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外觀
春江花月夜是陳後主創制的樂府題目,陳後主的作品已經亡佚,現存最早的作品為隋煬帝的兩首春江花月夜,皆為五絕體式。
春江花月夜題下最著名的作品當是唐代詩人張若虛所作的一首七言長篇歌行,也是該詩人現今僅存的兩首詩之一,詩名沿用樂府舊題。該詩描繪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詞句優美,極富哲理,韻律悠長高遠。本詩在唐、宋、元三朝並未受到重視,自明朝李攀龍將其選入《唐詩選》以來聲望日隆,清朝王闓運評價其「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民國時期聞一多更稱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1]。
影響
[編輯]民國時期,有人將琵琶《夕陽簫鼓》改編為二胡、古箏二重奏,亦命名為《春江花月夜》。該詩曾被中國音樂家彭修文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並廣為流傳。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之「禮樂」部分,表演者以崑曲吟唱方式唱出《春江花月夜》首兩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評價
[編輯]就目前能查得的資料,該詩最早僅見於北宋《樂府詩集》第四十七卷的清商曲辭吳聲歌曲中[2]。之後受到文壇關注則始於明代,李攀龍將其選入《唐詩選》,其後唐汝詢《唐詩解》、王夫之的《唐詩評選》、沈德潛的《唐詩別裁》也均選入本詩,清代王闓運更是將其抬升至「孤篇橫絕,竟為大家」[3],這一評述也沿用至今。
聞一多稱之為:「對它的所有評論和解析都是褻瀆……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甚至被認為所有後代詩詞皆是它的衍生和支流。對中國古代詩詞發展有着無法替代的巨大貢獻。
研究書目
[編輯]- 程紀賢:〈論《春江花月夜》的內容與形式〉,載錢林森編:《法國漢學家論中國文學——古典詩詞》(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頁182-211。
參考文獻
[編輯]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