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經濟
貨幣 | 約旦第納爾 (JOD) |
---|---|
財政年度 | 曆年 |
貿易組織 | 世界貿易組織 |
統計數據 | |
GDP | 418.69億美元(名義,2018年估計)[1] 931.59億美元(購買力平價,2018年估計)[1] |
GDP增長率 | 2.4%(2015年), 2.0%(2016年), 2.1%(2017年估計), 2.2%(2018年預測)[2] |
人均GDP | 4,227美元(名義,2018年估計)[1] 9,406美元(購買力平價,2018年估計)[1] |
人均GDP排名 | 第107位 (名義,2017年) 第94位 (PPP,2017年) |
各產業GDP | 農業︰4.5% 工業︰28.8% 服務業︰66.6% (2017年估計)[3] |
3.3%(2017年估計)[3] -0.8%(2016年估計)[3] | |
14.4% (2010, 世界銀行) [4] | |
35.4(2013年)[5] | |
勞動力 | 229.5萬(2017年估計)[3] |
各產業勞動力 | 農業︰2% 工業︰20%服務業︰78%(2013年估計)[3] |
失業率 | ▲ 18.3%(2017年估計)[3] 15.3%(2016年估計)[3]註:以上為官方失業率,非官方失率率約為30% |
主要產業 | 旅遊、資訊科技、服裝、化肥、鉀肥、磷礦、製藥、石油精煉、水泥、無機化學品、輕工業 |
第103位(2018年)[6] | |
對外貿易 | |
出口 | 75.11億美元(2017年估計)[3] |
出口商品 | 紡織品、肥料、鉀肥、磷酸鹽、蔬菜、藥品 |
主要出口夥伴 | 美國 24.9% 沙烏地阿拉伯 12.8% 印度 8.2% 伊拉克 8.2% 科威特 5.4% 阿聯酋 4.6%(2017年)[3] |
進口 | 182.1億美元(2017年估計)[3] |
進口商品 | 原油、精煉石油產品、機械、運輸設備、鐵、穀物 |
主要進口夥伴 | 中國 13.6% 沙烏地阿拉伯 13.6% 美國 9.9% 阿聯酋 4.9% 德國 4.4%(2017年)[3] |
外商直接投資存量 | ▲ Inward: 338.3億美元(2017年12月31日估計)[3] ▲ Outward: 6.465億美元(2017年12月31日估計)[3] |
▼ -$42.57億美元(2017年估計)[3] | |
外債總額 | ▲ 293.4億美元(2017年12月31日估計)[3] |
公共財政 | |
▲ 95.9%國內生產總值(2017年估計)[3] | |
-5.1% (of GDP)(2017年估計)[3] | |
收入 | 94.62億(2017年估計)[3] |
支出 | 115.1億(2017年估計)[3] |
標準普爾:[7] BB+(國內) BB(國外) BBB-(轉讓及可兌換性) 展望︰負面[8] 穆迪:[8] Ba2 展望︰負面 | |
▲ 155.6億美元(2017年12月31日估計)[3] | |
約旦經濟被歸類為新興市場。1970年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51%,其後在1980年代下跌30%,再在1990年代增加36%。[9]1999年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登基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出台,一直蓬勃發展持續到2009年,每年經濟增長8%,增長率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放緩至僅2%。約旦人口大幅增加,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公共債務上升,導致貧困和失業情況惡化。2015年,約旦國內生產總值376億美元,全球排名第89位。[10]
約旦與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歐盟、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土耳其[11]和敘利亞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並計劃擴展至伊拉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黎巴嫩和巴基斯坦。約旦是大阿拉伯自由貿易區(GAFTA)、歐盟-地中海自由貿易區(EMFTA)和阿加迪爾協定的成員國,也享有歐盟的優先地位(Advanced Status)。[12]
約旦是新興知識型經濟,主要障礙包括水資源稀缺、能源完全依賴進口石油、區域不穩定。該國適合耕種的土地只有一成,水源供應有限,降雨少而多變,大部分地下水不可再生。約旦的主要經濟資源來自磷酸鹽、草木灰等衍生化肥物、旅遊業、海外匯款和外國援助,這些都是硬通貨(hard currency)收入的主要來源。約旦缺乏煤炭儲量、水力發電、大片森林、有商業開採價值的石油蘊藏,因此依賴天然氣以滿足93%本地能源需求。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前,約旦一直依賴伊拉克的石油。約旦設有多個工業區發展製造業,包括紡織、航天、國防、信息和通信技術、醫藥和化妝品。
在過去幾年中,約旦經濟增長放緩,平均為2%左右。2011年外債總額為190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六成,2016年增至351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93.4%。[13]外債大幅增加,歸因於區域不穩定造成的影響,包括旅遊活動減少、外國投資減少、軍費增加、埃及供應該國的天然氣管道受襲、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貿易崩潰、收容敘利亞難民的費用、貸款的累積利息。[13]根據世界銀行,約旦收容敘利亞難民,每年花費超過25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政府年度收入的25%。在約旦收容敘利亞難民後,難民和國民出現就業競爭,工資增長大幅下降,從2011年一直持續到2018年。約旦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大行業,包括政府服務業、金融業、製造業、運輸業、旅遊和酒店業,均受敘利亞內戰嚴重影響,[14]63%成本由約旦承擔,外國援助只佔小部分。[15]政府通過一項緊縮計劃,目標在2021年將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降至77%,[16]成功防止債務在2018年升至95%以上。[17]
匯率
[編輯]下表為約旦國內生產總值,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市場價格估計,以百萬約旦第納爾為單位。[18]
年份 | 國內生產總值 | 美元匯率 | 通脹指數 (2000年=100) |
---|---|---|---|
1980 | 1,165 | 0.29 約旦第納爾 | 35 |
1985 | 1,971 | 0.39 約旦第納爾 | 45 |
1990 | 2,761 | 0.66 約旦第納爾 | 70 |
1995 | 4,715 | 0.70 約旦第納爾 | 87 |
2005 | 9,118 | 0.70 約旦第納爾 | 112 |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每美元可兌換0.359約旦第納爾。
約旦人口為6,342,948[19],2009年平均工資為每小時4.19美元。
經濟槪況
[編輯]世界銀行把約旦列為收入中上的國家。[20]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約旦是中東和北非地區中自由度排名第三的經濟體,僅次於巴林和卡塔爾,全球排名第32位。[21]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約旦的基礎設施全球排名35位,高於科威特、以色列和愛爾蘭等波斯灣和歐洲國家。[22]2010年KOF全球化指數排名中,約旦位列中東和北非地區首位。[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約旦銀行業列為高度發達,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國家和黎巴嫩齊名。[24]
約旦的官方貨幣是約旦第納爾,下分為100皮阿斯特或1,000菲爾。1995年10月23日起,第納爾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正式掛鉤。匯率實際上固定為每1美元兌0.709第納爾,相當於每1第納爾兌1.41044美元。[25][26]中央銀行以0.708第納爾購入美元,以0.7125第納爾賣出美元,而交易所的美元購入和賣出價分別為0.708和0.709。[27]
約旦被認為是海灣國家以外最發達的阿拉伯市場之一。[28]在2012年全球零售發展指數30個最具吸引力的零售市場中,約旦排名第18位。[29] 約旦是2010年全球物價第19高的國家,也是生活費用最高的阿拉伯國家。[30]
約旦自2000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31] 《2009年全球貿易促進報告》中,約旦在阿拉伯世界排名第四,次於阿聯酋、巴林和卡塔爾。[32]2001年12月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生效[33],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徵稅將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
匯款流入
[編輯]約旦的匯款流入量增長迅速,特別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末期,開始向波斯灣國家輸出高技能勞工。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移民匯款是外部資金的重要來源,其中包括約旦。[34]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0年約旦匯款金額約3億美元,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排名第十。在過去十年中,約旦一直躋身前20名匯款收受國之列。 2010年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AMF)的統計數據顯示,約旦是阿拉伯國家匯款的第三大收受國,僅次於埃及和黎巴嫩。約旦人出國工作,主要以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為目的地,數據顯示約九成出國工作的約旦人前往波斯灣國家。[35]
約旦的技術工人比例是該地區最高之一,[36]許多大型環球生產軟件和硬件的資訊科技公司設有據點,反映該國成為穩定基地的吸引力,其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可為更廣泛的地區提供服務。[37]2012年1月,創投公司Finaventures的創始人發表報告,指安曼是全球創辦科技公司十大最佳城市之一。[38]
約旦失業率高企,2010年第四季為11.9%,有估計指高達四分之一勞動年齡人口失業,[39]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國民佔13.3%。[40]自1970年代中期,海外匯款是最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也是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決定性因素。[41]
農業佔約旦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減少,1950年代早期接近四成,1967年6月戰爭前夕為17%,[42]1980年代中期為6%左右。[42]
約旦國際防務展(SOFEX)是區內唯一的特別行動和國土安全展覽及會議,增長速度冠絕全球。[43]約旦為區內和國際提供先進軍事貨物和服務。[44]2009年9月,阿卜杜拉二世設計及發展局工業園(KADDB Industrial Park)啟用,位於馬弗拉克,專門生產國防製造業,預計2015年提供約1萬5千個就業機會,投資量達5億約旦第納爾。[45]國際智庫戰略遠見集團(Strategic Foresight Group)發表報告,估算1991年至2010年間中東衝突的機會成本為12萬億美元,其中約旦佔近840億美元。[46]
約旦的手機普及率為138%,[47]互聯網普及率為63%,[48][49]其中41.6%手機為智能手機,高於美國的40%和英國的26%。[50][51][52]97%家庭擁有至少一台電視機,而90%家庭使用衛星接收。[53][54]此外,61%家庭擁有至少一台個人電腦或筆記本電腦。[55][56]
根據投資調查,約旦被評為全球第九最佳外判目的地。[57]2012年,安曼是全球創辦科技公司十大最佳城市之一,被稱為「中東矽谷」。[58]
約旦曾經6次主辦中東和北非世界經濟論壇,並計畫於2013年第七次在死海舉行。[59]安曼每半年舉辦奔馳時裝週,該類盛會通常在紐約、巴黎和米蘭舉行,而安曼是該地區唯一的舉辦城市。[60]
生活水平
[編輯]約旦擁有非宗教政府,是中東最自由的國家之一。[61]2010年人類發展指數中,約旦被評為高度發展級別,在阿拉伯國家中排名第七位,低於波斯灣國家和黎巴嫩。[62]2010年《國際生活》雜誌發表生活質素指數,約旦得分55.0,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排名第二位,僅次於以色列。[63]
數十年以來,約旦政治穩定,加上嚴格執法,成為全球最安全的10個國家之一。[64]2010年《新聞周刊》發表的全球最佳國家名單中,約旦排名第53位,在阿拉伯國家位列第三,次於科威特和阿聯酋。[65]約旦是公民夜間在街上步行感覺安全的十大國家之一。[66]
2011年,63%的本地工作人口和12萬名外國人擁有社會保障,當局計劃推展至其他國內和國外生活的工作人口、學生、家庭主婦、企業擁有者和失業人士。根據人類貧困指數,約旦只有1.6%國民日薪低於2美元,比例是發展中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67]
2010年蓋洛普全球福利調查中,三成約旦人形容自己的財務狀況為「昌盛」(thriving),比例高於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低於卡塔爾、阿聯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68]2008年,約旦政府推出「體面住房,體面生活」計畫,在未來5年興設12萬套保障性住房,在必要時額外加建10萬套。[69]
主要指標
[編輯]下表是1980年至2017年的主要經濟指標。[70]
年份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2000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
國內生產總值 (購買力平價,單位︰國際元) |
82.5億 | 132.4億 | 150.6億 | 229.9億 | 292.6億 | 447.7億 | 498.8億 | 554.0億 | 605.7億 | 643.7億 | 666.6億 | 698.0億 | 729.7億 | 762.4億 | 800.1億 | 828.1億 | 855.5億 | 891.0億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購買力平價,單位︰國際元) |
3,693 | 4,903 | 4,341 | 5,391 | 6,025 | 8,180 | 8,907 | 9,679 | 10,353 | 10,634 | 10,905 | 11,169 | 11,422 | 11,676 | 11,986 | 12,135 | 12,264 | 12,494 |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實際) |
11.2 % | −2.7 % | −0.3 % | 6.2 % | 4.3 % | 8.1 % | 8.1 % | 8.2 % | 7.2 % | 5.5 % | 2.3 % | 2.6 % | 2.7 % | 2.8 % | 3.1 % | 2.4 % | 2.0 % | 2.3 % |
通脹率 (百分率) |
10.9 % | 2.8 % | 16.2 % | 2.4 % | 0.7 % | 3.5 % | 6.3 % | 4.7 % | 14.0 % | −0.7 % | 4.8 % | 4.2 % | 4.5 % | 4.8 % | 2.9 % | −0.9 % | −0.8 % | 3.3 % |
國債 (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
... | ... | 220 % | 115 % | 100 % | 84 % | 76 % | 74 % | 60 % | 65 % | 67 % | 71 % | 81 % | 87 % | 89 % | 93 % | 95 % | 96 % |
行業
[編輯]農業、林業和漁業
[編輯]農業產量增加,但佔經濟的比例穩步下降,2004年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4%。2002年,約4%勞動人口從事農業。約旦河谷出產的水果和蔬菜是最賺錢的農作物,包括西紅柿、黃瓜、柑橘和香蕉,其餘作物尤其是穀物因缺乏穩定降雨而出現產量波動。對於整體經濟而言,漁業和林業的貢獻是微不足道。漁業由現場捕撈和水產養殖組成,比例各半,2002年活捕漁穫超過1,000噸。林業對經濟的貢獻更小,2002年砍伐原木約24萬立方米,絕大部分用作薪柴。[71]
採礦和礦物
[編輯]約旦的主要經濟出口礦物有鉀鹽和磷酸鹽,2003年出產約200萬噸鉀鹽,出口收入1.92億美元,是該國第二最賺錢的出口產品。2004和2005年的鉀肥產量分別為190萬和180萬噸。2004年出產約675萬噸磷礦石,出口收入1.35億美元,是第四大出口產品。2005年出產640萬噸磷酸鹽原料,是世界第三大生產國。除上述兩種主要礦物外,約旦也開採少量未精製的鹽、銅礦石、石膏、錳礦石和製造陶瓷的礦物前體(如玻璃砂、粘土和長石)。[71]
工業和製造業
[編輯]2004年,約旦的工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約26%,其中製造業、建造業和採礦業分別佔16.2%、4.6%、3.1%。2002年,該行業僱用超過21%的勞動人口。主要工業產品有鉀鹽、磷酸鹽、醫藥、水泥、成衣和化肥。建造業是最有前景的行業,在過去幾年中,總部設於約旦的外國企業對住房和辦公室的需求迅速增加,以便進入伊拉克市場。製造業同時增長,2005年佔國內生產總值近兩成,這在很大程度上受惠於2001年獲美國參議院於批准的美國-約旦自由貿易協定,全國各地建立約13個合格工業區(QIZ),免稅進入美國市場,大部分生產輕工產品,尤其是成衣。根據約旦政府,2004年合格工業區出口總額近11億美元。[71]
約旦與美國簽署阿拉伯世界第一份自由貿易協定,使美國成為該國的重要市場之一,將在2010年消取幾乎所有行業的出口貿易障礙。約旦與中東、北非和其他地區簽署貿易協定,將為帶來更多好處,如《阿加迪爾協議》被視為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前奏。約旦最近也與加拿大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此外,大量工業區提供稅收優惠政策、成本低廉的公共事業和改善基礎設施,有助培育新發展。約旦的技術水平相對較高,也是促進投資和刺激經濟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在增值領域。約旦沒有天然資源,但有豐富的鉀鹽和磷酸鹽儲量,被廣泛應用於化肥生產。2008年,這些行業的出口總價值預計10億美元。其他重要工業包括醫藥和紡織品,前者2006和2008年上半年出口量分別為約4.35億和2.6億美元,而後者2007年出口總值11.9億美元。約旦工業擁有高價值,但該國面臨不少挑戰,依賴進口原材料使價格波動,食水和電力短缺導致持續發展困難。儘管如此,約旦的經濟開放,加上屹立多年的化肥和製藥業,將繼續為該國帶來穩實的外匯收入。[72]
約旦擁有多個工業區和特殊經濟區,旨在增加出口量,發展為工業大國。馬弗拉克經濟特區專注於工業和物流,通過航空、公路和鐵路成為連接周邊國家的區域物流樞紐,甚至發展至歐洲和波斯灣。馬安經濟特區以工業為主,滿足國內需求,減少對進口的依賴。隨著全國鐵路系統正在建設中,約旦貿易增長預計顯著,加上地理位置和天然資源優勢,將成為地中海東部和中東地區的整體貿易樞紐。
電訊和資訊科技業
[編輯]電訊業每年生產10億美元,固網、流動和數據服務核心市場的每年收益估計約8.36億約旦第納爾(11.8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3.5%。2001年電信自由化後,約旦的資訊科技業是該地區最發達和有競爭力。手機業現時是競爭最激烈的電訊市場,市場份額相當均勻地分布於三大運營商之間,佔有率分別是39%、36%和25%。2007年底數據顯示,市場朝著更平等的趨勢發展,其中一間公司的市場份額在短短一年間從2006年的47%下降至39%,用戶由其他兩家運營商所吸納。競爭加劇使定價更有利於消費者。目前,流動電話普及率為八成左右。
2000年,約旦制定進取的國家戰略,由國王直接領導私營機構舉措。約旦信息技術協會成立,發展私營機構,通過資訊科技業以準備發展新型經濟,並與約旦信息技術部合作,實現自動化和現代化的國家目標。最新的策略旨在訂下精確目標,將引領行業直至2011年。目前,電訊和資訊科技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間接比例為超過14%,數字包括外國投資和國內總收入。就業數目逐漸增長,2008年增至6萬個間接職位。政府正努力解決相關的就業和教育問題,通過發展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培訓和機會,以提高社會整體的滲透率。約旦政府為未來三年訂下目標,擴大行業規模近一倍至30億美元,增加互聯網用戶滲透率至50%。
1991年海灣戰爭後,該行業發展蓬勃,增長來自大量從海灣國家湧入的移民,科威特的約旦僑民佔大部分,總計人數約幾十萬,這股熱潮在很多方面影響約旦,其中包括電訊和資訊科技業。[73]
能源業
[編輯]能源可能是約旦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大挑戰。石油價格飆升,高峰期每桶超過145美元,致使約旦政府為該行業制定宏偉的計劃,投資140億美元,以處理國內資源缺乏的問題,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現時進口能源佔96%,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逐步增加,在2020年和2035年分別滿足一成和六成需求。2007年,政府宣布縮減能源補貼,包括燃料和電力的累退補貼。另一方面,該國政府開放行業競爭,打算為所有規劃中的新能源項目進行國際招標。[72]
約旦與多數鄰近國家不同,沒有龐大的石油資源,嚴重依賴石油進口,以滿足國內能源需求。2002年,約旦已探明石油儲量為44.5萬桶(70,700立方米),2004年每日生產量40桶(6.4立方米)遠低於消耗量10.3萬桶(16,400立方米)。美國政府數據顯示,2004年石油每日進口量約10萬桶(1.6萬立方米)。2003年伊拉克入侵約旦,打斷從東面輸入的主要石油供應路線,當時在薩達姆·侯賽因統治下,通過陸路卡車運輸相對便宜的原油。自2003年底,亞喀巴港口的油輪成為替代補給路線。約旦的石油主要進口自沙特阿拉伯,其次是科威特和阿聯酋。該國為沙特和阿聯酋的原油提供補貼,但水平低於伊拉克原油。[71]
隨著油價持續高企,約旦開發其豐富油頁岩資源的興趣增加。該國總儲量估計約400億噸,其中40億噸可以開採,合共生產280億桶(4.5立方公里)石油,日產量達10萬桶(16,000立方米)左右。約旦的油頁岩儲量是世界第四大,蜆殼公司、巴西石油和愛沙尼亞能源公司(Eesti Energia)等數間公司正與該國政府談判開採油頁岩。
約旦的天然氣使用量增加,以滿足國內能源需求,尤其在發電方面。2002年估計天然氣蘊藏量有限,只有約60億立方米,但新估計總量較高。2003年,該國生產和消耗估計約3.9億立方米天然氣,主要來自東部的里沙(Risha)氣田。2010年代早期以前,約旦的進口天然氣主要經阿拉伯天然氣管道輸入,該管道從埃及的阿里什油庫,經亞喀巴連接約旦北部兩座大型發電站,每年供氣量約10億立方米。[71]2013年,埃及的西奈半島出現叛亂活動,加上國內天然氣短缺,該國停止向約旦供應天然氣。有鑑於此,約旦在亞喀巴港建造液化天然氣油庫,以便天然氣進口。2017年,連接以色列的小型天然氣管道完工,向死海地區附近的阿拉伯鉀鹽公司(Arab Potash)工廠供氣。2018年,約旦正在建設連接以色列北部的大型管道,預計將於2020年開始運營,每年輸送3億立方米天然氣,以滿足大部分的天然氣需求。[74]
約旦的電力,主要來自國營的約旦國家電力公司(NEPCO),佔總量94%。2000年代中期以後,當局倡行私有化措施,以增加獨立的發電設施,比利時公司開始運營安曼附近一座新發電站,估計容量為450兆瓦。約旦的其他主要電力來源,包括扎爾卡和亞喀巴的發展站,容量分別為400兆瓦和650兆瓦。2003年,約旦全國消耗近80億千瓦小時的電力,而發電量只有75億千瓦小時。2004年,發電量上升至87億千瓦小時,但產量必須持續增加以滿足需求,政府估計將每年增長約5%。約旦約99%人口使用電力。[71]
運輸
[編輯]2007年,約旦的運輸和通信業佔21.4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一成左右。約旦政府清楚知道運輸業對服務和工業導向經濟的重要性,在2008年制定新的國家運輸策略,旨在使該行業得以改善、現代化和進一步私有化。伊拉克的安全危機持續,目前沒有解決辦法,有利於約旦運輸業的整體前景,該國是前往伊拉克的貨物和人流的主要樞紐之一,而約旦的遊客量亦不斷增加。在不久的將來,約旦運輸業有多項重要發展,包括亞喀巴主要港口搬遷、國家鐵路系統落成、阿勒婭王后國際機場興建新客運大樓。燃油價格波動對運營成本造成負面影響,阻礙該行業增長,平均增長率約6%。另一方面,燃料價格不穩定提供大量誘因,推動私人投資替代交通工具,例如公共巴士和改進火車。[72]
媒體及廣告
[編輯]約旦的國營媒體有重要的影響力,但近年媒體業努力進行私有化和自由化。市場研究公司易普索根據官方數字,估計廣告業在媒體宣傳的花費約2.8億美元,其中八成用於報紙,其次是電視、廣播和雜誌。2007年,約旦取消推出第一家私營電視台ATV,國營的約旦電視JTV繼續是唯一的電視台。近年約旦的博客、網站和新聞門戶網站數量大幅增加,以作為新聞信息來源。媒體種類增加是好現象,將推動廣告收入和私人發展。
2007年,約旦廣告業表現出色,錄得增長30%。大多宣傳專家預計,在近十年兩位數增長後,將在2008年相對放緩。2008年上半年沒有大型活動的計畫,有別於2007年。約旦的人均廣告業支出正追趕地區其他國家,增長率將隨著行業成熟而逐步減少。2000年廣告總支出7,700萬美元,2007年增加至2.8億美元,增長率為260%。2007年,電信業是最大的廣告來源,佔市場份額兩成左右,其次是銀行及金融業(12%)、服務業(11%)、房地產(8%)和汽車業(5%)。該行業的未來首要工作,包括發展職業培訓、利用新媒體市場,以渡過經濟衰退期。[72]
服務業
[編輯]服務業佔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七成以上,在2002年聘用近四分之三的勞動人口。 [71] 無論是根據區域或國際標準,約旦的銀行業被普遍認為是先進的。2007年,15間上市銀行的利潤總額為6.4億約旦第納爾(折合約9.09億美元),增長14.89%。2007年強勁增長達6%,年底淨信貸金額增加至179億約旦第納爾(折合約254億美元),增長20.57%,主要來自貿易、建築和工業。2006年安曼證券交易所市場大瀉,許多受影響的銀行在2007年專注於核心銀行業務,淨利息及佣金收入增加至13.2億約旦第納爾(折合約18.7億美元),增長16.65%。2007年股市回升,投資組合總收益損失減少。按照環球標準,約旦銀行業的規模屬於小型,但引起的區域投資者強烈興趣,他們大多來自黎巴嫩和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約旦中央銀行的新規定,加上政局穩定,有助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同時保守政策避免受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2009年,約旦是少數銀行溢利的國家之一。[72]
根據約旦央行數字,2007年建築業表現強勁,估計貢獻4.77億約旦第納爾(折合約6.78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25%。大安曼市(Great Amman Municipality)首都總體規畫完成,面積從現時700平方公里,將在2025年增加到1,700平方公里,安曼正從低層建築物為主流,逐步發展高樓大廈。除安曼以外,其他城市均有重大發展,扎爾卡快速建造住宅,亞喀巴改造成商業和旅遊中心,死海沿岸建設一系列高級酒店和旅遊度假區,同時正在興建機場新客運大樓、安曼環城公路和來往首都和扎爾卡之間的輕軌系統。
2007年約旦的建設和房地產市場繼續增長,但較往年放緩,土地測量局錄得貿易額56億約旦第納爾(折合約80億美元),高於2005年52億約旦第納爾(折合約74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增長率分別為75%和48%,房地產在驚人增長時期過去後,仍因持續供不應求而前景光明,該國繼續是吸引外國企業、購買第二房產者和海外工作約旦人的投資目的地。約旦人口持續大幅增長,加上處於中東心臟的優越地理位置,是利好的主要市場因素,未來幾年前景將是光明。約旦正在多處建設甲級辦公空間,預計需要幾年時間來消除供求差距。隨著安曼零售市場可能在短期內飽和,地產開發商轉向其他城市興建超市和商場。
約旦的保險市場有29家公司營運,相對人口只有570萬,情況算是飽和,監管機構鼓勵進行兼併和收購活動。在市場保費份額方面,汽車保險佔42.4%、醫療保險佔18.6%、火災和財產損失17%、人壽保險9.8%、海洋和運輸7.9%及其他保險4.3%。2006年保險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2%,較2005年的2.43%上升,短期和長期的目標分別訂為7%和10%。約旦的保險業擁有巨大潛力,現時尚未完全發展,面對的兩大挑戰包括地區價格上漲和消費者對產品缺乏認識,而宗教等文化因素增加滲透市場的難度。約旦的生活成本上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8年通脹率達9%,但薪金水平不變,消費者的可用收入減少。約旦人普遍考慮把支出優先,而強制汽車保險以外的產品被視為奢侈品。在未來一年,保險市場可能出現少量變化。業界人士期望,監管機構和法律制度工作者充分合作,以改善保險法律。[72]
旅遊業
[編輯]約旦旅遊業的有利因素包括歷史深厚、古老遺址、溫和地中海氣候、地理環境多樣化,現時潛力未有充分發揮。儘管國王利用個人魅力,加上推銷活動日漸成熟,但旅遊業仍受到地區政治不穩的不利影響。2004年約旦旅客超過500萬人次,旅遊業收入13億美元,收入在2005年上升至14億美元。約旦的旅遊貿易大部分來自中東其他地區,原因是較鄰國相對穩定、開放和安全,[71]這有助未來幾年該行業的增長潛力。旅遊業仍然是約旦經濟的重要部分,佔國內生產總值一成,提供約3萬個直接工作崗位。2007年,阿拉伯和海灣的遊客數量下降,旅遊業整體仍穩步增長,2007年首11個月收入21.1億美元,較2006年同期18.6億美元增加13%。
2004年國家旅遊戰略(NTS)成立,負責監管旅遊業直至2010年,目標把旅遊收入翻倍和增加旅遊相關的工作崗位至91,719個。首個目標已經達成,而第二個目標面對挑戰,從業人數從2004年的23,544,上升至2007年的35,484。雖然增幅相當驚人,但數目仍不到目標9萬的一半。該戰略計畫把約旦發展為高檔遊客的精品目的地,並列出七個優先項目或小型市場,包括文化遺產(考古學)、宗教、生態旅遊、健康、歷險、會展(MICE,會議、獎勵旅遊、大會和展覽)、郵輪。
約旦旅遊局的推廣預算,從去年600萬約旦第納爾(折合約852萬美元),增加至1,150萬約旦第納爾(折合約1,630萬美元)。約旦旅遊業增長平穩,加上正在籌備大型項目,在過去幾年整體上有所改善,但仍須加強基礎設施和推廣工作。[72]
對外貿易
[編輯]自1995年以來,經濟增長一直在低水平,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僅1.5%左右,官方公布失業率一直徘徊在14%,而非官方估計為兩倍。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高企,並持續增加,但由於貨幣政策穩健和與美元掛鉤,通脹水平仍然很低。製成品的出口量每年上升9%。貨幣穩定性一直加強,即使1998年地區局勢出現緊張,其後1999年侯賽因國王病重逝世。
約旦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預期貿易和旅遊業增長,但結果令人失望,與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貿易受到安全相關的限制,導致出口大幅下降。阿卜杜拉國王登位後,改善與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和敘利亞的關係,但真正經濟利益甚微。最近,約旦著重加入世貿組織和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出口帶動增長。
投資
[編輯]2005年,世界銀行估計約旦上市公司的市值為376.39億美元。[75]
薪金
[編輯]2015年求職網站Bayt.com進行中東及北非薪酬調查顯示,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的受訪者中有49%對2014年的加薪幅度感到滿意,比例高於黎凡特地區的42%。[76]
亞喀巴
[編輯]亞喀巴人口只有10萬,卻成為吸引投資的模範,國內和國外投資在十年內急劇增加,人口將在未來10年翻倍。該鎮享有天然優勢,位於約旦南端紅海沿岸,處於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間,毗鄰蘇伊士運河,前往中東和非洲的重要貿易中心相當便捷。亞喀巴擁有約旦唯一的深水港,佔據大部分該國有限的27公里海岸線。2001年亞喀巴經濟特區(ASEZ)成立,負責這方面的發展。
亞喀巴經濟特區佔地375平方公里,提供多項稅收和關稅優惠政策、完整的利潤匯回權利、靈活的經營法規。大多數經濟活動統一徵收5%的稅率,對進口商品沒有徵收關稅,沒有貨幣限制,沒有對企業土地徵收物業稅。此外,總部設於經濟特區的公司可聘請七成外國工人,該做法因以前失業問題而惹起爭議。約旦全國的投資組合增長,約旦投資委員會指經濟特區超過投資目標33%。2006年投資金額約80億美元,較原定2020年目標60億美元高出約20億美元。經濟特區預計將進一步吸引120億美元投資,橫跨多個行業,包括旅遊、金融和工業。2008年實施的發展法,旨在制定通用框架,適用於亞喀巴模式的特殊發展區域。[72]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18. IMF.or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 ^ World Bank forecast for Jordan, June 2018 (p. 152) (PDF). World Bank. [2018-09-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29).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The World Factbook. CIA.gov.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6).
- ^ Poverty headcount ratio at national poverty lines (% of population). data.worldbank.org. World Bank. [2019-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 ^ Income Gini coefficient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s. UNDP. [2018-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0).
- ^ Ease of Doing Business in Jordan. Doingbusiness.org. [2017-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2).
- ^ Sovereigns rating list. Standard & Poor's. [2011-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6).
- ^ 8.0 8.1 Rogers, Simon; Sedghi, Ami. How Fitch, Moody's and S&P rate each country's credit rating. The Guardian. 2011-04-15 [2011-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1).
- ^ What We Do.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0).
- ^ World GDP Ranking 2015. [2016-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6).
- ^ 存档副本.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7).
- ^ Archived copy. [2010-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0).
- ^ 13.0 13.1 Jordan is Sliding Toward Insolvency. KIRK H. SOWELL.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16-03-18 [2016-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3).
- ^ Jordan: Economic impact of the Syrian war’s next stage. Global Risk Insights. [2019-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8).
- ^ Gov’t readying for refugee donor conference. The Jordan Times. 2015-10-05 [2015-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6).
- ^ Omar Obeidat. 'IMF programme to yield budget surplus in 2019'. The Jordan Times. 2016-06-21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1).
- ^ Slowing Jordan’s Slide Into Debt. Kirk Sowell. Carnegie. 2018-03-22 [2018-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5).
- ^ 存档副本.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7).
- ^ CIA World Factbook - People
- ^ Country and Lending Groups | Data. Data.worldbank.org.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8).
- ^ Country Rankings: World & Global Economy Rankings on Economic Freedom. Heritage.org. 2012-10-31 [201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6).
- ^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0–2011 (PDF).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4-24).
- ^ 2010 KOF Index of Globalization (PDF). [2013-01-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08).
- ^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Imf.org. 2003-09-05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0).
- ^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Programme Management Unit.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7-19).
- ^ Tables of modern monetary history: Asia. Web.archive.org. 2009-02-24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4).
- ^ 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the Accession of 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6-25.
- ^ Jordan's accession to GCC garners mixed reactions in Qatar. Al-Shorfa.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Global Retail Expansion: Keeps On Moving. A.T. Kearney.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3).
- ^ Most Expensive Countries to Live in (PDF). [2010-12-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5-01).
- ^ Jordan: Country Profile – Geography, History,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Population and Economy. Oxfordbusinessgroup.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1).
- ^ World Economic Forum – Global Enabling Trade Report. Weforum.org. 2010-05-19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9).
- ^ Jordan-US FTA. Jordan-US FTA. [2013-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6).
- ^ https://www.amazon.com/Workers-Remittances-Jordan-Macroeconomic-Determinants/dp/365925839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l-Assaf, G. (2012), Workers' Remittances in Jordan,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Germany.
- ^ Al-Assaf, G. and Al-Malki, A., (2014), Modelling the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Workers』 Remittances: The Case of Jord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Issues, Vol. 4, issue 3, p. 514-526.
- ^ The Times (PDF) (London) http://jobs.timesonline.co.uk/document/5c1b56fe-503a-40ff-ab4e-28aaf71ec6c6.pdf.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永久失效連結] - ^ A central server: The country is becoming a base for regional operations | ICT | Jordan. Oxford Business Group. [201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6).
- ^ Programing potential: Rising penetration levels spur new focus on the sector | ICT | Jordan. Oxford Business Group. [201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6).
- ^ Unemployment down to 11.9% in Q4. The Jordan Tim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 ^ Suha Philip Ma'ayeh. Thousands protest in Jordan for third week – The National. Thenational.ae.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1).
- ^ N. Zaqq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port of Human Capital. A Contradiction?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migration on the economy of sending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Jordan; PhD thesis 2006, p. 11
- ^ 42.0 42.1 Chapin Metz, Helen. Jordan: A Country Study:Agriculture.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 1989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1).
- ^ SOFEX Jordan.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9).
- ^ KADDB Industrial Park. Kaddb-ipark.com. 2009-10-09 [2010-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8).
- ^ :: KADDB Industrial Park ::. Kaddb-ipark.com. [2010-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7).
- ^ Cost of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PDF). [2013-01-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7-05).
- ^ Jordan: Fourth telecoms provider?. Oxford Business Group.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3).
- ^ Ministry preparing to develop new ICT strategy. The Jordan Times.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7).
- ^ Jordan seeks new operators in spectrum tender. Telecompaper. 2012-12-06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40 Percent of U.S. Mobile Users Own Smartphones; 40 Percent are Android | Nielsen Wire. Blog.nielsen.com. 2011-09-01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 ^ Rooney, Ben. Internet in Middle East Still Short of Its Potential.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7).
- ^ Jordan- Local firm to develop games for BlackBerry smartphone, PlayBook users – middle east north africa financial network. MENAFN. 2012-06-30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5).
- ^ Sweis, Rana F. Jordanians Debate Role of Press.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9-14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3).
- ^ Mobile phone penetration reaches 120 per cent | Jordan Business News | Amman Social Business Events | Press Release & opinions. English.business.jo.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9).
- ^ Study says 61% of Jordanian households have computers | Technology. AMEinfo.com. 2012-06-20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0).
- ^ Hani Hazaimeh. Domestic Internet penetration increases in 2010. The Jordan Times. 2010-06-13 [2010-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0).
- ^ Survey: Global Investment House after last year's drop. Menafn.com. 2010-03-21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 ^ Cohan, William D. Jordan VC Firms Forging Mideast Silicon Valley: William D. Cohan. Bloomberg. 2012-02-05 [2019-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9).
- ^ Jordan to host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2013. The Jordan Times. [201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8).
- ^ Fashion week kicks off in Amman. English.alarabiya.net. 2012-11-09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8).
- ^ Jordan's budding film industry. Globalpost.com. 2009-11-02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6).
-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 (PDF). undp.org. [2013-01-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7-08).
- ^ Business Articles – Lebanon 4th on MENA Quality of Life Index. The Daily Star. 2010-01-05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6).
- ^ Security & Political Stability. Jordaninvestment.com.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5).
- ^ Interactive Infographic of the World's Best Countries. Newsweek. 2010-08-15 [2010-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1).
- ^ The 2011 Legatum Prosperity Index. Prosperity.com.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9).
- ^ 20,000 workers included under Social Security umbrella since May. Jordan Tim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4).
- ^ High Wellbeing Eludes the Masses in Most Countries Worldwide. Gallup.com. [2012-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6).
- ^ Jordan unveils $7bn housing project – Real Estate. ArabianBusiness.com. 2008-02-27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8).
-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2018-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3) (美國英語).
- ^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Country Profile: Jord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brary of Congress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September 2006).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Archived copy. [2009-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9).
- ^ Naser, K., The Impact of Gulf War Immigration on the Growth of a Private Secto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y in Jordan and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on the sector. Dissertation.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May 21, 2000.
- ^ Ghazal, Mohammad. Israeli gas to Jordan expected in 2020 — official. The Jordan Times. 2018-07-05 [2018-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5).
- ^ Data - Finance.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5).
- ^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Salary Survey-May 20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ayt.com. Retrieved 29 June 2015
- Brand, Laurie. Jordan’s Inter-Arab Relation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lliance Mak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 Country Profile: Jordan 1995-96. London: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1995.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Jordan Pag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Jeffreys, Andrew ed. Emerging Jordan 2003. London: The Oxford Business Group, 2002.
- Maciejewski, Edouard and Ahsan Mansur eds. Jordan: Strategy for Adjustment and Growth.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6.
- Piro, Timoth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rket Reform in Jordan.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8.
- Prados, Alfred and Jeremy Sharp.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for Congress. Jordan: U.S. Relations and Bilateral Issues. 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2006.
- Robins, Philip. Jordan to 1990: Coping with Change. London: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1986.
外部連結
[編輯]- 開放目錄專案中的「Jordan Economic Development」
- Economy of Jord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xtracted from the CIA Factbook & Worldbank data
- ICT Association of Jordan - int@j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