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議會制
外觀
議會制屬於維基百科社會和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希望不要隨便刪文, 不同意見可以結合不同觀點進行修改.謝謝
關於議會的立法權力,應該被強調~
中國的制度
[編輯]移動自正文
中国在''名义上''按照[[宪法]]规定是议会制, 议会是[[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的是[[单一选区制]]. 除了部分有政府机关驻在的选区可产生多名代表外, 一个选区原则上只能产生一个代表, 得票多者的当选. 在大城市, 每名区[[人大代表]]代表的[[登记选民]], 由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 政府首脑名义上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但是这些都只是名义上的规定. ===适合中国国情的优点=== 在[[一党独大]]政治下, [[单一选区制]]的议会制可以在[[执政党]]内形成制度性的竞争. 同时, 执政党突然失去权力的机会也比较小, 也比较难形成与执政党全面竞争的[[反对党]], 所以以执行起来比较容易让执政党接受. 而且[[国家首脑]]由[[议会]]间接选出, 也减少了全国性[[选战]]的成本. [[选民]]只需选出能代表自己[[选区]]利益的[[人大代表]]即可, 国家首脑[[候选人]]不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竞选. 日本在战后由[[自民党]]一党独大, 采用[[单一选区制]]的议会制, 从而[[自民党]]内部的各[[派閥]](即派系)可以互相竞争, 从而形成比较有能力和效率的政府. 在[[总统制]]下, [[反对党]]获胜则意味着[[执政党]]完全失去权力, 在中国的国情下容易造成动乱和内战. 虽然说[[单一选区制]]不利于反对党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上并不允许党派政治的国情下, [[比例代表制]]只能给执政党控制的某些所谓"民主党派"创造机会. 相比而言, [[单一选区制]]可以给[[独立候选人]]带来机会.综合这些考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无论当初设计时的考虑是怎么样, 很凑巧的符合了中国的[[国情]]. ''但是最大和最根本的问题是怎样执行.'' ===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缺点=== [[单一选区制]]议会民主在中国的情况下可能造成长期[[一党独大]]. 日本在战后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自民党]]一直维持绝对的统治地位, [[反对党]]根本发展不起来. 后来由于自民党腐败和丑闻的加重, 几个反对党得以发展起来, 所以自民党马上把[[单一选区制]]改成[[比例代表制]]. 这也证明了当初使用单一选区制是为了稳定自民党的地位.
關於中國的內容放在議會制有中國中心,而且一些分析評論內容無法證實來源,不知是否個人觀點--百無一用是書生 (☎) 04:51 2005年12月7日 (UTC)
關於哪個國家適合採用哪種選舉制度, 在比較政治學上有比較成熟的分析框架. 這裡的相應分析也是總結了到現在為止嚴肅學術界(包括比較政治學和東亞政治研究)在這方面的大致意見. 有時間我會加上參考文獻.
先放到討論頁也好, 大家可以相應修改, 讓這個詞條更客觀. 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TRANSPARENCY}
原創研究?
[編輯]“ | 在議會中反對黨占多數時,反對黨在制衡總統的同時,容易引發憲政危機。 | ” |
——摘自缺點一節 |
在議會制中,哪個政黨占多數就會變成執政黨,哪有「反對黨占多數時」的局面?還有,議會制里的國家元首多是禮儀元首,怎麼說「反對黨在制衡總統的同時,容易引發憲政危機」?那是總統制或雙首長制的情況吧?——♠白布¤飄揚§§ 2010年12月8日 (三) 07:53 (UTC)
意思不明
[編輯]“ | 實行議會制的國家大部份成功。 | ” |
——摘自優點一節 |
意義不明,雖然我勉強能明白你的意思,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成功』一詞描述的對像不明,而且代表的意思模糊,建議優化。當年今日(留言) 2013年6月24日 (一) 13:35 (UTC)
意思不明
[編輯]「有少數議會共和制國家(如南非、博茨瓦納、馬紹爾群島、諾魯)行政首長就是國家元首(一般即是總統)。多半與其他議會制國家一樣是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向議會負責不過任期固定,不會受議會影響。」恕在下才疏學淺,在「概述」中,第二句中的「多半」指的是什麼?;而且第三句的主語也有缺失。Westmother(留言) 2015年12月9日 (三) 07:0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