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Centauruszzz/沙盒
美國國家藝廊 | |
---|---|
成立 | 1937年 |
地址 | 憲法大道20565號,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位於國家廣場、第3大街、第9大街和憲法大道西北段之間) |
坐標 | 38°53′29″N 77°01′12″W / 38.89147°N 77.02001°W |
參觀人數 | 5,232,277人(2017年,全球排名第七[1]) |
館長 | 凱文·費德曼 |
公共交通 | 華盛頓地鐵: 司法廣場站 國家檔案館站 史密森尼站 華盛頓公共汽車(Metrobus): 第四大街站、第七大街站 |
網站 | http://www.nga.gov/ |
地圖 | |
美國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及其附屬的雕塑花園(Sculpture Garden)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立藝術博物館,坐落於國家廣場、第3大街、第9大街和憲法大道西北段之間。
為美國民眾創建國家藝廊的想法最初來源於安德魯·W·梅隆(1855–1937)。梅隆先生本來是匹茲堡的金融家兼藝術品收藏家,他在1921年時來到華盛頓,成為了美國財政部的一名顧問。在他為社會服務的生涯中,他漸漸體會到:美國應該擁有一座足以匹敵世界其他偉大國家的藝術博物館。
1936年,梅隆寫信給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向他表示自己願意捐獻出精心收藏的藏品並利用自己的基金建立一座博物館。在總統的支持下,國會接受了梅隆的饋贈,在1937年的三月建立了國家藝廊。也正是在那一年,國立美術館在憲法大道路旁、國會山腳下的一片土地上開始破土動工了。
1941年3月17日國家藝廊的西棟建築正式開放給民眾參觀,自那以後,美國國家藝廊一直免費向公眾開放。
美術館的建築群包含東西兩個部分,靠地下通道相通。西棟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由約翰·羅素·波普所設計,而東棟建築由貝聿銘所設計,並於1978年開放。此外,國家藝廊在1999年增設了一個雕塑公園。
美國國家藝廊收藏的繪畫,素描,版畫,照片,雕塑,獎章和裝飾藝術涵蓋了從中世紀時期到當下的西方藝術發展史,其中不乏許多開宗立派的大師手筆和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品。國家藝廊同時也是北美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並經常提供橫跨世界各地與縱貫藝術史的特別展覽。儘管該館周邊有多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名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但該館與史密森尼學會並沒有隸屬關係。
建築
[編輯]
-
從國家大草坪上遠望剛建成不久的西棟建築
-
遠處背景是美國國會大廈
-
西棟內的圓形大廳(2004)
-
雕塑走廊 (2007)
-
建築中的小庭院(2010)
-
美國國立美術館及周邊的衛星圖(2002)
-
地下步道
-
中心廣場 (2010)
-
廣場上的噴泉 (2013)
-
東棟建築正面
-
東棟建築 (2014)
-
東棟的中庭 (2007)
館藏精華
[編輯]-
羅希爾·范德魏登, 少婦肖像畫, 1460年
-
喬爾喬內, 牧羊人讚歌, 1500年
-
拉斐爾, 聖母子, 1504–5年
-
喬爾喬內和提香, 威尼斯貴族肖像,1507年
-
喬凡尼·貝利尼與提香, 諸神的盛宴, 1514年
-
埃爾·格雷考, 拉奧孔, 1604–16年
-
尼古拉·普桑, 聖母升天,1626年
-
倫勃朗, 磨坊, 1648年
-
, 倫勃朗穿戴貝雷帽和豎領衣的自畫像, 1659年
-
約翰尼斯·維米爾, 寫信的女士, 1665-1666
-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讀書少女, 1776年
-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馬克特·阿讓特伊, 1810年
-
歐仁·德拉克羅瓦, 哥倫布和他的兒子們在拉拉比達, 1838年
-
愛德華·馬奈
老音樂家, 1862年 -
愛德華·馬奈, 梅子, 1878年
-
克洛德·莫奈, 維也納的藝術家花園, 1880年
-
文森特·梵高, 自畫像, 1889年
-
保羅·高更, 自畫像, 1889年
-
保羅·塞尚, 穿紅馬甲的男孩, 1888–1890年
-
梵高, 白衣少女, 1890年
-
莫奈, 日光下西面的盧昂主教堂, 1894年
-
盧梭, 赤道叢林, 1909年
-
愛德華·馬奈, 鐵路旁, 1872年
-
彼得·保羅·魯本斯, 日耳曼和阿格里皮納, 1614年
館藏美國名畫
[編輯]-
約翰·辛格爾頓·科普利, 沃特森和鯊魚,1778
-
吉爾伯特·斯圖爾特, 滑雪者, 1782
-
愛德華薩維奇, 喬治·華盛頓一家 1789-96
-
愛德華·希克斯, 和平的王國, c. 1834
-
托馬斯·科爾, 人生之路: 童年
-
托馬斯·科爾, 人生之路: 青年
-
托馬斯·科爾, 人生之路: 成年
-
托馬斯·科爾, 人生之路: 老年
-
托馬斯·科爾], 被稱為白山峽谷的山口景色(克勞福德峽谷), 1839
-
喬治·因尼斯, 拉克萬納峽谷, 1855
-
湯姆·艾金斯, 賽艇的貝格林兄弟, 1873
-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 熱帶的早上, (1877)
-
瑪麗·卡薩特, 潮流, 1882
-
阿爾伯特·平克漢姆·賴德爾, 齊格弗里德和萊茵河少女, 1888-1891
-
威廉·梅里特·切斯, 友善的問候, 1895
-
喬治·伯羅斯, 俱樂部全家福 1909
-
喬治·伯羅斯, 紐約, 1911
-
弗雷德里克·蔡爾德·哈薩姆, 同盟日,1917年5月, 1917
參靠來源
[編輯]- ^ The Art Newspaper Review, April 2018
- ^ Provenance. Nga.gov. [201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7).
- David Cannadine, Mellon: An American Life, Knopf, 2006, ISBN 0-679-45032-7
- Neil Harris, Capital Culture: J. Carter Brown,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nd the Reinvention of the Museum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ISBN 9780226067704
- Andrew Kelly, Kentucky by Design: The Decorative Arts, American Culture, and the Index of American Desig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15. ISBN 978-0-8131-5567-8
-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special number of Connaissance des Arts, Société Français de Promotion Artistique (2000) ISSN 1242-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