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清源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源軍
平海軍
949年—978年
福建形勢圖(957年),綠色部分為清源軍疆域。
福建形勢圖(957年),綠色部分為清源軍疆域。
地位割據政權
(949年—975年為南唐名義上藩鎮;960年—978年為北宋名義上的藩鎮)
首都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
常用語言中古漢語
中古閩語
節度使 
• 949年—962年
留從效(晉江王)
• 962年
留紹鎡留後
• 962年—963年
張漢思(留後)
• 963年—978年
陳洪進
歷史時期五代十國
• 留從效割據泉州
947年
• 留從效統一閩南
949年
• 南唐設立清源軍
949年12月或950年1月
• 北宋改設平海軍
964年3月9日
• 陳洪進投降北宋
978年6月3日
面積
• 總計
約3.6萬平方公里
人口
• 978年估計
80萬[1]
貨幣唐國通寶
開元通寶
周元通寶英語Zhouyuan Tongbao
前身
繼承
南唐
北宋
今屬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清源軍(949年12月或950年1月—978年6月3日),964年後稱平海軍,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名義上南唐北宋藩鎮),其疆域包括現今的閩南莆田,首府泉州。清源軍由原閩國將領留從效建立,前後歷經4位節度使留後的統治。

歷史

[編輯]

誕生

[編輯]

945年(天德三年,南唐保大三年,後晉開運二年),南唐滅閩國,閩地三分,建州汀州為南唐所得,福州李仁達割據(947年併入吳越),而泉州漳州雖名義上向南唐臣服,但實際保持自治。946年(南唐保大四年,後晉開運三年)四月,割據福州的李仁達派遣其弟李仁通領兵1萬攻打泉州;五月,泉州都指揮使留從效趁機罷黜泉州刺史、原閩國宗室王繼勳,自稱漳泉二州留後,並率軍大敗李仁通。留從效的政變得到南唐認可,南唐封留從效為福建團練使、泉州刺史,此後,南唐向漳、泉二州派駐戍兵。同年,再任董思安為漳州刺史,因董思安的父親名叫董章,為避諱而改漳州為南州。947年(南唐保大五年,後晉開運四年)三月,在南唐征討福州李仁達慘敗後,留從效趁機驅逐南唐戍兵,控制泉州和原福州所轄德化縣尤溪縣常平、進城二鄉;南唐無力征討留從效,還在同年十二月加封留從效為檢校太傅。南唐保大七年(後漢乾祐二年)十二月(949年12月23日—950年1月20日),南州刺史董思安遭留從效的兄長、南州副使留從願毒殺,留從願自任南州刺史,南唐遂設立清源軍,封留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泉漳等州觀察使;德化縣劃歸泉州,尤溪縣常平、進城二鄉劃歸德化縣。南唐累授留從效同平章事侍中中書令,封鄂國公、晉江王。

留從效時期

[編輯]
五代十國後期形勢圖

留從效出身寒微,了解民間疾苦,掌權後非常節儉,大力發展生產和海外貿易。留從效常說自己本是貧賤之人,不可忘本;民眾都非常愛戴他,境內安定太平。留從效還很注意爭取閩國舊貴族的支持。閩國奠基者王潮死後葬於泉州盤龍山(今屬惠安縣),留從效在山麓建立寂光寺,用來祭祀他。閩天德帝王延政有兩個已出嫁的女兒生活在境內,留從效很恭敬地對待她們,給她們的資助非常豐厚。

958年(南唐中興元年、交泰元年,後周顯德五年),南唐盡失江北之地,並向後周稱臣。留從效先派遣衙將蔡仲贇(958年)向後周請求歸附,又派遣別駕黃禹錫(959年)向後周進貢,後周世宗郭榮考慮到清源軍一直是南唐的藩屬,而南唐剛割地給後周,有所不便,不同意將清源軍納為藩屬。960年(後周顯德七年,北宋建隆元年),北宋取代後周,留從效向北宋上表稱藩,得到接納。961年(北宋建隆二年)二月,南唐元宗李璟遷都南昌,留從效非常害怕,認為南唐準備討伐他,於是派遣侄子留紹錤向南唐進貢,又派遣使者借道吳越向北宋進貢。

內亂

[編輯]
北宋初期形勢圖

962年(北宋建隆三年)七月,留從效去世。留從效的侄子留紹鎡擔任留後,僅在位一個多月便被統軍使陳洪進廢黜。陳洪進推舉統軍副使張漢思為清源軍留後,自為節度副使(一作四門指揮使)。

963年(北宋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四月,張漢思因不滿實權被陳洪進掌握,謀殺陳洪進未遂,反被陳洪進廢黜並軟禁;陳洪進自稱「權知泉南等州軍府事」,請命於南唐,南唐任命陳洪進為清源軍節度使、泉南等州觀察使。

陳洪進時期

[編輯]

963年(北宋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十月,陳洪進以「清源軍節度副使、權知泉南等州軍府事」的名義向北宋上表稱臣;十二月,陳洪進的使者、衙將魏仁濟(一作魏仁洛)抵達汴京,向北宋獻上貢物。964年3月9日(北宋乾德二年正月廿三·庚子),北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封陳洪進為平海軍節度使、泉漳等州觀察使、檢校太傅,賜號「推誠順化功臣」。966年(北宋乾德四年),南州復稱漳州。976年(北宋開寶九年、太平興國元年),北宋加封陳洪進為檢校太師

掌書記徐昌嗣最先勸陳洪進歸降北宋,陳洪進不聽,還想殺掉徐昌嗣,徐昌嗣遂逃往汴京莆田陳應功、指揮使陳齊鶻和泉州別駕陳仁璧也勸陳洪進降宋。975年(北宋開寶八年),北宋滅南唐;976年(北宋開寶九年、太平興國元年),吳越錢俶前往汴京覲見宋太祖趙匡胤;這些事情發生後,陳洪進非常不安,派遣次子陳文顥前往汴京朝貢。宋太祖下詔命陳洪進入朝,行至南劍州,宋太祖剛好去世,陳洪進只好返回泉州為宋太祖發喪。977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五月,陳洪進再次動身前往汴京,在八月初抵達汴京面見宋太宗趙炅。但直到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四月,陳洪進始終沒有得到返回泉漳的批准,實際已被軟禁。功曹參軍劉昌言和陳洪進的姻親詹琲都力勸陳洪進奉土歸宋,陳洪進遂命詹琲撰《納地表》(又作《納土表》《獻地表》),於6月3日(四月廿五·己卯)向北宋上表投降,史稱「泉漳納土」[2][3][4]。隨後,宋太宗下詔拆毀泉漳地區的三座城池;封陳洪進為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留於汴京,長子陳文顯通州團練使、權知泉州軍府事,三子陳文顗滁州刺史、知漳州;撤平海軍,泉州和漳州轉隸威武軍(同年,威武軍改置為兩浙西南路)。

疆域

[編輯]

清源軍(平海軍)轄泉州漳州(南州)2州、12縣。

其疆域相當於現今下列地區:

一、莆田市:下列除外的所有地區

二、三明市大田縣西部、南部之部分鄉鎮

三、泉州市(含金門縣)、漳州市廈門市

  • 全境。

四、龍巖市新羅區漳平市以及永定區南部部分鄉鎮

人口

[編輯]

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納土降宋時,平海軍有人口151978戶。

政治

[編輯]

清源軍(平海軍)於每年秋季在泉州舉行進士明經考試,稱作「秋堂」,選拔人才為官。莆田人陳仁璧在「秋堂」考試中取得第一名,隨即被留從效任命為晉江縣令,後來又擔任泉州別駕。莆田人徐昌嗣參加明經考試合格,得到秘書郎的職務,後來又被陳洪進提拔為掌書記

陳洪進時期,每年都向北宋進貢,花費巨大;為籌集資金,規定平民捐資百萬以上,可得到試協律郎或奉禮郎的官職,並免除勞役。

軍事

[編輯]

清源軍置統軍使、統軍副使,總管軍旅,設軍衙。

留從效時期,清源軍有8000多名士兵。956年(南唐保大十四年,後周顯德三年),南唐與後周爭奪淮南之際,留從效允許南唐大臣潘承祐到境內招募士兵。

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納土降宋時,平海軍有18727名士兵。

外交

[編輯]

清源軍(平海軍)雖然保持自治,但在名義上是南唐北宋藩鎮,使用它們的年號,接受它們賜予的封號。對鄰近的吳越也持友好態度。

為求自保,清源軍(平海軍)多次向南唐和中原王朝後周和北宋)進貢。959年(後周顯德六年),留從效以別駕黃禹錫為使者,向後周進貢獬豸通犀帶和數十斤龍腦香。960年(北宋建隆元年),留從效向北宋上表稱藩,從此朝貢不斷。961年(北宋建隆二年),留從效派遣侄子留紹錤向南唐獻上大筆錢財,又派遣使者借道吳越向北宋進貢。963年(北宋乾德元年)十二月,陳洪進的使者、衙將魏仁濟(一作魏仁洛)抵達汴京,向北宋獻上一千兩白金以及乳香茶葉藥物各一萬斤。

經濟

[編輯]

留從效執政之初,泉州地廣人稀,遂令士兵屯田,收遊民耕地,圍墾海灘,疏浚和增建水利工程,故「倉滿歲豐」。手工業,特別是與海外貿易有關的陶瓷業、冶煉業、絲織業等,均得到較大的發展。還開拓大道,建造貨棧,發展海外貿易。當時從泉州港運出陶瓷鋼鐵等手工業品,銷往阿拉伯東非等地,運回象牙犀角玳瑁明珠乳香樟腦等物。留從效廢除苛捐雜稅,使商人和民眾可以自由貿易,做到貨物充足,市無二價。當時,泉州城商業繁榮,號稱「雲屋萬家,樓雉數里」[9]

為能隨時鍛造兵器,留從效堅持要在泉州城內建立鑄冶基地。留從效在泉州城西設有「鼓鑄處」,用鼓風沖天爐來冶鐵鑄造兵器。基於同樣的理由,留從效還在永春南安惠安晉江安溪各地建有冶鐵工坊,推動了泉州冶鐵業的發展[10]。960年(北宋建隆元年),德化縣倚洋、赤水設立冶鐵場,採礦煉鐵。

963年(北宋建隆四年、乾德元年),陳洪進命軍民在晉江縣東部築「鎖海長堤」,圍海造田,其地後得名「陳埭」。970年(北宋開寶三年),永春知縣林滂開鑿桃溪4個險灘,使晉江東溪從永春石鼓潭至泉州城可通舟楫。

陳洪進執政時,為求繼續割據,每年都向北宋大量進貢,因此常向百姓徵收重稅,又命富人捐錢以免除徭役。而自己的子弟和親戚,反而交相賄賂,泉、漳二州的百姓很是痛苦,最終導致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底仙遊縣游洋洞林居裔於仙遊縣百丈鎮發動農民起義[11]

文化

[編輯]
泉州承天寺,前身為晉江王、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的南園。

952年(南唐保大十年,後周廣順二年),泉州招慶院靜、筠兩位僧人合著《祖堂集》,為現存禪宗最古老的的燈錄。954年(南唐保大十二年、後周顯德元年),在泉州城內建南禪寺(即今承天寺),其址原為留從效的南園;南禪寺是當時泉州規模最大的寺院。965年(北宋乾德三年),南安縣城內多火災,為祈禱控制火災,在陳洪進的倡議下,於九日山西峰鐫造石佛,並留有紀事石刻[12][13]

973年(北宋開寶六年),晉江譚峭清源山紫澤洞修煉,著有《化書》。

城市

[編輯]

946年(南唐保大四年,後晉開運三年),開始在泉州「子城」內築「衙城」,又重新築造泉州「唐城」,開闢7個城門,城高1丈8尺,周長20里,稱為「羅城」。又在泉州城環城遍植刺桐樹,泉州始得「刺桐城」之名[14]。965年(北宋乾德三年),拓建泉州城東北隅地。因泉州城東部和西部稍寬,中部稍窄,得名「葫蘆城」。

歷任統治者

[編輯]
肖像 姓名 主要職務 爵位 在位時間
留從效 清源軍節度使、泉漳等州觀察使 鄂國公 → 晉江王 949年12月或950年1月—962年8月或9月
留紹鎡 清源軍留後 962年8月或9月—9月或10月
張漢思 清源軍留後 962年9月或10月—963年5月17日
陳洪進 清源軍節度副使、權知泉南等州軍府事(963年5月17日—963年) → 清源軍節度使、泉南等州觀察使(963年—964年3月9日)
平海軍節度使、泉漳等州觀察使(964年3月9日—978年6月3日)
963年5月17日—978年6月3日

重要人物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福建歷代人口論考》,陳景盛,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
  2. ^ 泉州人名录(詹).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4). 
  3. ^ 詹琲简介. [2023-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9). 
  4. ^ 东南一奇士 谏言两相安.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5. ^ 《福清市志》,1994年4月,廈門大學出版社
  6. ^ 《福建內地府州縣總圖》,光緒年間,(漳州府海澄縣知縣)朱寶善
  7. ^ 《仙遊縣志》,1995年12月,方志出版社
  8. ^ 《平和縣志》,1994年4月,群眾出版社
  9. ^ 《永春縣誌》,語文出版社,1990年10月
  10. ^ 铁炉庙里“状元梦” 万家石下藏“巨鱼” 泉州古迹逸闻录. [2024-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9). 
  11. ^ 林居裔:改变莆田历史走向的农民起义领袖. [2023-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9). 
  12. ^ 陈洪进.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1). 
  13. ^ 九日山(下卷—崖刻). [2023-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14. ^ 《泉州市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5月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