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法國

座標48°51′24″N 2°21′07″E / 48.85667°N 2.35194°E / 48.85667; 2.35194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蘭西共和國
République française
格言: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法語
國歌:馬賽曲
«La Marseillaise»
大國璽英語Great Seal of France
Obverse Reverse
法國本土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法國本土的位置(深綠色

– 歐洲綠色及深灰色
– 歐盟綠色)  —  [圖例放大]

法國的領土[註 1]
法國的領土[註 1]
首都
暨最大城市
巴黎
48°51′24″N 2°21′07″E / 48.85667°N 2.35194°E / 48.85667; 2.35194
官方語言
及國家語言
法語[註 2]
政府單一制
半總統制
共和立憲制
• 總統
伊曼努爾·馬克龍
• 總理
弗朗索瓦·白胡
熱拉爾·拉爾謝法語Gérard Larcher
立法機構議會
參議院
國民議會
現役軍人203,250人
41,050人(預備役)
成立
• 法蘭克王國建立
481年
843年8月
1792年9月22日
• 建立並加入歐共體[註 4]
1958年1月1日
• 第五共和國憲法的通過
1958年10月4日
面積
• 總計
643,801平方公里[註 5][1]第41名
• 法國本土IGN
553,486 km2[註 6]第50名
213,010 sq mi
543,940.9 km2[註 7][2]第50名
210,026 sq mi
人口
• 2022年估計
67,897,000[註 8]第20名
• 法國本土2021年5月
65,239,000(第23名
• 密度
116/平方公里[註 9]第89名
GDPPPP2023年估計
• 總計
3.872兆美元[3]第9名
• 人均
58,827美元[3]第27名
GDP(國際匯率)2023年估計
• 總計
2.923兆美元[3]第7名
• 人均
44,408美元[3]第23名
堅尼系數 0.292[4](2019年)
人類發展指數 0.901[5](2019年)
極高極高 · 第26名
貨幣
時區UTC+1CET[註 12]
UTC+2CEST[註 13]
日期格式dd/mm/yyyy
行駛方位靠右
電話區號+33[註 14]
ISO 3166碼FR
互聯網頂級域.fr[註 15]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發音:[ʁepyblik fʁɑ̃sɛːz] ),通稱法國(France [fʁɑ̃s] ),是位於西歐並擁有海外大區及領地[註 16]雙首長制共和國家[6][7],首都與最大城市為巴黎。法國將行政區劃分為18個大區,其中有五個位於海外,其領土面積為643,801平方公里,是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法國本土氣候為海洋性氣候,海外領土則氣候多樣,在全球各洋均擁有大量島嶼。

法國人的先祖高盧人鐵器時代遷移到現在的法國領土生活,後羅馬共和國於前51年併吞了該地區,形成獨特的高盧-羅馬文化。法蘭克人於5世紀在此處建立了法蘭克王國,並逐步擴張至全西歐。987年,于格·卡佩即位為王,被後世視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該王國成立之初是個強大但分權的封建王國,直到12世紀末期法王腓力二世開始集中王權,並在布汶戰役戰勝神聖羅馬帝國安茹帝國的聯軍,逐漸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14世紀到15世紀,法國與英格蘭王國爆發百年戰爭。戰勝後,法國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其文化與藝術因法國文藝復興迅速發展,並在大航海時代建立了全球殖民帝國。16世紀下半葉,法國內部因新舊教之爭爆發宗教戰爭。17世紀中期,法國贏得了三十年戰爭法西戰爭,再度成為歐洲霸主[8]。隨後約一百年裏,法國以廣泛的軍事征伐與文化成就著稱。18世紀中期法國在七年戰爭失利,其世界強權被英國取代,並且在支持美國獨立後爆發財政危機,促成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推翻了舊制度並頒佈了《人權宣言》。

19世紀初,拿破崙·波拿巴稱帝,率領法軍多次擊敗反法同盟,法國本土面積達到頂峰。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法蘭西第一帝國解體,法國陷入了動盪的衰弱期,直到克里米亞戰爭後再度成為歐陸霸主。1870年拿破崙三世退位,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之後,法國社會度過了一段經濟、文化、科學繁榮的美好年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作為協約國的主力戰勝德意志帝國,但在戰爭中損失巨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於1940年被軸心國佔領。戴高樂將軍隨後流亡海外並組建自由法國,該政權於1944年解放本土。當前的第五共和國由戴高樂於1958年成立,並與許多前殖民地保持經濟與軍事交流。

法國至今已是個極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以名義GDP為量度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其經濟海域為世界第一大。法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工業和農業,國家也掌控了部份的經濟結構,並給予大量的財政支持。法國作為世界藝術、科學與哲學中心的地位維持了數百年之久,其在歷史上也是長時間的歐洲霸主[8],並被部分歷史學家視作17世紀中後期的世界第一強國[9]。當今法國仍是世界強國之一,在軍事、經濟、文化、政治、科技、教育上均有全球性的顯著影響力。法國為國際公認的有核國家,其企業軍火銷售金額位居世界第二。1945年以來法國即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法國還是法語國家組織七國集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

國名

[編輯]

中文的「法國」是「法蘭西國」之簡稱,「法蘭西」最早源於拉丁文中的「Francia」,意指「法蘭克人之國」[10],現今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中仍稱法國為Francia,而法國國名的英語France、德語Frankreich和荷蘭語Frankrijk也擁有與Francia相同的詞根

「法蘭克」由什麼來,則有不同的理論:有指此衍生於原始日耳曼語「frank」(「自由」)[11],因為羅馬征服高盧後,只有法蘭克人不用納稅[12];也有說法指其來源於意為「長矛」或「標槍」的「frankon」一詞,因為該民族所用之投擲斧名稱為「Francisca[13]。另外,根據捷克歷史學家戴維·甘斯英語David Gans所載,「法蘭西」亦建基於「Franci」一稱。此乃公元前61年、卡姆布里族(Sicambri)其中一任君王之名字,而此君王的主權一直延伸至萊茵河以西、遠至史特拉斯堡比利時之地[14]

漢字文化圈中,法國的常用漢字表記有法蘭西佛蘭西兩種形式。「法蘭西」一詞最早在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兩廣總督楊琳上報朝廷的奏摺中出現[a];簡稱「法國」則始見於咸豐七年(1857年)由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編輯的月刊《六合叢談》。「佛蘭西」一詞最早見於雍正八年(1730年)陳倫炯《大西洋記》,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林則徐編譯的《四洲志》亦使用「佛蘭西」[15]漢語越南語中使用「法蘭西」(越南語Pháp Lan Tây法蘭西)的表記,簡稱法國(越南語Pháp quốc法國),而日語韓語中則沿用「佛蘭西」的表記(日語:仏蘭西朝鮮語:불란서佛蘭西),簡稱佛國(日語:仏国韓語:불국佛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語韓語大韓民國標準語)中,佛蘭西的漢字表記形式不再廣泛使用,而改用音譯的形式,日語以片假名寫為フランス,韓語(大韓民國標準語)為프랑스,但單字簡稱(日語:;韓語:)仍然廣泛使用。在希伯來語中法國的名稱為צרפת‎(Tzarfat)。毛利語稱法國為Wīwī,源自法語的「Oui, oui」(是,是)。

歷史

[編輯]

古代至法蘭克王國

[編輯]
方形神殿羅馬帝國於法國的著名建設之一

現今的法國地域早在史前時期就有人居住,法國境內大量發現了時間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中葉的尼安德塔人化石,以法國西南部一地出土的最具代表性,還在多爾多涅省比利牛斯山發現史前人類製作的石洞壁畫[16],在全國範圍內也找到數座新石器與紅銅時代文化遺址,如冶金、開採金、銅、鐵等技術的遺址,還有位於布列塔尼卡納克巨石林[17]。鐵器時代則是以凱爾特人的哈爾施塔特文化遺址為代表。

前600年,古希臘人開始向黑海、地中海、亞得里亞海沿岸各地殖民,他們中來自伊奧尼亞的一支在西地中海岸建立馬薩利亞殖民地,該城也因此成為法國最古老的城市──馬賽[18][19]。與此同時,一些凱爾特人經陸地遷入法國,分佈地域幾近覆蓋法國全境,成為後世所稱的高盧人[20]。前390年,高盧酋長布倫努斯率軍穿越阿爾卑斯山前往今意大利,在阿利亞河戰役擊敗羅馬軍隊,短暫控制羅馬地區。前125年,羅馬征服高盧南部,建立諾斯特拉行省[21]。之後,尤利烏斯·凱撒征服高盧全境,且於前52年平息了酋長維欽托利的叛亂[22],此後奧古斯都將高盧分區建省[23]。羅馬統治時間長達400年,期間建設了大量羅馬式城市,帶給法國諸多羅馬文化與建築,高盧人逐漸羅馬化,汲取羅馬文化習俗、並開始使用拉丁語。250年至280年,高盧邊境地區屢遭蠻族侵襲[24]。4世紀上半葉,這種狀況有所改善,高盧地區迎來復興和發展[25]。5世紀起,蠻族對羅馬掀起大規模入侵[26],羅馬帝國陷入崩潰,歐洲民族大遷徙於此時開始。汪達爾蘇維匯奄蔡日耳曼部族穿越萊茵河,進入高盧、西班牙和其它曾屬於羅馬帝國的地區定居[27]

西羅馬帝國末期,軍事衰退,內部動亂,異族入侵。476年,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蠻族軍閥奧多亞塞廢黜,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領土被各大勢力佔據。五世紀初,法蘭克人克洛維統一法蘭克人諸部,皈依基督教後定都巴黎,建立法蘭克王國。克洛維後代墨洛溫王朝先後對外用兵,勢力擴張到當代法國大部分地區,但7世紀以後王權式微,宮相查理·馬特成為法蘭克王國的統治者。751年,國王希爾德里克三世被查理·馬特之子矮子丕平廢黜,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溫王朝[28]。之後,丕平之子查理曼對外征伐,控制今法德意地區,在800年於羅馬被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帝[29]。843年,查理曼的三位孫子洛泰爾路易查理簽署《凡爾登條約》,將帝國分為西、中、東法蘭克。當時西法蘭克諸侯林立,政局不穩,且王族迅速絕嗣。885年,東法蘭克國王胖子查理被推舉為西法蘭克國王,但由於施政不佳,其子未能繼承王位,巴黎圍城戰有功的厄德成為新國王。之後,西法蘭克在不同家族之間統治,直到法蘭克公爵于格·卡佩稱王,建立卡佩王朝為止[30]

卡佩王政至文藝復興

[編輯]
腓力二世任內勵精圖治,擴大王權統治範圍,被視作法國史上最傑出的君主之一

于格·卡佩稱王被後世史學家視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直到腓力二世統治以前,卡佩王朝的統治者都仍以「法蘭克國王」自居。卡佩王朝建立之初,面臨到加洛林王朝後期相同的困境,其治下的貴族越發獨立,王權衰微[30][31]。1066年,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率軍跨海征服英格蘭,法國文化開始影響不列顛群島。之後在11到13世紀,法國貴族十字軍東征運動中扮演主力角色,以致阿拉伯人將十字軍稱為「法蘭克人」[32],法語也成為黎凡特地區十字軍國家通用語[32]。1180年,腓力二世登基。在他為時43年左右的統治期間,法國王室不僅取得諾曼第公國法蘭德斯的統治權、在布汶戰役擊潰了神聖羅馬帝國安茹帝國組成的聯軍。腓力二世使法國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33],並自稱「法蘭西國王」,而非先王們自稱的「法蘭克國王」。法國接下來在數碼卡佩王朝君主的統治下愈發強大,此時期也成為法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之一。

1328年2月1日,法國國王查理四世去世[34],其堂兄腓力六世依據男性子嗣的繼承慣例於不久後繼承王位,此舉雖引起查理四世的外甥愛德華三世的不滿,但後者仍向前者稱臣,直到1330年代雙方因蘇格蘭問題與領土爭議發生齟齬,腓力六世沒收吉耶訥,愛德華三世才再次聲索法國王位,雙方爆發百年戰爭[35][36]。戰爭前期英軍攻勢凌厲,佔領廣闊的法蘭西領土。但在第二階段,法軍在歷精圖治的查理五世和優秀將領蓋克蘭的指揮下收復故土,雙方進入停戰狀態。與此同時,黑死病也在此時肆虐西歐,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大大削弱了法蘭西的國力,其近半數人口死於這種致命的瘟疫[37][38]。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率軍再次入侵,其子在之後被立為法王,但之後聖女貞德讓·德·迪努瓦阿蒂爾·德·里奇蒙等人指揮法軍將英軍逐步趕出法國,最後在福爾米尼戰役卡斯蒂永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

15世紀法國興起文藝復興,創造了矚目的文化成就。法語藉由《維萊科特雷法令》取代拉丁語成為法蘭西的官方語言,隨後又風靡於歐洲上層社會。文藝復興時期,法蘭西與他國的戰爭並未停歇,1494年至1559年法蘭西圍繞意大利地區同西班牙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發生多次武裝衝突,史稱意大利戰爭宗教改革同樣影響法國。在法蘭西,雨格諾派新教勢力的代表,雨格諾派與天主教會的爭鬥引發宗教戰爭,這期間發生臭名昭著的聖巴托洛繆大屠殺,數千名雨格諾派信徒喪命[39]

波旁王政

[編輯]
「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期間實行君主專制,自稱「朕即國家」。此時期法國成為歐洲的頭號強國

1589年,卡佩王朝的後裔納瓦拉國王亨利繼承法國王位,稱亨利四世,開啟波旁王朝的統治。1598年亨利四世頒佈《南特敕令》,肯定雨格諾派的合法性,宗教分裂的亂局一度終結。地理大發現後,新大陸亦出現法國探險家的身影,例如雅克·卡蒂埃薩米埃爾·德尚普蘭。根植於法國探險家的探索與皮毛貿易活動,法國殖民者在北美洲開拓廣大的殖民地,是為新法蘭西路易十三統治時期,在宰相黎塞留主導下,法國國力日益強盛,在歐洲的影響力也空前加強,並加入了三十年戰爭取得最終的勝利。路易十三的繼承者路易十四年幼時,法國由安妮王太后馬扎然攝政。此時段發生反對君主專制投石黨亂,而當時法國正與西班牙交戰,法國一度面臨內憂外患。投石黨亂平息後,法蘭西貴族勢力不再對王權構成威脅,這為隨後路易十四時期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打下基礎。而在法國名將蒂雷納子爵率軍戰勝西班牙帝國後,法蘭西王國的國力於路易十四統治期間達至巔峰,成為無可爭議的歐洲霸權。路易十四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人治不可挑戰。路易十四統治期間的法國,不僅是歐洲第一的人口大國,更是當時歐洲的陸海雙料霸權,在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法語成為歐洲上層社會首崇的語言,在外交、科學和文學上皆為最為通用之語言,直至20世紀才漸為英語取代[40]。法國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都擁有殖民地,稱為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宗教方面,路易十四撕毀《南特敕令》,囚禁上千名雨格諾派信徒,維護天主教支配地位。

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繼承了太陽王的王位,沿用其君主專制。法國的霸主地位在路易十四統治後期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始動搖,法國宰相弗勒里休養生息,成功使得法國於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後再度成為歐洲第一強國。但法國在七年戰爭(1754年-1763年)中戰敗,失去在美洲印度的廣大殖民地。不過,法國在歐洲的領地不減反增,洛林科西嘉島分別在1766年和1770年成為法國的一部分。此時法國龐大的稅務問題開始加劇,財政嚴重入不敷出,他死後15年,法國即爆發反對君主制的大革命[41][42]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之孫,他以大量資金與派遣艦隊支持美國獨立,釀成財政危機,為大革命埋下禍根。路易十六統治時期,啟蒙思潮興起,法國科學家也創造有科學成就——1778年安托萬·拉瓦錫發現氧氣;1783年孟格菲兄弟發明載人熱氣球。法國探險家路易·安托萬·布干維爾拉彼魯茲伯爵參與全球航行與地理勘探。啟蒙思潮宣揚理性主義,主張將理性主義作為統治合法性權威性的來源和判斷標準,這動搖了法國君主專制的思想根基。

大革命與拿破崙

[編輯]
1789年7月14日,法國革命者攻佔巴士底獄

為尋求解決財政問題,法王路易十六於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但會議很快陷入僵局。第三等級平民的代表對於自身權利不滿,自行組織國民議會,公開反對王權權威。數日內局勢緊張,巴黎陷入暴動。7月14日,憤怒的示威者攻佔了法國王權的象徵巴士底獄。7月14日被視作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標誌,這一天隨後被定為法國國慶日。8月26日,《人權宣言》頒佈,這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法國試圖據此確立基本的人權。宣言強調「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言論自由以及司法公正。它呼籲廢止王室與貴族的特權,主張人人生而自由平等。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出逃,打破了民眾對於君主立憲的幻想。儘管路易十六隨後同意簽署新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多數民眾自此開始傾向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然而廢除君主或是削弱王權的嘗試均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反對,奧地利和普魯士國王發表《皮爾尼茨宣言》以警告革命者不要進一步侵犯路易十六的權力。1792年4月20日,法國對奧地利宣戰,法國大革命戰爭爆發。戰爭期間法國國內暴亂接連不斷,8月10日,民眾攻佔杜伊勒里宮,拘禁國王、王后[43]九月屠殺隨後發生[44]。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93年,路易十六被判叛國,走上了斷頭台

1804年稱帝的拿破崙·波拿巴。他通過一連串的軍事征服,建立龐大的帝國,傳播了法國的革命理念和法治思想

新生的共和國面臨內憂外患——歐洲列強不斷施加壓力,國內反革命暴亂不斷。1792年4月20日,法國對哈布斯堡君主國統治者弗朗茨二世宣戰[註 17],大革命戰爭爆發。戰爭初期法軍的表現不佳,聯軍看似很快能贏得這場戰爭,但在瓦爾密戰役後局勢轉變,法軍開始在各個戰線出擊,征服了比利時萊茵蘭薩伏依等地區。1793年,法國對荷蘭英國西班牙宣戰,但此時局勢再次對法國不利。同年9月,羅伯斯庇爾建立專政統治,稱為雅各賓專政。1793年至1794年,有16,000至40,000人被處決;法國西部,「藍黨」(Bleus,革命支持者)與「白黨」(Blancs,君主制支持者)的衝突不斷[45][46]。而後法軍頒佈總體戰令,到1795年年初不僅再次征服比利時,還佔領荷蘭萊茵河左岸,同年普魯士、荷蘭、西班牙退出戰爭。1796年,三個法國軍團向奧地利本土進攻,僅有拿破崙·波拿巴的意大利軍團擊敗敵軍,向維也納進軍迫使奧地利人休戰,在1797年10月17日簽訂《坎波福爾米奧條約》。

法國控制西歐與南歐後將目光轉向埃及,在1798年派出部隊征服埃及。同年新的反法同盟被組建起來,東歐強權俄羅斯也加入對法戰爭。法軍在戰爭初期征服那不勒斯後,就在各個戰線不斷挫敗,但隨着俄軍在蘇黎世的慘敗與聯軍在荷蘭的失利,法國避免了被入侵的絕境。1799年11月,自埃及歸國的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成為第一執政,在隔年6月的馬倫戈戰役取得勝利,重新控制北意大利。德意志地區的法軍也在12月2日贏得霍恩林登戰役,第二次反法同盟失利。1801年2月9日,法奧雙方簽訂《呂內維爾條約》;1802年3月25日,法國與英國簽訂《亞眠和約》,法國大革命戰爭結束。

1804年,拿破崙加冕為帝。1805年,拿破崙先在烏爾姆戰役殲滅奧軍大部,再在奧斯特里茨戰役擊敗俄奧聯軍,大破第三次反法同盟。1806年,拿破崙在耶拿戰役擊敗普軍攻佔柏林,然後在波蘭地區與俄軍鏖戰,於1807年夏在弗里德蘭戰役大破俄軍。1808年,拿破崙率軍入侵西班牙。1809年,拿破崙再次攻佔維也納,然後在瓦格拉姆戰役擊敗奧軍主力。1812年,拿破崙因「大陸封鎖」問題對俄宣戰,然因俄軍焦土戰略與補給問題敗,帝國根基動搖。之後,聯軍組建第六次反法同盟發動反攻,拿破崙屢勝卻難掩頹勢,於1814年退位。1815年拿破崙歸國,但在滑鐵盧戰役後再次被流放,於1821年在聖赫勒拿島病逝。

政權更迭

[編輯]

拿破崙退位後,波旁王朝復辟。1830年,波旁王朝再度被推翻七月王朝建立。1848年,歐洲掀起革命浪潮,七月王朝未能倖免,被二月革命推翻,隨後第二共和國建立。第二共和國政府重啟第一共和時期的改革,再次廢除奴隸制,並推行普選。1852年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之侄)稱帝成為「拿破崙三世」,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拿破崙三世希望提升國際地位,參與和主導多場戰爭,如克里米亞戰爭法墨戰爭第二次意大利獨立戰爭。在意大利,法國吞併原屬撒丁王國薩伏依尼斯,得到領土利益。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御駕親征的拿破崙三世黯然下台。新建的共和政府挫敗巴黎的無產階級公社起事,建立較為穩定的共和政權,史稱第三共和。此時期歐洲步入新帝國主義時期,法國也參與歐洲列強在全球範圍內對於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爭奪。19世紀至20世紀,法國奪得幅員遼闊的殖民地(尤其在非洲),建立領土遍佈全球的殖民帝國,僅次於大英帝國。在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法國的領土面積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總陸地面積的8.6%。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法國國內和國際局勢趨於穩定,經濟獲得長足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事業也日臻成熟,樂觀主義成為社會的一種現象。這段時期被稱為「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1905年法國通過法案完成政教分離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法軍士兵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意志帝國駐法大使威廉·馮·舍恩遞交對法宣戰書,德軍開始實行戰略進攻計劃「施里芬計劃」,經低地地區入侵法國[47]。戰爭初期,德軍攻勢凌厲,直到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被法軍擊敗。之後,雙方經歷一系列的運動戰後,開始挖掘戰壕轉變成對峙的塹壕戰。1915年,法軍對德軍陣線發動一系列成效不彰的攻勢,損耗不少法軍的有生力量。1916年2月,德軍對凡爾登進攻,雙方對主要要塞發動多次來回爭奪。7月,法國與英國發動索姆河攻勢。1916年末,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結束。1917年,法國又發動一次大型攻勢,但被德軍良好的防禦擊敗。1918年初,德軍發動皇帝會戰,兵鋒直指巴黎,但被法軍在第二次馬恩河戰役擊敗。下半年,法國元帥福煦發動百日攻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法國作為協約國的主力部隊,以慘痛的代價贏得勝利。124萬名法軍士兵喪命,佔法國總人口的4%[48],其中在1912年至1915年間徵召的士兵有27%-30%的死亡率[49]

戰間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戰間期法國左翼政治聯盟人民陣線曾贏得立法選舉,得以在全國推行多項改革,包括年假八小時工作制和婦女參政等。

夏爾·戴高樂是法國20世紀的關鍵人物,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由法國運動的領袖,也是後來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在總統任期(1959-1969)內着手實行去殖民化政策,平息「五月風暴」運動,並保住法國在戰後的大國地位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軍雖在比利時的阿尼戰役讓布盧戰役暫時遲滯德軍,但最終沒能阻擋住納粹德國的凌厲攻勢,1940年6月22日本土宣告淪陷第三共和國滅亡[50][51]。1940年7月10日,國會決定將權力移交給老元帥菲利普·貝當[註 18],法國本土被德國劃分為北方的軍事管轄區和南方的自由地區,其中自由地區由貝當政府統治,政府設在維琪,故名「維琪政權」,正式國名為法蘭西國(l'État français),受德國控制,實施了一連串壓制言論自由的舉措;除了政治層面以外,亦加強國家對經濟、宗教與社會等各層面的管控。法國的國家格言更從「自由、平等、博愛」被置換成了「勞動、家庭、祖國」(Travail, Famille, Patrie)。夏爾·戴高樂領導自由法國運動繼續抵抗,並在倫敦設立有流亡政府[52]。自1942年至1944年,大約160,000名法國公民(其中有約75,000名猶太人)被送往在德國和波蘭的滅絕營集中營[53][54][55][56]。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而自由法國8月發動龍騎兵行動解放南法。翌年法國解放,戴高樂成立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接管法國本土,繼續與德國交戰,並着手清算通敵者。臨時政府亦推行了一些改革,包括給予女性選舉權和建立社會保障系統等。

解放到現代法國

[編輯]

戰後臨時政府實施新憲法,建立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同時法國是1949年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創始成員。在印度支那半島,法軍試圖恢復殖民統治,但在最終於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中失利,敗給越南獨立同盟會。在阿爾及利亞法國亦陷入反殖民戰爭泥潭。法國國內政局受阿爾及利亞危機影響,衝突不斷,關於是否繼續控制這個有超過100萬歐洲人定居[57]的北非本土省的爭議,使內戰險些上演[58]

1958年,法國政局動盪,內閣更換頻繁,加上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拖累國力受損。當年5月,部分軍官在阿爾及爾發起五月十三日政變法語Coup d'État du 13 mai 1958,5月25日在法國南部也發生反政府暴亂,迫使時任總統勒內·科蒂任命當時已下野的戴高樂擔任總理。10月5日,戴高樂宣告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1月進行國民議會選擧,以戴高樂為首的保衛新共和聯盟取勝。欠缺穩定性的第四共和國憲法被新憲法取代,擴大了總統的權力[59],首任總統即是二戰期間的英雄戴高樂。戴高樂政府試圖終止反殖民戰爭,以保證國家的統一。1962年法國簽署《埃維昂協定英語Évian Accords》結束戰爭,阿爾及利亞獲得獨立。餘下的法國殖民地,被稱為海外省和海外領地。法國在戰後的1945年至1975年經濟出現快速增長、建立高度發達的社會福利體系[60],稱為黃金三十年。在美蘇冷戰的國際背景下,戴高樂實行「民族獨立」的政策,他主導法國退出北約的軍事一體化組織,着手執行核計劃英語Force de dissuasion,使法國最終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為團結歐洲國家以與美蘇抗衡,他與西德簽署《愛麗舍條約》,恢復雙方的合作關係,推動法德和解。1968年法國爆發五月風暴學生運動,社會反響巨大。這次運動被看作是法國由保守道德思想(如宗教、權威尊重和愛國主義)轉向自由道德思想(世俗主義個人主義性革命)的分水嶺。儘管亂局被政府平息,但此次運動表現出的政府與部分民眾的隔閡,使得政府失去部分民心。1969年,戴高樂關於削弱參議院權力的修憲案公投英語French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1969失敗,宣佈辭去總統職務。

2015年巴黎共和國廣場共和遊行

在後戴高樂時代,法國雖仍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經濟體之一,但面臨着多項經濟問題,有着高失業率和高公共債務。在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法國站在歐洲一體化發展的最前沿。1992年法國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9年參與建立歐元區,2007年又簽署《里斯本條約[61]。法國的注意力也重新轉向北約,參與大部分與北約成員國相關的軍事行動[62]

自19世紀起,便有大量移民定居法國。最初他們大多數是來自歐洲天主教國家的男性外籍工人,失業時多數亦會選擇回國[63]。20世紀70年代,法國面臨經濟危機、開始放寬移民政策,給予移民永久定居權,遂迎來新移民(大多數來自非洲馬格里布地區[63])。放開移民亦導致社會問題,數十萬穆斯林享受公共住房補貼的同時,擁有着高失業率[64],這個現象在大城市最為明顯。法國放棄同化政策,不再強制要求移民遵守法國傳統價值觀以及文化規範。政府允許移民保留他們自己的文化習俗,僅需融入社會[65]

21世紀初恐怖主義興起,法國亦遭到波及,面臨恐怖襲擊威脅。2015年1月的查理周刊總部槍擊案引發法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愛國遊行,有超過440萬人參加,即2015年共和遊行[66][67]。2015年11月巴黎再遭恐怖襲擊,造成137人死亡。這次襲擊事件是二戰以來法國領土上傷亡人數最多的事件[68][69],也是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以來歐盟國家傷亡最為慘重的襲擊事件[70]。2016年法國國慶日尼斯遭到恐怖襲擊,85人死亡、202人受傷[71]。法國自2015年11月13日遭受恐怖攻擊以來,因為斷續發生的恐怖攻擊而數次延長緊急狀態,最新的一次延長預計延長至2017年11月1日[72]

地理

[編輯]

領土地形

[編輯]
法國本土地形圖,顯示人口數超過100,000的城市
法國專屬經濟區面積大小位居世界第一名

法國的歐洲部分稱為法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端41°至51°N、6°W至10°E之間,南北東西均橫跨約1000公里,領土形狀呈六邊形,屬於溫帶。法國本土北達北海,西北及英倫海峽,西抵大西洋,南至地中海,與東北部的比利時盧森堡、東部的德國瑞士、東南的意大利摩納哥以及西南的西班牙安道爾接壤。法國南部和東部的國境線分佈的山峰山脈有比利牛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侏羅山,河流有萊茵河。在地中海上,轄有科西嘉島和眾多海岸群島。

法國在世界範圍內擁有眾多海外省和海外領地,這些領土之間的行政區劃等級和管轄形式有所不同,它們分別位於:

其中,法屬圭亞那巴西蘇里南接壤,法屬聖馬丁荷屬聖馬丁接壤。

法國的歐洲領土面積為551,500平方公里(212,935平方哩),為歐盟成員國中最大[73]。法國國土(包括海外領地,不包括阿黛利地)的總面積為643,801平方公里(248,573平方哩),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0.45%。憑藉分佈於全球範圍的海外領地,法國擁有11,691,000平方公里(4,513,920平方哩)的專屬經濟區,位居世界第一。

法國國土地形種類多樣,在西北部有沿海平原,在東南和西南部分別有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中南部則是中央高原。位於法國和意大利邊境的白朗峰海拔4,810.45米(15,782呎)[74],是歐洲海拔最高的山峰。法國的大部分地區形成於不同的斷塊活動分期,其中阿摩里卡丘陵中央高原莫爾旺山佛日山脈亞爾丁山脈科西嘉島形成於古生代華力西造山運動阿爾卑斯山脈比利牛斯山脈侏羅山則顯得年輕一些,侵蝕形式更少。法國60%的城市具有地震風險,但近年來地震帶保持穩定。幾大地塊將法國分為數個沉積盆地,包括西南部的亞奎丹盆地和北部肥沃的巴黎盆地。法國的沿海沿河地區風景各異,如蔚藍海岸的山地、阿爾巴特海岸英語Côte d'Albâtre止於斷崖的高原,索洛涅地區的森林濕地以及朗格多克的寬闊平原。

法國境內河流眾多,縱橫交錯。法國的河流系統主要由四大河流組成,即盧瓦爾河塞納河加龍河羅訥河,流域覆蓋62%的土地。萊茵河默茲河有時也被納入法國的河流系統,但它們在法國並不如在歐洲重要。其中,羅訥河於卡馬格注入地中海,將中央高原與阿爾卑斯山脈隔開。巴黎的塞納河左岸涵蓋塞納河畔一個整體的扇形區域,在巴黎市區內如果乘船由塞納河順流而下,船首左側所展現的,即是塞納河左岸風光。塞納河左岸是巴黎建市初期的見證人,它的腹地集中巴黎創立初期的歷史遺蹟。

氣候生態

[編輯]
法國氣候分區示意圖(柯本氣候分類法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法國本土大部分的平原地區(科西嘉島除外)屬於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涼,常年有雨,南部的平原或丘陵地區屬於地中海式氣候,夏干冬雨。月平均氣溫:1月西部及南部約4-7°C,東部及北部約1-3°C;7月北部及西部約16-18°C,南部及東部約21-24°C。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山區達1500毫米以上。氣候類型細節如下:

法國國內的國家公園(紅)、地區公園英語Regional_natural_parks_of_France(綠)與海洋公園(藍)位置示意圖

法國於1971年設立環境部,是世界上最早設立環境部的國家[75]。雖然法國是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其它發展中國家少,位列世界第19位[76]。這與1973年石油危機後法國大力發展低污染[77][78]核電技術不無關係[79],現今法國總發電量的75%來自核能[80]。與其它歐盟成員國相同,法國同意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定於2020年削減1990年水平的20%[81],相比之下,美國僅計劃削減1990年水平的4%[82]。法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保持在較低水平,低於人口眾多的中國(2009年數據[83])。2009年[84],法國曾計劃徵收17歐元/噸的碳稅,這將為法國政府提供每年大約40億歐元的收入[85],但該計劃最終因經濟效益原因流產[86]

法國28%的國土為森林所覆蓋[87][88],而其中一些富多樣化的森林擁有超過140個樹種[89]。法國擁有9個國家公園[90]和46個自然公園[91],而政府定於在2020年將20%的專屬經濟區建為海洋保護區英語Marine Protected Area[92]。法國政府亦在一些景致美麗的村落設立地區自然公園(parc naturel régional[93],以保證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不受破壞[94],同時也促進自然科學層面上生態研究和公共教育的發展[95]。截至2019年,這樣的地區公園有54座。

在2016年美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發佈的環境績效指數列表中,法國以88.20的分數位列世界第10位[96]

行政區劃

[編輯]

法國的一級行政區為大區(région),全國共有18個大區(包括科西嘉[97],其中5個是海外大區(DOM)[98];過去本土大區共有21個,2014年經投票後合併部分大區成為13個本土大區。大區又被分為101個(département)[99],按照字母順序編號,用於郵政編碼(亦曾用於車牌號碼)。在101個省中,有5個海外省(與海外大區重疊),其與本土省享有相同的地位。101個省又被分為335個(arrondissement),區又被分為2,054個(canton)[100],縣被分為36,658個市鎮(commune),由選舉產生的市議會治理[100]。人口最多的三個市鎮(巴黎馬賽里昂)又劃分為45個市區。大區、省與市鎮被稱為領土集體(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擁有本地議會和行政長官;區與選區則沒有這樣的設定。1940年以前,區也屬於領土集體,擁有議會,這被維琪政權暫停,1946年被第四共和正式廢止[101]

法國擁有瓜德羅普法屬圭亞那馬提尼克留尼旺馬約特5個海外大區,法屬波利尼西亞聖巴泰勒米法屬聖馬丁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瓦利斯和富圖納新喀里多尼亞5個定義各異的海外集體(COM),法屬南部領地1個海外領地,以及1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克利珀頓島。海外地區為法蘭西共和國的一部分,但並非歐盟的一部分(聖巴泰勒米除外)。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和瓦利斯和富圖納組成太平洋集體,統一使用太平洋法郎[102],與歐元之間採取固定匯率;其它海外地區現使用歐元[103]

法國是一個單一制國家,上述的任何部分都不握有主權

大區(含海外大區) 首府 面積/km2 人口
大東部(Grand Est) 史特拉斯堡 57,433 5,552,388
奧文尼-羅訥-阿爾卑斯(Auvergne-Rhône-Alpes) 里昂 69,711 7,757,595
勃艮第-法蘭琪-康堤(Bourgogne-Franche-Comté) 第戎 47,784 2,816,814
布列塔尼(Bretagne) 雷恩 27,208 3,273,343
中央-盧瓦爾河谷(Centre-Val de Loire) 奧爾良 39,151 2,570,546
科西嘉(Corse) 阿雅克肖 8,680 320,208
上法蘭西(Hauts-de-France) 里爾 31,813 5,973,098
法蘭西島(Île-de-France) 巴黎 12,012 11,959,807
諾曼第(Normandie) 魯昂 29,906 3,568,476
新亞奎丹(Nouvelle-Aquitaine) 波爾多 84,061 5,808,594
奧克西塔尼(Occitanie) 圖盧茲 72,724 5,626,858
盧瓦爾河地區(Pays de la Loire) 南特 32,082 3,553,353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Provence-Alpes-Côte d'Azur) 馬賽 31,400 4,935,576
瓜德羅普(Guadeloupe) 巴斯特爾 1,628 403,750
圭亞那(Guyane) 皆因 83,534 239,450
馬提尼克(Martinique) 法蘭西堡 1,128 386,486
留尼旺(La Réunion) 聖但尼 2,511 844,994
馬約特(Mayotte) 馬穆楚 374 212,645

政治

[編輯]
弗朗索瓦·白胡
總理(2024年就任)

法蘭西共和國是實行半總統制單一制共和國,具有悠久的民主傳統[104]。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於1958年9月28日由法國民眾全體公民投票通過[105],決定第五共和國的國家政體運作方式。此後憲法經歷多次修訂,它大幅度地增強行政機關與議會的關係。所有行政機關共有兩位領袖,一是共和國總統,二是總理

總統是法國的國家元首,擁有任免總理,主持內閣會議和頒佈法律的權力,同時也是國家軍隊的最高司令,由普選直接產生,經過兩輪投票,獲過半數支持的候選人當選總統。總統任期原本為七年,2000年9月24日法國全民公投之後確立總統任期由七年縮短為五年,並最多可連任二次[106]。總統主持內閣會議,頒佈法律;總統亦是三軍統帥。另外,根據憲法第16條,在面臨重大危機時,總統擁有採取非常措施的權力,例如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或啟動全國動員令等,並有權解散國民議會。目前的總統為伊曼努爾·馬克龍,是法蘭西共和國的第二十五任總統,於2017年5月14日正式上任。

總理是法國的政府首腦。總理係由國民議會席次過半黨派(或聯盟)組成的聯合政府推舉而出,由總統任命。根據法國憲法第8條,有權任命政府內閣其他成員。根據憲法第20和21條,在總理的領導下,政府決定並主管國家的政策;領導政府的運作,保證法律的實施;政府向議會負責,並對議會的議事日程有很大的影響力。過去總統和總理曾經分別隸屬不同而互相對立的政黨,當總統所屬政黨在國會佔過半,總統所委任的總理就是總統所屬政黨,變成由總統主政,總理負責組閣。相反,當在野黨在國會過半的話,那麼總統需任命在野黨所推舉的人為總理,由總理主政,總理的權力較大,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這個情況在1986年至1988年、1993年至1995年,以及1997年至2002年出現過,但自從總統任期縮短至5年後,由於和國民議會選舉同年舉行,出現「左右共治」局面的概率微乎其微。

法國議會兩院制機構,由國民議會下院)和參議院上院)組成[107]。國民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總共有577名議員,每名議員代表單一的選區。議會成員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108]。議會的多數派能夠左右政府的決策。議會可以通過不信任案,或者拒絕政府的施政綱領而迫使政府向總統提出集體辭職,但無權彈劾總統。參議院總共有348名參議員(在2010年席次由321席增至348席),參議員由一個選舉機構(取決於各地方議會的提名)選舉產生,任期為6年,自2008年9月起每3年重新選舉二分之一的參議員[109];參議院被視為法國地方勢力在議會內的代表,參議院的立法職能受到限制;當兩院意見不同時,國民議會擁有最後裁決權[110]。政府對於議會議程的安排具有很大影響。

法律

[編輯]

法國法律制度屬於歐陸法系[98],是成文法律,不容許法官制定法律,法官只能夠根據法條來詮釋法律(在某些領域的司法解釋數量使得一些法律類似於遵循判決先例)。法國法律的基本法治精神仍然跟從《法國民法典》。根據《人權宣言》,只有危害社會的行為才會被禁止。前法國翻案法院首席法官居伊·卡尼韋曾關於監獄管理事務寫道:「自由是準則,對於自由的束縛是例外;任何對自由的束縛必須被依法進行,也必須遵循必要性原則與比例原則」——即法律只有在必要時、不會造成額外麻煩時,才能出台禁律禁令,才能「束縛自由」。

現今法國法律必須遵循的原則源自1789年的《人權宣言

法國的法律體系分為兩大主要領域——私法公法。前者包括民法刑法,後者包括行政法憲法。只有《法蘭西共和國官方公報》上出版的條款才擁有法律效力。其中,刑法遵循不溯及既往原則追溯法令被禁止[111]。就行政法而言,法國的行政法與一些國家行政法從屬於民法的情形不同,是與其它法律完全分開且獨立的。法國擁有兩套相互獨立的法院系統,即行政法院系統和普通法院系統,兩者並行運轉。兩個法院系統有各自管轄的訴訟案件並能夠作出最終的判決。行政法院系統,由行政法院、上訴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所組成,而普通法院系統則由基層法院(初審法庭、大審法庭、輕罪法院、重罪法院、商事法院、勞資調解委員會等)、上訴法院和翻案法院組成。為了解決兩個法院系統在管轄範圍上的爭議,法國還設立權限爭議法庭[112]

法國政府並未制定有宗教性質的法律,也並未將宗教當作發佈禁令的動機或是目的,但對於宗教信仰自由的態度複雜。根據1789年《人權宣言》,信仰自由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自1905年政教分離法案實施以來,政府儘量避免宗教勢力和因素對於決策的干預,但是近年來政府對於新興宗教的態度違反宗教自由的準則——1995年起許多新興信仰被議會認定為邪教;2004年法律禁止在學校穿戴宗教象徵物;2010年法律禁止在公共場合佩戴伊斯蘭面紗。一些人因此抱怨遭到歧視,造成不滿,亦有相關組織如國際特赦組織人權觀察對上述法案提出了批評[113][114],但這些爭議法案仍得到大多數人支持[115]

法國的法律體系中,並無性悖軌法(1791年廢除)或是褻瀆法之類明文條例,但是「反道德」(contraires aux bonnes mœurs)和「擾亂公共秩序」(trouble à l'ordre public)的字眼曾常被用於限制街頭賣淫和同性戀的公眾表達,直至近年來LGBT平權運動在法國得到肯定。1999年,法國同性結合通過民事互助契約的登記成為可能;2013年5月,同性婚姻LGBT收養完成合法化[116]。法國於1881年便制定關於禁止歧視性言論的法案,但近年來,相關法案因侵犯言論自由的理由而遭到質疑和爭議[117]。法國法律中亦有反對反猶主義以及種族主義的條款[118],如1990年的《蓋索法》禁止了對於猶太人大屠殺的否認

外交

[編輯]
1963年,總統夏爾·戴高樂西德總理康拉德·阿丹拿握手

法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亦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一票否決權[119]。法國是八大工業國組織世界貿易組織[120]太平洋共同體[121]法語圈國際組織[122]以及印度洋委員會的正式成員[123],亦是加勒比國家聯盟[124]的聯繫成員國。作為國際關係的重要樞紐,法國擁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外交網絡,駐外機構數量僅次於美國。法國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國際度量衡局以及法語圈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125]

戰後法國的外交戰略受其歐盟成員身份影響很大。法國是歐洲各共同體的六大創始成員國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法國一直致力於與西德發展友好的外交關係。法德關係的升溫是歐洲走向聯合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126]。在20世紀60年代,法國試圖將英國排除於歐洲聯合計劃之外[127],但是英法之間的歷史聯繫密不可分,使得意圖無法實現。法英關係非常親密:歷史上,雙方曾在1904年簽訂有「摯誠協定」結成英法協約;近年來英法合作頻繁,2010年簽訂有重要的《蘭開斯特府條約英語The Lancaster House Treaties (2010)》,加強雙方的軍事防務合作。

2018年,總統馬克龍與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

早在1547年,法國就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外交部門制度,在1589年,四位法國國務大臣的職位變得專門化,其中一位便是外交大臣

法國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戴高樂總統任期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退出北約的軍事指揮機構,並驅逐法國境內北約部隊[128]。法國強烈反對2003年多國部隊武裝干涉伊拉克[129][130]法美關係法英關係一度緊張[131][132][133]薩科齊總統任期又奉行親美政策(被國內左派及部分右派批評)[134][135],於2009年重返北約軍事組織。

20世紀90年代早期,法國曾因為在法屬波利尼西亞實行地下核試驗而受到國際批評[136]。此外,法國在部分前法屬殖民地國家保持有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137],曾向科特迪瓦乍得發放物資支援及出兵維和[138]。2013年,法國出兵介入馬里北部衝突,協助馬里政府與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伊斯蘭衛士西非聖戰統一運動英語Movement for Oneness and Jihad in West Africa等武裝組織作戰。

2015年,法國是世界第五大發展援助支出國,位於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之後。發展援助支出佔法國GDP的0.37%,比率排名世界第十一[139]。法國的發展援助由法國開發署管理運作,主要投資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道主義支援,目標為幫助目標地區「發展基礎設施、衛生保健及教育事業,協助實行適合的經濟政策,鞏固民主法治」[140]

軍事

[編輯]
法國總統奧朗德與國防部參謀長愛德華·吉約檢閱2013年巴士底日閱兵受閱部隊。每年7月14日法國都會於巴黎舉行巴士底日閱兵,這是歐洲最古老的例行軍事遊行之一[141]

法國武裝力量(Forces armées françaises)的最高統帥為法國總統,由法國陸軍(Armée de Terre)、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法國空軍(Armée de l'Air)和國家憲兵(Gendarmerie nationale)組成。2014年,法國武裝力量共有約22萬名常備軍人,位列世界第24位。法國軍事發展歷史悠久,對歐洲歷史甚至世界歷史都有多次關鍵影響。法國2022年常備軍費開銷為536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1.9%,世界排行第八[142]。法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亦是北約組織特許成員國,冷戰時期和諸多北約國家都進行過國內和國外的聯合行動。在北約以外,法國於非洲中東巴爾幹半島積極或消極地參與有各種單方或多方維和行動,也時常扮演領導角色。1997年以來,法國從未實施過徵兵[143]

由於國家憲兵的警察職能因素,其事實上由內政部管轄,而非國防部國家憲兵干預隊(Groupe d'Intervention de la Gendarmerie Nationale,GIGN)屬國家憲兵編制,當國家憲兵履行軍事任務時作為特種部隊出現。此外,國家憲兵的下屬單位還有機動憲兵英語Mobile Gendarmerie,負責維護公共秩序;共和國衛隊,負責政府機構的警衛工作;海上憲兵隊英語Maritime Gendarmerie,負責海岸警衛。就情報單位而言,對外安全總局是隸屬於國防部的對外情報機構;對內安全總局則是隸屬於內政部和國家警察總局法語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Police nationale的對內情報機構。法國外籍兵團是隸屬於法國陸軍的一支特殊部隊,於1830年建立,主要由來自140多個國家、意願效力法軍的外籍人員組成,其服役滿五年後可申請法國國籍。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法國海軍的旗艦

法國是擁核國家,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簽署有《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144]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曾經擁有核三位一體打擊能力。法國現有核力量包括4艘搭載潛射彈道導彈凱旋級核潛艦,以及大約60枚搭載有核彈頭ASMP中距空對地導彈[145]。其中,約50枚用於武裝空軍的幻影2000N,10枚用於武裝海軍的超級軍旗攻擊機(SEM)。這兩種機種皆可作為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艦載機,而可搭載ASMP-A型導彈的陣風戰鬥機將逐漸取代幻影2000N和SEM的核打擊機地位。

法國擁有規模龐大的軍事工業,其中以航空製造業為代表[146][147]。陣風戰鬥機和飛魚反艦導彈即為其傑作。法國亦是歐洲武器聯合開發計劃的主要參與者,儘管其退出颱風戰鬥機的設計計劃,法國仍然是虎式直升機歐洲多用途巡防艦神經元無人作戰飛機空中巴士A400M等開發計劃的主要貢獻者之一。除上述武器之外,著名的法國制武器還有FAMAS突擊步槍PAMAS-G1手槍勒克萊爾主戰坦克VBCI步兵戰車西北風級兩棲突擊艦蘇弗朗級潛艦等。法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軍火銷售商[148][149],法制武器於發展中國家市場中廣受歡迎,主要集中於導彈、軍艦和航天設備。2022年,法國軍工出口額達270億歐元,其中出口至阿聯酋佔到至少160億歐元[150]達索集團泰雷茲集團賽峰集團是法國主要的軍工企業[151]

財政

[編輯]

法國政府的財政狀況並不樂觀。2012年,法國政府債務水平達到1.8兆歐元,相當於GDP的90%[152]。同年,信用評級機構警告法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危及其AAA的信用評級,增加信用評級下調和借貸成本上升的風險[153]。據歐盟的相關要求,法國必須將國債限制在經濟產出的60%(或是根據該上限自結構上下調比率),且公共赤字不能超過GDP的3%。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政府長期存在財政赤字弗朗索瓦·奧朗德總統反對財政緊縮措施英語Austerity,上任後宣稱要在2017年消除政府的財政赤字。在奧朗德所屬的社會黨2012年國會選舉大獲全勝後,新任政府得以修改憲法,以實行財政改革。新政府取消對富人的減稅免稅政策,並將最大累進稅率提高到75%,帶來100多萬歐元的收入。政府恢復此前裁減的6萬個公共教育崗位,並調整租金的漲幅。政府亦為窮人建立額外的公共住房。此外,公民的退休年齡被延長至60歲,工齡滿42年的可領取全額退休金。法國政府債券的利率下降30%,達到紀錄最低點[154],較德國政府債券利率低50個基點[155]

經濟

[編輯]
巴黎拉德芳斯為歐洲最大的城市商務區

法國按其GDP全球第七大經濟體。法國屬於歐元區和歐盟單一市場的一部分,2002年,歐元代替法郎成為國家的官方貨幣[156][157][158]。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有31家法國企業[159]。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2009年,法國是世界第六大製成品出口國以及第四大進口國[160]。2008年,法國獲得118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位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的第三位[161][162],次於盧森堡美國;同年法國企業對外投資2200億美元,位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的第二位[161][162],僅次於美國。法國人享有高水平的生活質量,教育水平和較長的預期壽命

法國經濟是結合現代化資本主義經濟[163][164]以及政府干預的混合經濟,政府在各個行業的主要版塊仍有重要影響;在鐵路電力航空電信領域,政府握有主要控制權[98]。這使得法國經濟有較強的國家資本主義色彩。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法國政府就一直在逐漸放寬對這些版塊的控管[98],並正在緩慢地釋出在法國電信法國航空以及保險、金融、國防企業的控股份額[98]

金融服務業銀行業保險業是法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巴黎證券交易所(La Bourse de Paris)歷史悠久,於1724年由路易十五設立[165],為歐洲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僅次於倫敦證券交易所。2000年3月,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三家證券交易所合併為泛歐交易所,提供全歐洲交易服務[166]。2007年,泛歐交易所與紐約證券交易所合併為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成為世界最大的證券交易所[166]。在世界保險業和銀行業中,法國企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分別為世界第一大和第六大銀行(根據資產排名,2010年統計[167]),法國興業銀行2009年的總資產排名世界第八;安盛則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公司。

農業

[編輯]
法蘭西島大區的一處小麥田

法國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3.8%,農產品行業產值佔法國2005年GDP的4.2%[168]。肥沃的田土、先進的技術以及歐盟補貼使法國成為歐洲領先的農業生產國[169],其農業生產量占歐洲總量的20%[168],是世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170]小麥家禽乳製品牛肉豬肉和國際認證加工食品是法國主要的農業出口品。牛奶及乳品、豬肉、家禽,以及蘋果的生產都集中在西部地區。牛肉產自法國中部,而葡萄酒的生產則分佈於法國中部和南部地區。法國畜牧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較快。20世紀80年代初,畜牧業和種植業的產值比重大致保持在55%和45%左右。另外,農場平均規模不斷擴大,根據1980年度農業普查,平均規模已經超過25公頃。這些大農場主要分佈在巴黎盆地。畜牧業集中在諾曼第布列塔尼法國中央高原。中央高原以養牛業為主,布列塔尼以養豬為主,西北部則以養羊為主。當地養禽業較普遍,鵝肝就是有名的出口食品。在酒品方面,桃紅葡萄酒主要供應國內消費,而法國產香檳酒波爾多葡萄酒則世界聞名,亦是重要的出口品。達能集團是著名的法國乳製品加工商。法國農業依賴來自歐盟的補貼,為歐盟內反對降低補貼的主要國家。近年來,歐盟對於法國農業的補貼有所下降,但2007年仍達到80億美元[171]

工業

[編輯]
空中巴士A380客機是全球載客量最高的客機

法國是七國集團的成員,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工業產值約佔GDP的11.2%,傳統工業區域集中在巴黎盆地。法國的核電設備能力、民用航空技術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鋼鐵紡織工業也具有較高地位。主要工業部門有汽車飛機製造、電子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紡織工業等。其中航空工業極具實力,歐洲的空中巴士公司總部位於法國圖盧茲,為歐洲航空工業的領航企業之一;達梭航天是軍用飛行器製造業的主要企業;法國亦擁有自有航天發射中心——圭亞那太空中心。此外,道達爾石油公司石油巨頭之一,標緻雪鐵龍集團是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米芝蓮則是世界第二大輪胎及橡膠製品製造商。奢侈品化妝品製造業是法國工業的特殊組成部分,為世界矚目的工業部門,主要的生產商有愛馬仕路易威登香奈兒迪奧伊夫聖洛朗歐萊雅。法國的研究與發展經費高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6%,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排名第四[172]

服務業

[編輯]

服務業近年來發展較快,現為法國經濟最為重要的部門,2014年法國服務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的76.9%。法國連鎖式經營企業發達,擴展到零售房地產金融保險旅館運輸娛樂業等多種行業。著名的跨國服務業企業有家樂福歐尚卡西諾雅高[173]

旅遊業

[編輯]

法國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2012年有8300萬名遊客赴法旅遊[174],其中並不包括停駐時間少於24小時的遊客,例如計劃赴西班牙意大利旅遊但將法國作為中轉站的北歐遊客。在旅遊收入方面,法國則排名世界第三,這主要是因為遊客的停留時間較短[175]。法國擁有37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同時擁有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海灘和海岸度假勝地、滑雪度假村以及景色優美而寧靜的農村地區。「法國最美麗的村莊」組織致力於對適宜生態旅遊的村莊進行評級,而法國亦由文化及通信部評選出200多座景色怡人的花園,給予「法國非凡花園英語Remarkable Gardens of France」稱號,便於給予生態保護。此外,法國聖雅各伯朝聖之路露德聖母朝聖地是重要的宗教性旅遊目的地,每年皆可吸引眾多基督教朝覲者。

聖米歇爾山是法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法國(尤其是巴黎)擁有眾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其中,羅浮宮世界上遊覽人數第二多的藝術博物館,僅次於中國故宮博物院奧賽博物館龐比度中心亦為著名的法國博物館,前者主要收集印象派藝術作品,後者主要收集當代藝術作品。巴黎迪士尼樂園度假區是歐洲最受歡迎的主題公園,2009年有1500萬名遊客遊覽度假區的迪士尼樂園華特迪士尼影城[176]

蔚藍海岸(Côte d'Azur)每年大約接待1000萬名遊客,為法國第二大旅遊目的地,僅次於首都巴黎所在的法蘭西島大區[177],每年世界50%的豪華遊艇集結於此[178]。蔚藍海岸每年大約有300天的日照時長和115公里(71哩)的海岸和海灘,18處高爾夫球場、14處滑雪度假村以及大約3,000家餐廳[179]盧瓦爾河流域是法國的另外一個主要旅遊目的地,被稱為「法國的花園」和「法語的搖籃」,以其高質量的建築遺產著稱,擁有眾多法式城堡(châteaux)。著名的城堡有昂布瓦斯城堡香波爾城堡於塞城堡維朗德里城堡舍農索城堡蒙索羅城堡

根據2003年的統計排名[180],法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按年遊客多寡排序)有艾菲爾鐵塔(620萬)、羅浮宮(570萬)、凡爾賽宮(280萬)、奧賽博物館(210萬)、巴黎凱旋門(120萬)、龐比度中心(120萬)、聖米歇爾山(100萬)、香波爾城堡(71萬)、聖禮拜堂(68萬)、上國王堡城堡英語Château du Haut-Kœnigsbourg(55萬)、多姆山(50萬)、畢加索博物館(44萬)和卡爾卡松(36萬)。

能源

[編輯]
卡特農核電站

2012年,法國的發電量達到559 TW·h(國際能源署統計[181]),位列世界第8位。法國電力公司是法國主要的發電及供電公司,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2003年其發電量占歐盟總電量的22%。法國主要藉由核能發電,其在核科技上投資巨大。法國總發電量的75%來自全國59座核電站(2012年數據[182]),比率為世界最高[183]。得益於核能發電的廣泛應用,法國是八大工業國組織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少的國家[184]。此外,法國的水能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較為充分,國內的水電發電所有埃居宗水壩英語Éguzon Dam蘇爾桑湖英語Étang de Soulcem武格朗湖英語Lac de Vouglans。2014年,法國19.5%的電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其中13.8%來自水力、3.5%來自風力、1.2%來自太陽能、1.0%來自其它能源[185]

法國本土的主要礦產為鐵礦,蘊藏量約10億噸,但品質低、不利開採。非鐵金屬蘊藏量少。近年來,法國面臨資源枯竭、礦場關閉的問題(尤以煤礦為甚),礦產資源依賴進口[173]

交通

[編輯]
一列法國國鐵TGV Duplex列車。 TGV列車可以達到320公里每小時(199哩每小時)的最大速度

截至2008年 (200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法國鐵路總長29,473公里(18,314哩)[186],為歐洲第二長,僅次於德國[187]。法國的鐵路運輸由法國國家鐵路(SNCF)運作,擁有大力士高速列車歐洲之星法國高速列車(TGV)三種高速列車,其中TGV列車達到320公里每小時(199哩每小時)的速度(商務[188]),歐洲之星線路則通過英法海底隧道與英國相連。除安道爾外,法國與所有鄰國都設有跨國鐵路。市內軌道交通方面,除公共汽車運輸外,法國的地鐵(主要於巴黎、里昂、里爾、馬賽、圖盧茲、雷恩等)與有軌電車(主要於南特、史特拉斯堡、波爾多、格勒諾布爾、蒙彼利埃等)建設同樣完備。

法國國內有大約1,027,183公里(638,262哩)長的可用公路,為歐洲之最[189]。巴黎是國家道路網的中心,周邊地區佈滿了密集的道路與高速公路網,與全國幾乎所有運輸網點相連接。跨國公路方面,法國公路網與鄰國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相連,運作跨國運輸。雖然法國不設年註冊費或路稅,但大部分私有高速公路為收費通過(一些大型市鎮的周邊地區除外)。法國的汽車市場基本為國內品牌控制,例如雷諾(2003年售出車輛佔法國總售出車輛的27%)、標緻(20.1%)和雪鐵龍(13.5%)[190]。在2004年,法國超過75%售出的汽車裝有柴油引擎,遠多於汽油引擎和液化石油氣引擎[191]。世界上最高的橋樑米約高架橋位於法國[192],除此以外,法國亦建有許多重要橋樑,例如諾曼第大橋

法國國內有464家機場[98],其中巴黎近郊的夏爾·戴高樂機場最為繁忙、規模最大,運作着繁重的民用運輸與商務運輸事務,同時也是全世界幾乎所有主要城市與巴黎的聯繫點。法國航空是法國的國家航空公司,除此之外亦有數個私有公司運作國內國際的旅行服務。

法國國內擁有10座主要港口,其中馬賽港規模最大[193],其亦是地中海規模最大的港口[194][195]。法國國內的水路航線長12,261公里(7,619哩),其中包括通過加龍河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米迪運河[98]

科技

[編輯]
亞里安4號運載火箭的發射。法國現為歐洲太空總署的主要貢獻者

中世紀起,法國就是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貢獻方。11世紀初,羅馬教宗西爾維斯特二世(法國人,本名熱爾貝·德奧里亞克)在北歐與西歐重新引入算盤環形球儀阿拉伯數字鐘錶[196]。12世紀中期成立的巴黎大學現今仍是西方世界最為重要的高等學府之一[197]。17世紀,勒內·笛卡爾創立解析幾何,將當時完全分開的代數幾何學聯繫到一起;布萊茲·帕斯卡概率學流體力學的奠基人。此二人都是當時席捲歐洲的科學革命的重要人物。為激勵和保護法國人的科學研究精神,17世紀,路易十四設立法國科學院,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學學院之一,處在17至18世紀歐洲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啟蒙時代法國的科技成就非凡,布豐拉瓦錫的著作和理論分別對於近代生態學化學有着深遠影響。狄德羅達朗貝爾主編《百科全書》,它是歷史上第一部致力於普及科學和藝術知識的綜合性百科全書[198]。19世紀,工業革命開展,法國科技界碩果纍纍,重要人物包括:菲涅耳,近代光學的奠基人;卡諾,為熱力學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巴斯德微生物學的先驅。巴黎艾菲爾鐵塔所刻的72個姓名,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法國的傑出科學家。

20世紀著名的法國科學家有:數學家兼物理學家龐加萊;物理學家貝可勒爾郎之萬德布羅意皮埃爾·居里瑪麗·居里;其中居里夫婦對於放射學的貢獻卓著;病毒學家呂克·蒙塔尼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發現者之一。1998年9月23日,一支由世界各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里昂成功實現手移植,這其中包括法國醫生讓-米歇爾·迪貝爾納英語Jean-Michel Dubernard,他成功地實行世界首例雙手移植手術[199]。2001年9月7日雅克·馬雷斯科英語Jacques Marescaux團隊成功實現世界首例遠距外科手術,即林德伯格手術英語Lindbergh Operation[200]。2005年11月27日貝爾納·德沃謝勒英語Bernard Devauchelle實現了臉部移植[201][202]

法國是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203],現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204],而且在民用核技術領域具有領先地位[205][206][207]。法國於1965年通過鑽石A型運載火箭發射其第一顆人造衛星阿斯泰利克斯號英語Astérix (satellite),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完全自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法國現為歐洲太空總署的主要貢獻者(參見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208][209][210]空中巴士公司總部位於法國圖盧茲,主要負責民用、軍用飛行器以及通信系統、導彈、宇宙火箭、直升機、衛星和相關儀器的設計研發。1970年,法國國有鐵路公司法國國家鐵路推出法國高速列車(TGV),2007年4月3日以574.8公里的時速創造輪軌列車的最快紀錄[211]。如今法國TGV網絡同樣負責西歐的鐵路運輸。

截至2022年 (202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法國有72人獲得過諾貝爾獎[212](其中物理學獎15人、化學獎12人、生理學或醫學獎13人),16人獲得過菲爾茲獎[213]

人口

[編輯]
1999年人口普查的各地區人口密度

法國於2016年1月估計人口約有6,660萬人[214],若不包括海外領地和海外地區則為6,450萬人[215]。法國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20,並居歐洲第三位。

法國人口增長相較於其他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相對特殊,擁有較高的出生率及自然增加率。法國於2006年的自然增長人口幾乎與歐盟相同,該年自然增長約30萬人[216],為1973年嬰兒潮結束以來的新高,並將總和生育率由1994年的1.7提高到2010年的2.0[217][218]

法國自2006年至2011年人口年均增長率為0.6%[216],移民人口生育率為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於2010年,法國本土27%的新生兒中至少有父母一方為外國出生,並有24%新生兒的父母至少一方出生於歐洲以外地區[219]

民族

[編輯]

絕大多數法國人的先祖為凱爾特人高盧人),同時具有拉丁羅馬)及日耳曼法蘭克)血統[220],他們被稱為法蘭西人,佔全國總人口九成以上[221]。國內的其他民族有阿爾薩斯人巴斯克人布列塔尼人加泰羅尼亞人科西嘉人弗拉芒人奧克人等。根據法國法律,大規模統計民族與血統資料是被禁止的。這項法律源自1789年的大革命,在1958年憲法中被重申。

20世紀起法國迎來大規模的移民,這使得法國社會趨向多元化。僅自1921年至1935年間,法國便迎來110萬淨移民[222];在20世紀60年代,阿爾及利亞戰爭又導致大約160萬「黑腳」(北非法裔居民)回國,而一些西班牙、葡萄牙、北非及西非人也趁此移民至法國[223][224]智庫蒙田研究所英語Institut Montaigne2004年估計法國本土有5,100萬歐裔(佔總人口85%)、600萬北非裔(佔總人口10%)、200萬非裔(黑人,佔總人口3.3%)以及100萬亞裔(1.7%)[225][226]。2008年,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法國人口學研究所英語Institut national d'études démographiques聯合進行一項題為「軌跡與來源」的調查[227][228],表明法國有大約500萬意大利裔、300萬[229][230]至600萬[231]北非裔、250萬非裔黑人)以及20萬土耳其裔[232]。在法國,數量較多的其他歐裔居民大多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羅姆人波蘭人希臘人[229][233][234]

現今法國仍是主要的移民目的地之一,每年大約接收20萬合法移民[235];法國亦是西歐重要的難民接收國及庇護尋求地,2005年大約有5萬名難民或庇護尋求者[236]。根據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2008年的估計,法國國內第一代移民總數為500萬,佔總人口8%;第二代及後代移民約650萬,占人口的11%,因此從目前來看,法國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口為移民(其中約有400萬北非裔)[237][238][239]。2008年,法國新授予137,000人以公民身份,他們大多來自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土耳其[240]。2014年,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又發表研究稱,自2009年至2012年間,由於同時期的經濟危機,法國的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意大利移民數量增加一倍[241],例如西班牙移民從5300人增長到11,000人,大約增加107%。在國內23萬外國人中,大約有8%葡萄牙人、5%英國人、5%西班牙人、4%意大利人、4%德國人、3%羅馬尼亞人和3%比利時人。而由於歐盟允許成員國公民的自由流動,法國近年來亦受到東歐移民潮較大影響,迫使其對東歐移民設置限制。移民正在成為法國的爭議政治問題之一。

主要城市

[編輯]

法國是高度城市化的國家,主要大城市如下:

 
 
法國最大城市排名
2010年人口普查
排名 名稱 大區 人口 排名 名稱 大區 人口
巴黎
巴黎
馬賽
馬賽
1 巴黎 法蘭西島 2,243,833 11 雷恩 布列塔尼 207,178 里昂
里昂
圖盧茲
圖盧茲
2 馬賽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 850,726 12 蘭斯 大東部 179,992
3 里昂 奧文尼-羅納-阿爾卑斯 484,344 13 勒阿弗爾 諾曼第 175,497
4 圖盧茲 歐西坦尼亞 441,802 14 聖艾蒂安 奧文尼-羅納-阿爾卑斯 171,260
5 尼斯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 343,304 15 土倫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 164,532
6 南特 盧瓦爾河地區 284,970 16 格勒諾布爾 奧文尼-羅納-阿爾卑斯 155,637
7 史特拉斯堡 大東部 271,782 17 第戎 勃艮第-法蘭琪-康堤 151,212
8 蒙彼利埃 歐西坦尼亞 257,351 18 昂熱 盧瓦爾河地區 147,571
9 波爾多 新亞奎丹 239,157 19 維勒班 奧文尼-羅納-阿爾卑斯 145,150
10 里爾 上法蘭西 227,560 20 聖但尼 留尼旺 145,022

語言

[編輯]
法語國家和地區分佈示意圖
  母語
  行政語言
  第二或非官方語言
  法語社區

根據法國憲法第二條,法國的官方語言是法語[242],屬於羅曼語族,由拉丁語演化而來。自1635年起,法蘭西學術院就是法語的權威機構,但其並無立法權力。除法語外,法國國內有77種地方語言,其中8種分佈於法國本土,69種分佈於海外領地。法國政府並未規定私人出版物的語言文字,但是法國法律要求在商業和工作場合中使用法語。除在本國推行法語相關措施外,法國政府亦建立法語圈國際組織等國際機構,以提高法語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地位。據估計,全世界大約有2.2億人會講法語[243],其中包括母語使用者和第二語言使用者。

自17世紀至20世紀中期,法語是歐洲流行語言,多用於外交及國際事務,也是歐洲上層社會和知識分子的通用語[244]。但在當時,法語並不是大部分法國人的母語:根據1794年亨利·格雷瓜爾所作的統計[245],全國2,500萬人中,只有300萬人的母語為法語,餘下人群的母語各異(有阿爾薩斯語布列塔尼語奧克語)。由於法國教育的普及(法語是惟一的教學語言)、城市化的推進以及大眾傳媒的興起,法語得以取代其他語言,在全國的方方面面被廣泛使用,這個語言一體化的進程到20世紀最終完成。隨着英國在世界範圍的擴張與美國的崛起,法語的外交通用語地位為英語所取代[40][246][247]

即使英語取代法語的外交通用語地位,但是法語的單字與文法比英語嚴謹與清晰,許多國際組織或外交文件等等,有英語版,有時候會附上法語版。當英語版出現翻譯、單字或文法有疑慮,則以法語版為主。法語至今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例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足球聯合會等等。

由於17世紀至20世紀法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殖民擴張,法語在美洲非洲波利尼西亞東南亞加勒比海等地區得到傳播,許多前殖民地將法語作為官方語言。如今法語是除英語之外學習人數最多的外語[248],法語使用者的數量也處在增長之中,特別是在非洲的部分國家。去殖民地化後,法語在非洲的部分地區保留通用語的地位,在法屬波利尼西亞西印度群島則出現以法語為基礎的混合語混雜語言。而在黎凡特印度東南亞的法國前殖民地,法語的使用則較為少見。

宗教

[編輯]
蘭斯主教座堂直至1825年一直是法國國王的主要加冕地,歷史上曾經有25位法國君主在此加冕

法國是世俗國家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法國目前的宗教政策植根於歷史上的法國式世俗主義(Laïcité,嚴格實行政教分離,保證公共生活的世俗性)思想。

天主教在法國佔主要地位達一千多年之久。在法國47,000座宗教建築物中,94%為羅馬天主教建築[249]法國大革命後,伴隨着去基督化運動,天主教會失去先前在君主制國家的崇高地位。19世紀法國政局動盪,政治制度搖擺不定,天主教會的地位也來回改變。1905年政教分離法案的實施[250]徹底終止天主教會和其它宗教團體的特權(隨軍神職人員英語Military chaplain團體和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除外),而只認可不宣揚宗教信條、不干擾決策的「宗教組織」[251]。而山達基家庭國際統一教太陽聖殿教等信仰則被政府認定為邪教[252](sectes,貶義詞[253]),在法律中不具有宗教的地位。

關於法國國內的宗教信仰情況,不同的調查給出了不同的數字。根據1965年的調查,81%的法國人認為自己信仰天主教,而在2009年的一項調查中這個比率降為64%;1952年有27%的法國人每周參與一次彌撒(或更多),但在2006年,這個比率僅為5%[254]。調查還顯示,法國國內有3%的人口信仰新教,自先前調查中有所增加;5%的人口信仰其它宗教,而28%的人口沒有宗教信仰[254]福音派新教或是目前法國發展最為迅速的宗教[255]。根據2007年1月的另一項民意調查[256],法國有51%的人口信仰天主教,31%的人口堅持無神論不可知論(另一調查顯示這一比率為27%[257])只有5%的法國人定期前往教堂(在天主教人口中佔10%),10%的人口信仰其他宗教或無確定信仰,4%的人口為穆斯林,3%的人口信仰新教佛教猶太教則各有1%的信徒[258]。2009年政治邏輯學專家皮埃爾·布雷雄的獨立估計認為,法國的天主教人口比率已跌至42%,而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的比率升至50%[259]。2012年的歐洲晴雨表[260]則顯示,總共60%的法國人信仰基督教(50%為天主教信徒,8%為新教徒,其餘2%信仰其它教派),20%的人口無信仰或為無神論者,13%的人口為不可知論者,6%的人口為穆斯林

法國的穆斯林群體近年來增長較快,但不同的估計人數之間相差很大。2003年,法國內政部估計的人數是500至600萬(8-10%)[261][262]。在法國監獄服刑的囚犯估計有約70%是穆斯林[263]。根據世界猶太人大會發佈的數字,法國國內大約有60萬名猶太教信徒,為歐洲最多。

因法國國內發生的包括薩繆爾·帕蒂謀殺案在內的多起穆斯林主導的恐怖襲擊事件,時任法國總統的馬克龍為打擊極端宗教分子,要求法國國內的穆斯林群體採用其制定的「共和國價值憲章」(charter of republican values),該憲章要求穆斯林反對種族主義反猶太主義,否定伊斯蘭教具有政治目的,強調性別平等原則,譴責女性割禮、強迫婚姻[264];2021年1月17日,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主席穆罕默德·穆薩維發佈聲明稱同意採用該憲章[264]

醫療衛生

[編輯]
硝石庫慈善醫院英語Pitié-Salpêtrière Hospital,巴黎一家教學醫院,是歐洲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265]

法國的醫療保健系統由政府支持的國民衛生保險英語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資助,實施全民醫保。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各國醫保系統的調查評估顯示,法國醫保系統為「幾近最佳的整體醫療保健」[266]。在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醫保系統排名中,法國排名世界首位[267][268]。2011年,法國將GDP的11.6%(人均4,086美元)用於醫療保健[269],這個比率高於歐洲平均水平,但稍低於美國,而大約77%的醫療支出皆為政府資助的機構所支持[270]

在法國,癌症愛滋病囊腫性纖維化慢性病(affections de longues durées)病人可得到免費治療。法國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8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5歲,是歐盟內國民最為長壽的國家之一[271]。 根據統計,每1000名法國居民中,有3.22名醫生[272];2008年,法國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4,719美元[273]。截至2007年 (2007-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大約140,000名法國居民(佔總人口0.4%)患有愛滋病[98]

儘管在西方印象中,法國人與其他發達國家國民相比身材較為苗條[274][275][276][277][278][279],但事實上近年來,法國與其他富裕國家一樣,面臨着肥胖人群持續擴大的威脅[274][275][280]。而肥胖已經被當局定位主要公共健康問題之一[281],但法國仍在發達國家中保有較低的肥胖率,遠低於美國(20世紀70年代兩國肥胖率大致相等[275]),同時也是歐洲國家中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277][280]。經過政府近年來的工作,不同於其他國家兒童持續升高的肥胖率,法國兒童的肥胖率正在降低[282]

教育

[編輯]
史特拉斯堡大學校區內的史特拉斯堡國家和大學圖書館

19世紀80年代[283]茹費理頒佈費里法創立近代教育制度,規定教育的免費性、世俗性和強制性,被視為法國近代教育制度之父。但在1802年,拿破崙便創建高中教育(lycée)[284]。2011年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評定法國的教育水平位居世界第25位[285],接近經合組織成員國平均水平。法國教育制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等教育(enseignement primaire)、中等教育(enseignement secondaire)和高等教育(enseignement supérieur),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以教育部主管、免費且世俗公立學校佔優勢,而高等教育則兼有公立和私立成分。法國要求6歲至16歲的公民必須接受強制性教育(最初費里法規定為6至13歲,後有所上調[286])。初等及中等教育公立學校教師的培訓及薪酬,以及教學方案的選擇由國家及其下屬的地方政府主管。

初等教育包括兩個階段。幼兒學校(Maternelle)並非強制,面向3至6歲的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社會教育以及簡單的語言數字教學。小學(École élémentaire)面向6至11歲的兒童,由一兩位教師講授許多不同的學科,例如法語數學自然科學歷史地理(後兩門很少分開)。中等教育亦分為兩個階段,初中(collège,4年制)及高中(lycée,3年制)。初中階段,通過日常考核評分、以及最後一年的學習考核,合格者將會獲得國家升學文憑(Diplôme national du brevet),得以升入高中學習。高中(lycée)完成後需要進行業士文憑考試,成功取得高中文憑後,可以到高等院校就讀。

高等院校分為大學校(grande école)和大學(université)。大學校比大學享有更高的聲譽,是法國菁英份子的搖籃,其選擇程序也較具競爭性。著名的大學校有巴黎政治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國家行政學院。大學校培養有眾多高等公務員、行政總裁和政治人士,被認為有精英主義色彩[287]。高等教育由國家資助,學費較低,自150歐元至700歐元不等(因學校和年級而異),所以一名學生要獲得碩士學位(耗時5年),需要花費750到3,500歐元。公立工程學校的學費相對較高,大約為700歐元/年,但是私立工程學校的最高年學費可達到7,000歐元。而一些私立或是半私立的商學院的年學費,最多可達到15,000歐元。20歲以下學生的醫療保險是免費的。

文化

[編輯]
盧瓦爾河谷舍農索城堡

13世紀以來,法國都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法國擁有眾多世界聞名的文學家及藝術家,並且因其深厚的文化傳統而聞名於世。法國文化富有多元性,具有濃厚的哥德式藝術天主教式融合的風格。現代法國文化則不斷湧現和產生出新的文化融合來,造就出今天的法蘭西文化;而這自然就與古代古典的法蘭克文化相對地顯得大相逕庭。法國對文化嚴肅以待,作家、藝術家、服飾設計師以及知識分子等,在法國社會上都有崇高的地位。1959年成立的法國文化部致力於保護文化遺產、發展旅遊觀光、給予藝術補貼、舉辦節日慶典及文化活動和保護並提升法國文化在世界的地位。

自由引導人民》,歐仁·德拉克羅瓦

法國大革命被視為法國人的集體回憶,大大地影響法國人的價值觀念。法國憲法第1條所定義的法國的國家象徵,即國旗紅白藍三色旗、國歌《馬賽曲》,格言「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民間的國家擬人化象徵瑪麗安娜、公共假日巴士底日,都源自於大革命[288]。法國的另一個國家象徵是高盧雄雞,源自於拉丁文詞彙Gallus所具有的多義「公雞」和「高盧人」。無論是王室還是革命者,都將高盧雄雞當作是法國的不二象徵,高盧雄雞的形象經常出現於郵票硬幣[289]

法國全國歷史建築及文化地點眾多,使得法國成為世界上旅遊參觀者最多的國家。法國國內大約有1,200家博物館,每年招待有5,000多萬名遊客[290]。一些重要的文化景點受到政府保護,如國家古蹟中心負責85處文物古蹟的保護。在43,180處歷史建築物中,包括眾多法式城堡(châteaux)、天主教堂花園紀念碑紀念館[291]

法國文化在全球具有積極的影響。根據2008年的國家品牌指數英語Nation branding,法國的名望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292]。而2010年BBC的一項基於28國29,977個回執的調查得出,49%的受調查者對於法國文化影響的看法是積極的,而19%的受調查者具有消極的看法,餘下持中立觀點[293][294]。根據2011年的一項調查,法國具有最高程度的宗教寬容度,且擁有較強的國家認同感,而非宗教認同感[295]。69%的法國人對於美國具有正面看法,使得法國成為世界上最為親美的國家之一[296]。2010年1月,《國際生活英語International Living雜誌連續第五年將法國評為「世界最宜居國家」[297][298]

近數十年內,法國的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為美國所取代[244],因此法國為保護並提升其文化的地位出台許多措施,成為「文化例外」理念的主要倡導者[299]。法國政府成功說服所有歐盟成員國拒絕將「文化及視聽」加入1993年世界貿易組織的自由化名單[300];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年的一項投票中,法國主導的「文化例外」理念得到了壓倒性的支持,198個國家投了支持票,只有美國與以色列反對[301]

美術

[編輯]
《撐傘的女人》(Femme avec un parasol,1886),克洛德·莫奈繪。他是印象派藝術的先驅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美術受意大利弗拉芒英語Flemish painting影響較深。讓·富凱是中世紀法國最為著名的畫家,據說是法國美術家中旅義第一人,直接為意大利文化復興的藝術氣氛所薰陶。文藝復興時期的楓丹白露畫派受到意大利旅法畫家(如弗蘭西斯科·普列馬提喬羅索·菲奧倫蒂諾)的直接啟發。巴洛克時代最為著名的法國美術家尼古拉·普桑克洛德·洛蘭皆居住於意大利。

奧古斯特·羅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1902),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17世紀是法國繪畫初具名聲的時期,以古典主義獨樹一幟。1648年路易十四的首相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創立王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英語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以保護法國的美術家。1666年他創立羅馬法蘭西學院英語French Academy in Rome,以與意大利美術家建立直接聯繫。

18世紀洛可可風格起源於法國,是一種具有舊巴洛克風格特點的新藝術。洛可可派的藝術家受法國宮廷支持,他們的代表人物有讓-安托萬·華托弗朗索瓦·布歇以及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法國大革命改變了法國藝術,新古典主義藝術(代表人物雅克-路易·大衛)和法蘭西藝術院學院藝術受到拿破崙欣賞。此時代法國成為美術創作的中心之一,19世紀上半葉,法國美術界掀起兩大運動:一是泰奧多爾·熱里科歐仁·德拉克羅瓦浪漫主義運動;二是卡米耶·柯羅居斯塔夫·庫爾貝讓-弗朗索瓦·米勒現實主義運動(最終發展為自然主義)。

19世紀下半葉,法國繪畫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出現印象派象徵主義風格。該時期著名的印象派大師有卡米耶·畢沙羅愛德華·馬奈埃德加·德加克洛德·莫奈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302]。一些第二代印象派畫家,如保羅·塞尚保羅·高更亨利·德圖盧茲-洛特雷克喬治·修拉,以及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安德烈·德蘭莫里斯·德弗拉曼克[303][304],都站在當時美術發展的最前沿[305]

20世紀,喬治·布拉克和定居巴黎的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開創立體主義。當時許多外國畫家同樣在巴黎(包括近郊)定居和作畫,例如梵高夏卡爾莫迪利亞尼康定斯基

在法國博物館中,雕塑和繪畫是主要藏品,一些博物館只收集雕塑和繪畫作品。國有的羅浮宮博物館收藏了大量18世紀前的藝術傑作,例如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1986年於舊火車站奧爾賽站英語Gare d'Orsay落成的奧爾賽博物館收藏有來自19世紀下半葉的藝術作品(主要是印象派和野獸派畫作)[306][307]。現代藝術作品則多收藏於龐比度中心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此三家國有博物館平均每年招待近1700萬人[308]巴黎大皇宮美術館也是國有博物館,於2008年共招待有130萬人。市立博物館中,遊覽人數最多的是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主要收藏當代作品,2008年招待有80萬人[308]。在巴黎之外,全部大城市都擁有一座收藏法國及歐洲畫作的美術博物館。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里昂美術館里爾美術宮魯昂美術館第戎美術館雷恩美術館格勒諾布爾美術館

建築

[編輯]
19世紀建成的艾菲爾鐵塔巴黎乃至法國的著名文化象徵,亦為世界上遊覽人數最多的付費名勝[309]

中世紀時,封建貴族建有眾多城堡,以彰顯其權力。其中一些城堡得以留存至今,如希農城堡昂熱城堡文森城堡等。此時期,法國建築同西歐大部分地區一樣,羅曼式風格盛行,例如圖盧茲的歐洲最大羅曼式教堂——聖塞寧聖殿[310],以及勃艮第克呂尼修道院遺址。哥德式建築風格起源於12世紀的法國[311],風靡歐洲數百年[312]。北法蘭西擁有眾多哥德式教堂,如葬有許多法國君主的聖但尼聖殿沙特爾主教座堂亞眠主教座堂。此外,蘭斯主教座堂是眾多法國國王的加冕地[313]教皇宮是14世紀天主教教廷的所在地。文藝復興興起後,一些意大利藝術家受邀至法國宮廷。盧瓦爾河流域建起許多法式城堡,如香波爾城堡舍農索城堡昂布瓦斯城堡

中世紀末期,巴洛克建築興起,其在世俗領域要比在宗教領域成功[314]凡爾賽宮擁有許多巴洛克風格的特點,設計者朱爾·阿杜安-芒薩爾是巴洛克時代最為著名的法國建築師之一,他還參與榮軍院圓頂的設計[315]。而一些當時尚不屬於法國的地區存在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巴洛克建築,如南錫斯坦尼斯拉斯廣場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設計許多防守堅固的要塞,成為一名影響力巨大的軍事建築家。他所設計的要塞和堡壘的佈局(如菱堡設計)為後人沿用,在西歐、美國、俄國和土耳其都能找到他的設計的影子[316][317]

大革命結束後,第一共和以及之後的第一帝國時期,當權者偏好新古典主義。在大革命爆發前,法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有先賢祠圖盧茲市政廳。第一帝國時期,又建造巴黎凱旋門馬德萊娜教堂。此類風格建築,稱為帝政風格[318]第二帝國時期,又興起新的奢華建築風格,如新巴洛克風格建築巴黎歌劇院。新的都市生活要求嚴謹而齊整的城市規劃,因而興起巴黎改造。此外,哥德式風格於此時期出現復興,代表建築師為歐仁·維奧萊-勒-杜克。19世紀晚期,居斯塔夫·艾菲爾設計建造許多橋樑,成為當時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橋樑設計師之一,例如艾菲爾橋加拉比高架橋。他的另一個代表作是聞名於後世的艾菲爾鐵塔,為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

20世紀著名的法國建築師有勒·柯布西耶,為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近年來,法國建築的設計多為古代風格與現代風格的糅合,羅浮宮前新建的金字塔即是這個融合的典範。摩天大樓大橋是現代建築的代表,但因它們對於城市的整體佈局和美感的破壞,因而被政府限制。1977年起,巴黎核心區域新建的建築不得高於37米(121呎)[319]。巴黎的拉德芳斯是歐洲最大的商務區域,興建有大量摩天大樓[320];著名的大橋有米約高架橋,是全世界結構高度最高的橋樑。當代著名的法國建築師有讓·努維爾多米尼克·佩羅姬絲蒂安·德波爾藏帕克保羅·安德魯等,其中姬絲蒂安·德波爾藏帕克和讓·努埃爾曾分別於1994年[321]和2008年[322]獲得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築獎

文學

[編輯]
莫里哀,17世紀法國喜劇大師

最早的法國文學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代,當時法國的語言還未統一,眾多早期文學作品使用不同的語言;法語文學的語法和拼寫亦未統一。當時的代表文學家有克雷蒂安·德特魯亞亞奎丹公爵威廉九世(使用奧克語)。一些早期作品的作者未知,如《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和《蘭斯洛特聖杯英語Lancelot-Grail》。法蘭西史詩英語Matter of France武功歌是法國中世紀的一種文學形式,代表作品為《羅蘭之歌》。1175年佩魯·德聖克洛德所作的《列那狐故事》則講述一隻虛構的列那狐傳說的故事,亦為早期法國文學的範例作品。

16世紀法國文學的代表人物有拉伯雷蒙田,二人的代表作分別為《巨人傳》和《隨筆集》,至今聞名於世。其中,蒙田的《隨筆集》開創隨筆文體的先河[323]。詩歌界出現七星詩社運動,著名人物有龍薩杜貝萊。17世紀,拉斐特夫人所作的《克萊芙王妃》開創心理小說英語psychological novel先河[324]拉封丹寫下數百篇寓言(其中包括著名的《螞蟻和蚱蜢英語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為當時最為著名的寓言家,他創作的寓言故事則成為如今法國兒童的必讀書。戲劇方面,讓·拉辛高乃依莫里哀被看作法國17世紀最偉大的三位劇作家。讓·拉辛對於語言以及亞歷山大體英語alexandrine的運用使他頗具盛名,其代表作有《布里塔尼居斯英語Britannicus (play)》和《費德爾英語Phèdre》;高乃依的代表作《熙德英語Le Cid》一度震動宮廷;莫里哀則被看作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喜劇大師之一[325],主要作品有《憤世者英語The Misanthrope》《吝嗇鬼》《無病呻吟英語The Imaginary Invalid》《偽君子》《貴人迷英語Le Bourgeois gentilhomme》等。莫里哀對於世界文化的影響深遠,法語亦因此被稱作「莫里哀的語言」[326]

18世紀歐洲啟蒙主義興起,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是三位重要的啟蒙主義作家,哲學成就巨大(參見哲學一段)。狄德羅是《百科全書》的作者,為百科全書派的代表。《百科全書》以普及知識、反對愚民政策為目的,介紹18世紀藝術、科學、語言和哲學的方方面面。狄德羅的代表作還有《宿命論者雅克英語Jacques the Fatalist》《拉摩的侄兒英語Rameau's Nephew》。夏爾·佩羅寫有大量童話,代表作包括《穿靴子的貓》《灰姑娘》《睡美人》和《藍鬍子》。19世紀初,文學界興起象徵主義詩歌運動,代表人物有夏爾·波德萊爾保羅·魏爾倫斯特凡·馬拉梅[327]

維克多·雨果堪稱最著名的法國作家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19世紀的卓越作家,成就巨大,是最著名的法國作家[328],他的劇作《克倫威爾英語Cromwell (play)》被視為浪漫主義運動的宣言;詩作《歷代傳奇英語La Légende des siècles》《沉思集英語Les Contemplations》被視為詩歌傑作[329],其詩句常常被後人同莎士比亞但丁荷馬的作品相比[329];小說《孤星淚》被看作世上最偉大的小說作品之一[330],另一篇代表作《鐘樓駝俠》亦廣為人知。19世紀其他著名的法國作家有大仲馬,代表作品有《三劍客》《基督山伯爵》;儒勒·凡爾納,代表作《海底兩萬里》;埃米爾·左拉,代表作《盧貢-馬卡爾家族》;巴爾扎克,代表作《人間喜劇》;莫泊桑,代表作《羊脂球》;泰奧菲爾·戈蒂耶,代表作《莫班小姐》;司湯達,代表作《紅與黑》《帕爾馬修道院》;福樓拜,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20世紀法國的著名文學家有馬塞爾·普魯斯特路易-費迪南·塞利納阿爾貝·加繆讓-保羅·薩特聖埃克絮佩里所作的童話《小王子》大受歡迎[331]。截至2014年 (2014-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法國文學家獲得過15次諾貝爾文學獎,為世界最多[332]。最近一位法國得主是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於2014年獲獎[332]。讓-保羅·薩特拒絕領獎,成為第一位拒絕領獎的諾貝爾獎得主。

龔古爾文學獎創辦於1903年,是法國最重要的文學獎,每年11月頒獎[333]

哲學

[編輯]
勒內·笛卡爾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

人文主義的出現結束經院哲學中世紀哲學界的支配地位。17世紀,法國一批著名哲學家的哲學理論催生近代哲學勒內·笛卡爾布萊茲·帕斯卡尼古拉·馬勒伯朗士是他們的傑出代表。笛卡爾的研究使得古羅馬和古希臘時代結束後便居於沉淪的西方哲學重煥生機[334],他的專著《第一哲學沉思集》改變哲學思考的主要對象,並為隨後的外國哲學家(例如斯賓諾莎萊布尼茨休謨貝克萊康德)提出許多經典的基本問題。

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們是啟蒙時代所湧現出的傑出人物的代表。孟德斯鳩所著之《論法的精神》闡述權力分立的思想——這個思想被美國人應用在政治制度當中,為幾乎所有的自由民主制國家所接受。讓-雅克·盧梭所著之《社會契約論》公開地批評歐洲君權神授說,其主張之主權在民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伏爾泰是啟蒙運動公認的領袖和導師,他對於公民自由(尤其是信仰自由司法公正)的辯說體現啟蒙的思想。

19世紀的法國哲學界着重研究大革命後的社會問題和病疾。維克托·庫贊英語Victor Cousin奧古斯特·孔德理性主義的代表,他們所提出的新的社會學說(如折衷主義實證主義)為約瑟夫·德邁斯特路易·德博納爾德德拉梅內等傳統主義者所反對。德邁斯特和英國人埃德蒙·伯克被視為歐洲保守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孔德則被看作社會學實證主義的創始人。

在20世紀早期,曼恩·德比朗亨利·貝格松路易·拉韋爾英語Louis Lavelle唯心主義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他們的思想也影響了一些英美哲學家,例如美國人皮爾士詹姆士以及英國人懷特黑德。20世紀晚期,受德國現象學存在主義的影響,後現代哲學英語Postmodern philosophy在法國萌芽。讓-弗朗索瓦·利奧塔讓·博德里亞雅克·德里達雅克·拉康米歇爾·福柯吉爾·德勒茲是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的代表。

音樂

[編輯]
賽日·甘斯布是法國流行樂壇的教父級人物,亦為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流行音樂人之一[335]

法國音樂歷史豐富而悠久。17世紀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是法國音樂的黃金時代,宮廷雇有眾多傑出的音樂家。此時期著名的作曲家包括夏龐蒂埃弗朗索瓦·庫普蘭米歇爾-里夏爾·德拉朗德讓-巴普蒂斯特·呂利馬蘭·馬雷。18世紀讓-菲利普·拉莫成為當時樂壇的領軍人物,他在當時的歌劇界和古鍵琴界都有權威地位[336]

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的浪漫主義時期,法國音樂家在世界音樂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對於自然的敬畏、對於歷史和超自然的感情訴諸、對於不尋常的探索和對於民族認同的關注,擁有富於變化的旋律。當時著名的作曲家有柏遼茲,代表作《幻想交響曲》;比才,代表作《卡門》;加布里埃爾·佛瑞,代表作《帕凡舞曲英語Pavane (Fauré)》和《安魂曲英語Requiem (Fauré)》;夏爾·古諾,代表作《聖母頌》和歌劇《浮士德》;雅克·奧芬巴赫,代表作是《霍夫曼的故事》,以及19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100多部輕歌劇愛德華·拉羅,代表作《西班牙交響曲》和《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英語Cello Concerto (Lalo)》;儒勒·馬斯內,代表作《瑪儂英語Manon》和《維特》;卡米爾·聖桑,代表作《動物狂歡節》《骷髏之舞》《參孫與大利拉》《引子與迴旋隨想曲》和《第三交響曲英語Symphony No. 3 (Saint-Saëns)》。

傻朋克樂隊是法式浩室音樂的先驅

20世紀亦是現代古典音樂興起的時期,其中埃里克·薩蒂是20世紀早期巴黎前衛音樂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裸體歌舞》。弗朗西斯·普朗克亦是一位成功的作曲家,代表作有《永動曲英語Trois mouvements perpétuels》《母鹿英語Les biches》《鄉間協奏曲英語Concert champêtre》《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對話》和《榮耀經英語Gloria (Poulenc)》。莫里斯·拉威爾克洛德·德彪西是法國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其中德彪西是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早期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德彪西的作品以其感觀內涵和無調音樂著稱,其非傳統的音調旋律和半音音階影響許多後繼者[337]。兩位作曲家被認為開創新的音樂形式[338][339][340][341]。拉威爾的代表作《水上遊戲英語Jeux d'eau (Ravel)》《》《庫普蘭之墓》和《夜之幽靈》廣受歡迎。此外,他對於管弦樂編曲的出色掌控於《西班牙狂想曲》《達夫尼與克羅埃》和《博萊羅》可見一斑。20世紀中期,著名的當代古典音樂家有莫里斯·奧哈納英語Maurice Ohana皮埃爾·舍費爾皮埃爾·布萊茲[342]

20世紀中期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興起,影響到法國音樂界,出現香頌音樂。英語流行歌曲在國內受到歡迎,而香頌歌曲同樣有着很高的知名度。著名的音樂人有艾迪特·皮雅芙喬治·布拉桑英語Georges Brassens萊奧·費雷英語Léo Ferré夏爾·阿茲納武爾賽日·甘斯布。與英語國家相比,法國的搖滾音樂人相對較少[343],但一些著名的樂隊如Noir Désir英語Noir DésirMano Negra英語Mano NegraNiagara英語Niagara (band)Les Rita Mitsouko英語Les Rita Mitsouko鳳凰英語Phoenix (band)SuperbusGojira英語Gojira (band)仍在世界有着廣泛知名度[344]。許多法國歌手於國內外都有着較高人氣,如黛莉達米蕾耶·瑪蒂厄米蓮·法莫[344]諾爾文·勒魯瓦英語Nolwenn Leroy[345]等女歌手;電子音樂的先驅讓-米歇爾·雅爾洛朗·加尼耶英語Laurent Garnier鮑勃·桑克拉爾英語Bob Sinclar,以及之後的DJ馬丁·佐爾法伊格英語Martin Solveig大衛·庫塔。近年來,電子音樂二人組合傻朋克Justice英語Justice (band)Air英語Air (French band)亦擁有世界級人氣,為現代電子音樂的傳播做出較大貢獻[344][346][347]

法國許多現有的音樂活動和機構皆致力於古典音樂和歌劇的演出,例如著名的國立巴黎歌劇團(主要演出場地是巴黎歌劇院巴士底歌劇院),里昂國家歌劇團英語Opéra National de Lyon,巴黎的夏特雷劇院,圖盧茲的市政廳劇院波爾多大劇院。著名的音樂節有歐洲搖滾節英語Eurockéennes塞納河搖滾節英語Rock en Seine兩個搖滾音樂節,以及源於法國、眾多國家一同慶祝的世界音樂節,於1982年由法國政府設立[348][349]。其它著名的音樂廳有分佈於眾多城市的頂點劇場英語Le Zénith,以及巴黎的奧林匹亞音樂廳莫加多爾劇院蒙馬特愛麗舍劇場英語Élysée Montmartre等。

電影

[編輯]
康城電影節的獎項金棕櫚獎獎盃。康城電影節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350][351][352]

法國電影製作行業在世界上具有領軍地位,截至2006年 (200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法國製作的電影數目為歐洲最多[353]。法國亦辦有世界聞名的康城電影節,是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354][355]。現今法國電影市場被美國荷里活支配,但法國仍然是美國影片收入佔總收入份額最低的國家之一,為50%(相比之下德國為77%,日本為69%)[356],此外本土電影佔35%(相比之下,西班牙和英國僅為14%與8%)[356]。根據2013年的統計,法國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口國[357],僅次於美國。

法國是電影的發源地,盧米埃兄弟對於電影的發明與發展有着重大的貢獻[358]。許多早期電影界的代表作品出於二人之手,多為情節簡單的短片(如1895年的《火車進站》和《離開工廠》),在電影史上有着非凡的地位。電影發展初期,市場被高蒙電影公司百代電影公司喬治·梅里愛公司及盧米埃兄弟壟斷,其中高蒙電影公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公司;梅里愛應用新潮的電影製作技術和敘述方法,其代表作為1902年的《月球旅行記》。

20世紀上半葉法國電影界盛行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詩意現實主義,出現印象派電影英語French impressionist cinema。20世紀上半葉的著名導演有雅克·費代爾讓·維果喬治·梅里愛阿貝爾·岡斯熱爾梅娜·迪拉克英語Germaine Dulac讓·愛潑斯坦馬瑟·巴紐朱利安·迪維維耶英語Julien Duvivier勒內·克萊爾尚·雷諾亞。其中,雅克·費代爾的《亞特蘭蒂斯英語L'Atlantide (1921 film)》、讓·維果的《亞特蘭大號》、勒內·克萊爾的《巴黎屋檐下英語Under the Roofs of Paris》、讓·雷諾阿的《大幻影》《遊戲規則》以及馬賽爾·卡爾內的《天堂的孩子們》都獲得成功,在電影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20世紀50年代,電影界掀起「新浪潮」,並持續數十年。安德烈·巴贊是著名的電影評論家,也是「新浪潮」以及現代電影理論奠基人之一,創辦有雜誌《電影手冊》。新浪潮的代表導演有路易·馬盧法蘭索瓦·杜魯福尚盧·高達伊力·盧馬哥羅迪·查布洛積葵·利維特等,其中戈達爾的《慾海驚魂》和特呂弗的《四百擊》都是優秀的作品。1966年熱拉爾·烏里英語Gérard Oury導演的《虎口脫險》在法國獲得最高票房紀錄,並保持至1997年;1978年的《一籠傻鳥》獲得3項奧斯卡獎提名。20世紀80年代起法國電影視覺風英語Cinéma du look興起,代表作有讓-雅克·貝內英語Jean-Jacques Beineix的《巴黎野玫瑰英語Betty Blue》、呂克·貝松的《碧海藍天》和里奧·卡哈斯的《新橋戀人》。近年來法國電影趨向多元化

法國亦是歐洲乃至世界電影家們的聚集處之一,因此許多法國電影與國外電影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許多法國導演在海外有着較高影響力,參與外國電影的攝製,如皮托夫英語Pitof的《貓女》、克里斯托夫·甘斯英語Christophe Gans的《鬼魅山房》、馬修·卡索維茨的《巴比倫密碼》、路易·勒泰里耶的《換命快遞》(系列)以及皮耶·莫瑞爾的《救參96小時》(系列)等。相對應地,許多外國導演在法國電影界亦有着較高的地位,例如波蘭羅曼·波蘭斯基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安德烈·左拉斯基阿根廷加斯帕·諾埃埃德加多·科薩林斯基英語Edgardo Cozarinsky俄羅斯亞歷山大·阿列克謝耶夫英語Alexandre Alexeieff阿納托爾·利特瓦克英語Anatole Litvak奧地利米高·哈內克以及格魯吉亞傑拉·巴布魯阿尼英語Géla Babluani奧達·伊奧塞里安尼

時尚

[編輯]
巴黎旺多姆廣場香奈兒總部

法國自17世紀起就在世界時尚潮流方面有着較大的影響力,巴黎被視為世界四大時尚之都之一(巴黎、倫敦米蘭紐約),是許多頂級時裝店的總部所在地。時尚設計及時尚用品(如奢侈品化妝品)製造是法國的重要行業。其中,高級服裝定製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是專屬的時裝設計師為穿戴者量身定製時裝的服務,現為法國受法律保護、且擁有法定行業質量標準的行業。

法國與時尚的聯繫源於路易十四統治時期[359],當時法國的奢侈品行業在王室控制下蒸蒸日上,法國宮廷也便自然站在歐洲時尚的最前沿,成為歐洲時尚潮流的主宰。1860年至1960年的100年間,法國出現眾多奢侈品及時裝品牌,包括香奈兒迪奧紀梵希,得以鞏固其在時尚款式方面的主導地位。此外,法國的香水產業世界領先,眾多香水製造商匯聚於小鎮格拉斯[360]

20世紀60年代,法國服裝定製行業遭受青年人的批評,1966年,伊夫·聖洛朗開創成衣生產線,將法國時裝行業推向大規模生產時代。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憑藉對於營銷和生產的專注,出現眾多新興時裝設計師,如桑麗卡·里基耶蒂埃里·米格萊爾英語Thierry Mugler克洛德·蒙塔納英語Claude Montana讓-保羅·高緹耶姬絲蒂安·拉克魯瓦。20世紀90年代,跨國奢侈品行業巨頭興起(例如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掀起收購與合併潮。

媒體

[編輯]

法國最為暢銷的報紙包括《巴黎人報》《世界報》和《費加羅報[361]。其中《費加羅報》擁有國內數一數二的發行量,以及大約30萬份的日銷量。此外,體育報紙《隊報》亦廣受歡迎[362]。近年來,免費報紙在法國大獲成功,例如《都市日報》和《二十分鐘報英語20 minutes (France)》,分別擁有多於65萬的發行量[363]。地方報紙往往擁有更大的銷量,《西法蘭西報英語Ouest-France》擁有75萬的日銷量,為全國最多[364][365]。法國全國上下共有400多種不同種類的周刊發行[366]。法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雜誌周刊有左派的《新觀察家》、中間派的《快報》和右派的《觀點英語Le Point》(擁有多於40萬的發行量)[367]。而女性雜誌往往擁有較大的發行量,例如《美麗佳人》和《ELLE》,其中《ELLE》擁有多種外語版本。其它影響力較大的周刊包括具有調查研究性及諷刺性的《鴨鳴報》《查理周刊》和《巴黎競賽》。與眾多其他工業化國家相同,近數十年來印刷媒體面臨不景氣和衰落的局面。2008年,法國政府發起行動,以幫助印刷媒體進行部門改革和實現經濟獨立[368][369],但在2009年,政府不得不給予相關媒體60萬歐元的額外補助,以幫助其度過環球金融危機[370]

1974年,在經歷數年的廣播電視集中壟斷後,法國廣播電視局英語Office de Radiodiffusion Télévision Française分為數個國有媒體主體,包括3個電視頻道和四個國有廣播電台[371][372]。1981年政府允許廣播自由,結束政府在廣播界的壟斷[372]。在隨後的二十年內,隨着一些商業頻道的建立,電視媒體從而被部分私有化,大多為有線衛星電視。2005年法國電視實現數碼化。現有的四個國有電視頻道由法國電視台進行運作,而法國廣播電台則負責五個國有廣播電台的運作。法國國內收視率較高的電視台有法國電視一台(1987年實現私有化)、法國電視二台法國電視三台RTLEurope 1英語Europe 1France Inter英語France Inter則是較為著名的廣播電台。國際性電視台及廣播台方面,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用多種語言向全世界進行廣播;法國電視國際五台則是全球性的法語電視網法國24負責提供國際新聞時事,有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三個語言版本。

飲食

[編輯]
摻有芥菜籽、大蔥和鴨汁的鵝肝。鵝肝是法國受保護的美食遺產[373]

法國是世界著名的飲食文化大國[374][375],法國菜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菜系之一。法國葡萄酒是法國菜中的主要飲品[376],包括香檳酒波爾多酒勃艮第酒英語Burgundy wine薄酒萊酒等。奶酪是法國菜的主要食品之一,種類有多於400種[377][378],例如卡芒貝爾奶酪羅克福奶酪布利奶酪。法國菜的一些基本配方因地區而異,例如北方偏好黃油,而南方偏好橄欖油[379]。而且,法國的許多地區都有自己的標誌性菜餚,東北部的美食以海產為最佳;西部地區的諾曼第羊肉獨具風格,此地生產的牛奶和蘋果能分別製成乳製品和白蘭地;中部地區的美食以里昂聞名,當地農產品豐富,有知名的伯黑斯雞、墨馮山區的干火腿;西南部的卡酥來砂鍋阿爾薩斯阿爾薩斯酸菜英語Choucroute洛林法式鹹派勃艮第紅酒燉牛肉普羅旺斯橄欖醬英語Tapenade各具特色。

法國人就餐講究禮儀,一般第一道菜是開胃濃湯(soupe),然後是冷盤(hors-d'œuvre),接着才是主菜(plat de résistance),最後是甜點(dessert),麵包隨時取用[380]。冷盤菜餚有羅勒三文魚肉醬、龍蝦湯、鵝肝法式洋蔥湯法式三明治英語Croque-monsieur等。主菜有火上鍋牛排炸薯條英語Steak frites等。甜點有法式千層酥馬卡龍法式泡芙英語Éclair法式燉蛋慕斯可麗餅列日咖啡英語Café liégeois等。其它具有特色的食品還有青蛙腿、燉雞(coq au vin)、法國蝸牛油封鴨等;主食主要是麵包,具有法國特色的麵包有牛角麵包法式長棍麵包。法國人在餐前喝利口酒,餐中水產和禽類菜配乾白葡萄酒,肉類菜配乾紅葡萄酒。法國人的就餐禮儀已經成為西方宴會的經典模式。

著名的出版物《米芝蓮指南》以星級評定的方式對餐廳及旅館進行評鑑[381],星級的上調和下調可以顯着地影響餐廳的商業前途。截至2006年,《米芝蓮指南》已向法國餐廳發放有620顆星,在當時要多於其他所有國家(自2010年起有被日本趕超之勢)[382][383]

法國亦是一大啤酒生產國,主要的啤酒產地有阿爾薩斯北部-加來海峽洛林,其中阿爾薩斯為主要產地,佔全國產量的60%。

體育

[編輯]
1903年起,法國每年都會舉辦環法單車賽,它是世界最為著名的公路單車賽[384]

法國流行的體育運動[385]足球柔道網球[386]欖球。法國主辦了1938年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387]2007年世界盃欖球賽[388]以及2016年歐洲杯足球賽聖但尼法蘭西體育場是法國最大的體育場,也是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2007年欖球世界盃和2016年歐洲杯足球賽的決賽場館。1903年起,法國每年都會舉辦環法單車賽,它是世界最為著名的公路單車賽[389][390]。除此之外,勒芒24小時耐力賽原型賽車英語Sports prototype房車耐力賽英語Endurance racing (motorsport))也頗負盛名[391]。網球方面,法國主辦有法國網球公開賽大滿貫賽事之一)和巴黎大師賽法國踢腿術劍擊則是源自法國的武術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與法國淵源深厚。顧拜旦男爵是現代奧運會的奠基人,他於19世紀末主導舉辦現代奧運會[392][393]1896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後,巴黎成為1900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地[394]。巴黎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現位於瑞士洛桑)的第一個總部[395]。除1900年外,法國還舉辦了1924年巴黎夏奧會1924年霞慕尼冬奧會1968年格勒諾布爾冬奧會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2024年夏季奧運會[393]

法國國家足球隊奪得2018年國際足協世界盃冠軍

法國國家足球隊法國國家欖球隊都有着「藍衣軍團」(Les Bleus)的暱稱,源於其比賽服上取自法國國旗的藍色。足球是法國最為流行的運動。法國擁有超過1,800,000名註冊球員以及超過18,000家註冊俱樂部[396]。法國國家足球隊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足球國家隊之一,於1998年本土世界盃[397]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二次奪得冠軍[398]2006年2022年奪得亞軍[399]。同時,1984年[400]2000年[401]歐洲杯足球賽冠軍亦歸屬於法國。法國足球甲級聯賽是法國足球的頂級俱樂部聯賽。法國亦培養出一些世界頂級的足球運動員,施丹是三屆世界足球先生得主,米高·柏天尼是三屆金球獎得主,祖斯·方亭是前世界盃足球賽進球紀錄保持者(13球),雷蒙·科帕是首位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的足球運動員,而蒂埃里·亨利則是法國國家足球隊的進球紀錄保持者[402]

聯合式欖球巴黎和法國西南部最為流行[403]法國國家欖球隊從未缺席過世界盃欖球賽賽事,同時也是六國錦標賽的成員之一。法國國家欖球隊是16屆六國錦標賽冠軍,奪得過8次大滿貫英語Grand Slam (rugby union),在欖球世界盃中6次打進半決賽、3次打入決賽。Top 14英語Top 14是法國欖球的頂級俱樂部賽事。聯盟式欖球在法國南部城市佩皮尼昂圖盧茲頗為流行。加泰羅尼亞龍英語Catalans Dragons是歐洲的頂級聯盟式欖球賽事超級聯賽英語Super League的成員。法國精英錦標賽英語Elite One Championship是法國的聯盟式欖球俱樂部職業賽事。

近數十年,法國培養了許多世界級籃球運動員,其中托尼·帕克最為著名。法國國家男子籃球隊2013年歐洲籃球錦標賽冠軍。法國籃球隊在1948年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比賽中摘得兩枚銀牌。

公共假日

[編輯]
2014年法國國慶日盎格魯街焰火表演
日期 中文名稱 法文名稱 說明
1月1日 元旦 Jour de l'An
- 復活節 Pâques 星期日,具體日期不固定
- 復活節翌日 Lundi de Pâques 星期一,具體日期不固定
5月1日 勞動節 Fête du Travail
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日 Victoire 1945
- 耶穌升天節 Ascension 星期四,具體日期不固定
10月3日 聖靈降臨節 Pentecôte 星期日,具體日期不固定
7月14日 國慶日 Fête Nationale 國慶日
8月15日 聖母升天節 Assomption
11月1日 諸聖節 Toussaint
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休戰紀念日 Armistice 1918 「1918停火日」
12月25日 聖誕節 Noël

參見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155》,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引文

[編輯]
  1. ^ 1719年8月9日《兩廣總督楊琳奏報續到洋船有法蘭西行醫外科一名安泰請求進京效力委員護送折》:「本年五月十二日到有法蘭西洋舡一隻,內有法蘭西行醫外科一名安泰。」

註釋

[編輯]
  1. ^ 包括宣稱主權但未獲承認的阿黛利地
  2. ^ 其他地方語言參見法國語言
  3. ^ 脫離原加洛林帝國建立西法蘭克王國
  4. ^ 1993年改制為歐洲聯盟
  5. ^ 包括海外領地。
  6. ^ 法國地理學院之數據(包括所有水體)。
  7. ^ 法國土地註冊處之數據(不包括所有大於1平方公里之池塘、河流或冰川,亦不計算河流入海處)。
  8. ^ 包括所有海外領地的人口。
  9. ^ 僅包括法國本土。法國包括海外領土之人口密度為104.7109/平方公里。
  10. ^ 適用於整個法蘭西共和國(除位於太平洋一帶之法屬海外領地)。
  11. ^ 僅適用於位處太平洋一帶之法屬海外領地。
  12. ^ CET只適用於法國本土。整個共和國時區由UTC-10法屬波利尼西亞)橫跨至UTC+12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13. ^ 此只適用於法國本土。並非所有法屬海外領地均有夏時制。
  14. ^ 法國海外省份及區域亦獲納入法國電話號碼系統,但它們均有自己的國家區號:瓜德羅普島 +590、馬提尼克 +596、法屬圭亞那 +594、留尼旺馬約特 +262、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 +508;法屬海外領地則為法國電話號碼系統的一部分,而它們的國家區號為:新喀里多尼亞 +687、法屬波利尼西亞 +689、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681。
  15. ^ 其他用於法國海外省份與領地之互聯網頂級域包括:.re.mq.gp.tf.nc.pf.wf.pm.gf.yt。法國亦與其他歐盟成員國共用.eu域。除此,.cat域則用於加泰羅尼亞語地區。
  16. ^ 南美圭亞那加勒比地區瓜德羅普島馬提尼克島印度洋地區留尼旺島馬約特島均為法國之海外大區暨省份,它們為共和國的一部分。
  17. ^ 弗朗茨二世此時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8. ^ 當中有80個議員投反對票。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World Factbook – Field Listing – Area. CIA.gov.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5-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2. ^ France Métropolitaine. INSEE. 2011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8). 
  3. ^ 3.0 3.1 3.2 3.3 France.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23-04 [2023-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7) (英語). 
  4. ^ CIA World Factbook. CIA. [201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3). 
  5.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24). 
  6. ^ Le Monde, 8 January 1959.
  7. ^ Duverger, Maurice. Échec au roi. Paris: A. Michel. 1978. ISBN 9782226005809. 
  8. ^ 8.0 8.1 R.R. Palmer; Joel Colton.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需要免費註冊 5th. 1978: 161. 
  9. ^ The Grand Siecle &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France.fr. [2019-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10. ^ History of France. Discoverfrance.net. [2014-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英語). 
  11. ^ frank.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frank.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12. ^ Michel Rouche. The Early Middle Ages in the West. Paul Veyne (編).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From Pagan Rome to Byzantium. Belknap Press. 1987: 425. ISBN 0-674-39974-9. OCLC 59830199. 
  13. ^ Tarassuk, Leonid; Blair, Claude. The Complete Encyclopedia of Arms and Weapon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work ever published on arms and armor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the present with over 1,250 illustrations. Simon & Schuster. 1982: 186 [5-07-2011]. ISBN 0-671-42257-X (英語). 
  14. ^ David Solomon Ganz, Tzemach David, part 2, Warsaw 1859. Fredegar and the History of Franc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曼徹斯特大學). : 536–538 (希伯來語). 
  15. ^ 黃河清. 近现代汉语辞源.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408. ISBN 978-7-5326-5403-1. 
  16. ^ Jean Carpentier (dir.), François Lebrun (dir.), Alain Tranoy, Élisabeth Carpentier et Jean-Marie Mayeur (préface de Jacques Le Goff), Histoire de France, Points Seuil, coll. " Histoire ", Paris, 2000 (1re éd. 1987), p. 17 ISBN 2-02-010879-8
  17.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20–24
  18. ^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54 [2011-01-23]. ISBN 978-0-521-086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19. ^ Claude Orrieux. A history of ancient Greece. John Wiley & Sons. 1999: 62 [2011-01-23]. ISBN 978-0-631-2030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20.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 29
  21. ^ Provence in Stone. Life. 1953-07-13: 77 [2011-01-23]. 
  22.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44–45
  23.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53–55
  24.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76–77
  25.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79–82
  26.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 84
  27. ^ Carpentier et al. 2000, pp. 84–88
  28. ^ 杜比(2010年),第235頁
  29. ^ 杜比(2010年),第240頁
  30. ^ 30.0 30.1 杜比(2010年),第304頁
  31. ^ Bradbury(2007年),第73頁
  32. ^ 32.0 32.1 The Story of French. google.fr.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4). 
  33. ^ Flori & Tucker 2019,第999頁.
  34. ^ Albert Guerard, France: A Modern Histo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1959) pp. 100, 101.
  35. ^ Don O'Reilly. "Hundred Years' War: Joan of Arc and the Siege of Orléans". TheHistoryNet.com.
  36. ^ France VII.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9. Webcitation.org. [2012-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31). 
  37. ^ Emmanuel Le Roy Ladurie (1987). "The French peasantry, 1450–166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 32. ISBN 0-520-05523-3
  38. ^ Peter Turchin (2003). "Historical dynamics: why states rise and fa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179. ISBN 0-691-11669-5
  39. ^ Massacre of Saint Bartholomew's Day. Britannica.com.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4). 
  40. ^ 40.0 40.1 Language and Diplomacy. Nakedtranslations.com.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41. ^ BBC History: Louis XV (1710–1774). BBC.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21). 
  42. ^ Scholarly bibliography by Colin Jones (2002) (PDF). [2011-07-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5). 
  43. ^ Censer, Jack R. and Hunt, Lynn. 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 Explo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4.
  44. ^ Doyle, William.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91–192.
  45. ^ Dr Linton, Marisa. The Terror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PDF). Kingston University.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1-17). 
  46. ^ Jacques Hussenet (dir.), " Détruisez la Vendée ! " Regards croisés sur les victimes et destructions de la guerre de Vendée, La Roche-sur-Yon, Centre vendéen de recherches historiques, 2007
  47. ^ Doughty(2008年),第53頁
  48. ^ France's oldest WWI veteran dies. London: BBC News. 2008-01-20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5). 
  49. ^ Spencer C. Tucker, Priscilla Mary Roberts (2005).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BC-CLIO. ISBN 1-85109-420-2
  50. ^ The Collapse of the Third Republic: An Inquiry into the Fall of France in 1940,William L. Shirer
  51. ^ Julian Jackson, The Fall of France, The Nazi Invasion of 1940, 188-197.
  52. ^ "Vichy France and the Jew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ichael Robert Marrus, Robert O. Paxton (199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 368.ISBN 0-8047-2499-7
  53. ^ The Danish Center for Holocaust and Genocide Studi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54. ^ BBC, The Vichy Policy on Jewish Deportation.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6). 
  55. ^ Franc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http://www.ushmm.org/wlc/en/article.php?ModuleId=1000542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6. ^ Noir sur Blanc: Les premières photos du camp de concentration de Buchenwald après la libération, 存档副本 (PDF). [2014-1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11-09).  (French)
  57. ^ Kimmelman, Michael. In France, a War of Memories Over Memories of War.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3-04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2). 
  58. ^ Crozier, Brian; Mansell, Gerard. France and Alger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Blackwell Publishing). 1960-07, 36 (3): 310. ISSN 0020-5850. JSTOR 2610008. doi:10.2307/2610008. 
  59. ^ From Fourth to Fifth Republic –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5-23.
  60. ^ D. L. Hanley, A. P. Kerr, and N. H. Waites. Contemporary France: Politics and Society Since 1945 2. Routledge. 1984. ISBN 0-415-02522-2. 
  61. ^ Declaration by the Franco-German Defense and Security Council. Elysee.fr.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0-25). 
  62. ^ France and NATO. La France à l'Ot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1). 
  63. ^ 63.0 63.1 Marie-Christine Weidmann-Koop, Rosalie Vermette, "France at the daw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rends and transformations", p.160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4. ^ Yvonne Yazbeck Haddad and Michael J. Balz, "The October Riots in France: A Failed Immigration Policy or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2006) 44#2 pp. 23–34.
  65. ^ Sylvia Zappi, "French Government Revives Assimilation Policy", in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存档副本. [2015-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30). 
  66. ^ Hinnant, Lori; Adamson, Thomas. Officials: Paris Unity Rally Largest in French History. Associated Press. 2015-01-11 [2015-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1). 
  67. ^ Paris attacks: Millions rally for unity in France. BBC News. 2015-01-12 [2015-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2). 
  68. ^ Parisians throw open doors in wake of attacks, but Muslims fear repercussions. The Guardian. 2015-11-14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9). 
  69. ^ Syeed, Nafeesa. Yes, Parisians are traumatised, but the spirit of resistance still lingers. The Irish Independent. 2015-11-15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0). 
  70. ^ Europe's open-border policy may become latest victim of terrorism. The Irish Times. 2015-11-19 [2015-1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2). 
  71. ^ Breeden, Alissa J. Rubin, Adam Nossiter, Aurelien; Blaise, Lilia. Death Toll From Terrorist Attack in Nice, France, Rises to 84.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15 [2016-07-15].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5). 
  72. ^ 恐攻威脅未降 法國將延長緊急狀態|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 蘋果新聞網. [201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73. ^ Europa Official Site – France. EU. [2014-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2). 
  74. ^ Mont Blanc shrinks by 45 cm(17.72英寸) in two years.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9-11-06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1). 
  75. ^ Ambassade de France au Canada – Le Coin des Enfants. ambafrance-ca.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5). 
  76. ^ CO2 time series 1990-2014 per region/country. 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2015-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77. ^ (法文) CO2 : la France mois pollueuse grâce au nucléai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8. ^ (法文) L'énergie nucléaire en Fran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01. – Ambassade française en Chine
  79. ^ Nuclear Power in France. World-nuclear.org.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80. ^ Energy profile of France. Eoearth.org.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9). 
  81. ^ Ian Traynor and David Gow in Brussels. EU promises 20% reduction in carbon emissions by 2020. The Guardian (London). 2007-02-21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6). 
  82. ^ (法文) Les quatres enjeux de Copenhag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a Croix
  83. ^ Kanter, James. Per-Capita Emissions Rising in China. Beijing (China);China;Copenhagen (Denmark);France;India;Russia;United Stat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7-01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3). 
  84. ^ Reuters. France Sets Carbon Tax at 17 Euros a Ton. The New York Times (France). 2009-09-10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85. ^ France set to impose carbon tax. BBC News. 2009-09-10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86. ^ Saltmarsh, Matthew. France Abandons Plan for Carbon Tax. The New York Times (France). 2010-03-23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87. ^ Forest area by country. Nationmaster.com.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88. ^ Evolution of the French forest from 1984 to 1996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3. – French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89. ^ (法文) Une situation privilégiée en France et en Europ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Papier, bois et forêt
  90. ^ Parks.it – Parks and other protected areas in France. parks.it.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9). 
  91. ^ (法文) Fédération des parcs naturels régionaux de Fran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12.
  92. ^ (法文) La France veut créer une Zone Économique Exclusive en Méditéranné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3. – Actu-Environnement
  93. ^ Regional nature Parks of Fran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7-22. by the Federation of the regional nature Parks of France, pdf. Retrieved 22 June 2014.
  94. ^ William M. Lafferty.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 Europe. Earthscan. 2001: 181 [2011-08-07]. ISBN 978-1-85383-7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95. ^ Maison de la France. France Guide: Regional Natural Parks. French Government Tourist Office. 2008 [2011-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5). 
  96. ^ Data |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 Development. Yale. 2016-01-23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2). 
  97. ^ La réforme territoriale. Government of France. 2015-12-18 [2016-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30) (法語). 
  98. ^ 98.0 98.1 98.2 98.3 98.4 98.5 98.6 98.7 The World Factbook: Franc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4). 
  99. ^ Departments of France. Myfrenchproperty.com.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4) (法語). 
  100. ^ 100.0 100.1 Circonscriptions administratives au 1er janvier 2015 : comparaisons régionales [Administrative constituencies of 1 January 2015: regional comparisons]. INSEE. [2015-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30) (法語). 
  101. ^ The Regions of France. France Pub. [2016-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7). 
  102. ^ Currency and Exchange Rate. Thetahititraveler.com.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7). 
  103.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CIA. [2012-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3). 
  104. ^ Comparative studies in Freedom – France. Democracy Web.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8). 
  105. ^ France: Fifth Republ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lags of the World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17.
  106. ^ (法文) Le quinquennat : le référendum du 24 Septembre 20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7. ^ The National Assembly and the Senate –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liament. Official Site of the French National Assembly
  108. ^ Election of deputies. Official Site of the National Assembly
  109. ^ The senatorial elections. Official Site of the Senate
  110. ^ (法文) Le role du Sén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1. ^ In European countries, legal doctrine has long faced the question of succession of criminal laws in time: Buonomo, Giampiero. La rivendicazione di Gallo. Mondoperaio edizione online. 2015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 透過Questia 需付費查閱
  112. ^ 別具特色的法國司法制度. 新華網. 2007-07-16 [2011-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0). 
  113. ^ Kenneth Roth Executive Director. Human Rights Watch. Human Rights Watch. 2004-02-26 [2009-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1). 
  114. ^ France votes to ban full-face veils.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10-07-13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7). 
  115. ^ Dumoulin, Frederic. French parliament adopts ban on full-face veil. Google News. 2010-09-14 [2010-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116. ^ François Hollande signs same-sex marriage into law. France 24. 2013-05-18 [201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117. ^ "France: Strict Defamation and Privacy Laws Limit Free Expression – Index on Censorship | Index on Censorship." France: Strict Defamation and Privacy Laws Limit Free Expression – Index on Censorship | Index on Censorship. N.p., n.d. Web. 26 February 2014. 存档副本. [2014-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
  118. ^ (法文) La lutte contre le racisme et l'antisémintisme en France. AmbaFrance
  119. ^ Membership of the Security Councils of the UN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13 on the Official Site of the U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06.
  120. ^ Understanding the WTO – Members. WTO. [2010-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121. ^ History. Official Site of the SPC.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8). 
  122. ^ (法文) États et gouvernements : le monde de la Francophoni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ite officiel de l'OI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3. ^ (法文) Pays membre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4-02. – Site officiel de la COI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4-02.
  124. ^ About the Association of Caribbean States. Acs-aec.org. 1994-07-24 [2012-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2). 
  125. ^ The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France-Diplomatie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rance Diplomatie : The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8). 
  126. ^ (法文) L'alliance Franco-allemande au coeur de la puissance européenn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1-23.
  127. ^ De Gaulle says 'non' to Britain – again. BBC News. 1967-11-27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6). 
  128. ^ (法文) Quand Mitterrand, déjà, négociait le retour de la France dans l'OT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e Figaro
  129. ^ China adds voice to Iraq war doubts. CNN. 2003-01-23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130. ^ EU allies unite against Iraq war. BBC News. 2003-01-22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131. ^ Foreign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Iraq War. Usforeignpolicy.about.com. 2004-03-11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5). 
  132. ^ Sean Loughlin CNN Washington Bureau. House cafeterias change names for 'french' fries and 'french' toast. CNN. 2003-03-12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4). 
  133. ^ (法文) France-Diplomatie : Royaume-Un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134. ^ France ends four-decade Nato rift. BBC News. 2009-03-12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135. ^ Roger, Patrick. Le retour de la France dans l'OTAN suscite un malaise dans les rangs de la Droite. Le Monde (Paris). 2009-03-11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6) (法語). 
  136. ^ Fifth French nuclear test sparks international outrage. CNN. 1995-12-28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1). 
  137. ^ (法文) L'empire colonial françai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4-25.
  138. ^ France involvement i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Delegfrance-onu-geneve.org.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5). 
  139. ^ Development aid in 2015 continues to grow despite costs for in-donor refugees (PDF). OECD. 2016-04-13 [2016-04-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5-08). 
  140. ^ France priori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rance Diplomatie
  141. ^ Mail Online, Harrowing loss of Afghanistan troops overshadows France's Bastille Day military parade, 14 July 2011.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Retrieved 5 January 2012
  142. ^ Trends in 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20-03-08. SIPRI. Retrieved 18 December 2019.
  143. ^ (法文) La fin du service militaire obligatoi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144. ^ Status of signature and ratification. CTBTO Preparatory Commission. 2010-05-26 [2010-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4). 
  145. ^ (法文) Centre de Documentation et de Recherche sur la Paix et les Conflits, Etat des forces nucléaires françaises au 15 août 20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46. ^ 90.07.06: The Aerospace Industry: Its History and How it Affects the U.S. Economy. Yale.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0). 
  147. ^ Aerospace industry of France. The Translation Company. [2016-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8). 
  148. ^ "En 2001, la France a vendu pour 1,288 milliard de dollars d'équipements militaires, ce qui la met au troisième rang mondial des exportateurs derrière les États-Unis et la Russie." – "In 2001, France sold $1,288 billion of military equipment, ranking 3rd in the world for arms exportations behind the USA and Russia" La France demeure un fournisseur d'armes de premier plan (France stays one of the biggest arms supplier) – L'express. 13 June 2002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3-11.
  149. ^ "La France est au 4ème rang mondial des exportateurs d'armes, derrière les Etats-Unis, le Royaume-Uni et la Russie, et devant Israël, selon un rapport du ministère de la Défense publié l'an dernier." "France is 4th biggest arms exportator, behind the USA, the UK and Russia, and ahead of Israel, according to a report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se published a year ago" Arms sellings explode in 2009 Archive-It存檔,存檔日期2013-03-08 – 20 minutes
  150. ^ Rafale Sales Help France Reach Arms Exports Record. 2023-07-26. 
  151. ^ Factbox: France's military and defense contractors. Reuters. 2013-04-28 [2023-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8) (英語). 
  152. ^ The World Factbook. CIA. [201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13). 
  153. ^ John, Mark. Analysis: Low French borrowing costs risk negative reappraisal. Reuters. 2012-10-26 [201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154. ^ Bloomberg (2012) French government bond interest ra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raph)
  155. ^ Bloomberg (2012) German government bond interest ra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raph)
  156. ^ Andrews, Edmund L. Germans Say Goodbye to the Mark, a Symbol of Strength and Unity. The New York Times. 2002-01-01 [2011-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157. ^ Taylor Martin, Susan. On Jan. 1, out of many arises one Euro. St. Petersburg Times. 1998-12-28: National, 1.A. 
  158. ^ History of the Euro. BBC News. [2010-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159. ^ Fortune Global 500. Fortune.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3). 
  160. ^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8 (PD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12. 2009 [2011-07-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6-05). 
  161. ^ 161.0 161.1 Country fact sheet: France (PDF).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2010-1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7-04). 
  162. ^ 162.0 162.1 Country fact sheet: Japan (PDF).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9. UNCTAD. [2010-1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7-04). 
  163. ^ Entreprises selon le nombre de salariés et l'activité. INSEE. 2008-07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15) (法語). 
  164. ^ Entreprises publiques selon l'activité économique. INSEE. 2009-03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2) (法語). 
  165. ^ (法文) La Bourse de Paris : une institution depuis 172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66. ^ 166.0 166.1 Embassy of France. Embassy of France in Washington: Economy of France. Ambafrance-us.org.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9). 
  167. ^ The 10 Largest Banks in the World. Doughroller.net. 2010-06-15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2). 
  168. ^ 168.0 168.1 A panorama of the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industr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inistère de l'Alimentation, de l'Agriculture et de la Pêche
  169. ^ Key figures of the French economy.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and European Affairs.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4). France is the world's fifth largest exporter of goods (mainly durables). The country ranks fourth in services and third in agriculture (especially in cereals and the agri-food sector). It is the leading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farm products in Europe. 
  170. ^ (法文) Un ministère au service de votre alimentati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06. – Ministère de l'Alimentation, de l'Agriculture et de la Pêche
  171. ^ Annex 1: Indicative Figur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id, by Size-Class of Aid, Received in the Context of Direct Aid Paid to the Producers According to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782/2003 (Financial Year 2007) (PDF). European Commission. 2009-04-22 [2010-1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4-30). 
  172. ^ F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Embassy of France in Washington. [2010-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9). 
  173. ^ 173.0 173.1 法国国家概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6年1月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3). 
  174. ^ UNWTO Highlights. 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13-09-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1-14). 
  175. ^ Dilorenzo, Sarah. France learns to welcome, to speak 'touriste'. The Burlington Free Press (Burlington, Vermont). 2013-07-20: 5A [2013-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2). 
  176. ^ 2009 Theme Index. The Global Attractions Attendance Report, 2009 (PDF). 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2010-10-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6-02). 
  177. ^ The French Riviera Tourist Board. Frenchriviera-tourism.com. [201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5). 
  178. ^ Côte d'Azur Economic Development Agency, p. 66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04.
  179. ^ Côte d'Azur Economic Development Agency. p. 31 CRDP-Nice.net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04.
  180. ^ Fréquentation des musées et des bâtiments historiqu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4) (法語). 
  181. ^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y, IEA—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20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ublished 2014
  182. ^ Nuclear shares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World-nuclear.org. [201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1). 
  183. ^ EnerPub. France: Energy profile. Spero News. 2007-06-08 [2007-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4). 
  184. ^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United Nations. 2009-08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0). 
  185. ^ France Electricity Report for 2014 (PDF). Réseau de Transport d'Électricité. 2015-01-27 [2015-07-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7-23). 
  186. ^ Chiffres clés du transport 2010 (PDF). [2010-10-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6-01) (法語).  – Site officie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u Ministère de l'Écologie, de l'Énergie,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et de la Mer
  187. ^ The World Factbook – Country comparison :: railways. CIA. [201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188. ^ h2g2 – TGV – The French High-speed Train Service. BBC.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6). 
  189. ^ The World Factbook – Country comparison :: roadways. CIA. [201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190. ^ (法文) L'automobile magazine, hors-série 2003/2004 page 294
  191. ^ Guide pratique de l' ADEME, la voiture. Ademe.fr. [2008-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6). 
  192. ^ Bockman, Chris. France builds world's tallest bridge. BBC News. 2003-11-04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193. ^ Strikes block French ports. The Journal of Commerce Online (via BDP International). 23 April 2008
  194. ^ (法文) Marseille : un grand port maritime qui ne demande qu'à se montr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a Provence
  195. ^ Marseille – A French Pearl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Blog.hotelclub.com. 2010-02-22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4). 
  196. ^ William Godwin. Lives of the Necromancers: 232. 1876. 
  197. ^ André Thuilier, Histoire de l'université de Paris et de la Sorbonne, Paris, Nouvelle librairie de France, 1994
  198. ^ Burke, Peter,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2000, p.17
  199. ^ Lanzetta M; Petruzzo P; Dubernard JM; et al. Second report (1998–2006) of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Hand and Composite Tissue Transplantation. Transpl Immunol. Jul 2007, 18 (1): 1–6. PMID 17584595. doi:10.1016/j.trim.2007.03.002. 
  200. ^ Ghodoussi, Dr. Media Collection. Interface Surgical Technologies, LLC. [2011-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8). 
  201. ^ Austin, Naomi. 'My face transplant saved me'. BBC News. 2006-10-17 [2007-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7). 
  202. ^ BBC NEWS – Health – Woman has first face transplant. bbc.co.uk.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12-02). 
  203. ^ Le monde nucléaire. google.fr.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4). 
  204. ^ Status of World Nuclear Forces.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8). 
  205. ^ Study France's Nuclear-Power Success. TheLedger.com.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2). 
  206. ^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French Connection: Comparing French and American Civilian Nuclear Energy Programs" (PDF). [2017-05-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5-22). 
  207. ^ Countries Generating The Most Nuclear Energy – Business Insider. Business Insider. 2014-03-06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1). 
  208. ^ Encyclopedia of Astrobiology. google.fr.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3). 
  209. ^ France. oecd-ilibrary.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4). 
  210. ^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rance at the heart of the Rosetta space mission: a unique technological challenge. France Diplomatie.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2). 
  211. ^ BBC NEWS – Europe – French set new rail speed record. bbc.co.uk.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1). 
  212. ^ All Nobel Prizes. Nobel Media. [201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213. ^ List of Fields Medallists.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201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214. ^ Évolution de la population jusqu'en 2016. Insee.fr.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2016-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1). 
  215. ^ Population totale par sexe et âge au 1er janvier 2016, France métropolitaine. Insee.fr.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2016-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9). 
  216. ^ 216.0 216.1 INSEE, Government of France. Évolution générale de la situation démographique, France. [201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法語). 
  217. ^ INSEE, Government of France. Bilan démographique 2010. [201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1) (法語). 
  218. ^ INSEE, Government of France. Tableau 44 – Taux de fécondité générale par âge de la mère. [201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法語). 
  219. ^ Naissances selon le pays de naissance des parents 2010. Insee.fr. [201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220. ^ Jean-Louis Brunaux, Nos ancêtres les Gaulois, éd. Seuil, 2008, p. 261"
  221. ^ (法文) Bilan démographique 20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NSEE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and Economic Studies)
  222. ^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III. French Government and the Refuge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James E. Hassell (1991). p. 22. ISBN 0-87169-817-X
  223. ^ Markham, James M. For Pieds-Noirs, the Anger Endur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8-04-06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8). 
  224. ^ Raimondo Cagiano De Azevedo (1994).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 25.
  225. ^ Yazid Sabeg et Laurence Méhaignerie, Les oubliés de l'égalité des chanc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stitut Montaigne, January 2004
  226. ^ France's ethnic minorities: To count or not to count. The Economist. 2009-03-26 [201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6). 
  227. ^ "TRAJECTORIES AND ORIGINS" Survey on population diversity in Fran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2-02., Insee 2008
  228. ^ Oppenheimer, David B. Why France needs to collect data on racial identity...in a French way. Hasting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2008, 31 (2): 735–752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1). 
  229. ^ 229.0 229.1 Robin Cohen. The Cambridge Survey of World Migr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1-02 [2016-07-29]. ISBN 978-0-521-44405-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4). 
  230. ^ France's crisis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9-11-25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0). 
  231. ^ "Les personnes d'origine maghrébine y sont également au nombre de 5 à 6 millions; 3,5 millions ont la nationalité française (don't 500 000 harkis)", Évelyne Perrin, Identité Nationale, Amer Ministère, L'Harmattan, 2010, p. 112 ISBN 2-296-10839-3
  232. ^ Falila Gbadamassi. Les personnes originaires d'Afrique, des Dom-Tom et de la Turquie sont 5,5 millions dans l'Hexagone. Afrik.com.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233. ^ Richburg, Keith B. Europe's Minority Politicians in Short Supply. The Washington Post. 2005-04-24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6). 
  234. ^ Sachs, Susan. In officially colorblind France, blacks have a dream – and now a lobby.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Boston). 2007-01-12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7). 
  235. ^ Statistiques détaillées sur les flux d'immigration, Ined, 2011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5-23.
  236. ^ UNHCR Global Report 2005: Western Europe (PDF). UNHCR. 2006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6-14). 
  237. ^ Être né en France d'un parent immigré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see Première, n°1287, mars 2010, Catherine Borrel et Bertrand Lhommeau, Insee
  238. ^ Répartition des immigrés par pays de naissance 200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see, October 2011
  239. ^ INSEE. Enquêtes annuelles de recensement 2004 et 2005. 2005-01-25 [2006-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2) (法語). 
  240. ^ Swalec, Andrea. Turks and Moroccans top list of new EU citizens. Reuters. 2010-07-06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241. ^ Qui sont les nouveaux immigrés qui vivent en France ?. SudOuest.fr.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7). 
  242. ^ (法文) La Constitution- La Constitution du 4 Octobre 1958 – Légifrance
  243. ^ affairs, The French Ministry of Foreign. The status of French in the world. France Diplomatie ::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9) (英語). 
  244. ^ 244.0 244.1 Joffre Agnes ls the French obsession with "cultural exception" declin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France in London. 5 October 2008
  245. ^ Rapport Grégoire an II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4-05.
  246. ^ Language and Diplomacy –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Diplomacy.edu. [2010-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247. ^ Why Is French Considered the Language of Diplomacy?. Legallanguage.com. [201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30). 
  248. ^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ite. Intstudy.com. [2011-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7). 
  249. ^ Observatoire du patrimoine religieux. 2012-02-01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6). 94 % des édifices sont catholiques (dont 50 % églises paroissiales, 25 % chapelles, 25 % édifices appartenant au clergé régulier) 
  250. ^ France.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 Peace, and World Affairs. [2011-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6). 
  251. ^ Joy of Sects, Sam Jordison, 2006, p. 166
  252. ^ Commission d'enquête sur les sectes. Assemblee-nationale.fr. [2010-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253. ^ Society2 ; religion in France ; beliefs ; secularism (laicité). Understandfrance.org. [2009-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6). [ 個人出版物 ]
  254. ^ 254.0 254.1 (法文) La France reste catholique mais moins pratiquan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a Croix. 29 December 2009
  255. ^ Robert Marquand. In a France suspicious of religion, evangelicalism's message strikes a chord.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12-07-12 [201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3). 
  256. ^ Catholic World News. France is no longer Catholic, survey shows. 2003 [2009-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257. ^ La Vie, issue 3209, 1 March 2007 (法文)
  258. ^ (羅馬尼亞文) Franţa nu mai e o ţară catolică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8-12., Cotidianul 11 January 2007
  259. ^ " Sur la religion, les Français restent dubitatifs " – A la Une. La Croix. France. 2009-08-14 [2010-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2). 
  260. ^ Discrimination in the EU in 2012 (PDF), Special Eurobarometer, 383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12: 233 [2013-08-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12-02)  The question asked was "Do you consider yourself to be...?" With a card showing: Catholic, Orthodox, Protestant, Other Christian, Jewish, Muslim, Sikh, Buddhist, Hindu, Atheist, and Non-believer/Agnostic. Space was given for Other (SPONTANEOUS) and DK. Jewish, Sikh, Buddhist, Hindu did not reach the 1% threshold.
  261. ^ France to train imams in 'French Isla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Guardian
  262. ^ France –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05. State.gov. [2010-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8). 
  263. ^ What is going wrong in France's prisons?. The Telegraph. 2015-01-17 [2015-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6). France's prison popul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70 per cent Muslim 
  264. ^ 264.0 264.1 澎湃新聞. 法国穆斯林团体接受马克龙“最后通牒”,同意“共和国价值宪章”. 鳳凰網. 2021-01-18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中文). 
  265. ^ How to conduct European clinical trials from the Paris Region ? Clinical Trials. Paris. February 2003
  266.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sesses the World's Health Systems. Who.int. 2010-12-08 [201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31). 
  267. ^ The ranking, see spreadsheet details for a whole analys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hotius.com
  268. ^ Measuring Overall Health System Performance for 191 Countries (PDF).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8-05). 
  269. ^ WHO country facts: France. Who.int. [2013-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270. ^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0: WHO
  271. ^ (法文) Espérance de vie, taux de mortalité et taux de mortalité infantile dans le mon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volution de l'espérance de vie à divers âg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NSEE
  272. ^ (法文) Nombre de médecins pour 1000 habitant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3-05. – Statistiques mondiales
  273. ^ (法文) Dépenses de santé par habitant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12-12. – Statistiques mondiales
  274. ^ 274.0 274.1 Even the French are fighting obesi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NY Times
  275. ^ 275.0 275.1 275.2 Wahlgren, Eric. France's obesity crisis: All those croissants really do add up, after all. Dailyfinance.com. 2009-11-14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8). 
  276. ^ Lambert, Victoria. The French children learning to fight obesity.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8-03-08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5). 
  277. ^ 277.0 277.1 Why So Few French Are Fa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loomberg Businessweek
  278. ^ Mimi Spencer. Let them eat cake. The Guardian (London). 2004-11-07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3). 
  279. ^ The French Diet - Eat, Drink, and be Thin. Streetdirectory.com.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280. ^ 280.0 280.1 France heading for US obesity levels says stud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ood Navigator
  281. ^ New French food guidelines aimed at tackling obesity. Nutraingredients.com. 2006-09-14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3). 
  282. ^ Petah Marian. France urged to get tough on child obesity. Just-food.com. 2008-05-23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6). 
  283. ^ (法文) 1881–1882 : Lois Ferry École publique gratuite, laïque et obligatoire. Assemblé Nationale
  284. ^ Lycée. Britannica.com.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0). 
  285. ^ Range of rank on the PISA 2006 science scale (PDF).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12-29). 
  286. ^ (法文) II. L'évolution du contenu de l'obligation scolai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énat.fr
  287. ^ (法文) Les grandes écoles dans la tourmen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Le Figaro
  288. ^ The Symbols of the French Republic. Government of France. [2014-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289. ^ (法文) French Presidency, "Les symboles de 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 Le coq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4-01.
  290. ^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 "Cultura statistics", Key figur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91. ^ Official properties inscribed on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in France. Whc.unesco.org. [2015-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7). 
  292. ^ Germany on Top, U.S. Seventh in Nation Brands IndexSM. Gfk.com.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5). 
  293. ^ World warming to US under Obama, BBC poll suggests. BBC News. 2010-04-19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8). 
  294. ^ Global Views of United States Improve While Other Countries Decline (PDF). BBC News. 2010-04-18 [2011-12-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12-03). 
  295. ^ Muslim-Western tensions persist (PDF). Pew Research Center. [2011-11-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12-03). 
  296. ^ Opin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ew Research Center. 2012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0). 
  297. ^ Peter Allen. Britain falls to 25th best place to live in the world... behind Lithuania, the Czech Republic and Hungary. Daily Mail (London). 2010-01-07 [201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7). 
  298. ^ Daniela Deane. Why France is best place to live in world. CNN. 2010-02-11 [201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299. ^ Joëlle Farchy (1999) La Fin de l'exception culturel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CNRS ISBN 978-2-271-05633-7
  300. ^ The cultural exception is not negotiable by Catherine Trautman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inistry of Culture
  301. ^ (法文) La Convention UNESCO pour la diversité culturelle : vers un droit international culturel contraignant ?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4-27. – http://www.fnsac-cgt.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02. ^ Guide to Impressionism. Nationalgallery.org.uk.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7). 
  303. ^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United States), The Fauves (dossi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04. ^ (法文) RFI, Vlaminck, version fau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5 February 2008
  305. ^ (法文) RFI, Le néo-impressionnisme de Seurat à Paul Kle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5 March 2005
  306. ^ Musée d'Orsay (official website), History of the museum – From station to muse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07. ^ History of the painting collection. Musee-orsay.fr. 2007-07-31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3). 
  308. ^ 308.0 308.1 (法文) Ministry of Tourism, Sites touristiques en Franc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1. page 2 "Palmarès des 30 premiers sites culturels (entrées comptabilisées)" [Ranking of 30 most visited cultural sites in France]
  309. ^ (法文) Tour Eiffel et souvenirs de Par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10. ^ Toulouse's Saint Sernin, Largest Romanesque Church in Europe. Europeupclose.com. 1999-02-22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0). 
  311. ^ Opus Francigenum. Answers.com.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312. ^ The Gothic Period. Justfrance.org.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313. ^ (法文) Histoire et Architect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ite officiel de la Cathedrale de Notre-Dame de Reim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14. ^ (法文) Claude Lébedel – Les Splendeurs du Baroque en France: Histoire et splendeurs du baroque en France page 9: "Si en allant plus loin, on prononce les mots 'art baroque en France', on provoque alors le plus souvent une moue interrogative, parfois seulement étonnée, parfois franchement réprobatrice: Mais voyons, l'art baroque n'existe pas en France!"
  315. ^ Hills, Helen. Architec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 in Early Modern Europe. Ashgate Publishing. 2003: 86. ISBN 978-0-7546-0309-2. 
  316. ^ Fortifications of Vauban. Whc.unesco.org. 2008-07-08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317. ^ Official site of the UNESCO. Unesco.org.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9). 
  318. ^ Paris: City Guide. Lonely Planet. 2008: 48. ISBN 1-74059-850-4. 
  319. ^ Henri SECKEL. Urbanisme : Des gratte-ciel à Paris : qu'en pensez-vous ? – Posez vos questions. MYTF1News. 2008-07-08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9). 
  320. ^ In the heart of the main European Business are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7-29. – NCI Business Center
  321. ^ Muschamp, Herbert. Architect of Austere Works Receives the Pritzker Prize. The New York Times. 1994-05-02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22. ^ Pilkington, Ed. Swiss architect untouched by fad or fashion wins prized Pritzker award. The Guardian. 2009-04-14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6). 
  323. ^ Montaigne. Humanistictexts.org.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5). 
  324. ^ La Princesse de Cleves by Madame de Lafayette, adapted by Jo Clifford. Radiodramareviews.com. 2010-02-28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325. ^ "Author of some of the finest comed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theater". Hartnoll, Phyllis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Theatre, 198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554
  326. ^ Randall, Colin. France looks to the law to save the language of Molière.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4-10-25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3). 
  327. ^ (法文) Le symbolisme françai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28. ^ Victor Hugo est le plus grand écrivain français (PDF). [2013-09-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7-23). 
  329. ^ 329.0 329.1 Victor Hugo 1802–1885. Enotes.com.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6). 
  330. ^ All-Time 100 Best Novels List. Adherents.com.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8). 
  331. ^ The Little Prince. Completelynovel.com.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332. ^ 332.0 332.1 Modiano strengthens France's literature Nobel domina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lobal Post, 9 October 2014
  333. ^ (法文) La première Académie Goncou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ite officiel de l'Académie Goncou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34. ^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Sciences. Friesian.com.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8). 
  335. ^ 2003年4月21日 (月). The 100 Greatest Artists – No. 62. Hmv.co.jp. [201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6). 
  336. ^ Girdlestone p. 14: "It is customary to couple him with Couperin as one couples Haydn with Mozart or Ravel with Debussy."
  337. ^ Allen Schrott. Claude Debussy – Biography – AllMusic. AllMusic.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3). 
  338. ^ Huizenga, Tom. Debussy's 'La Mer' Marks 100th Birthday. NPR. 2005-10-14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339. ^ Debussy's Musical Game of Deception. NPR. 2008-07-12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340. ^ Biography of Claude Debussy. Classicfm.co.uk.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 
  341. ^ Biography of Maurice Ravel. Classicfm.co.uk.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1). 
  342. ^ Boulez, Pierre. Composer-Conductor Pierre Boulez At 85. NPR.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343. ^ RFI Musique, Biography of Noir Dési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March 2009: "Rock music doesn't come naturally to the French. A Latin country, with more affinity to poetry and melody, France has very rarely produced talented rock musicians. Rock music has other, more Anglo-Saxon ingredients"
  344. ^ 344.0 344.1 344.2 France Diplomatie, French music has the whole planet sing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une 2009
  345. ^ (法文) "Bureau Export – Les certifications export 201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RMA. p.26. Retrieved 7 March 2015.
  346. ^ The Telegraph, Daft Punk: Behind the robot mask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November 2007: "Daft Punk were in many ways responsible for turning the spotlight on a new, cool underground of French music in the late 1990s, including bestselling acts such as Air, and have been a huge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r DJs"
  347. ^ The return of French pop music. BBC News. 2001-12-20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348. ^ Ministry of Culture of France, About "Fête de la Musiq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49. ^ France Diplomatie, June 2007_9392.html Fête de la Musiq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1 June 2007
  350. ^ Dargis, Manohla.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0). 
  351. ^ Lim, Dennis. They'll Always Have Cann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2-05-15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2). 
  352. ^ Woolsey, Matt. In Pictures: Chic Cannes Hideaways. Forbes.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9). 
  353. ^ Cinema: production of feature films. Stats.uis.unesco.org.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354. ^ Cannes – a festival virgin's guide. Cannesguide.com. 2007-02-15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2). 
  355. ^ Cannes Film Festival | Palais des Festivals, Cannes, France. Whatsonwhen.com. [2012-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0). 
  356. ^ 356.0 356.1 (法文) Damien Rousselière Cinéma et diversité culturelle: le cinéma indépendant face à la mondialisation des industries culturell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orizons philosophiques Vol. 15 No. 2 2005
  357. ^ Enquête sur l'image du cinéma français dans le monde. unifrance.org.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3). 
  358. ^ (法文) Les frères Lumiè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59. ^ Kelly, 181. DeJean, chapters 2–4.
  360. ^ French perfume. About-France.com.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361. ^ Le Figar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3). 
  362. ^ (法文) OJD, "Observatoire de la Presse", Presse Quotidienne Nationa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3. ^ (法文) OJD, Presse Gratuite d'Information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12-04.. November 2011
  364. ^ (法文) Observatoire de la Presse, Presse Quotidienne Régionale et Départementa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5. ^ (法文) OJD, "Bureau Presse Payante Grand Public", Presse Quotidienne Régionale et Départementa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6. ^ (法文) Observatoire de la Presse, Presse Magazine – Synthè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7. ^ (法文) Observatoire de la Presse, Presse New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68. ^ The Telegraph, Nicolas Sarkozy: French media faces 'death' without refor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October 2008
  369. ^ French government portal, Lancement des états généraux de la press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6-25. 2 October 2008 [Launching of General State of written media]
  370. ^ Angelique Chrisafis in Paris. Sarkozy pledges €600m to newspapers. London: The Guardian. 2009-01-23 [201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2). 
  371. ^ Radio France, "L'entreprise", Repères. Landmarks of Radio France company
  372. ^ 372.0 372.1 (法文) Vie Publique, Chronologie de la politique de l'audiovisue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 August 2004 [Chronology of policy for audiovisual]
  373. ^ French rural code L654-27-1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9-03
  374. ^ Amy B. Trubek, Haute Cuisine: How the French Invented the Culinary Profession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75. ^ Priscilla Parkhurst Ferguson, Accounting for Taste: The Triumph of French Cuisine [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76. ^ Wines of France. University of Texas.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1). 
  377. ^ French Cheese. Goodcooking.com.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378. ^ French Chees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27. on Traditional French Foo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79. ^ (法文) La France du beurre et celle de l'huile d'olive maintiennent leurs posi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gence France Presse
  380. ^ French. Saveur. [2016-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381. ^ Fairburn, Carolyn. "Fading stars – Michelin Red Guid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Times, 29 February 1992; Beale, Victoria and James Boxell "Falling stars"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3-06-29, The Financial Times, 16 July 2011
  382. ^ Michelin 3 Star Restaurants around the world. 3starrestaurants.com. 2006-12-14 [2010-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383. ^ Japan overtakes France with more Michelin-starred restaurants, Gilles Campion | Agence France-Presse | Thu 25 November 2010
  384. ^ Union Cycliste Internationale. [2016-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385. ^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port in France. [2012-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0). 
  386. ^ (法文) Les licences sportives en Fra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Insee
  387. ^ History of the World Cup Final Draw (PDF).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6-14). 
  388. ^ France wins right to host the 2007 rugby world cup. Associated Press. 11 April 2003
  389. ^ The Tour De France: The Most Famous Bicycle Race In The World. Weightlossdietinformation.com. 2010-01-03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390. ^ Cycling: Tour de France. Faqs.org. [2010-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6). 
  391. ^ (法文) Une course légendai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Site officiel du 24 heures du Mans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1-16.
  392. ^ Hill, Christopher R. Olympic Politic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D. 1996: 5 [2011-07-05]. ISBN 0-7190-4451-0. 
  393. ^ 393.0 393.1 Olympic 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World Atlas of Travel
  394. ^ Paris 1900 Summer Olympics. Official Site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Olympic.org.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395. ^ Lausanne, olympic capital – Tourism in Lausanne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06.
  396. ^ Licenses of the French Football Federation (PDF).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10). 
  397. ^ CNN/SI – World Cup. Sports Illustrated. 1998-12-01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8). 
  398. ^ 法国队再捧大力神杯. 新華網. [201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6). 
  399. ^ Stevenson, Jonathan. Zidane off as Italy win World Cup. BBC News. 2006-07-09 [2011-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400. ^ 1984: Platini shines for flamboyant France. UEF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5-07.
  401. ^ 2000: Trezeguet strikes gold for France. UEFA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0-28.
  402. ^ "Thierry Henry calls end to France care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Sport. Retrieved 29 October 2014
  403. ^ Rugby. 123 Voyage

書目

[編輯]
  • Bradbury, Jim. The Capetians: Kings of France 987-1328. Bloomsbury Academic. 2007. ISBN 9781852855284. 
  • Doughty, Robert A. Pyrrhic Victory: French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the Great W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674034310. 
  • Flori, Jean; Tucker, Spencer. King Philip II. Tucker, Spencer C. (編). Middle East Conflicts from Ancient Egypt to the 21st Century: An Encyclopedi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ABC-CLIO: 999. 2019. ISBN 9781440853524. 
  • Jean Carpentier (dir.), François Lebrun (dir.), Alain Tranoy, Élisabeth Carpentier et Jean-Marie Mayeur (préface de Jacques Le Goff), Histoire de France, Points Seuil, coll. " Histoire ", Paris, 2000 (1re éd. 1987), p. 17 ISBN 2-02-010879-8
  • 杜比. 法国史. 由呂一民、沈堅、黃艷紅翻譯. 商務印書館. 2010. ISBN 9787100069045. 

外部連結

[編輯]

Template:Authority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