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1月2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7年12月18日) |
匿名,是一種不具名或使用化名的行為,相對於具真實身份的行為。匿名目的是不想表露自己身份,或者因為多種原因身份/特徵不明。
匿名行為例子
[編輯]- 筆名投稿
- 不具名選舉投票
- 上網玩樂
- 討論政治正確有問題的話題
- 舉報貪官等罪惡
- 惡搞
- 化名逃避警方
- 開設過多帳戶發表觀點製造假象
- 醫師在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發表病例,將病患予以匿名。
- 律師等從業人員基於守秘義務,而將當事人等相關人士匿名。
- HIV/AIDS匿名篩檢
- 記者報導新聞時,基於保護訊息來源,將訊息提供者予以匿名
觀點
[編輯]匿名給人的一種感覺是因為需要隱瞞某些東西,因而給人一種負面的觀感。但是在交流中,匿名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機制。人們通過匿名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表看法,對各種主張或者想像就行探索和實踐,同時可以避免社會的非議,減輕負面影響所帶來的後果。[1]然而匿名也會造成可信度的危機。
埃瑟·戴森在《2.0版:數碼化時代的生活設計》[2]中分析了匿名的各種理由,例如匿名可以保持私密性;有助於發出各種指責或警告,而又不會被人發現與自己有關聯;或者提出一些愚蠢的問題,而又不會暴露自己的無知,匿名也可以用在不公正的體制中,以激發人們的改革意識。
網上的專欄作家大衛·希維爾指出[1]匿名可以讓人得到充分表達的自由。英國作家福斯特認為[1]報紙的不署名社論「有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意味。似乎是絕對的真理,宇宙的集體智慧在講話,而不是一個人用微弱的聲音在發言」。
《經濟學家》雜誌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採用匿名寫作。他們認為「寫什麼比誰寫得更重要。」曾擔任雜誌主編的傑弗里·克勞瑟說,匿名「使編輯成為比自己更大的事業的僕人而不是主人...它令雜誌擁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和原則。」
但是亞瑟·叔本華則認為匿名是所有文學和媒體醜行的避難所,當一個人通過報紙發表公開聲明,他的榮譽與其言論相互印證。他認為這將杜絕大部分的惡毒言語。而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會產生去個性化現象,社會規範會隨個人身份的隱匿而消失[3] 。
互聯網上的匿名
[編輯]在互聯網上,匿名是互聯網獨特的一種特性。1993年《紐約客》雜誌上彼得·斯坦納的一幅漫畫被網民們所信奉。這幅漫畫的標題是「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雖然在網絡上匿名給予了人們更大的自由(閱讀與發佈資訊的自由),但是其代價則是喪失了資訊來源的確定性,而且也會引發許多不良的和違法的行為。例如網絡色情、誹謗性的言論,欺詐行為,侵犯版權等等。
版權上的匿名
[編輯]版權規定了作者有署名的權利。但是也有作者由於各種原因匿名發表作品,這仍然受到版權的保護。
政治上的匿名
[編輯]在多數政治性的投票中,為了維持投票公平性,有着「無記名」的一項原則。在此原則下,人人都必須匿名投票;通常違反此原則是犯法的。如亮票行為。
參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胡泳,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條狗,讀書,2006年1月,p120-127
- ^ (美)埃瑟・戴森, 胡泳等譯,《2.0版--數碼化時代的生活設計》,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 ISBN 7-80645-207-9
- ^ Tim Adams. How the internet created an age of rage. 24 July 2011 [201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