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自敘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唐懷素自敘帖 卷
藝術家懷素
年份唐代宗大曆十二年(777)
類型法書
尺寸28.3 cm × 755 cm(11.1英寸 × 297英寸)
收藏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收藏地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登錄號故書000062N000000000
網址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自敘帖》,為唐朝書法家懷素墨寶。寫於代宗大曆十二年(777年),以草書寫成。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原文

[編輯]
《自敘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譯文

[編輯]

以下文字按原文格式排版。





廿









































































滿
















滿


































































































































































































































滿


































































使





























































































姿































英,








稿






















































































































































































西



































版本

[編輯]

現存的自敘帖有三個版本:

  • 台北故宮藏本;
  • 流傳到日本的半卷本(流日半卷本);
  • 清代翻刻南宋淳熙刻本的契蘭堂刻本。

真跡爭議

[編輯]

朱家濟首先提出質疑以來,書法學界對自敘帖是否為真跡的爭議從未間斷過。

啟功在1983年和1991年兩次發文認為自敘帖為偽作,是臨摹者刻意造假[1]徐邦達認為此帖為臨寫[2]。2003年李郁周和王裕民分別出版專著《懷素<自敘帖>千年探秘》、《假國寶——懷素<自敘帖>研究》,同樣認為自敘帖不是真跡[3]

2004年,台北故宮從日本請來光學鑑定專家,通過數碼高精細拍攝、紅外線反射及透射、熒光數碼攝影等非破壞性的手段,首次對故宮自敘帖藏品進行了科學鑑定,並舉行了學術研討會討論自敘帖的真偽問題,討論結果出版在《懷素自敘與唐代草書學術討論論文集》中。在此次討論中,大部分與會者認為自敘帖書寫速度感明確,不可能是臨摹作[4],但也承認還存在若干疑點,有待進一步研究。[3]其中,傅申認為自敘帖不可能晚於北宋出現[4]

流日半卷本被發現後,傅申改變了其觀點。其通過流日半卷本、台北故宮本和契蘭堂本三個版本的比較研究,認為這三個版本質量相似,彼此並無母子關係,而是根據同一母本映寫而成的[5]。此觀點亦受到質疑。張紫石認為契蘭堂本為真跡重刻本,流日半卷本與台北故宮本是臨摹作品,真跡的書法水平遠勝於臨摹作品。張紫石亦認為台北故宮本的真正作者是蘇舜欽[6]。陳六國不贊同傅申和張紫石的觀點,認為台北故宮本的書法風格可以反映唐代書法的情緒飽滿、激越擴張的時代特徵,並非後人臨摹或偽作,而其他兩本的書法存在缺陷[5]。賀宏亮亦不贊同傅申的觀點,認為台北故宮本是寫本而非臨摹或映寫,其真偽無從得知[7]

參考文獻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