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討論:佛像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註釋6的<增一阿含經>誤解與斷章取義。

[編輯]

註釋6的<增一阿含經>段落,被用來當作成立「佛陀反對塑像」的理由,是對於經典這段文字的嚴重誤解,請看一下這段引文的完整內容,如下。

<增一阿含經>21卷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終不可思惟。云何為四?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龍國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不由此處得至滅盡涅槃。「云何眾生不可思議?此眾生為從何來?為從何去?復從何起,從此終當從何生?如是,眾生不可思議。 「云何世界不可思議?諸有邪見之人:世界斷滅、世界不斷滅,世界有邊、世界無邊,是命、是身,非命、非身,梵天之所造,諸大鬼神作此世界耶?」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梵天造人民,世間鬼所造,  或能諸鬼作,此語誰當定?  欲恚之所纏,三者俱共等,  心不得自在,世俗有災變。 「如是,比丘!世間不可思議。 「云何龍界不可思議?云何此雨為從龍口出耶?所以然者,雨渧不從龍口出也。為從眼、耳、鼻出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雨渧不從眼、耳、鼻出,但龍意之所念,若念惡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行本而作此雨。所以然者,今須彌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眾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從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雨。如是,比丘!龍境界不可思議。 「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清淨無穢受諸天氣。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以過人行。如來身者,為是大身,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不可造作,非諸天所及。如來壽為短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有四神足。如來為長壽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然復如來故興世間周旋,與善權方便相應。如來身者,不可摸則,不可言長、言短。音聲亦不可法則,如來梵音,如來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非世間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議。 「如是。比丘!有此四處不可思議,非是常人之所思議。然此四事無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處,乃至不到涅槃之處,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 「所以然者,比丘當知,過去久遠,此舍衛城中有一凡人,便作是念:『我今當思議世界。』是時,彼人出舍衛城,在一華池水側,結跏趺坐,思惟世界:『此世界云何成?云何敗?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為從何來?為從何出?為何時生?』是時,彼人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是時,彼人復作是念:『我今狂惑,心意錯亂,世間無者,我今見之。』時,彼人還入舍衛城,在里巷之中作是說:『諸賢當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云何世間無者,汝今見之?』時,此人報眾多人曰:『我向者作是思惟:「世界為從何生?」便出舍衛城,在華池側,作是思議:「世界為從何來?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從何而來?為誰所生?若命終者當生何處?」我當思議,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如汝實狂愚,池水之中那得四種兵?諸世界狂愚之中,汝最為上!』 「是故,比丘!我觀此義已,故告汝等耳。所以然者,此非善本功德,不得修梵行,亦復不得至涅槃處。然思議此者,則令人狂,心意錯亂。然比丘當知,彼人實見四種之兵。所以然者,昔日諸天與阿須倫共鬪,當共鬪時,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阿須倫便懷恐怖,化形極使小,從藕根孔中過。佛眼之所見非餘者所及。 「是故,諸比丘!當思議四諦。所以然者,此四諦者,有義、有理,得修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是故,諸比丘!捨離此世界之法,當求方便,思議四諦。知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以上是這段引文的完整內容,佛陀講述「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龍國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目的是闡述,這四種內容根本不需要詳細探究和深入思考,因為研究這四件事的起源沒有什麼善業,不會得到什麼好處,也不會因此而修梵行,不會得到涅槃果位,只會越想越狂亂疑惑,這四個不需要去探究,所以佛說:「有此四處不可思議,非是常人之所思議。然此四事無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處,乃至不到涅槃之處,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 所以,這完完全全沒有提到「不可塑造佛像」的意思。

而且,針對佛身的部份,佛陀闡述的是佛國、佛陀身語意功德的廣大難以思議,不是父母生的、不是人造的、不是世間凡夫能夠企及的,這根本不是在講「不能造佛像」,當初會引用這段文字的人,明顯完全沒看懂這一整段的經典意思,徹徹底底在斷章取義、胡亂解讀;佛陀說佛陀自己的身完全是為了「所以然者,然復如來故興世間周旋,與善權方便相應。」是佛陀為了在世界上和人們能夠有接觸,才善巧方便顯現的,真實的佛身和佛陀,都不是凡夫人能夠想像的,這和「可不可以造佛像」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一整段內容,在註釋當中被嚴重的斷章取義、錯誤解讀。


因此,極度建議刪除。--Avalonpan留言2025年1月3日 (五) 14:41 (UTC)[回覆]

關於註釋7《道行般若經》的無意義引用。

[編輯]

註釋7引用《道行般若經》:「佛般泥洹後,有人作佛形像。人見佛形像,無不跪拜供養者。其像端正姝好,如佛無有異,人見莫不稱歎,莫不持華香繒綵供養者。賢者!呼佛神在像中耶?薩陀波倫菩薩報言:不在像中。所以作佛像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佛般泥洹後,念佛故作像,欲使世間人供養得其福」此段。

此段明顯只有提到,佛般泥洹後,念佛故有人塑造佛像,完全沒有任何一點提到「佛世時不能塑造佛像」,這是很基本的邏輯錯誤;有如某人說「他下班之後,我又接著處理文件」,完全無法依此成立「他下班前,我沒有處理文件」,這是一個可被一般人輕易理解的邏輯。

此外,這段經文都清楚說到「作佛像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明顯成立塑造佛像能夠讓人累積福德,怎麼會反而拿這段經文來成立「當初沒有塑像」?既然塑造佛像會有福德,這就應該更加成立佛陀鼓勵弟子塑造佛像,以培福德才對,怎麼會變成「早期沒有塑佛像」的理由?完全自打嘴巴的一個引用註釋。

因此,這個註釋7很明顯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註釋內容,建議刪除。--Avalonpan留言2025年1月3日 (五) 14:4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