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三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毒梵語triviṣa,藏文:dug gsum),又稱三不善根梵語akuśala-mūla巴利語akusala-mūla)、三根佛教術語,為三種煩惱的總稱[1],又或譯「欲、恚、癡」、「貪欲、恚、癡」。在早期又譯作「淫、怒、癡」[2]

是貪愛五欲嗔恚是愚痴無明,因貪、嗔、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稱爲「毒」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他像毒藥會有損眾生,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煩惱的根源是有「行」,造下種種惡業,故稱「愛欲淫為本」[3],但是要有身體才能造作,故身體為命根,無身命即是無輪迴。[4][5][6]

其反義為三善根,即無貪、無瞋與無癡這三者的總合稱[7]

分述

[編輯]

[編輯]

貪,又稱貪毒,指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欲望。它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8]

[編輯]

嗔,又稱嗔毒嗔恚,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9]

[編輯]

痴,又稱痴毒,是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10] 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痴。[11]

三者關係

[編輯]

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12][13][14][15][16][17]

滅除三毒的方法

[編輯]

透過佛門中的解脫智慧知見的聞思修,確實了知五蘊虛妄,因而自然斷除三毒。另外通過勤修戒定慧三學得到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也能熄滅三毒。[18]

象徵

[編輯]

佛教的造像「生死輪」中,用鴿代表貪、蛇代表瞋、豬代表痴。

參考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長阿含經》卷8:「謂三不善根: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
  2. ^ 萬金川. 文本對勘與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以《維摩經》為例. 正觀. 2014: 5-59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0). 六朝以降早期的佛經寫本裏的「淫」字,在入宋之後的刻本裏,幾乎都一律改作了「婬」字。其實在石室遺書六世紀以下的寫卷裏,這種情況業已大量出現。以《普曜經》與《正法華經》相當頻出的「婬怒癡」一語為例,便是如此。然而,以支謙所譯《維摩經》為例,針對經文中所云「於非常身,不以泥洹,常現不婬」,我們通過一件書於四世紀末的石室遺書裏的支謙譯《維摩經》寫卷的對勘,卻可以發現該一寫卷乃作「於非常身,不以泥洹,常現不淫」。……就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而言,什譯《妙法蓮華經》則分別作「婬欲、瞋恚、愚癡」,而辛嶋《正法華經詞典·婬怒癡》給予「婬、婬欲」的對勘梵語乃是「raga=delight」,但是在古典漢語裏,其實只有「淫」字可兼有「貪欲」之義,而「婬」字則並無此一義項。……此處(《維摩經》)的梵文原語作「viraga」(Tib: hdod chags dav bral ba, 即「離貪、離欲」之義),而該一梵語的構詞前綴則是具有否定意味的「vi-」,因此支謙便以「不」來對譯它,至於其後接的「raga」一詞,在佛教語境裏,就是指「三毒」之一的「貪」,亦即寫卷的「淫」或刻本的「婬」 
  3. ^ 愛欲是指對五欲的貪愛,不限於淫慾或世間所謂的「愛情」
  4. ^ 《四解脫經》云:「三毒感三途,嗔忿火途;慳貪刀途;愚痴血途。
  5. ^ 智度論》(第十九):「一切三界無常,為三衰三毒火所燒。」
  6. ^ 大般涅槃經》:「毒中之毒無過三毒。」
  7. ^ 《長阿含經》卷8:「復有三法,謂三善根:一者不貪,二者不恚,三者不癡。」
  8. ^ 《三藏法數》明·一如
  9. ^ 華嚴經》:「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起嗔,殃墮無間。」
  10. ^ 唯識論》(卷六):「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礙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諸煩惱生,必由痴故。」《俱舍論》(卷四):「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
  11. ^ 成唯識論》:「云何為痴,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謂由無明起疑、邪見、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
  12. ^ 《智度論》(卷三十一):「有利益我者生貪慾,違逆我者而生嗔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是故名為痴,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
  13. ^ 《大乘義章》(五本):「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是故喻龍名為毒。」
  14. ^ 《止觀》(卷五):「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
  15. ^ 《止觀》(卷六):「心起三毒,即名三毒。」
  16. ^ 法句經》:「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17. ^ 增一阿含經》:「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數;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數;神足飛行成就,亦世俗常數。惟智慧成就,為第一義。」
  18. ^ 《生經》卷4:「佛言:「人本立神,一身清明,能有所益。奉於正行,強有所觀,不解本無,自見有身,因生五陰六衰之惑,反為所迷,不至正真;後解三界一切皆空,五陰悉除,三毒自滅,乃至無上正真之道。」」(CBETA, T03, no. 154, p. 100, b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