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濠江區村落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參看 :濠江區旅遊地圖

村名 創村年代 簡介
達濠 宋末(1279年)漸有人跡。元初有歐、胡等姓人家在象山南麓定居,繼而佘、葉、翁等姓亦於此落戶,稱「踏頭埔」。清初始稱「達濠」,又名達濠埠、達埠。
赤港 西連達濠村、東接青籃村,素有「達濠地心」之稱。以昔運粟木帆船可直通寨之東門,通入之水道稱「粟港」(「粟」與「赤」近音),遂以名寨。明隆慶《潮陽縣誌》已有赤港之稱。
青籃 南宋元代,先後有詹、茆、何、紀等姓人家至此定居。始稱青林(此處原為青蔥樹林),後名青藍。
葛洲 宋時創鄉於東面臨海的北山山麓,稱「清江鄉」。洪武元年(1368年),因屢遭海寇劫掠,退遷至「涼亭」聚居。後又遭劫,再移今址。因該地生滿葛藤,處沙洲之濱,故名。
1946年與東湖、澳頭合為「潮光鄉」,屬潮陽縣,1950年自成一鄉,1957年又與澳頭、東湖並稱「潮光鄉」,1959年改稱大隊,1975年歸屬礐石公社,1984年達濠區成立後,仍為一鄉,1987年屬達濠街道辦事處。為區重點僑鄉之一。
洪武年間(1368-1398)設古「煙墩」於東南面的「大嶺山」上。
澳頭 元代 位於葛洲村北,元代時有馬、史、鄭等姓人家在村東臨海處的雄雞山麓(與葛洲北山相接)居住,屬古「清剛鄉」。洪武元年(1368年)因遭海寇劫掠,故遷至今址。因該村地處港灣之首,是停舶之地,故名。
昔屬潮陽縣砂浦都民國後屬潮陽縣第三區,1946年與葛洲、東湖合稱潮光鄉,同年劃入汕頭市第四區,1953年與媽嶼合併,稱媽澳鄉,1957年又與葛洲、東湖合併復稱潮光鄉,屬達濠區。1959年改稱大隊,1960年歸屬礐石公社。1984年復屬達濠區,1987年屬礐石街道。
為區重點僑鄉之一。十九世紀初,便有村民僑居東南亞,1981年,村旅港同胞,在香港成立「旅港澳頭同鄉會」。清代在村東北設「煙墩」台,後改為升旗處。
西墩 正統年間
1436-1450
濠江北岸,與馬滘村隔水對望。村落地勢中央高,四周低,故雖近水濱,而歷次颱風咸潮高漲都沒能淹沒其中部地帶,村人向喻為「浮水蓮花」。該村原系濠江中一沙洲,因海相發育而連接陸地。昔稱「西坉」(因處達濠之西),今書西墩,又名西堆。
正統年間(1436-1450),有丘姓先民於村東築屋定居。1946-1949年屬潮陽縣第三區珠園鄉,1951年屬三和鄉,1956年自成一鄉,1987年屬達濠街道辦事處。
馬滘 至遲明代 濠江西岸。民國期間屬潮陽縣第三區。明代曾築有寨,後毀。昔有鹽田12400公畝,是達濠主要產鹽區之一。今屬馬滘街道。
鳳崗 延祐六年
1319
濠江南段西岸,俗稱「雞崗」,以村背有一山崗狀似雞,故名。延祐六年(1319年),鄭姓人家到此捕撈定居,繁衍至今。今屬馬滘街道。
南山 正德
1506-1521
位於濠江南段出海海口西岸南山灣,北沿濠江,南臨南海。原稱「南沙」,因西南面有虎仔山,故謂今名。正德(1506-1521)年間,先後有人到此捕撈定居,分聚媽宮、大村、圍仔、尾村四個村落。今屬馬滘街道。
茂洲 明代 在西墩村西面,葛朱、葛陳東面。瀕濠江,地處沙洲,取草木繁茂之意,故名。該村始創何時未詳,隆慶《潮陽縣誌》已有茂洲之名。民國後自成一鄉,1946年屬珠園鄉,1951年屬三和鄉。1952年屬潮陽縣第三區,1958年屬達濠公社,1976年屬礐石公社,1984年自成一鄉,1987年又屬珠園鄉。
村有蕭、許兩姓(歷史上曾有何、鄭二姓人家)。村北有茂洲岩,山巔有「睒仙石」、「淘金石」。日軍曾在此挖壕築碉堡。
葛朱 天順八年
1464年
位於濠江中游東岸,與葛陳相接。天順八年(1464年)創村,稱葛頭。向屬潮陽縣招收都,後改稱葛園。民國後屬潮陽縣第三區。1946年屬珠園鄉,1951年與茂洲、西墩合稱三和鄉,1976年與葛陳各分大隊稱葛朱大隊,屬汕頭市郊礐石公社,1984年屬達濠區直轄鄉,1987年又屬珠園鄉。今屬礐石街道。
古「西山渡」在村東北,後闢為農田。
葛陳
成化八年
1472
位於濠江中游東岸。天順八年(1464年),有朱姓先在此定居。成化八年(1472年),陳姓也來此居住,遂與葛朱聚成一村落(有時顯界限),稱葛頭,後改稱葛園。
昔屬潮陽縣招收都,民國後屬潮陽縣第三區,1946年屬珠園鄉,1951年合入三和鄉,屬達濠區,1952年屬潮陽縣第三區,1957年屬達濠公社,1976年屬礐石公社,1984年屬達濠區,1987年又屬達濠區珠園鄉。今屬濠江區礐石街道。
珠浦 大致北宋 原稱砂浦。元豐年間(1078-1085)屬潮陽縣奉恩鄉洪武十四年(1381年)廢鄉團改都,遂稱砂浦都,為都治所在。
民國屬潮陽縣第三區,自成一鄉。1952年屬潮陽縣第三區。1958年屬達濠公社,1976年屬礐石公社。1984年稱鄉,屬達濠區。1987年又屬珠園鄉,為鄉人民政府駐地。今屬濠江區礐石街道。
三聯 礐石香爐山南坡,珠浦村西面。由頭村、中村、尾村組成,故名。據尾村李姓家譜末李姓人家從鷗汀來此定居。據說,在李姓定居前,已稱有曾姓人家在附近貓山麓定居,後為避盜賊侵擾,搬遷於尾村。
昔屬砂浦都,民國後屬第三區,稱附浦鄉。1946年屬珠園鄉,1949年解放後,頭村、中村、尾村各自成立農會。1955年屬浦口鄉,1958年屬珠浦鄉,1961年至1975年又合為三聯大隊,屬達濠公社。1976年分為頭、中、尾三個大隊,屬礐石公社。1984年又合成三聯鄉,屬達濠區,1987年又屬珠浦鄉。今屬礐石街道。
松山 位於礐石香爐山西側,西臨濠江初,有潮州磷溪曾姓人家於此搭寮耕種,後相繼有澄海下浦陳姓,達濠青林黃姓,鮀浦天港林姓,下蓬漁洲吳姓等人家於此築屋定居。
原名松仔山,因村後坡地榕叢生(潮俗稱榕樹為松樹),故名。
1982年改稱現名。1984年同磊口、棉花合成磊口鄉。1987年各自為村,屬礐石街道。
磊口 位於濠江北端磊口門。
清初,澄海外砂謝姓人家於此定居,後有鮀浦河浦陳姓和漁洲吳姓等農民相繼落戶於此。
向為海防要地,清代設有「磊口汛營」,清初邱輝曾於此與清廷官兵血戰。
1955年合棉花、松山、三聯等村,稱浦口鄉,並為該鄉駐地,屬潮陽縣第三區,1961年屬礐石公社,1984年同松山、棉花村合為磊口鄉,為鄉政府駐地,1987年屬礐石街道。
324國道、磊廣大道在此相接。
棉花 嘉慶
1796-1820
位於濠江磊口門西岸,1952年屬潮陽縣第三區,1961年屬礐石公社。1984年起屬磊口鄉,1987年屬礐石街道。
該村原系濠江入汕頭港的近陸小島,由於海相發育,遂與大陸連接。
嘉慶年間(1796-1820),先後有石、趙姓人家於此築屋定居。
木棉樹繁茂叢生,故名。
潯洄 萬曆
1573-1620
北臨牛田洋,原為潮、揭、澄三縣海域交界處的一近陸島嶼,其後島南面與大陸連接,遂成半島。因地近水涯,水流迴旋,故名潯洄。
萬曆年間(1573-1620)已有人在此捕魚、務農,並築屋定居。該村「翁空大石」有光緒十三年(1885年)碑記,載隸屬澄海鮀浦都管轄。
1939年屬汕頭市,1949年後,先後屬汕頭市安平區、礐石公社。1984年自成一鄉,屬達濠區。1987年,屬礐石街道。2003年,改屬金平區
蜈田 嘉靖
四十三年
1564
位於礐石,北臨汕頭港,西北面為牛田洋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有澄海縣呂姓人家及潮陽縣人家相繼在此定居。 村西北有一巨石,形如牛,故名牛田村。後改今名(「牛」、「蜈」音近)。
1959年改稱「紅光大隊」,1984年改稱「紅光管理區」。
上人家 位於礐石香爐山北麓。
初,潮陽峽山周姓和龍溪曾姓人家相繼到該處定居。 鄰村蜈田,村人稱該處為「上面的人家」,遂為村名。
1959年後改稱紅旗大隊,1984年稱紅旗管理區。
蘇安 明代 東臨汕頭港,明代稱蘇梅灣,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有一顧姓農民在該處「下尾口」搭草寮定居,復有河浦、珠浦的農民至此落戶耕種,遂成村落。
原名蘇埃,昔屬砂浦都民國後屬潮陽縣第三區(達濠區),1946年屬礐石,1950年改名「蘇安村」,1959年改稱紅星大隊,1984年稱紅星管理區。
東湖 南宋
紹熙年間
1190-1195
位於達濠東面,三面環山,東部臨海。村西有道光年間建東湖嶺山道通達濠。因村落處於盆地,又在達濠之東,故名。
該村古巷土地廟前《路記》載: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5),已有莊、陳等姓先民在此定居並修鄉道。景泰嘉靖年間(1450-1566)林、嚴、李姓等人家相繼遷居該村。道光元年(1821年)分上、下兩鄉,後合為一村。同治年間(1862-1874)已有不少鄉人出洋,為著名僑鄉。
向屬潮陽縣砂浦都(其中「下鄉」屬招收都)。1946年與葛洲村合為「潮光鄉」。1950年自成一鄉。1957年與葛洲重合為「潮光鄉」。1958年自成大隊,向屬達濠公社(鎮)。1987年屬廣澳鄉。今屬廣澳街道。
乾隆初年(1740年)在村東「湖口嘴」建鎮海塔(現僅存高3米的塔基),稍後,在石寮山南側建堵風塔,塔分四層,高7.7米,至今完好。
埭頭 嘉靖
1522-1566
位於磊廣大道與廣達路相接處,前面平原,後倚山崗,因地處濠江主潮堤壩之首(取「埭」乃堤壩之義),故名。
據說系時嘉靖年間(1522-1566)創寨(今存殘垣),向屬潮陽縣招收都。1933年與鄰村白沙頭村合為一鄉,1946年同大澮、溪頭、三寮、河渡等村並為南衡鄉,1949年自成一村,1954年合入廣澳鄉,1959年與溪頭、大澮、三寮、河渡合為下五大隊,1962年自成大隊,1984年改稱鄉,1987年稱埭頭村,屬廣澳鄉,為鄉政府駐地。今屬廣澳街道,為街道辦事處駐地。
清康熙二十六年(1717年)曾設「煙墩」於村東的塔仔山上。
溪頭 明代中期 位於埭頭村南,西面青洲鹽場濠江,東面汕頭保稅區、大海。
明朝中期,曾有洪、呂、何等姓氏(現已無此姓氏)在此捕魚定居,後有宋、徐、陳、章、吳、鄭等姓人家到來,形成聚落。
該村因處河流溪口(濠江古亦稱河渡溪)之首,故名。
向屬潮陽縣招收都。1946年與廣澳三寮河渡大澮埭頭合稱南衡鄉,屬潮陽縣第三區。1959年與大澮、河渡、三寮、埭頭並稱下五大隊,1962年分村自稱大隊,1984年仍合下五鄉(除埭頭村外)。1987年復屬廣澳鄉。今屬廣澳街道。
原村落周圍多砂堆,故廣植「臘投」(即蘆薈),以固定砂崗,為村屏障。
大澮 明代 位於溪頭、三寮之間。
明代稱下澮。1945年屬南衡鄉,1952年屬下五鄉(大隊)。今屬廣澳街道。
隆慶元年(1567年)湯克寬曾一本於此。
三寮 明代 位於大澮村南,西面河渡鹽場、濠江,東面汕頭保稅區、大海。
隆慶潮陽縣誌》已有三寮之名。天啟元年(1621年)四顧台碑刻,碑題「潮陽縣三寮四顧台」已用其名。
據說原有林、何、靳三姓人家各搭寮在此定居,故名。
向屬潮陽縣招收都,1946年屬南衡鄉。1949年自成一村。1984年復屬下五鄉。1987年屬廣澳鄉。今屬廣澳街道。
河渡 隆慶
1567-1572
位於濠江出海口東岸,與南山村隔水相望。村西門咀山與東、西嶼對峙,形成濠江門戶,俗稱「咀」,古稱河渡門。
唐代,河渡、廣澳二山為達濠島附近的獨立島嶼,據1984年省海部勘探,該處由於兩島水下岩層抬升海砂沖積,沙壩露出水面,逐漸形成陸地,遂與達濠連成一島。
村有一古渡口,故稱是名。原西來的古道循惠來、經潮陽,在南山渡過河渡門(古渡口遺址尚存),再由廣澳澄海饒平福建。渡口的設立,使該處漸成聚落。
隆慶年間(1567-1572)有達濠鳳崗鄭姓人家於此定居,相繼有佘、莊、張等姓到此落戶,遂發展成村。
門咀山有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所建的河渡炮台遺址。2009年於此炮台遺址發現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威武寨石刻。
1946年屬南衡鄉,1955年後屬下五鄉,1987年初屬廣澳鄉。今屬廣澳街道。
廣澳 清代 位於達濠島東南端,廣澳大山西麓,前臨廣澳灣,北面為後江灣。
向屬達濠區。1984年末劃為汕頭經濟特區廣澳開發區。1987年歸屬廣澳鄉。今屬廣澳街道。
明代以前此地為荒僻海疆瘠地,後逐漸有人到此捕撈、墾地成聚居。
各聚落有的相距5公里以上,故有「廣澳十八鄉」之稱(計前澳埔、丘厝寮、鄭厝、狗頭宮。在外坑的有烏狄坑、龜坑、陳厝坑。已廢的有上雙坑、下雙坑、鯉魚埔、營仔角)。
嘉慶十九年(1814年)始編鄉。由於漁業經濟發展,人口漸密,聚落連成一片。
廣澳大山東北角為表角,建有表角燈塔。2009年,建有風能發電風車。村外即為廣澳港
河浦 嘉定年間
公元1208—1224年
古稱濠浦。位於濠江上游西岸,疊石山麓。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4年)建村。該村東北瀕濠江,以近水地帶為浦,稱濠浦;「濠」與「河」音近,後改稱河浦村。北面環山,是一有山有水有平原的半丘陵自然村。聚落呈塊狀,分為河東、河南、河北三個聚落。
古蹟有「疊石書房」。寶峰山上的「寶峰岩」是遊覽地。河浦街道駐地。
樓下 至正年間
1341—1369
濠江西岸,位於河浦村北。至正年間(公元1341—1369年)建村,因處階梯形之山坡地,故名。屬河浦街道。
肚橋 道光
二十六年
1846年
位於濠江上游西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村,昔時村境有一溪流,中段有橋,取名肚橋村。屬河浦街道。
玉石 明代 位於濠江中游西岸。明代建村,原名崎石。因村北有崎石山,傳說山有巨石經常發光,故也稱玉石。
崗背 至正
二十三年
1363年
位於濠江中游西岸,與葛園對望。至元二十三年(1363年)建村。
浮山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濠江西南。人口0.13萬。村南有小山,南北兩側又有小河流過,遠望小山如浮水上,故名浮山。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建村。有烈士藍阿野墓。
下衙 嘉靖年間
1522—1566
濠江西南。因村址在舊衙門之下方,故名。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建村。特產「赤沙蚶」。濠江邊有玻璃沙、紅沙,建有玻璃沙廠。有明代「渡西庵」。
渡頭仔 萬曆十三年1585年 因昔時有一小渡口,故稱渡頭仔村。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建村。制粉業歷史悠久,為傳統副業。
新寮 嘉靖 嘉靖以前建村。
錢塘 南宋紹定三年1230年 村東有水塘,初名塘邊,後改今名。南宋紹定三年(1230年)建村。曬鹽、捕魚歷史悠久,現有鹽田18公頃,對蝦池10公頃,淺海作業以撒網、三槽、竹排、下釣等為主。
華里 正德元年1506年 因村址地勢低洼,初名下里,民國時稱下底,後雅稱華里。正德元年(1506年)建村。煮鹽業歷史悠久,現有鹽田57.53公頃。對蝦養殖較盛,有蝦池26.67公頃,產品出口港、澳等地。
林後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前林姓人在此建村。
東隴 永樂年間1403—1424 濠江西南,南臨南海。因村東是沙堆地,故名東隴村。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建村。
路崎 萬曆十四年1586年 因古時村境道路崎嶇不平,故名路崎村。萬曆十四年(1586年),村人從馬滘遷此建村。
洋背 永樂年間1403—1424 建村時,北靠海洋,故稱洋背。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建村。製鹽業歷史悠久,現有鹽田14.93公頃。還有蚝埕4公頃。淡水養殖魚塘4公頃。
古家洞 古名許家洞。昔時村地有一古洞,故村名古家洞。村人祖先從本鎮洋背村遷此建村。
上店 崇禎年間1628—1644 昔年村境有一小店,故村稱上店。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建村。村東瀕臨南海,海灘地帶遍植木麻黃等樹木。
上頭 成化
二十二年
1486年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毛姓先到此定居,稱上頭村。今為多姓聚居。1958年後於海灘營造200公頃防風林帶,種有生柑46.67公頃。1983年,香港同胞沈平林捐資架設輸電線路,普及全村照明用電。
羅厝圍 南宋
淳佑十年
1250年
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羅氏到此建村,取名羅厝圍村。
里前 康熙五年
1666年
昔年村地狀似鯉魚,且有古井,稱鯉臍,因「鯉臍」與「里前」諧音,後改稱里前村。康熙五年(1666年)建村。

參考書目

[編輯]
  • 汕頭市達濠區地名志編纂委員會。《汕頭市達濠區地名志》。1988。
  • 汕頭市地名委員會。《汕頭市地名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ISBN 978750113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