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柳如是別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柳如是別傳》,原題《錢柳因緣詩釋證稿》,是史家陳寅恪晚年的封刀之作,約八十餘萬言。

內容

[編輯]

《柳如是別傳》描寫的柳如是乃明末清初的名妓,嫁給錢謙益。陳寅恪對柳如是評價極高,認為是「民族獨立之精神」,為之「感泣不能自己」。但《柳如是別傳》的寫作動機,至今仍是一個謎疑[1]。陳寅恪自言「世所傳河東君(柳如是)之事實,多非真實,殊有待發之覆。今撰此書,專考河東君之本末,而取牧齋事跡之有關者附之」。何齡修認為「第五章《復明運動》實際上是全書主旨所在。」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緣起有一詩:「平生所學惟余骨。晚歲為詩欠砍頭。幸得梅花同一笑,嶺南已是八年留。」

成書

[編輯]

陳寅恪晚年雙眼已盲,雙腿又斷,只能以口述方式,由助手黃萱女士記錄,黃萱曾感慨地說:「寅師以失明的晚年,不憚辛苦、經之營之,鈎稽沉隱,以成此稿。其堅毅之精神,真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氣概」。此書是陳寅恪生前最後一部巨著,寫作時間最長、篇幅最大。1953年開始撰寫,至1964年夏天完稿,但因文革遲未付梓,直到1980年8月初版。吳宓說此書「藉以察出當時政治(夷夏)道德(氣節)之真實情況,蓋有深意存焉。絕非消閒風趣之行動也。」[2]

評價

[編輯]

錢鍾書對此書頗不認同[3],認為陳寅恪沒必要為柳如是寫那麼大的書[4][5]

註釋

[編輯]
  1. ^ 陳寅恪《詠紅豆》詩序云:「昔歲旅居昆明,偶購得常熟白茆港錢氏故園中紅豆一粒,因有箋釋錢柳因緣詩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屬草。」
  2. ^ 吳宓:《吳宓日記》1961年9月1日,《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177頁
  3. ^ 關於柳如是《男洛神賦》,錢鍾書說:「陳寅恪謂為賦陳臥子,迂謬可笑」,又說:「亦似耠孌童,所謂『雋郎』是也」
  4. ^ 《余英時論錢鍾書口占,用〈贈王〉韻》
  5. ^ 安迪的《我與錢鍾書先生的短暫交往》:「對王國維,錢先生說一向不喜歡此人的著作……對陳寅恪,錢先生說陳不必為柳如是寫那麼大的書……對張愛玲,錢先生很不以為然。」

參考書目

[編輯]
  • 何齡修:《柳如是別傳讀後》
  •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