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孫子兵法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子兵法
全名:《孫子》
展開的《孫子兵法》竹簡本
其他名稱《孫子兵法》
《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
作者孫武
類型兵書
系列武經七書
語言文言文
文字:漢文
版本竹簡本——1972年出土的漢初抄本,是現今為止最早的版本

1935年中華學藝社影宋刻《武經七書》本

丁氏八千卷樓藏劉寅《武經七書直解》影印本
成書年代春秋末期(前515年至前512年)
主題兵法 編輯維基數據
發行資訊
保存狀態篇數:十三篇
出版地點中國
1972年於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孫子兵法》譯本竹簡,為河濱加利福尼亞大學藏書

孫子兵法》,即《孫子》,又稱作《武經》、《兵經》、《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期的齊國孫武(字長卿)。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1]

《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2],被奉為中國兵家經典[3],是中國最高的戰爭哲學,也是作戰原理的經典[4]。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是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

體例

[編輯]

全書共分十三篇,主要論述了軍事學的主要問題,對當時和現在的戰爭經驗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一些著名的革命性軍事問題,並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

  1. 始計第一(原篇名應作「」)
  2. 作戰第二
  3. 謀攻第三
  4. 軍形第四(原篇名應作「」)
  5. 兵勢第五(原篇名應作「」)
  6. 虛實第六
  7. 軍爭第七
  8. 九變第八
  9. 行軍第九
  10. 地形第十
  11. 九地第十一
  12. 火攻第十二
  13. 用間第十三

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子兵法》佚文,篇名尚有:

  1. 吳問
  2. 四變〉(原無篇名,由竹簡整理者據文義補擬)
  3. 黃帝伐赤帝
  4. 地形二〉(殘缺過甚。原篇名作「 刑二」,竹簡整理者認為缺字為「地」)
  5. 見吳王〉(部分文字無法排比接續。原無篇名,由竹簡整理者據文義補擬)
  6. 程兵〉(僅存5字。據高友謙《銀雀山漢簡「程兵」考釋》,〈積疏〉、〈五度九奪〉兩篇同屬該篇的文章,共計402字)

另外清代學者畢以珣《孫子敘錄》也收入了傳世文獻中留存的《孫子》佚文。

特色

[編輯]

「形兵之極,至於無形」(〈虛實〉篇)

  • 慎戰的思想

「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火攻〉篇)

  • 全爭的思想

「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謀攻〉篇)

  • 先勝的思想

「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皆〈形〉篇)

  • 推演的思想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始計〉篇)

兵法概述

[編輯]
  • 孫子認為戰爭是國家大事,關係國家生死存亡,不可不研究明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嚴格說來,孫子是一個「反戰者」,這裏的戰特指正面戰場上的軍事行為以及戰鬥。原因在於戰爭資源消耗戰(日費千金)、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正面戰場的戰鬥,即使能夠擊潰敵軍,己方的損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最佳的勝利就是不戰而勝,也就是不通過正面戰鬥,而通過其他的方法來對敵軍進行消耗從而擊潰敵人(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 孫子最早在兵法上提出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他主張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一方面要用各種方法(包括派間諜)獲取、探取敵方軍情、軍力、部署、動向、補給,同時將本身的軍情嚴格保密,或發放假軍情,虛虛實實,詐騙敵方,令敵方信假為真。
  • 孫子強調備戰。(故用兵之法,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敵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 孫子說最上等的作戰是運用謀略,其次是運用外交手段,再其次是動用軍事威嚇,最下等的作戰是強攻城池。(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孫子時常有譬喻式的描述,諸如他注重勢與節(集量與時機的作戰計劃),形容前者如湍急水上的漂石,後者如飛鳥攻擊獵物;其中最有名者,乃後來被武田信玄所使用的風林火山之旗:「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 孫子主張,戰爭的勝利在於敵方露出破綻,有可趁之機。
  • 孫子主張,用兵在於正奇相用(凡戰者,以正合,用奇勝。):正可視之為按牌理出牌,奇可視為不按牌理出牌,這兩者沒有一定規則,不需拘泥。後,在《李衛公問對》裏面,唐太宗特別問李靖正奇之間的比例,李靖回答沒有一定。
  • 孫子主張,戰場上的情況只有帶兵的將領了解,明知道進攻會失敗,故就算君主下令進攻也要思考違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談到對敗兵的處置,特別主張「留其退路」,以避免絕地反撲。所以孫子主張:窮寇莫追,圍師必闕。
  • 孫子指善用兵者行軍時重視軍隊各位置的相互照應,要像率然(一種蛇類)一樣可以首尾相救應。
  • 戰場局勢,類似出奇兵原則,孫子也主張「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意味要考量部隊特色,適時激勵拼死一搏的氣勢。這一點在後來韓信井陘之戰背水一戰大破趙國陳餘時使用。
  • 孫子認為兵無常勢,就好像水一樣,形勢不同,所以可以因敵人的變化,而取得勝利,方能用兵如神。(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編撰過程

[編輯]

孫武原是齊國人,後來輾轉到吳國。當時適逢公子光政變奪取王位,是為吳王闔閭伍員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孫武就帶着這13篇晉見吳王,獲得重用。後,吳王進攻楚國,將領就是孫武與伍員[5]

爭議

[編輯]

作者

[編輯]

自《孫臏兵法》從東漢末年失傳後,以致其書的存在成為一樁歷史懸案,與孫武之書發生了糾葛[6]。從北宋以來,就有部分學者懷疑《孫子兵法》並非孫武所著,如下:

歷代《孫子兵法》作者論說[7][8]
主張 學者 出處
春秋末期孫武 司馬遷曹操宋濂胡應麟紀昀孫星衍何炳棣 司馬遷《史記》
曹操《孫子略解》
宋濂《諸子辨》
胡應麟《四部正訛》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孫星衍《孫子十家注序》
何炳棣《有關〈孫子〉〈老子〉的三篇考證》
戰國中晚期孫臏或及其弟子 錢穆[9]齋藤拙堂[10]武內義雄[11]金德建[12]、馮友蘭[13]王家祥[14]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
瀧川資言《史記會註考證》
武內義雄〈《孫子》十三篇之作者〉
金德建《古籍叢考》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試稿》
王家祥《從銀雀山漢簡〈孫子·用間〉篇看〈孫子兵法〉的作者與年代》
春秋末伍子胥 牟庭[15] 牟庭《雪泥書屋雜志》
春秋、戰國之際隱士 葉適[16] 葉適《習學記言》
戰國時期縱橫家 全祖望[17] 全祖望《鮚埼亭集》
戰國時代 梁啟超[18]、齊思和[19]顧頡剛[20]楊寬[21]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
顧頡剛《劍橋格芮非司來詢〈孫子〉書之年代》
楊寬《戰國史》初版

後來隨着1972年4月10日山東省臨沂銀雀山出土的漢簡(同時在西漢墓葬中出土《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各一部)才基本了結此案。雖然孫武即作者基本已無法動搖,但關於《孫子兵法》的作者和成書問題的爭論仍未停止,之後仍有如李零楊丙安陳彭則郭化若徐亞軍等,提出認為《孫子兵法》奠基於春秋,基本完成於戰國,定型於秦漢,不排除孫臏參與了整理《孫子》的可能性之說[22][23][24][25]于汝波提出《孫子兵法》在春秋末期已成書,其後校理是在《孫子》已經成書的基礎上進行的[7]朔雪寒則總結論點,確認《孫子》成於春秋,孫武即作者無誤[26]

內容

[編輯]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於見吳王前;見吳王後又著問答多篇[27]。晚至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二卷。[28]《孫子兵法》註家杜牧認為,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為十三篇;但其他註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武本人,不是曹操刪節的結果。

1979年,考古學家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115號漢墓發掘出土約400枚木簡,其中有許多兵書竹簡。〈上孫家寨漢簡.四〉竹簡則記載有:「孫子曰:夫十三篇……」字樣,此一實物強化了《孫子兵法》原本就是十三篇,也就只有十三篇的觀點。[29][30]:115[31]

1996年前夕陝西人張敬軒宣稱有家傳的孫武兵法八十二篇,但經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少將研究員于汝波(2006年5月14日逝世)率領一眾軍事科學院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研究室的人員一同研究驗證,斷定張氏孫武兵法八十二篇為造假。[32][33][34]

註釋本

[編輯]

版本

[編輯]
西夏文的草書《孫子兵法》局部,藏於寧夏檔案館
  • 銀雀山漢簡本,共十三篇及四篇佚名文和一篇殘文,為1972年出土的漢初抄本,是現今為止最早的版本。
  • 1935年中華學藝社影宋刻《武經七書》本。
  • 丁氏八千卷樓藏劉寅《武經七書直解》影印本。

翻譯本

[編輯]

自西元600多年左右,《孫子兵法》被翻譯成許多不同語言,開始流傳到世界各國。最初書版被帶到日本,及後至東南亞,再在18世紀尾傳入西方各國。此書在歐洲最先出現的是法文版,由法國耶穌會士錢德明巴黎於1772年出版,書名是Art Militaire des Chinois

1905年,首個英文版在東京面世,翻譯者是英國軍官卡爾斯羅普(英語:Captain Everard Ferguson Calthrop),但可惜由於卡爾斯羅普不認識漢字,此版本是從日文譯過去的。在這以後,不同的英譯本陸續出版,到了現在約有17種英譯本,最受歡迎的是由美國將軍塞繆爾·B·格里菲思英語Samuel B. Griffith翻譯的版本,但譯得最好的可能是由漢學家翟林奈翻譯的版本[35]

影響

[編輯]

軍事

[編輯]

吳王闔閭稱:「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表示他對孫武作品的欣賞。吳王知孫子能用兵,拜為大將。孫子以三萬兵,西破強楚二十萬兵,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因《孫子兵法》的關係,孫武被人譽作「兵聖」。

此書對中國古代的軍事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奉為兵家經典。它是中國古代軍人必須研讀的一本軍事著作,許多著名的軍事家都對此書作過註解。

韓非子》裏面也有提到孫武的故事(但韓非的故事僅支持其論點,未必真實發生):某天闔閭孫武:「甚麼人都可以用兵法訓練嗎?」孫武答:「可以。」於是吳王把他的後宮佳麗全部交給孫武,要他練出一支娘子軍。這批娘子軍起初認為吳王只是開玩笑,仍在校場上嬉鬧。孫武為了建立軍紀,把帶頭的隊長,也是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當場斬首,其他佳麗於是震懾於孫武的威信,嚴格遵守規定,任憑孫武指揮。

明朝軍事家劉伯溫的《百戰奇略》包含孫子兵法。孫子:「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劉伯溫:「凡興兵伐敵,所戰之地,必預知之。師至之日,能使敵人如期而來,與敵則勝。……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杜牧孫子《用間篇》:「不知敵情,軍不可動;知敵之情,非間不可」:劉伯溫:「凡欲征戰,先用間諜,覘敵之眾寡、虛實、動靜,然後興師,則大功可立,戰無不勝。」

《孫子兵法》流傳出中國後,對東亞東南亞均有或輕或重不同程度的影響,而譯成西方語言後,在歐洲亦大受歡迎;相傳法國皇帝拿破崙更對此書愛不釋手。英國軍事理論家李德·哈特感稱:「在《孫子兵法》中,把我20多部著作所涉及的戰略和戰術原則幾乎包羅無遺。」[36]

《孫子兵法》中的幾個章節是中華民國政府軍訓教育的教材,而目前的義務役預備軍官考試亦將《孫子兵法》列為國文科必考項目[37]

2022年俄烏衝突中俄軍在烏克蘭馬里烏波爾亞速鋼鐵廠地底的烏軍居住地中發現一本烏克蘭語版孫子兵法。[38][39]

其他

[編輯]

《孫子兵法》的思想影響超越軍事應用,實際上亦是博弈策略的經典著作,如在棋藝對壘或運動競技方面。《孫子兵法》不僅在世界軍事領域發揮着重要的影響,對政治經濟商業人事管理市場策略等與博弈有關的領域亦有指導意義。法國談論日常生活戰略的Michel de Certeau法語Michel de Certeau,在《日常生活的戰略英語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一書中,也提到應讀中國的經典《孫子兵法》與《易經》。

2001年,何炳棣提出「老子辯證思維源於孫子兵法」的說法。

《孫子兵法》已經被應用到軍事以外的許多領域,做為許多不涉及實戰的競技活動的訓練指南,主要是關於如何以智取勝對手。最早是明朝(1617年)張應俞所撰的《杜騙新書》[40],在商業領域呈現兵法運用。

20世紀之後,許多商業書籍都借重《孫子兵法》,談戰略理論及經驗應用於辦公室的人際政治和商業策略。[41] [42] [43] 《孫子兵法》在許多日本公司做為其高階管理人員的必讀之書,[44]另在西方商界也很受歡迎,主要是用在管理應用的的功利主義價值觀。許多企業家和高管藉以在競爭環境中求取成功之道。該等理念也被應用於教育領域。[45]

《孫子兵法》也是法律領域 [46]審判等法律文章的常見主題,其中包括談判策略和審判策略。[47] [48] [49] [50]羅伯特•格林 ( Robert Greene ) 的《權力的48 條法則》一書廣泛採用《孫子兵法》的哲學。[51]

《孫子兵法》在體育競賽中也受到應用。美國國家欖球聯盟總教練比爾·貝利奇克,是超級盃史上領軍奪冠次數最多的記錄保持者,他曾多次表示對《孫子兵法》的欽佩及運用。[52] [53] 巴西足球協會教練路易斯·費利佩·斯科拉里積極運用《孫子兵法》贏得2002年國際足協世界盃的征戰。在比賽期間,斯科拉里經常選取《孫子兵法》的文字段落放在球員的門下,做為比賽中智取敵手的激勵。[54] [55]

電子競技遊戲中,《孫子兵法》也經常會被引用。2014年《歐陸風雲 IV》的戰爭藝術電子遊戲發佈時,《孫子兵法》以可下載內容(DLC)併同出現。

瑞典重金屬樂隊Sabaton在2010年推出專輯《孫子兵法》;專輯中每一首歌曲之前均以英文陳述一段孫子兵法原文。

2023年播出的電視劇《狂飆》中,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捧在手中的《孫子兵法》成為電商平台的熱銷圖書[56]。2024年3月14日,廣西防城港邊境管理支隊東興邊境管理大隊民警發現有三人企圖偷渡出境,目的是前往境外參與所謂的「高薪工作」。期間民警在一名偷渡者的隨身包發現一本《孫子兵法》,該偷渡者表示擔心人在境外怕受欺負,於是便買了一本《孫子兵法》。[57]

評價

[編輯]

參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孫子吳起列傳
  2. ^ 《孙子兵法》竹简世界最早、最出色的兵书. 中國網. 2008-05-16 [201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8). 
  3. ^ 鄧蔭柯. 历史之旅.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7: 33 [2013-11-10]. ISBN 75085109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 
  4. ^ 羅家倫:《外交與國際政治》,獨立出版社,1939年,第1頁
  5. ^ 春秋末期吳國軍事思想家--孫武. 大紀元文化網. [201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8). 
  6. ^ 吳仁傑《新譯孫子兵法·導讀》,三民書局,第9-12頁。
  7. ^ 7.0 7.1 于汝波. 孫子兵法研究史 (PDF). [2014-05-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5-18). 
  8. ^ 朔雪寒. 孫子兵法論正. [2014-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9. ^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考辯八五〈田忌、鄒忌、孫臏攷〔附司馬穰苴〕〉(東大圖書,2008年7月,第296-301頁):今按:〈漢書.藝文志〉兵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齊孫子兵法》八十九篇。吳孫子、齊孫子分別甚明。余既辨吳孫子之無其人〔〈攷辨〉第七。〕,又疑凡吳孫子之傳說,皆自齊孫子來也。《史記》本傳,吳孫子本為齊人,而齊孫子為其後世子孫。又孫臏之稱,以其臏腳而無名,則武殆即臏名耳。
  10. ^ 瀧川資言《史記會註考證》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引齋藤謙曰:據〈吳世家〉,孫武之從伐楚,距專諸殺王僚僅四年,其著《孫子》,不知與諸之死孰先?要之同時人耳,而〈九地〉篇云:「殺之無所往,諸、劌之勇也。」曹劌,魯莊公時人,相距殆二百年,以同時親見之人,配二百年前耳聞之人,何其不倫也?可疑。又曰:《戰國策》稱孫臏為孫子,《史記》列傳亦然。蓋皆從當時之稱呼也!列傳又敘孫臏破魏事,雲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安知其非十三篇乎?蓋武與臏本一人,武其名,而臏其別字,後世所謂綽號也。世以其被刖,號為孫臏,猶接輿稱狂、英布稱黥耳。太史公不察,分為祖孫,誤矣!
  11. ^ 武內義雄〈《孫子》十三篇之作者〉:根據之以記孫臏之兵法,故謂今之孫子一書,是孫臏所著,最後結論,斷定孫武與孫臏,畢竟同是一人,武其名,而臏是其綽號。
  12. ^ 金德建《古籍叢考》〈孫子十三篇作於孫臏考〉:《孫子》書作者,應出孫臏;所謂孫武,全為偽託之說。
  13.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試稿》第七章〈孫子中的辯證法思想〉〉:現在所有的《孫子》十三篇,是戰國時代的產品,可能就是《齊孫子》八十九篇中的一部分。但這不是說,它必定是孫臏一人所著。《孫子》有一處提到「越人」(〈虛實〉篇),可能其中也包括有《吳孫子》的一些資料。《孫子》也和先秦其他子書一樣,是一家的論文總集,不必出於一時一人之手。
  14. ^ 王家祥. 從銀雀山漢簡《孫子·用間》篇看《孫子兵法》的作者與年代. [2003-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 
  15. ^ 牟庭《雪泥書屋雜志》卷二:古有伍子胥,無孫武。世傳孫子十三篇,即伍子胥所著書也……司馬遷不知孫子即子胥,別為〈孫武列傳〉,亦無能詳其事實,獨記斬美女、勒兵一事。蓋子胥始說闔閭時,曾有此,雖可喜、可愕,而非其事業之偉者,止附存所著書,後為美談爾。摭拾為傳,體制固已不稱,而又繼之曰:「闔閭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此總括子胥之生平,以為孫子傳,而實不能詳也。
  16. ^ 葉適《習學記言》卷四十六〈孫子〉:詳味《孫子》與《管子》、《六韜》、《越語》相出入,春秋末、戰國初,山林處士所為;其言得用於吳者,其徒誇大之說也。
  17. ^ 全祖望《鮚埼亭集》卷二十九〈孫武子論〉:左氏《春秋》內、外傳紀吳事亦頗詳,然絕不一及孫子;即《越絕》諸書出於漢世,然亦不甚及孫子。故水心疑吳原未嘗有此人,而其書其事,皆縱橫家之所偽為者,可以補《七略》之遺,破千古之惑。至若十三篇之言,自應出於知兵者之手,不可按之以責孫子之不售也。
  18. ^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第五章〈史料之蒐集與鑑別.鑑別史料之法〉:今傳《孫子》十三篇,與《史記》同,漢〈志〉篇數殆後人所增益。然其書實戰國末年人所述,未必出孫武。
  19. ^ 齊思和〈孫子著作時代考〉:綜上所論,則所謂孫武者既未必真有其人,而十三篇所言之戰術、軍制,其中所有之名辭,皆係戰國時物,而其著書體例,又係戰國時代之體例,則其書為戰國中後期之著作,似可確定。水心葉氏以之為戰國初年之書,或猶未必然也。
  20. ^ 顧頡剛. 《劍橋格芮非司來詢〈孫子〉書之年代》. [2014-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5). 
  21. ^ 楊寬《戰國史》第一章〈緒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孫子》。這是一部軍事學的書。舊說以為春秋末年孫武所著,但是根據這書的內容看來,是戰國初期的作品,近人有疑為孫臏所著者。
  22. ^ 楊丙安、陳彭則《孫子兵法源流述略》,《文史》第27輯,中華書局,1985年。
  23. ^ 李零《孫子十三篇綜合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4. ^ 郭化若《孫子兵法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5. ^ 徐亞軍. 《孫子兵法》的作者是誰?孫子兵法出自哪個時期. [2014-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26. ^ 朔雪寒. 孫子兵法論正. [2014-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27. ^ 吳越春秋》:「吳王召孫子問以兵法」
  28. ^ 張守節注《史記正義》:「十三篇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
  29. ^ 漢簡.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天主教曉明女子高級中學. 
  30. ^ 朔雪寒. 《孫子兵法: 白話翻譯》. [2014-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1). 
  31. ^ 朔雪寒. 《孫子兵法論正: 孫子兵法終極考證》. 2014年3月7日: 1391頁 [2014年6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11日). 
  32. ^ 郭瑞宏. 美伊戰爭少將研究員于汝波病逝. 中國青年報. 2007-03-09 [201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8). 
  33. ^ 中國將軍:從政治經濟等戰略層面鞏固勝利成果. 新浪軍事 (新浪網). 2007-02-14 [201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34. ^ 孫子兵法研究史附一:「孫武兵法八十二篇」證偽. [2011-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35. ^ 《孫子兵法》西行路. [2009-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36. ^ 利德爾.哈特,《戰略論:間接路線》鈕先鍾譯,474頁,麥田出版
  37. ^ 大專預官考選>考試科目配分方式>. 中華民國國防部. [201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2). 
  38. ^ 中時新聞網. 烏抗俄靠這招? 亞速鋼鐵廠內竟有一本「孫子兵法」 - 國際. 中時新聞網. [202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中文(臺灣)). 
  39. ^ 烏克蘭秘密武器?亞速鋼鐵廠驚見《孫子兵法》!. tw.news.yahoo.com. [2022-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8) (中文(臺灣)). 
  40. ^ "Search Results | book of swindles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41. ^ Michaelson, Gerald. "Sun Tzu: The Art of War for Managers; 50 Strategic Rules." Avon, MA: Adams Media, 2001
  42. ^ McNeilly, Mark. "Sun Tzu and the Art of Business : Six Strategic Principles for Manager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43. ^ Krause, Donald G. "The Art of War for Executives: Ancient Knowledge for Today's Business Professional." New York: Berkley Publishing Group, 1995.
  44. ^ Kammerer, Peter. "The Art of Negotiatio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April 21, 2006) p. 15
  45. ^ Jeffrey, D (2010). "A Teacher Diary Study to Apply Ancient Art of War Strategies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 7 (3): 21–36.
  46. ^ Barnhizer, David. The Warrior Lawyer: Powerful Strategies for Winning Legal Battles Irvington-on-Hudson, NY: Bridge Street Books, 1997.
  47. ^ Balch, Christopher D., "The Art of War and the Art of Trial Advocacy: Is There Common Ground?" (1991), 42 Mercer L. Rev. 861–73
  48. ^ Beirne, Martin D. and Scott D. Marrs, The Art of War and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Litigation
  49. ^ Pribetic, Antonin I., "The Trial Warrior: Applying Sun Tzu's The Art of War to Trial Advocacy" April 21, 2007
  50. ^ Solomon, Samuel H., "The Art of War: Pursuing Electronic Evidence as Your Corporate Opportunity"
  51. ^ "The 48 Laws of Power by Robert Greene". Penguin Random House Canada. Retrieved 2020-10-27.
  52. ^ Lauletta, Tyler. "Bill Belichick explains how advice from Sun Tzu's 'The Art of War' helped build the Patriots dynasty". Business Insider. Retrieved 2020-06-05.
  53. ^ "Put crafty Belichick's patriot games down to the fine art of war".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5-02-04. Retrieved 2020-06-05.
  54. ^ July 2011, Celso de Campos Jr 01 (July 2011). "Luiz Felipe Scolari: One-on-One". fourfourtwo.com. Retrieved 2020-06-05.
  55. ^ Winter, Henry (June 29, 2006). "Mind games reach new high as Scolari studies art of war". Irish Independent.
  56. ^ 艾修煜. 《狂飙》一路狂“飙”. 羊城晚報. 2023-02-02 [2023-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57. ^ 《孫子兵法》保平安? 廣西偷渡客被截揭藏書:怕外地被欺負︱有片. std.stheadline.com. 2024-03-21 [2024-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1) (中文(香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本作品原文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孫子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十一家注孫子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孫子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

[編輯]


武經七書
孫子 | 吳子 | 司馬法 | 六韜 | 尉繚子 | 三略 |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