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桂陽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桂陽郡西漢時設置的。在今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

建置沿革

[編輯]

漢代

[編輯]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置桂陽郡,一說五年立長沙國後分南部地區置,治所郴縣(今湖南省郴州市)。轄境約當今湖南省桂東郴州嘉禾寧遠道縣以南,廣東省連縣樂昌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等縣地。其後屢有變化。元鼎六年(前111年)分西部地區置零陵郡,宣帝以後相當今湖南省耒陽市以南的耒水流域、舂陵水流域和洣水下游及廣東省連江口以北的連江北江流域。

西漢後期,桂陽郡領十一縣:郴、臨武、便、南平、耒陽、桂陽、陽山(侯國)、曲江、含洭、湞陽、陰山(侯國)。王莽時,改桂陽郡為南平郡東漢初,復為桂陽郡。[1]後省陽山縣。漢順帝永和元年(136年),析置漢寧縣。[2]

建安十三年(208年)荊州牧劉表死後,劉備奉劉表長子劉琦繼任荊州刺史,桂陽太守趙范向其投降。劉琦死後,其勢力推劉備繼任。建安十九年(214年),孫權呂蒙奪取桂陽,劉備亦承認桂陽為其所有。

六朝

[編輯]

三國初期,劉備發起夷陵之戰討伐孫吳,桂陽郡等地叛亂響應,但被步騭鎮壓。

孫吳改漢寧縣為陽安縣。孫皓於桂陽郡南部分置始興郡,轄境縮小。晉武帝太康九年(589年),改陽安縣為晉寧縣。太康中,桂陽郡領六縣:郴、耒陽、便、臨武、晉寧、南平。[3]東晉時,析置汝城縣。[4]

隋唐

[編輯]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桂陽郡,其地屬郴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郴州為桂陽郡。桂陽郡領三縣:郴、臨武、盧陽。[5]蕭銑鳴鳳初,分郴縣置義章、平陽二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桂陽郡為郴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郴州為桂陽郡。桂陽郡領八縣:郴(今湖南省郴州市)、資興(今湖南省資興縣舊市鄉西)、義章(今湖南省宜章縣太平里鄉樟橋村)、義昌(今湖南省汝城縣城頭寨)、平陽(今湖南省桂陽縣)、高亭(今湖南省永興縣高亭鄉)、臨武(今湖南省臨武縣)、藍山(今湖南省藍山縣竹管寺鎮)。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桂陽郡為郴州。[6]

人口

[編輯]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桂陽郡有28119戶,156488口。[1]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桂陽郡有135029戶,501403口。[2]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桂陽郡有11300戶。[3]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桂陽郡有2219戶,22192口。[4]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桂陽郡有4666戶。[5]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桂陽郡有31303戶。[6]

行政長官

[編輯]

桂陽守(前205年—前148年)

[編輯]

桂陽太守(前148年—9年)

[編輯]

桂陽太守(25年—457年)

[編輯]

桂陽內史(457年—474年)

[編輯]

桂陽太守(474年—479年)

[編輯]

桂陽內史(479年—494年)

[編輯]

桂陽太守(494年—495年)

[編輯]

桂陽內史(495年—549年)

[編輯]

桂陽太守(549年—550年)

[編輯]

桂陽內史(550年—557年)

[編輯]

桂陽太守(557年—560年)

[編輯]

桂陽相(560年—563年)

[編輯]

桂陽太守(563年—568年)

[編輯]

桂陽內史(568年—589年)

[編輯]

桂陽郡太守(607年—621年)

[編輯]

桂陽郡太守(742年—758年)

[編輯]

國主

[編輯]

南朝宋桂陽國(457年—474年)

[編輯]
順陽國(456年—457年)/桂陽國(457年—474年)丨食邑2000戶→3000戶→5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順陽郡王→桂陽郡王 劉休範 456年—474年 宋文帝第十八子
伏誅,國除

南朝齊桂陽國(479年—494年)

[編輯]
桂陽國(479年—494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桂陽郡王 蕭鑠 479年—494年 齊高帝第八子
伏誅,國除

南朝齊桂陽國(495年—498年)

[編輯]
永嘉國(493年—495年)/桂陽國(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永嘉郡王→桂陽郡王 蕭昭粲 493年—498年 齊文帝第四子
伏誅,國除

南朝齊桂陽國(498年—502年)

[編輯]
桂陽國(498年—502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桂陽郡王 蕭寶貞 498年—502年 齊明帝第十一子
伏誅,國除

南朝梁桂陽國(502年—549年)

[編輯]
桂陽國(502年—549年)|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桂陽郡王 簡王 蕭融 502年追封 梁文帝第五子
2 桂陽嗣王 敦王 蕭象 504年—536年 蕭融兄子
3 桂陽蕃王 蕭悎 ?—549年 蕭象子
伏誅,國除

南朝梁桂陽國(550年—557年)

[編輯]
山陽國(549年—550年)/桂陽國(550年—557年)|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山陽郡王→桂陽郡王 蕭大成 549年—557年 梁簡文帝第八子
陳受禪,國除

南朝陳桂陽國(560年—563年)

[編輯]
清遠國(560年)/桂陽國(560年—563年)
以迎衡陽獻王之功封,食邑4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清遠郡開國公→桂陽郡開國公 侯安都 560年—563年
桂陽國世子 愍世子 侯敦 侯安都長子
伏誅,國除

南朝陳桂陽國(568年—589年)

[編輯]
桂陽國(568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桂陽郡王 陳伯謀 568年—589年 陳文帝第十三子
陳亡,國除

參見

[編輯]

註釋及徵引文獻

[編輯]
  1. ^ 1.0 1.1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2. ^ 2.0 2.1 《續漢書 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3. ^ 3.0 3.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4. ^ 4.0 4.1 《宋書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5. ^ 5.0 5.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6. ^ 6.0 6.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7. ^ 《後漢書 卷二十 銚期王霸祭遵列傳第十》
  8. ^ 《後漢書 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
  9. ^ 9.0 9.1 9.2 《後漢書 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10. ^ 《後漢書 卷四十四 鄧張徐張胡列傳第三十四》
  11. ^ 《後漢書 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12. ^ 12.0 12.1 《後漢書 卷八十六 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13. ^ 《後漢書 卷三十八 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14. ^ 《後漢書 卷七 孝桓帝紀第七》
  15. ^ 《後漢書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
  16. ^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弟一》
  17. ^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18. ^ 《三國志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註引《雲別傳》
  19. ^ 《三國志 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
  20. ^ 《三國志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裴註引《吳書》
  21. ^ 《三國志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裴註引《吳錄》
  22. ^ 《晉書 卷十二 志第二 天文中》
  23. ^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24. ^ 《北史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25. ^ 《宋書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26. ^ 《晉書 晉書 卷三十七 列傳第七》
  27. ^ 《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一》
  28. ^ 28.0 28.1 《宋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29. ^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30. ^ 《南史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31. ^ 《南齊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32. ^ 《梁書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四》
  33. ^ 《梁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34. ^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35. ^ 《梁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六》
  36. ^ 《周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
  37. ^ 《陳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38. ^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39. ^ 《陳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