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小提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小提琴協奏曲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作品
調性D大調
目錄號作品77
時期浪漫主義
類型協奏曲
創作1878年 (1878)
樂章3
配器小提琴與樂團
首演
日期1879年1月1日 (1879-01-01)
位置萊比錫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在1878年創作了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 77,創作目的是為了題獻給他的朋友,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這是布拉姆斯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且據約阿希姆所說,本曲是最偉大的四部德國小提琴協奏曲之一:[1]

德國人有四部小提琴協奏曲。最偉大的毫無疑問是貝多芬的。布拉姆斯的則認真地和它爭奪第一的位置。最豐富、最誘人的是布魯赫的。但是最內斂的,是孟德爾遜的作品,那是內心的一顆寶石。

背景

[編輯]

1878年年中,布拉姆斯開始動筆創作這部小提琴協奏曲。[2] 原先布拉姆斯計劃像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一樣使用四樂章結構,並且安排中間的樂章是一首諧謔曲,布拉姆斯意圖用這一樂章來說明這是一部交響性的協奏曲而不是演奏大師的炫技作品,但後來這一樂章被刪除並被布拉姆斯所說的「微弱的柔板」所取代。一些被刪除的片段在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中唄重新使用。

布拉姆斯通常會承擔分割樂句的工作[需要解釋],但他不怎麼願意用圓滑線的細節去標記弓法,於是他向約阿希姆徵詢小提琴獨奏部分作曲的建議。[3]八月,布拉姆斯通知約阿希姆「一些小提琴段落」將會通過郵件發出,而約阿希姆表示願意合作並且則期望這部協奏曲會是可演奏的和慣常的,但他的建議並沒有全部體現在最終的總譜上。[4]

首演

[編輯]

約阿希姆在1879年1月1日於萊比錫首演了這部作品,他堅持以貝多芬的同樣為D大調的小提琴協奏曲開始音樂會,以布拉姆斯的結束。[5]約阿希姆的決定可以被理解,但布拉姆斯仍抱怨說:「D大調太多了——且曲目過於單調。」[6]約阿希姆不是在演繹兩部公認的作品,而是演繹一部公認的和一部新的高難度作品(布拉姆斯以難度著稱)。[7]這兩部作品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布拉姆斯在管弦樂團的引子後讓小提琴在定音鼓的伴奏下進入:這顯然是對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中定音鼓的非常規使用的致敬。

首演由布拉姆斯指揮。首演後到由弗里茨·西姆羅克在出版前,樂譜進行了多處修改。

評論家對這部作品的反響褒貶不一:有謠傳稱布拉姆斯委託的維也納首演的指揮漢斯·馮·彪羅和小提琴家約瑟夫·海爾姆斯伯格英語Joseph Hellmesberger Sr.都認為這部作品與其說是為小提琴而作,不如說是「反小提琴」(against the violin)。[8]然而大眾卻熱烈地喜愛這部作品。[9]亨里克·維尼奧夫斯基稱這部作品是「無法演奏的」,而小提琴演奏大師薩拉沙蒂則拒絕演奏這部作品,因為他不想「拿着小提琴站在台上,然後聽雙簧管吹着柔板樂章中唯一的旋律」[8]

與這些評論家相對的是,現代聆聽者通常認為布拉姆斯不是在創作小提琴演奏大師用來炫技的工具,他有着更高的音樂目標。類似的評價也出現在其他偉大作曲家的弦樂器協奏曲中,如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來源請求]白遼士哈羅爾德在意大利英語Harold en Italie,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獨奏者「幾乎是樂團的一部分」。[10]

出版

[編輯]

這首曲子首演的一年後,弗里茨·西姆羅克音樂出版社出版了布拉姆斯做了一些小改動的版本。

配器

[編輯]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4 2 0 0—tmp—str"[12]

結構

[編輯]

這部協奏曲使用了標準的協奏曲曲式,由快-慢-快三樂章構成:

  1. 不太快的快板(D大調,3/4拍)
  2. 柔板(F大調,2/4拍)
  3. 活潑而不太快的,遊戲似的快板(D大調,2/4和3/4拍)

在第一樂章中出現的的華彩樂段,最常見的是約阿希姆的版本,[13]但很多人也提供了備選,包括萊奧波德·奧爾亨利·馬爾托英語Henri Marteau馬克斯·雷格弗里茨·克萊斯勒雅沙·海費茲喬治·埃內斯庫奈吉爾·甘迺迪奧古斯丁·哈德利希英語Augustin Hadelich約夏·貝爾以及蕾切爾·巴頓·派因英語Rachel Barton Pine的錄音。值得一提的是魯傑羅·里奇的一份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的錄音,包括了他演奏的十六個不同版本的華彩樂段。

第一樂章

[編輯]
樂隊呈示部 獨奏呈示部 發展部 再現部 尾聲
部分
(小節)
主部
(1-40)
連接部
(41-60)
副部
(61-83)
結束部
(84-89)
引子
(90-135)
主部
(136-151)
連接部
(152-197)
副部
(198-253)
結束部
(254-272)
引入
(273-287)
中心展開
(288-372)
屬準備
(373-380)
主部
(381-398)
連接部
(399-436)
副部
(437-494)
結束部
(495-525)
華彩 尾聲
(526-571)
調性 D大調 d小調 d小調 D大調 A大調 a小調 a小調-
C大調
D大調 D大調 升F大調-
D大調
D大調

第一樂章採用雙呈示部的奏鳴曲式。樂隊呈示部開始時,弦樂組和管樂組的中、低音樂器柔和地陳述出優美的主部主題。隨後各聲部不斷加入,力度逐漸變強,主部材料在高、低聲部間交替切換發展。樂曲在達到一個小高潮轉為平靜,樂隊以八度織體呈現出副部材料。在樂隊呈示部的結束部,樂曲突然轉強,製造出緊張的氛圍。在樂隊厚重的配器的襯托之下,獨奏小提琴以強奏登場,樂章進入獨奏呈示部。獨奏小提琴在熱情地演奏完一段由副部材料改編而來、快速琶音構成的華彩性引子樂段之後,再度奏響完整的主部主題,之後通過幾個強奏的和弦和另一段琶音樂段引出副部,調性轉為A大調。獨奏小提琴先是引出第一呈示部中已呈現過的副部動機,並在此基礎上以三連音擴展之,然後樂隊與獨奏小提琴交替演奏。又一段激烈的結束部材料之後,樂章進入發展部。樂隊齊奏一段富交響性的主部材料後,獨奏小提琴拉出夾雜半音與雙音的憂傷旋律;旋律的色彩旋即突變,引出一段如夢的樂段,此間獨奏小提琴對呈示部中的副部材料展開變奏。獨奏小提琴繼續演奏一段稜角分明、富含大跳的樂段,發展部結束,進入再現部。樂隊中的木管組和圓號以宏大的氣勢強奏出主部主題,較呈示部更為激烈。再現部中的副部主題與呈示部中基本一致,但轉為升F大調。再現部結束時,樂曲回到主調D大調並停留在該調的屬和弦上,引出小提琴華彩。尾聲部分,獨奏小提琴再度柔和地呈示出主部主題,最後在獨奏小提琴拉出的熱烈的雙音樂句中,樂章結束。[14][15][16]

第二樂章

[編輯]

第二樂章為三部曲式(A-B-A)。樂章由A段開始,雙簧管在圓號等其它樂隊聲部的伴奏下緩緩奏出田園詩般的第一主題。隨後獨奏小提琴進入,以變奏的形式重複這一主題。進入B段,調性由F大調轉為升f小調,獨奏小提琴奏出一段富有表情的歌唱性第二主題。在一段動盪不安的過渡段後,A段再現,調性回歸F大調,樂隊與獨奏小提琴交替奏出第一主題。[14][15][16]

第三樂章

[編輯]
呈示部 插部 再現部
部分
(小節)
主部(A)
(1-34)
連接部
(35-56)
副部(B)
(57-92)
結束部(A)
(93-119)
插部(C)
(120-142)
連接部
(143-149)
副部(B)
(150-186)
結束部(A)
(187-265)
尾聲(A)
(266-347)
調性 D大調 A大調 D大調 B大調-
C大調-
b小調
B大調-
g小調-
C大調
C大調 D大調

第三樂章為迴旋奏鳴曲式,但有所變化。樂章開頭獨奏小提琴以三度雙音的形式奏出歡呼般的主部主題,樂隊以清脆的分解和弦伴奏之——該主題亦是貫穿全樂章的迴旋主題。隨後該主題依序被樂隊齊奏重複,獨奏小提琴展開,再被樂隊齊奏完整重複。在一段音階和分解和弦構成、富有流動性的連接段落之後,獨奏小提琴演奏出激昂、有力的副部主題;副部主題在獨奏小提琴和樂隊低音聲部的一呼一應間發展。之後的結束部中主部迴旋主題回歸。經過一段柔美的琶音構成的中間插段後,樂章進入再現部。再現部省略了主部主題的再現,直接通過連接段落引入副部主題的再現。結束部中,迴旋主題再度重現,隨後獨奏小提琴引入新材料,並通過一段小華彩引出該樂章的尾聲:低音弦樂與獨奏小提琴交替、加速奏出變奏後的迴旋主題,在壯闊的進行曲風中,幾個強有力的和弦為全曲畫上了句號。[14][15][16]

流行文化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儘管布拉姆斯在管弦樂作品中使用自然(無閥鍵)圓號,但即使在他的時代,有閥鍵的圓號也一直被用於實際演奏中[11]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1. ^ Steinberg, Michael. Bruch: Concerto No. 1 in G Min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us 26. San Francisco Symphony. [6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7 November 2014). 
  2. ^ Boris Schwarz. Joseph Joachim and the Genesis of Brahms's Violin Concerto. The Musical Quarterly. 1983, LXIX (4): 503–526 [2022-05-27]. ISSN 0027-4631. doi:10.1093/mq/LXIX.4.503 (英語). 
  3. ^ Gal, Hans. Johannes Brahm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3: 217. 
  4. ^ Jan Swafford, Johannes Brahms: a biography 1997:448ff discusses the writing of the Violin Concerto.
  5. ^ Steinberg, 121.
  6. ^ Quoted in Steinberg, 121.
  7. ^ Steinberg, 122.
  8. ^ 8.0 8.1 Swafford 1997:452.
  9. ^ Brahms reported it to Julius Stockhausen as "a success as good as I've ever experienced". (quoted Swafford 1997:452.
  10. ^ Conrad Wilson: Notes on Brahms: 20 Crucial Works (Edinboro, Saint Andrew Press: 2005) p. 62
  11. ^ Ericson, John. Brahms and the Orchestral Hor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10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July 2017). 
  12.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78. ISBN 0-8108-3228-3. 
  13. ^ J. A. Fuller-Maitland, Joseph Joachim, London and New York, J. Lane, 1905, p. 55
  14. ^ 14.0 14.1 14.2 Lee, Young Jae. An analysis of the Violin concerto of Johannes Brahms (PDF) (博士論文).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1 [2022-04-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6-01). 
  15. ^ 15.0 15.1 15.2 陳培元.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本体及演奏技法分析 (碩士論文). 中央音樂學院. 2018-04 [2022-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2). 
  16. ^ 16.0 16.1 16.2 李曉菲.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碩士論文). 中央音樂學院. 2011-04 [2022-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17. ^ "There Will Be Blood (2007)"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斯坦伯格,米高英語Michael Steinberg (music critic)《協奏曲》(牛津和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ISBN 0-19-510330-0

外部連結

[編輯]
視頻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