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B·古迪納夫
約翰·B·古迪納夫 John B. Goodenough | |
---|---|
出生 | 德意志國圖林根耶拿 | 1922年7月25日
逝世 | 2023年6月25日[1] 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 | (100歲)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耶魯大學 芝加哥大學 |
知名於 | 鋰離子充電電池 古迪納夫-金森法則 |
獎項 | 日本國際獎 (2001) 恩里科·費米獎 (2009)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2011) 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 (2014) 威爾許化學獎 (2017) 科普利獎章 (2019) 諾貝爾化學獎 (2019)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物理學 |
機構 | 麻省理工學院 牛津大學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博士導師 | 克拉倫斯·齊納 |
施影響於 | 吉野彰 |
約翰·班尼斯特·古迪納夫(英語: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1922年7月25日—2023年6月25日),美國固體物理學家,是二次電池產業的重要學者。他也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2]
古迪納夫因開發出鋰離子電池,於2019年與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3]。他是獲獎時最高齡(97歲)的諾貝爾獎得主[4],刷新了阿瑟·亞希金(96歲)的紀錄。
約翰·古迪納夫於2023年6月25日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一家輔助生活設施逝世,離他的101歲生日還差1個月左右[5][6][7]。
主要成就
[編輯]1980年,古迪納夫在英國牛津大學招攬了日本學者水島公一等人共同發現鋰離子電池的陰極材質鈷酸鋰(LiCoO2)[8][9][10]。
1983年,古迪納夫、M.Thackeray等人發現錳尖晶石是優良的正極材料[11]。錳尖晶石具有低價、穩定和優良的導電、導鋰性能。其分解溫度高,且氧化性遠低於鈷酸鋰,即使出現短路、過充電,也能夠避免了燃燒、爆炸的危險。雖然純錳尖晶石隨充放電循環會變衰弱,但這是可以通過材料的化學改性克服的[12]。截至2013年錳尖晶石用於商業電池[13]。
1989年,古迪納夫、A.Manthiram發現採用聚電解質(例如硫酸鹽)的正極將產生更高的電壓,原因是聚電解質的電磁感應效應[14]。
2014年,美國國家工程院公認古迪納夫、西美緒、拉奇德·雅扎米和吉野彰為現代鋰離子電池所做的先驅性和領先性的基礎工作[15]。
此外,他還與日本學者金森順次郎(第13代大阪大學總長)共同提出古迪納夫-金森法則(Goodenough-Kanamori rules)。
專利訴訟
[編輯]磷酸鋰鐵LFP正極材料的專利起源來自德州大學,真正發現者便是其奧斯丁學區的機械工程教授古迪納夫博士。
古迪納夫在1996年取得專利並在1997年1月生效,但是,原告方需要支付的訴訟帳單遠高於魁北克水電公司已經對外授權所取得的權利金總額,而且,古迪納夫和德州大學也未收到任何權利金。德州大學技術商業化推展處總監(director of the university’s Office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Neil Iscoe曾在美國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魁北克水電公司需要付出的律師費用超過1,000萬美元,但是,他們至今收到的授權費只有100萬美元。
古迪納夫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若他沒告訴魁北克水電公司有關Black & Decker計畫使用A123 Systems電池的事情,這些訴訟就不會發生了。他希望一切問題在他離開人世前可以妥善解決,而且,他也會把這些損害賠償費用與權利金捐給慈善單位。
榮譽
[編輯]古迪納夫教授是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和西班牙皇家學會院士。他撰寫了550多篇文章、85本書的章節和5本書,其中包括2本開創性著作《Magnetism and the Chemical Bond》 (1963) 和《Les oxydes des metaux de transition》(1973)。古迪納夫是一個2009年恩里科·費米獎的共同獲得者。這個總統大獎是一種美國政府最古老和最負盛名的獎勵,並有一個37.5萬美元的獎金。他在2010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16]。在2013年2月1日,古迪納夫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7]。
- 2001年 日本國際獎
- 2009年 恩里科·費米獎
- 2011年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 2014年 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
- 2017年 Welch Award
- 2018年 富蘭克林獎章
- 2019年 科普利獎章、諾貝爾化學獎
主要論文
[編輯]- Lightfoot, P.; Pei, S. Y.; Jorgensen, J. D.; Manthiram, A.; Tang, X. X. & J. B. Goodenough. "Excess Oxygen Defects in Layered Cuprat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Materials Science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eptember 1990).
- Argyriou, D. N.; Mitchell, J. F.; Chmaissem, O.; Short, S.; Jorgensen, J. D. & J. B. Goodenough. "Sign Reversal of the Mn-O Bond Compressibility in La1.2Sr1.8Mn2O7 Below TC: Exchange Striction in the Ferromagnetic Sta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Center for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elch Foundation, (March 1997).
- Goodenough, J. B.; Abruna, H. D. & M. V. Buchanan. "Basic Research Needs fo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Report of the Basic Energy Sciences Workshop o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April 2-4, 2007"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April 4, 2007).
參考
[編輯]- ^ Obituary. Goodenough, Nobel laureate who gave the world Li-ion batteries, passes away. The Hindu Business Line. 2023-06-26 [202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6).
- ^ Henderson, Jim. UT professor, 81, is mired in patent lawsuit. Houston Chronicle. 2004-06-05 [201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9).
- ^ 和苗; 付一鳴. 三名科学家分享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華網. 新華社. 2019-10-09 [202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 ^ 森寧. 锂离子电池之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古迪纳夫逝世,享年100岁. 澎湃新聞. 2023-06-26 [202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9).
- ^ Goodenough, Nobel laureate who gave the world Li-ion batteries, passes away. 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 2023-06-26 [202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6).
- ^ UT Mourns Lithium-Ion Battery Inventor and Nobel Prize Recipient John Goodenough. UTexas.edu. 2023-06-26 [2023-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4).
- ^ Reuters. John Goodenough, Nobel laureate and battery pioneer, dies at 100. Reuters. 2023-06-26 [2023-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9) (英語).
- ^ K. Mizushima, P.C. Jones, P.J. Wiseman, J.B. Goodenough, LixCoO2 (0<x<-1): A new cathode material for batteries of high energy density,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15 (6), Jun 1980, 783-789.
- ^ 歐州特許 EP17400B1, J. B. Goodenough, K. Mizushima, P. J. Wiseman.
- ^ 米國特許4357215 J.B. Goodenough and K. Mizushima.
- ^ M.M. Thackeray, W.I.F. David, P.G. Bruce, J.B. Goodenough. Lithium insertion into manganese spinel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461–472. [2018-04-02]. doi:10.1016/0025-5408(83)9013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Nazri, Gholamabbas and Pistoia, Gianfranco. Lithium batter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ringer. 2004. ISBN 1402076282.
- ^ Voelcker, John (September 2007). Lithium Batteries Take to the Roa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EEE Spectrum. Retrieved 15 June 2010.
- ^ A. Manthiram, J.B. Goodenough. Lithium insertion into Fe2(SO4)3 framework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403–408. [2018-04-02]. doi:10.1016/0378-7753(89)8015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Lithium Ion Battery Pioneers Receive Draper Prize, Engineering’s Top Hon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versity of Texas, 6 January 2014
- ^ Foreign Members. Royal Society. [2012-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7).
- ^ Obama honors recipients of scienc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edals. CBS. [2013-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7).
延伸閱讀
[編輯]- John N. Lalena; David A. Cleary. Principl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Design. Wiley-Intersciece. 2005: xi–xiv, 233–269. ISBN 0-471-43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