非正式稱為「桑給巴爾島」,面積1651km²),另一個是奔巴島(面積980km²)。桑給巴爾一度為獨立的島嶼,與阿拉伯世界有着悠久的貿易史,於1964年與坦噶尼喀合併組成坦桑尼亞。桑給巴爾的首府位於安古迦島的桑給巴爾市,老區是著名的石頭城,因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列為世界遺產。近年間興起的旅遊新熱點。島上融匯着非洲傳統黑人文化、伊斯蘭文化及印度文化的混合,是這裡的一大特色。桑給巴爾的主要工業包括香料棕櫚屬酒椰以及旅遊業。因其在世界丁香生產中的重要性(其曾是世界第一大生產地)而獲得了香料群島的稱號(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也有此稱謂),其他還有肉豆蔻桂皮黑胡椒。其生態環境以擁有特有的桑給巴爾疣猴桑給巴爾豹而聞名於世。

詞源

[編輯]

「桑給巴爾」(Zanzibar)這個名字可能來源於波斯語「زنگبار」(zangbâr),由「津芝」(زنگ ;Zang,黑色)和「海岸」(بار ;bâr)二字組成,最終是意指「黑人海岸」;[6][7][8]傳入阿拉伯語後成為「زنجبار」(Zanji-bar)。還有更多的地名推論最終引向「黑人海岸」或相類近的意思,參照到當地居民的黑皮膚。

歷史

[編輯]

1498年以前

[編輯]
一位桑給巴爾女性(約攝於1890年)

細石器英語Microlith的發現顯示桑給巴爾住人已經有最少20,000年歷史[9],處於後期石器時代(LSA,一個非洲專用的時代劃分)的開始。

有關桑給巴爾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愛利脫利亞海周航記》(公元一世紀至三世紀),其中提及的梅努西亞斯島被認為是今日桑給巴爾[10]。桑給巴爾,類似附近的海岸地帶,於公元一千紀期間遷入了班圖人。在桑給巴爾西北角的福卡尼考古發現,表明6世紀已存在定居的漁農業社會。發現的大量抹灰籬笆牆表明有木造建築。而且還發現了貝殼珠、磨珠機和鐵渣。有證據顯示當地有限度地參與了長途貿易:已發現少量進口陶器,不到總陶器發現量的1%,主要是從波斯灣地區來的,其歷史可追溯至5至8世紀。與姆科托尼和達累斯薩拉姆等當代遺址的相似之處表明,社區已形成統一的群體,發展成沿海海洋文化的第一個中心。這些沿海城市看來從早期就開始參與印度洋和非洲內陸貿易。[11]考古證據推論約於八至十世紀時桑給巴爾已成為東非斯瓦希裏海岸印度洋貿易據點的中心[12]:46[13],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將此處視為環印度洋貿易中轉站和防禦據點,桑給巴爾因此積累的大量財富並形成城邦國家。[13]

在附近奔巴島的發掘工作,尤其是在拉穆群島的發掘工作,為建築發展提供了最清晰的畫面。最早期的建築是木造的(約1050年),後來用上泥土和珊瑚壁(約1150年)。這些房屋不斷用更加永久的材料重建。到了13世紀,房屋是用石造的,並用泥漿粘合,而14世紀出現用石灰粘結石材。只有較富裕的貴族會建造石和石灰製的房屋,這種材料的強度允許了平屋頂,而大多數人口則居住在與11世紀和12世紀類似的單層茅草房中。根據湯姆·米德爾頓和馬克·查特文·霍頓英語Mark Horton (archaeologist)的說法,這些石屋的建築風格沒有阿拉伯或波斯元素,應被視為當地本土建築的完全本土化發展。雖然桑給巴爾石頭城的許多建築在阿曼統治期間進行了重建,不過附近的遺址闡明了斯瓦希里和桑給巴爾在15世紀之前的建築總體發展。[12]:119

根據中國歷史記載,早於南宋時期,中國已經與桑給巴爾的居民有貿易往來,如《嶺外代答》記曰「崑崙層期國」、《諸蕃志》稱之為「層拔國」、《文獻通考·三三二》、《宋史·四九零》記「層檀」、《島夷志略》記「層搖羅」等,記載島上居民有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還有來自非洲的黑人居民。島上曾發掘出中國古青花瓷器及宋代銅錢。

葡萄牙殖民

[編輯]
桑給巴爾古堡

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的到來標誌著歐洲影響力進入桑給巴爾。1503年或04年,魯伊·洛倫索·拉瓦斯科·馬克斯船長登陸並要求蘇丹獻貢,以換取和平,從此桑給巴爾成為葡萄牙帝國的一部分。[14]:99桑給巴爾有近200年時間成為葡萄牙的領土。最初它成為葡萄牙阿拉伯省和埃塞俄比亞省的一部分,由總督管理。大約1571年,桑給巴爾成為葡萄牙帝國西區的一部分,由莫桑比克管理。[15]:15然而,葡萄牙沒有採取直接統治。1591年,第一艘到訪當地的英國船愛德華·博納文圖爾號英語Edward Bonaventure,發現島上並未有葡國堡壘與駐軍。他們的佔領地僅是一個貿易倉庫,他們在那裡購買產品,收集並運往莫桑比克。在其他方面,該島的事務由當地『國王』管理[16]:81。這寬鬆政策於1635年結束,作為前幾年蒙巴薩蘇丹屠殺葡國居民的回應,葡國於奔巴島興建了軍事要塞。葡國長久以來把奔巴島視為麻煩地,經常發動蒙巴薩的反葡叛亂。[16]:85

溫古賈蘇丹的確切起源尚未知曉,但他們的首都溫古賈烏庫英語Unguja Ukuu據信是座廣闊的城鎮。它由當地人建立,主要用容易腐爛的材料作建築。[16]:89

一開始葡萄牙採取間接統治,並未在島上修建堡壘與駐軍,與當地說阿拉伯語穆斯林菁英關係十分緊張。直到1635年,作為蒙巴薩蘇丹屠殺葡萄牙居民的回應,葡萄牙採取直接統治,派任總督與修建軍事要塞,收緊貿易和政治權力的舉動造成當地統治菁英的更加不滿,求助於阿曼蘇丹來驅趕歐洲勢力[15]:9

桑給巴爾蘇丹國

[編輯]

1698年,桑給巴爾成為阿曼的勢力範圍,有別於葡萄牙人與當地人的征服者與被征服者關係,阿曼被桑給巴爾人視為商業上有力的贊助人,並主動邀請阿曼人移居當地[17]

十九世紀初,英國開始推行廢止奴隸販賣政策,而桑給巴爾作為西印度洋奴隸交易中心首當其衝。1822年,英國與阿曼蘇丹國簽訂莫雷斯比條約,限制阿曼對外奴隸交易的範圍,為了補充市場縮小的損失,阿曼蘇丹轉而發展對內奴隸交易。1832年,阿曼將首都遷移至桑給巴爾石頭城[18],並獎勵丁香種植園發展。1856年,阿曼蘇丹賽義德·本·蘇爾坦去世,王位之爭把阿曼一分為二,兩個兒子瓜分了阿曼本部和桑給巴爾,桑給巴爾蘇丹國從此建立。領地除了溫古賈島奔巴島外,還包含東非沿岸的津芝以及遠達剛果河金杜的貿易路線,但至1886年,兩島之外的大陸領地在英國與德國的合謀下已皆盡喪失。1890年,桑給巴爾蘇丹國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桑給巴爾革命及聯合坦噶尼喀

[編輯]

1963年12月10日,英國結束桑給巴爾的保護國地位,桑給巴爾蘇丹國重新成為主權國家。1964年,在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北朝鮮東德的資助下,桑給巴爾的君主制被推翻,成立人民共和國,一個由非洲-設拉子黨主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期間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屠殺,並被意大利紀錄片團隊從空中拍攝記錄。

同年4月26日,共和國與坦噶尼喀聯合,成立「桑給巴爾和坦噶尼喀聯合共和國」,後來混合兩地名稱,把國名更改為「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而桑給巴爾保持自治地位。

人口

[編輯]

2022年,桑給巴爾總人口為1,889,773,而最大城市桑給巴爾市的人口為219,007。[19]

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主島溫古賈島上,主要住在人口稠密的西部。城市以外的人,多為居住於小村落中,並從事農耕或捕魚。

奔巴島人口為543,441。島上最大城市是查凱查凱,2022年人為52,047。[20]

馬菲亞島是桑給巴爾群島的其餘一個主島,但是就由內地(坦噶尼喀)管轄,總人口66,180。

調查 人口[21]
1978 476,111
1988 640,685
2002 981,754
2012 1,303,569
2022 1,889,773

民族來源

[編輯]

桑給巴爾人口非常多元。[22]第一批永久居民於公元1000年從非洲大陸的大湖地區移入,就是班圖人,是哈迪姆人英語Hadimu和通巴圖人的祖先。他們在內陸就與其他族群相融,而來了島上,他們一般住在小村落之中。他們沒有發展成更大的政治單位。

在1960年代初的桑給巴爾短暫獨立期間,主要的政治分歧是在佔人口約56%的設拉子人(桑給巴爾非洲人)和約佔17%的桑給巴爾阿拉伯人之間。[23][24]今天,桑給巴爾的主體民族是斯瓦希里人,班圖人的分支。當地也有顯著的阿拉伯人口,以及少數波斯人索馬里人印度人[25]

語言

[編輯]

桑給巴爾人講斯瓦希里語,是班圖語非洲大湖區特有的分支。斯瓦希里語是實際上坦桑尼亞的民族語言和官方語言。許多本地人都有使用阿拉伯語、英語、意大利語和法語。[26]在桑給巴爾的斯瓦希里語方言是基溫古賈語。基溫古賈方言享有標準斯瓦希里語的地位,除了坦桑尼亞還有任何有講斯瓦希里語的國家。它有大量阿拉伯借字。[27]

阿拉伯語

[編輯]

桑給巴爾有三種阿拉伯語在使用:標準阿拉伯語、阿曼阿拉伯語哈德拉茂阿拉伯語英語Hadrami Arabic。各變體也正在消亡,雖然當中有較多的人在用阿曼變體。相反,標準阿拉伯語,傳統上與《古蘭經》和伊斯蘭信仰相關的變體,無論是在桑給巴爾的阿拉伯人還是穆斯林後裔也大受歡迎。不過,極少人能精通標準阿拉伯語。這源於進取的斯瓦希里化政策,而雖然阿拉伯語曾經享有聲望和重要性,至今它幾近從群島消失。[27]

政治

[編輯]

宗教

[編輯]
石頭城的主要清真寺和聖公會基督教堂
桑給巴爾宗教(2024估計)
伊斯蘭教
98%
基督教
1.16%
原始信仰
0.84%
資料來源:CIA World Factbook。[28]

桑給巴爾人口幾乎全為穆斯林,並有一個22 000人的基督教少數社群。[28] 其他顯著宗教類別包括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29]

英國聖公會桑給巴爾教區創立於1892年。第一位桑給巴爾主教是查爾斯·斯梅提斯英語Charles Smythies,從尼亞薩蘭調來。位於桑給巴爾市石頭城的聖公會基督教堂是重要的地標和國家遺產。

聖公會基督教堂在20世紀末期狀況不佳,但於2016年全面修復,耗資一百萬歐元,並增設世界遺產遊客中心。修復工作得到坦桑尼亞和桑給巴爾政府的支持,並由教區夥同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英語World Monuments Fund進行監督。[30]尖頂、時鐘和歷史悠久的威利斯管風琴的修復工作仍在進行。歷史上,教區包括了坦噶尼喀的大陸地區。1963年,更名為「桑給巴爾及達累斯薩拉姆教區」。兩年後的1965年,達累斯薩拉姆成為獨立的教區。原來的管轄區改名為「桑給巴爾及坦噶教區」。2001年,與大陸的聯繫終於結束,成為現在所說的桑給巴爾教區。教區包括鄰近奔巴島上的教區居民。從1892年至今,共有十位主教在該教區任職過。現任主教為邁可·哈菲德。它是坦桑尼亞省的一部分,隸屬於位於杜篤瑪的全坦桑尼亞大主教。[來源請求]

天主教桑給巴爾教區,總部位於石頭城聖若瑟主教座堂,創立於1980年。桑給巴爾的宗座代牧於1906年成立,來自更大的東非教區。但於1953年被鎮壓,因這片土地被肯尼亞教會控制,後來在1964年獨立後恢復。教會於1980年恰好復活節前在當地建立了教區。現任教區主教為奧古斯丁·紹爾。桑給巴爾屬於達累斯薩拉姆總教區,隸屬在達累斯薩拉姆的總主教。[31]

2005年開始,有一個跨宗教組織稱為宗教領袖和平聯合委員會,有來自回教機構的代表,例如伊斯蘭教法(卡迪法院)、宗教財產(瓦合甫和信託委員會)、教育(穆斯林學院)和穆夫提辦公室,以及羅馬天主教、聖公會和路德宗的代表。[32]

獨立運動

[編輯]

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一名中,「坦」是指位於內陸的坦噶尼喀,「尚」則是桑給巴爾。該群島原是伊斯蘭勢力範圍,曾是阿拉伯半島阿曼蘇丹國成員,今天仍保存昔日的蘇丹王宮。後來桑給巴爾從阿曼分裂,成為英國保護國,1963年獲得獨立,蘇丹崛起,但1個月後發生政變,隨後被併入坦桑尼亞。

當時坦桑尼亞合併時,原本是希望得到經濟整合的利益,過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幅援助坦桑尼亞,桑島亦受因此受惠,島上的體育館今天還是以毛澤東命名,但隨著經濟未能改善及伊斯蘭教復興,該島在1990年代亦提出獨立和加入伊斯蘭合作組織的要求。

現時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同樣採用單一制,桑島擁有高度自治的政府、議會,甚至有民選總統,呈現越洋走回阿拉伯國家世界的姿態,脫離了非洲大陸政治的地緣軌跡。另外,桑給巴爾亦有其國家足球隊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Zanzibar profile. BBC News. 2013-05-24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0). 
  2. ^ MWACHANG`A, DEVOTA. Kikwete to grace launch of 2012 statistics report. IPP Media. 2014-05-23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3. ^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Zanzibar. ushnirs.org. [2014-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4. ^ MacKenzie, D. N. A concise Pahlavi Dictiona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5: 17, 98. ISBN 978-0-19-713559-4. 
  5. ^ Mo'in, M.; Muḥammad Mu'īn. A Persian Dictionary. Six Volumes 5–6. Tehran: Amir Kabir Publications. 1992. ISBN 978-1-56859-031-8. 
  6. ^ Harper, Douglas. zanzibar.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7. ^ Richard F. Burton. The Lake Regions of Central Africa. New York: Cosimo, Inc. 2010: 38. ISBN 978-1-61640-179-5. 
  8. ^ Mehrdad Shokoohy. Muslim Architecture of South India: The Sultanate of Ma'bar and the Traditions of Maritime Settlers on the Malabar and Coromandel Coasts (Tamil Nadu, Kerala and Goa).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137 [2021-04-15]. ISBN 978-1-136-4997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6). 
  9. ^ Hashim, Nadra O. Language and Collective Mobilization: The Story of Zanzibar. Lexington Books. 2009: xi [2018-04-06]. ISBN 97807391370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10. ^ Hashim, Nadra O. Language and Collective Mobilization: The Story of Zanzibar. Lexington Books. 2009-06-16 [2018-04-06]. ISBN 97807391370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英語). 
  11. ^ Kusimba, Chapurukha; Walz, Jonathan. When did the Swahili become Maritime?: A Reply to Fleisher et al. (2015), and to the Resurgence in Maritime Myopia in the Archaeology of the East African Coast.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2018, 120 (3) [202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12. ^ 12.0 12.1 Horton, Mark; Middleton, Tom. The Swahili: The Social Landscape of a Mercantile Community.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01. ISBN 9780631189190. 
  13. ^ 13.0 13.1 The Swahili: The Social Landscape of a Mercantile Society. Wiley.com. 2001-03-05 [201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6) (美國英語). 
  14. ^ Ingrams, W. H. Zanzibar: Its History and Its People. Psychology Press. 1967-06-01 [2018-03-12]. ISBN 978071461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5) –透過Google Books. 
  15. ^ 15.0 15.1 Eliot, Charles. The East Africa Protectorate. London : Arnold. 1905. 
  16. ^ 16.0 16.1 16.2 Pearce, Francis Barrow. Zanzibar: The Island Metropolis of Eastern Africa. New York City: Dutton and Company. 1920 [2021-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17. ^ Swahili Port Citi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6) (英語). 
  18. ^ Ingrams, William Harold. Zanzibar, its history and its people. London: H.F. & G. Witherby. [1931] [2018-04-06]. ISBN 0714611026. OCLC 6130924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19. ^ Mjini Municipal (Municipality, Tanzania) - Population Statistics, Charts, Map and Location. www.citypopulation.de. [2024-02-11]. 
  20. ^ Citypopulation.de Population of cities & urban localities in Tanzania
  21. ^ Tanzania: Regions and Cities -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Maps and Charts. www.citypopulation.de. [2022-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0). 
  22. ^ Zanzibar People and Cultur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3. ^ GROWup - Geographical Research on War, Unified Platform. Ethnicity in Zanzibar. ETH Zurich. [2018-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5). 
  24. ^ Sheriff, Abdul. Race and Class in the Politics of Zanzibar. Africa Spectrum. 2001, 36 (3) [2022-11-01]. ISSN 0002-0397. JSTOR 40174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2). 
  25. ^ Tanzania (08/09).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5). 
  26. ^ McIntyre, Chris; McIntyre, Susan. Zanzibar. Bradt Travel Guides. 2009: 36 [2021-04-19]. ISBN 978-1-84162-25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英語). 
  27. ^ 27.0 27.1 Gintsburg, Sarali. Arabic language in Zanziba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 2018-05-04, 5 (2) [2022-11-01]. ISSN 2169-8260. doi:10.1080/21698252.2019.157066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英語). 
  28. ^ 28.0 28.1 The World Factbook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www.cia.gov. [202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3). 
  29. ^ Keshodkar, Akbar. Marriage as the Means to Preserve ‘Asian-ness’: The Post-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of the Asians of Zanzibar.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2010-04, 45 (2) [2022-11-01]. ISSN 0021-9096. S2CID 143909800. doi:10.1177/0021909609357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英語). 
  30. ^ Christ Church Cathedral. Anglican Diocese of Zanzibar. [202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8). 
  31. ^ Historical Background. Dar es Salaam Archdiocese. [2019-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7). 
  32. ^ Langås, Arngeir. Peace in Zanzibar. 2019-05-03 [2022-11-01]. ISBN 978-1-4331-5968-8. doi:10.3726/b144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6°08′S 39°19′E / 6.133°S 39.317°E / -6.133; 3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