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郭實臘譯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郭實臘文理譯本,是馬禮遜譯本出現之後、委辦譯本問世之前的一個文言文譯本,又稱四人小組譯本,因有四人參與,分別是麥都思郭實臘裨治文馬儒翰馬禮遜在1834年去世之後,麥都思等人開始着手修訂馬禮遜的文理譯本,但最後的譯本則是全新的譯本。此工作由麥都思帶頭,郭實臘輔助,裨治文和馬儒翰的角色次之,可能沒有做多少工作。1835年,四福音書使徒行傳完成,1836年新約完成。但此新約譯本不被當時的英國聖經公會接受,因為英國聖經公會仍然推崇馬禮遜的譯本。他們本來打算修訂舊約,但是麥都思退出,只剩下郭實臘一人,郭就自己一人修訂/翻譯了舊約,於1838年在新加坡出版了舊約聖經的第一版。後來,郭實臘又反復修訂麥都思的新約,做了很多改變。麥都思在1849年寫給倫敦會的書信中如此說,郭實臘稱「目前的版本為第十四版」。1853年,麥都思在一封致倫敦會的信中說:「我於1836年離開中國之後,郭實臘多次再版這個新約譯本,起初只修改了為數不多的漢字,但後來改動很大」[1]。對郭實臘的修訂和翻譯工作,麥都思不是特別認可,他在1849年曾寫道,郭的譯本仍然有很多缺陷;而此時,麥都思已經在翻譯委辦譯本了。後來,太平天國依據郭實臘的譯本出版了自己的聖經,但洪秀全出於自己的政治目的對郭實臘的譯本做了刪改[1]。在此譯本中,麥都思主張將God翻譯為上帝,偏離了之前馬禮遜譯本和馬士曼譯本的譯名,即,遂開啟了曠日持久的譯名之爭(Term Question),直到現今爭論也沒有解決。此譯本也首次將Christian翻譯為基督徒,而之前的譯本應該是音譯。

特色

[編輯]
  • 除人名、地名外完全意譯:
    • 耶和華」譯為「皇上帝」。
    • 埃及」以之子孫麥西一族名之,《出埃及記》譯為《出麥西國傳》。
    • 法老」一詞不音譯,逕稱「王」。
    • 民數記》譯為《戶口冊》,《申命記》譯為《復傳律例》,《士師記》譯為《倡領書記》,《歷代志》譯為《綱鑑》;各本先知書一律加「天啟錄」。
  • 割禮」譯為「斷勢皮禮」。
  • 使徒」譯為「聖差」。
  • 聖靈」譯為「聖神」。

譯文摘錄

[編輯]

以下譯文摘自1839年《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之《約翰傳福音書》(《約翰福音》)3章16-18節:

蓋上帝深切愛世、賜其獨生之子、令凡信之者、免陷沉淪、乃得常生也。且上帝遣子降世、不罪世人、乃救世人也。凡信之者、無定罪、但凡不信者、已見定罪、因不肯信上帝獨生之子也。

參考

[編輯]
  1. ^ 1.0 1.1 尤思德(Jost Oliver Zetzsche)著,蔡錦圖譯:《和合本與中文聖經翻譯》。香港:國際聖經協會,2002年

網頁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