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六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教
波羅蜜(度)
 
南傳十波羅蜜
(十波羅蜜)
佈施
持戒
出離
忍辱
真實
決意
精進
智慧
   
北傳六波羅蜜
六度/十度)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方便
 
 

六度梵語ṣaḍ-pāramitā)即波羅密,為佛教術語,指六種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被認為行之可渡生死苦惱大海,到達涅槃安樂彼岸。

概論

[編輯]

波羅密」意譯作「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1][2],簡稱「度」。或音譯作「波羅密多」、「播囉弭跢」、「播囉弭諦」。按龍樹《寶行王正論》,有六種波羅密統攝大乘義:佈施持戒為利他,忍辱精進為自利,禪定智慧解脫[3]。此六波羅密為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又統攝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俱稱爲六度萬行

釋迦牟尼佛為菩薩時,由「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而圓滿布施度,由「布施身體,心無少忿」而圓滿持戒、忍辱度,由「勇猛精進菩薩行,遇底沙佛,專誠瞻仰以頌讚彼」而圓滿精進度,由「坐菩提樹下,將登無上正等正覺前,住金剛喻」而圓滿、慧度[4]

布施

[編輯]

布施(檀波羅密、檀那波羅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財布施)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法布施)和消除恐懼(無畏布施)。能長養慈悲心、對治「」。

持戒

[編輯]

持戒(尸波羅密、尸羅波羅密):大乘教義中除四眾之根本律儀(攝律儀戒),尚有菩薩戒。菩薩三聚淨戒之其他二者,為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忍辱

[編輯]

忍辱(羼提波羅密)《金剛經》「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包括「生忍」和「法忍」及「無生法忍[5],其為菩薩能在「位高時不傲慢放縱」、「被侮辱時不屈/居於怨恨」以及「外界現象變化時不會痛苦煩擾」等不生[6][7]。但忍辱只能對治「自身的瞋恚(即自身造成的瞋礙)」,而不能對治「他人的瞋恚(即他人造成的瞋礙)」,且單單只會「忍辱」並沒真的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而真正要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則是需要輔助六度中除「忍辱」的另外五度[8]。故佛陀說的「忍辱」,並不是真的叫人「只會忍辱」[9]

精進

[編輯]

精進(毗梨耶波羅密):包括以心靈思想與以身體力行去精進,「思考何為善法、何者可成善法」(禪定),並「實踐並修正」(持戒)、「護持」(忍辱)、「分享」(布施)善法,以增進「智慧」(般若)。精進修持其餘五度,以勤斷惡源。精進對治怠惰、懈怠。[10]

禪定

[編輯]

禪定(禪波羅密、禪那波羅密):入三摩地,心無雜念,身心輕安,能對治心散亂。

般若

[編輯]

般若(智慧、般若波羅密)破除無明,遠離煩惱邪見而得自在。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對治「

其他

[編輯]
  • 南傳上座部,立十種波羅密[12][13]:布施、持戒、出離、忍辱、諦(真實)、受持(決意)、慈、捨、精進、般若(智慧)。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大智度論》(卷十二):「波羅,秦言彼岸。密,秦言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復次,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此六波羅密,能令人渡慳貪等煩惱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羅密。」
    天台智者《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一者、諸經論中多翻為到彼岸。二、摩訶衍論中別翻云事究竟。三、瑞應經中翻云度無極……言到彼岸者: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菩薩以無相妙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度涅槃彼岸,故知約理定以明波羅密。言事究竟者:即是菩薩大悲為眾生,遍修一切事行滿足故。摩訶衍云:『菩薩因禪能究竟眾事,禪在菩薩心中,名波羅密』。此據事行說波羅密。言度無極者:通論事理,悉有幽遠之義。合而言之,故云度無極。此約事理行滿說波羅密。」
  2.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致,而都是稱之為波羅密多(或簡譯為「波羅密」)的。波羅密多(pāramitā),譯義為「度」,「到彼岸」。《大智度論》說:「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附註說:「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在一般習用語言中,波羅密多有「究竟」、「完成」的意義。如《中部.不斷經》,稱讚舍利弗(Śāriputra),於戒、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得究竟就是 pāramippatta 的義譯。所以,波羅密多是可用於果位的。這是修行所成就的,從此到彼的實踐道,也就名為波羅密多,是「因得果名」。這是能到達究竟的,成為菩薩行的通稱。」
  3. ^ 《寶行王正論》:「由施戒利他 忍進為自利 定慧脫自他 略攝大乘義 略說佛正教 謂解脫自他 此六度為藏 何人能撥此」
  4. ^ 俱舍論》(十八卷):「我釋迦菩薩於何位中何波羅密多修習圓滿?頌曰:但由悲普施,被析身無忿,讚歎底沙佛,次無上菩提,六波羅密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圓滿。論曰:若時菩薩普於一切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非自希求勝生差別,齊此布施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被析身支,雖未離欲貪而心無少忿,齊此戒忍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勇猛精進因行,遇見底沙如來坐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於常,專誠瞻仰忘下一足,經七晝夜無怠,淨心以妙伽他讚彼佛……如是讚已便超九劫,齊此精進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處金剛座,將登無上正等菩提,次無上覺前住金剛喻定,齊此定慧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能到自所往至圓德彼岸,故此六名曰波羅密多。」
  5. ^ 《大智度論》
  6. ^ 出六度集經》曰「忍辱有二種。一者生忍。謂於恭敬供養中。不生憍逸。於嗔罵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謂於寒熱風雨饑渴等法惱害之時。能安能忍。」
  7. ^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8. ^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中除前例「忍辱」段敍述外全部內容,在此舉例「精進」段敍述:「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9.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10. ^ 大智度論》(卷八十):「精進者,謂心練於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等,為身精進;斷慳貪等惡心,使不得入者,為心精進。
  11. ^ 大毘婆沙論》:「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密多,戒波羅密多,精進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外國師說:有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密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慮攝在般若,戒、慧滿時即名彼滿故。復有別說: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聞及忍。……此二亦在前四中攝,忍如前說,聞攝在慧。雖諸功德皆可名為波羅密多,而依顯了增上義說,故唯有四。」
  12. ^ 解脫道論》:「觀凡夫根念根所,初慈哀世間。我已得脫,當令彼脫。我已得調,當令彼調。我已得安,當令彼安。我已入涅槃,當令彼入涅槃。施、戒、、忍、受持、精進、智慧,皆令滿足。」
  13. ^ The Ven. Mingun Sayadaw (編). 南傳菩薩道. [2020-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14. ^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項 菩薩行──波羅密多. [2020-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15. ^ 無著顯揚聖教論》(卷三):「波羅密多者,謂十波羅密多,廣說如經。一、施波羅密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遍知果。如施波羅密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此中差別者,第二戒波羅密多,謂或因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第三忍波羅密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損害事攝諸有情。第四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向專修諸善。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緣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第六慧波羅密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第七善巧方便波羅密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第八願波羅密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為性。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咸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第九力波羅密多,謂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密多。第十智波羅密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密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依此慧故,而諸菩薩速能發起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密多。如是十波羅密多,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若增上者,施波羅密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密多在第十地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