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号航空母舰 (CVN-65)
企业 USS Enterprise CVN-65 | |
---|---|
概观 | |
舰种 | 航空母舰 |
拥有国 | 美国 |
母港 | 诺福克海军基地 |
舰级 | 企业级航空母舰(首舰) |
前型 | 小鹰级航空母舰 |
次型 |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
制造厂 | 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 |
动工 | 1958年2月4日 |
下水 | 1960年9月24日 |
服役 | 1961年11月25日 |
退役 | 2012年12月1日 |
结局 | 拆解中 |
除籍 | 2017年2月3日 |
绰号 | 大E(Big E)[1] |
技术数据 | |
满载排水量 | 93,284长吨(94,781公吨)[2] |
全长 | 整体:1,123呎 水线:1,040呎 |
全宽 | 整体:255呎 水线:133呎 |
吃水 | 39呎 |
动力 | 8座A2W核反应堆 16座2,500千瓦发电轮机 4座1,000千瓦柴油轮机 4轴 |
功率 | 280,000轴马力 |
最高速度 | 超过33节 |
续航距离 | 接近无限 |
乘员 | 超过5,000人 |
武器装备 | AN/SPS-48对空搜索雷达 AN/SPS-49对空搜索雷达 AN/SLQ-32电子反制系统 SRBOC干扰弹发射器 2座RIM-7海麻雀导弹 2座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2座RIM-116拉姆导弹 |
装甲 | 装甲带:8吋铝 装甲飞行甲板、机库、弹药库及反应堆 |
舰载机 | 85架 |
其它 | 4座升降台 4座C13蒸气弹射器 模版参考来源:[3] |
企业号航空母舰(英语:USS Enterprise,舷号CVN-65,中文也常被意译为进取号或勇往号,绰号大E(Big E)[1]),是美国海军第一代及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唯一一艘建成的企业级航空母舰。企业号是美军第八艘以企业为名的军舰,舰名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军俘获并更名的一艘英国单桅纵帆船。
企业号在1958年开始建造,在1960年下水,最后于1961年服役。不久企业号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封锁古巴海域,然后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执勤,并曾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环球航行一圈。1965年企业号由大西洋调往太平洋舰队,先后七次派往参与越战,并在战争结束前夕参与西贡市常风行动的撤侨行动。除大型战争外,企业号也参与冷战时期多场地缘政治事件,包括1963年复兴党于伊拉克及叙利亚军变夺权后到黎巴嫩戒备、1971年印巴战争时开往印度外海宣示力量、普韦布洛号扣留事件及EC-121击落事件发生后到朝鲜外海巡弋、向乌干达总统“苏格兰王”伊迪·阿敏施压、参与环太平洋演习、拯救越南船民、到北太平洋向苏联示威、1986年在利比亚拦截苏联飞机、于两伊战争期间护卫进出波斯湾的油轮、与伊朗海军交战以及介入菲律宾政变等等,其足迹遍布全球。
踏入1990年代,企业号调回大西洋,并在地中海及阿拉伯海执勤。期间企业号曾派往亚得里亚海,到发生种族屠杀的前南斯拉夫地区支援北约维和部队;又曾介入伊拉克的库尔德内战,在沙漠打击行动及沙漠之狐行动空袭伊拉克的军事据点。1990年代末,企业号开始参与南方守望行动,并在2001年九一一袭击后率先参与持久自由行动及阿富汗战争。踏入21世纪,企业号在伊朗核问题上扮演美国的外交施压角色,亦曾应对索马里海盗问题。
企业号在美国海军服役51年,是海军在役最长的航空母舰。企业号在2012年12月1日举行退役仪式,由于移除核反应堆时必须先拆解大面积舰体,再加上保留舰岛的成本过高,故此海军将会把企业号全舰拆解,而不保留作博物馆舰。在企业号的退役典礼上,美国海军部长宣布将筹建中的一艘福特级航空母舰命名为企业,以为承传。2017年2月3日,企业号正式从海军退役除籍,预备全面拆解。下一艘企业号航空母舰预计于2025年开始服役。
建造、古巴导弹危机及大西洋服役
[编辑]企业号在1958年2月4日于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开始建造,在1960年9月24日下水,由时任美国海军部长威廉·法兰克(William B. Franke)夫人掷瓶。1961年11月25日,企业号正式服役,并在次月编入美国大西洋舰队。[4]
1962年1月12日,企业号到外海训练飞行员,稍后编为水星-大力神6号的海面救援舰。由于航天器发射日期延迟,企业号最终要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预备试航,而救援舰则改由伦道夫号航空母舰负责。2月5日企业号到加勒比海试航训练,途经梅港及关塔那摩湾,并试飞A-5攻击机,于4月8日返抵诺福克。企业号进入船坞检修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曾与多名政要登舰检阅。[4]
1962年6月19日,企业号再到外海训练,并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到访波士顿。接着企业号与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等参加大西洋舰队年度演习,于7月12日返抵诺福克,预备首次远洋巡航。[4]8月3日企业号离开诺福克,并先后到访直布罗陀、康城、拿波利及苏达湾(Souda Bay,位于克里特西北部),期间两次与北约成员国海军作联合演习,而意大利总统安东尼奥·塞尼(Antonio Segni)亦曾登舰参观。9月28日企业号于苏达湾为罗斯福号航空母舰接替,在10月11日返抵诺福克。[5]
企业号返港后仅数日,肯尼迪于10月19日下令派海军封锁古巴,以阻止苏联建造导弹基地,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当日企业号即时前往加勒比海,在21日与舰队会合,开始频密派出机队巡逻,在古巴外海设下封锁线。26日,苏联拒绝停建导弹基地,而27日美国海军向一艘潜艇投下警告性深水炸弹,几乎令潜艇舰长发射核弹。数日后,美苏之间达成秘密协议。苏联同意中止兴建导弹基地,而美国则解除封锁。危机方告结束。[6]11月21日肯尼迪公开宣布解除封锁,而企业号则在12月8日返抵诺福克。稍后企业号曾试飞A-6A攻击机及E-2A预警机。[5][7]
1963年2月6日,企业号第二次前往地中海巡航,并先后到访康城、雅典、巴勒莫、拿波利、科孚岛、塔兰托及罗德岛。由于伊拉克及叙利亚先后发生斋戒月政变(Ramadan Revolution)及三月八日革命,复兴党以军变执政,引发地区局势紧张。企业号被派往地中海东部警备,并到访贝鲁特示警。稍后企业号回访热那亚、马略卡岛及巴塞罗那,与各北约成员国海军交流,同时进行演习。8月24日企业号为独立号接替,在9月4日返抵诺福克。接着企业号主要留在港口休整,或到近海训练。[5][8][7]
1964年2月8日,企业号第三次前往地中海,并在22日接替返国的独立号,然后如常与本国及北约海军军舰演习。由于塞浦路斯的希腊及土耳其族群冲突加剧,企业号在到访伊斯坦布尔后,转到塞浦路斯外海警备一周,然后才回访西地中海的康城、拿波利及热那亚。5月13日,企业号与长堤号及班布里奇号两艘核动力军舰合组演习,预备进行代号海环行动(Operation Sea Orbit)的环球航行。7月29日企业号正式为福莱斯特号接替,然后在31日组成第1特遣舰队,开始环球航行,而海狼号核潜艇则在稍后加入。舰队先后驶过象牙海岸、南非好望角、肯尼亚、巴基斯坦、印尼、澳大利亚、纽西兰、合恩角、阿根廷及巴西,与多国进行外交及军事交流,包括与英国皇家海军胜利号航空母舰演习。10月3日企业号返抵诺福克,然后稍事休整。11月2日企业号进入船坞补充核燃料,同时进行各项翻修,包括增设综合作战情报系统及更换电子系统等。[9]
越战及太平洋舰队
[编辑]第二至第四阶段滚雷行动
[编辑]企业号要到1965年6月才翻修完毕。此时美国已扩大于越战的军事行动,首阶段滚雷行动在3月开始,而针对寮国东南部胡志明小道的钢虎行动(Operation Steel Tiger)在4月开始;针对北越地对空导弹的铁手行动(Operation Iron Hand)亦在8月开始。[10]然而,美军的轰炸行动成效仍然有限,故海军决定将企业号调入太平洋舰队,以强化打击力量。6月至10月期间,企业号留在近海试航及训练,预备前往越南战场。[11]
10月26日,企业号离开诺福克,启程前往西太平洋。11月20日企业号在马六甲海峡外海接替独立号,然后到苏比克湾整装。12月2日,企业号抵达南越外海的迪西站(Dixie Station),开始派飞机支援友军,并轰炸边和市外的越共游击队阵地。企业号也曾接待多名国内国外政客,观摩航母舰上作业,当中包括南越总理阮高祺。[11][12]
12月16日,企业号转到北面的洋基站,开始轰炸非军事区的敌军目标。22日企业号、提康德罗加号及小鹰号三艘航母作联合攻击,派出超过100架飞机,攻击汪秘镇(Uông Bí)的火力发电厂;该处的发电厂供应河内市约三分之一的电力,以及海防市接近全部电力。这也是美军首次获准攻击北越工业设施。[10]三舰机队分别在下午3时、3时30分及4时发动攻击,企业号由北面进攻;提康德罗加号与小鹰号则由南面进攻。攻击重创发电厂,使河内及海防电力供应锐减。[13]25日圣诞节,詹森下令美军停止空袭非军事区,以向北越释出善意,重开停火谈判;但北越却于1966年1月4日斥之为假意。在这段时期,企业号回到南方迪西站执勤,并与汉考克号及提康德罗加号攻击南越境内的越共阵地,在17日进入苏比克湾稍作休整,最后于26日到访香港。企业号的到访一度引起北京政府及香港左派不满。[10][11][12][14]
1966年2月1日,企业号离开香港,在4日返抵迪西站执勤。詹森在1月31日宣布开始第三阶段的滚雷行动,但仍局限于北越南部,并禁止攻击北部的米格机场及工业设施,使北越可大量运输各种防空炮、面对空导弹及雷达设施到南方;美军的飞机损失因此逐渐增多。[15]企业号先在9日及10日派出机队,支援美国第一步兵师第一旅扫荡平阳省的越共阵地(行动代号Operation Quick Kick IV)。接着企业号调回洋基站,先后空袭了清化市及荣市的军事设施,以及北纬17度以北的越共运输路线。然而强烈东北季候风使越南天气恶劣,削弱空袭成效。23日企业号前往苏比克湾休整,在25日抵达。菲律宾总统马可斯在3月11日曾登舰参观,而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则在14日两国联合防空演习时登舰检阅。 [14][12]
3月16日企业号再次回到洋基站执勤,空袭北越运输路线。由于天气恶劣,再加上北越防空火力与日俱增,美国舰队的空袭成效甚为有限,而折损却相对大增。在16日至25日之间,企业号的第9航空团一共有六架飞机遭防空炮或地对空导弹击落。[14]针对日益增多的地对空导弹,海军开始为航空母舰飞机搭载AGM-45百舌乌反辐射导弹,以协助摧毁地面导弹发射台;又以混编机种的方式编组攻击机队,分配攻击任务及目标,然后命各艘航空母舰一同出击,以应付北越密集的防空导弹。这些大型混合机队攻击任务亦称为Alpha Strikes。[15]4月1日,詹森下令展开第四阶段滚雷行动,将海空军的执勤范围再作划分,但仍然禁止攻击主要工业设施。[16]企业号在该星期集中空袭荣市的补给设施,然后于4月14日返抵苏比克湾休整。[14][12]
4月22日,企业号回到越南外海,并再次空袭非军事区及胡志明小道等地的补给路线,亦开始攻击越共的河道运输。稍后企业号一度转到南方,空袭湄公河德尔塔一带的越共据点。但不久美军为集中舰队打击力量,决定将企业号、汉考克号、突击者号四艘航母集中在洋基站,仅留下辅助攻击航母无畏号于南面支援。[17]然而在恶劣天气下,企业号等舰的攻击仍备受限制。5月15日企业号返抵苏比克湾,旋即要离港避风,到20日才得以入港短暂休整。[14][12]
5月23日,企业号又再返抵洋基站。针对北越大幅增加的水路运输,企业号连日派飞机攻击河道上的运输舰只,又猛烈空袭北越重要港口城市边水。6月初企业号更获准攻击南定市的港口,以干扰海防市及河内市的补给。然而此类攻击仅为特例,对北越的整体运输影响不大。6月5日企业号离开越南,并在10日到苏比克湾卸载武装,预备返国。21日企业号穿越金门大桥,抵达新母港阿拉米达,稍后进入旧金山海军船坞翻修。在船坞期间,企业号重修了舰上四门弹射器,更新舰上航空设施,并安装了RIM-7海麻雀导弹。[14][12]
第四及第五阶段滚雷行动
[编辑]1966年9月初,企业号完成翻修,并开始在近海试航及训练。舰上第9航空团也首次编组可在恶劣天气执勤的A-6A攻击机。11月19日企业号离开阿拉米达,第二次部署到越战战区。企业号途经珍珠港及苏比克湾,在12月18日抵达洋基站作战,开始空袭荣市及河静市的铁路、公路及其他补给设施。[14]
企业号重返战场时,第四阶段滚雷行动仍在进行,但美军在6月底开始了POL攻击行动,准许航母轰炸北越的储油设施及工业设施;海军与北越的米格机也有多次交火。[15]然而企业号仅参战一周,詹森在25日圣诞节再次下令美军停火48小时,并在1967年元旦作另一次48小时停火。[15][18]停火后企业号的A-6A攻击开始在夜间及雨天出勤,并轰炸清化市、河静市及宁平市周边的铁路设施,避过北越日间密集的防空火炮。1月16日企业号前往苏比克湾休整,再在稍后到访马尼拉。[19][12]
1967年2月1日,企业号回到洋基站作战。由于空袭一直未能迫使北越重返谈判,美军再次计划加强滚雷行动,并要求准许攻击更多北越重要据点,以阻止北越从中国、柬埔寨及寮国等地获得补给。[20][21]8日美军开始为期48小时的越南春节停火令,并预定停火结束后开展第五阶段滚雷行动。不过由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13日访问伦敦,詹森在权衡外交形势后,在14日才批准行动开始。[22]企业号在24日率先空袭了河内及海防市外的火力发电厂,再在26日开始于红河布置水雷,以打击北越补给线。[23][19]3月2日企业号返航苏比克湾,再于14日转抵香港休假,并停泊到青洲外海。[12]
3月22日,企业号重返洋基站作战。詹森再批准美军攻击海防及河内更多目标,但禁止攻击区继续保留。[20]接着企业号先后空袭了海防外的海军船坞、北江市的火力发电站及太原市的钢铁厂。执勤期间,南越将军阮文绍、总理阮高祺及美国陆军将领威廉·威斯特摩兰曾登舰颁发军奖。4月17日企业号前往苏比克湾休整,于19日抵达。[19][12]
4月29日,企业号回到前线执勤。舰队在5月进一步增加飞机出击数,去空袭北越多处目标;到5月底河内市中心附近的军营亦首次遭美军攻击。不过空袭不久,华府重申河内市中心为禁止攻击区。[21]企业号先后攻击了北宁市郊的军营、海防海军船坞及北江一带的火力发电厂与炼油厂,同时空袭了白马市的米格基地。5月27日企业号到苏比克湾休整,于29日抵达。[19][12]
6月5日,企业号返抵洋基站作战。舰队加倍空袭北越各地的补给路线,而企业号则先后空袭鸿基市及海阳市的铁路系统,也攻击过北越的防空导弹发射台。20日企业号将部分武装转移到无畏号,然后启程返国。稍后企业号途经苏比克湾,于7月6日返抵阿拉米达,并进入船坞维修。9月企业号完成维修,留在近海试航训练。[19][12]
春节攻势及越南化时期
[编辑]1968年1月3日,企业号离开阿拉米达,途经珍珠港,在19日先访问佐世保。这是日本自广岛原爆及长崎原爆以来,首次有核动力军舰进入日本港口;再加上日本当时的反战呼声高涨,又值学运及工潮顶峰,企业号的到访便引起极大反感,佐世保市更出现大规模反美示威。[24][25]
企业号在1月23日离开佐世保,原订前往越南战场。然而同日朝鲜扣留普韦布洛号通用环境研究舰,朝鲜半岛局势突趋紧张。企业号及正在休整的突击者号随即前往日本海戒备。然而朝鲜此举意在分散美国兵力。29日美国对北越的三日春节停火令开始生效,同日北越放弃游击战,发动大规模的春节攻势,试图一举攻陷南越。越南战况随即吃紧。[26][27]企业号要到2月16日才离开日本海,再途经苏比克湾,于21日抵达洋基站执勤。接着企业号空袭了非军事区的北越阵地,同时参与尼加拉瓜行动,集中支援溪生战役的美军陆战队,并攻击清化、荣市及南北越各地的公路。2月26日,詹森批准攻击河内港口。此时北越攻势已开始崩溃;美军亦因季候风转趋强烈,使天气恶劣,而要减少出击,双方再次谈判停火。[28][29]3月13日,企业号的机队更炸毁了海防市郊的铁路及公路两用桥。18日企业号离开前线,于20日抵达苏比克湾休整。[25][12]
3月27日,企业号返抵洋基站作战。31日詹森宣布不再连任总统,并于同日命海空军停止攻击北纬20度以北的北越目标,仅可攻击北越于南越的进攻部队。提康德罗加号等随即减少出击,仅恢复钢虎行动,攻击寮国的胡志明小道补给线;同时空袭荣市的燃油设施及机库。到4月3日,詹森进一步将禁止攻击带南移至北纬19度。[29]企业号在15日曾截击北越一支运输车队,最后在24日再次到苏比克湾休整。[25][12]
5月2日企业号又再回到洋基站。海军此时集中打击北越往南的补给线,又攻击河静省、荣市及演州县(Diễn Châu)三地之间的北越军据点,迫使北越逐步后撤。[30]企业号在5月8日扫荡了荣市西北方的燃油及弹药库,次日企业号一架F-4B战斗机更击落了一架米格-21,是第九航空团于越战的首次空战胜利。13日巴黎和谈重开后,美军的出击数开始下降,而企业号则在20日前往苏比克湾及香港休假。[31][25][12]
6月1日企业号回到洋基站执勤,并如常派飞机侦察海岸,攻击北越补给线等等。舰队飞机出击数继续因停战和谈而下降,而企业号在26日离开洋基站,启程返国。7月18日企业号返抵母港阿拉米达,及后主要在美国西北海域及近岸训练演习。[25][12]
越南化时期、复活节攻势与美国停火
[编辑]1969年1月6日,企业号前往珍珠港训练演习。14日早上8时19分,企业号正在夏威夷外海预备派出飞机之际,舰艉一架F-4战斗机挂载的四支苏尼火箭遇热爆炸,旋即点燃该架F-4的航空燃料,引发大火。1分钟后,大火引爆F-4另一边机翼的三支苏尼火箭,炸穿飞行甲板,使火势蔓延至下层甲板。不久六枚Mk 82 500磅炸弹接连爆炸,进一步加剧火势。大火在三小时后方告扑灭,舰上一共有28人死亡,344人受伤,17架飞机受损,而另外15架飞机则报销。[32]次日企业号旋即进入珍珠港船坞维修,直到3月4日才告完工。11日企业号启程前往西太平洋,在31日开始在洋基站外海执勤。[25][12]
此时美国舰队主要派飞机到到南越及柬埔寨执勤,偶尔亦派飞机到北越各地侦察。4月15日,朝鲜击落美军一架EC-121侦察机,造成31名美军死亡,朝鲜半岛局势又再紧张,美国随即派舰队到朝鲜海面示威。16日企业号离开越南,并在黄海与提康德罗加号、大黄蜂号及突击者号会合,作警戒巡逻。事件逐步降温后,企业号先后到访苏比克湾及新加坡,在5月31日才回到洋基站执勤。由于新任总统尼克逊推行越南化政策,美军正逐步淡出战争,海军只派飞机攻击胡志明小道,间中亦攻击非军事区附近的北越补给点,并可以在指定情况下向北越防空炮还火攻击。6月18日企业号启程返国,在7月2日返抵阿拉米达。接着企业号绕道合恩角,在8月12日进入东岸的纽波特纽斯船坞维修,并更换核燃料。[25][12]
1971年初企业号完成维修,在试航后回到母港阿拉米达,并换上第14航空团。稍作训练后,6月11日企业号再次前往西太平洋,途经珍珠港及苏比克湾,在7月15日抵达洋基站,并如常派飞机到寮国作战。12月印巴战争爆发,美国为表支持巴基斯坦,而派企业号到印度洋及安达曼海演习。[33]1972年1月25日企业号返航美国,在2月12日返抵阿拉米达。3月30日北越发动复活节攻势,但企业号仍旧留在本土近海训练。[34][12]
1972年9月12日,企业号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在10月3日开始在洋基站作战。此时北越攻势早被美军第一阶段后卫行动(Operation Linebacker I)击溃,但舰队继续空袭北越境内设施。12月11日至17日期间,企业号到香港休假;由于北越与美国谈判破裂,尼克逊18日宣布开始第二阶段后卫行动,加倍空袭北越,更大幅增派B-52轰炸机,连日轰炸河内及海防市内多处受严密防御的据点。[35]企业号在19日回到洋基站作战,除了在圣诞节短暂停火,其余时间均派飞机轰炸北越工业设施。 [36]
1973年1月8日,基辛格与黎德寿在巴黎重开谈判,而舰队出击数也随之逐步降低,并在15日完全停止轰炸北越。企业号等改为派飞机到寮国及柬埔寨,空袭该处的共产党游击队,而同月27日巴黎和平协约终于签订,美国与北越停火。2月5日企业号开始派飞机到东京湾扫雷,任务完成后又到访新加坡,最后到台湾与中华民国空军作联合演习。5月28日企业号由苏比克湾启程返国,于6月12日返抵阿拉米达。8月2日企业号进入布雷默顿船坞维修改建,以搭载新式的F-14战斗机。 [37]
1974年1月20日,企业号离开船坞,留在近海训练,并在3月先后试飞了F-14战斗机及S-3反潜机。到9月17日,企业号离开母港阿拉米达,先后到夏威夷及菲律宾演习,并在11月到香港休假。12月企业号短暂到南越外海执勤,在1975年1月到波斯湾巡航,并途经迪戈加西亚岛。2月5日企业号到访蒙巴萨,但不久毛里求斯遭热带气旋吹袭,企业号在12号转抵路易港,并派员到陆上协助救灾。2月底企业号回到西太平洋演习。[38][39]
1975年3月10日,北越派军攻击越南中央高地的要害邦美蜀市,而南越总统阮文绍却在3月17日宣布弃守中央高地,命南越军队后撤,使南越国境一夕之间无险可守。不久各处的南越军队开始溃散,而北越则乘势加速向南突进;柬埔寨等地的共产势力亦加速进攻政府军。[40]由于东南亚的局势已无法挽回,美国下令军队预备撤侨。3月28日至4月9日之间,企业号在南越外海戒备,然后为中途岛号接替,到苏比克湾休整。这使企业号错过了12日撤走金边人员的鹰迁行动(Operation Eagle Pull)。[39]
企业号在菲律宾休假时,汉考克号刚好临时改装为两栖攻击舰,以腾出空间接载美国侨民及其他难民。结果企业号暂时接收了驻汉考克号的第21航空团,在4月15日回到越南外海。29日常风行动(Operation Frequent Wind)开始,美军开始撤走西贡人员。汉考克号、中途岛号及其他两栖攻击舰不断派直升机到西贡撤侨,而企业号及珊瑚海号则派战机掩护,确保美军撤退路线安全。这也是企业号的F-14战斗机首次参与的战争任务。4月30日早上,美军最后一架直升机离开西贡,而北越坦克则在接近中午驶入统一宫。越战至此正式结束。[39]
企业号在苏比克湾卸载后,启程返航阿拉米达,在5月20日抵达,然后留在近海训练或船坞维修。[39]
印度洋及太平洋巡航
[编辑]1976年7月30日,企业号第八次前往西太平洋,并到访珍珠港、苏比克湾、香港及霍巴特,先后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及皇家澳大利亚海军演习。1977年初企业号进入印度洋,并在2月19日到访蒙巴萨。期间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敏下令禁止美国公民离开边境,以报复大半年前美国默许以色列发动恩德培行动,营救于乌干达境内遭挟持的人质。企业号随即离开与乌干达敌对的肯尼亚,在2月25日到乌干达外海警备,直到美国与乌干达在外交上解决危机后,才启程返回西太平洋。3月28日企业号返抵母港阿拉米达,并留在近海训练。[41][42]
1978年4月4日,企业号第九次部署到西太平洋,并先参与该年度的环太平洋演习。接着企业号先后到访苏比克湾、香港、费利曼图、及新加坡,并与皇家澳大利亚海军演习。航行期间,企业号曾在南中国海救起越南船民,亦多次遭遇苏联侦察舰只及飞机。9月中企业号与中途岛号在冲绳海域作两栖登陆演习后,启程返回美国,于10月30日返抵阿拉米达,然后留在近海训练。[43]1979年1月,企业号进入布雷默顿海军船坞,进行维期36个月的大修,当中包括更换原有的相控阵雷达、维修核反应堆、更新通讯设备等等。[44]
1982年2月2日,企业号完成维修,开始在近海试航训练,并换驻第11航空团。9月1日企业号第10次部署到西太平洋,但先到阿留申群岛与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会合,作联合演习。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派出多艘航空母舰到该处演习。为表抗议,苏联即时举行反演习,派轰炸机模拟空袭海上的两支航空母舰编队。[45]演习后企业号途经日本海、苏比克湾及新加坡,并前往印度洋,期间再次救起小量越南船民。企业号在11月初到访蒙巴萨,改到北阿拉伯海巡航,在1983年初回到西太平洋,并先后到访香港及佐世保。是次到访佐世保再未出现大规模反美示威。3月底到4月初,企业号与中途岛号及珊瑚海号会合,在西北太平洋作联合演习,最后在4月28日返抵阿拉米达。[46]
1984年5月30日,企业号第11次部署到西太平洋,并再次参与环太平洋演习。稍后企业号途经苏比克湾及香港,在8月24日接替返国的美利坚号,开始在北阿拉伯海巡航,为两伊战争一事戒备。11月5日企业号返航西太平洋,在侦察越南金兰湾的苏联基地后,于12日进入苏比克湾休整。19日企业号与中途岛号及卡尔文森号在日本海演习,最后在12月20日返抵阿拉米达。[47]整个1985年,企业号均留在近海训练演习。11月2日企业号演习期间触礁受损,而要回到船坞维修。[48]
1986年1月13日,企业号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巡航,并在2月17日进入苏比克湾。同月25日菲律宾爆发人民力量革命,总统马可斯被推翻下台,并流亡美国。企业号延长在苏比克湾停留时间,以宣示力量。3月初企业号途经新加坡,到印度洋与巴基斯坦海军演习,期间企业号曾遭正在演习的印度海军飞机侦察,而苏联侦察部队则紧接而来。在卡拉奇停泊后,企业号前往阿拉伯海及阿曼湾巡航,并以马西拉岛为执勤期间的休整站。4月15日大西洋舰队两艘航母空袭利比亚,企业号先留在亚丁湾戒备,然后在29日横越苏伊士运河,前往利比亚外海。这是企业号22年来首次返回地中海。稍后企业号主要拦截从利比亚升空的苏联飞机,并先后到访拿波利、土伦及西西里奥古斯塔港。6月25日企业号启程返回美国西岸,先后途径直布罗陀、好望角、澳大利亚珀斯、苏比克湾及珍珠港,最后在8月13日返抵阿拉米达,并进入船坞维修。[49]
1987年,企业号大部分时间均在西岸训练演习,并在8月参与西雅图每年举办的海洋节。10月25日,企业号再到阿拉斯加外海演习,于11月24日返抵阿拉米达。由于卡尔文森号在1月曾进入白令海峡,是次演习再次引起苏联抗议。[50][51]
1988年1月5日,企业号第13次前往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巡航,后与菲律宾、印尼及新加坡海军演习。2月企业号到北阿拉伯海,与法国海军克列孟梭号航空母舰一同执勤。其时伊拉克及伊朗经常攻击波斯湾的油轮,企业号参与挚诚意志行动(Operation Earnest Will),协助保护悬挂美国旗帜的油轮,并多次拦截伊朗船只及苏联飞机。4月14日美国海军导弹护卫舰塞缪尔・B・罗伯特号(Samuel B. Roberts, FFG-58)遭伊朗水雷重创,为报复损失,18日美军发动螳螂行动(Operation Praying Mantis),进攻伊朗军队驻扎的两座钻油台,而企业号则派飞机作空中支援。伊朗先后派出护卫舰、快艇及F-4战斗机应战,双方水面军舰在海上交火,并以反舰导弹互相攻击。企业号的A-6攻击机先与斯特劳斯号驱逐舰击沉了萨汉德号护卫舰(Sahand, سهند),再重创撒巴兰号护卫舰(Sabalan, سبلان)。为免事态失控,舰队在击伤撒巴兰号后撤退,恢复护航任务。5月18日企业号为福莱斯特号接替,返回西太平洋,并到访苏比克湾、香港及釜山。6月23日企业号与卡尔文森号再到阿拉斯加演习,在28日到西雅图休整,最后于7月3日返抵阿拉米达。[52]
1989年9月17日,企业号最后一次离开阿拉米达,前往西太平洋巡航,然后调回大西洋舰队。10月中企业号与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新泽西号战列舰及密苏里号战列舰合组,先后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及韩国海军演习,然后到访香港及菲律宾。同年12月菲律宾再发生政变,在阿基诺夫人的请求下,老布什派企业号及中途岛号到菲律宾外海戒备,并派战机封锁叛军控制的机场,使政变迅即瓦解。接着企业号到访新加坡及芭堤雅,然后到北阿拉伯海参与护航行动。1990年2月企业号离开阿拉伯海,绕道南大西洋及里约热内卢,在3月16日进入诺福克军港。[53]
1991年1月1日,企业号进入纽波特纽斯船坞作现代化改修,并第三次补充核燃料。这使企业号错过同年爆发的海湾战争。[54]
大西洋舰队与中东冲突
[编辑]1994年9月27日,企业号完成维修,留在近海试航训练,并换上第17航空团。[55]要到1996年6月28日,企业号才再次部署外海,前往地中海及阿拉伯海巡航,并在7月中派飞机到波士尼亚执勤,以履行波士尼亚战争的岱顿停火协定,由北约维和部队监督停火。接着企业号到访马略卡岛、康城、苏达湾及罗得岛,在9月15日横越苏伊士运河,进入阿拉伯海。其时伊拉克正受库尔德内战波及,美军在9月3日发动沙漠袭击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rike),派卡尔文森号战斗群攻击伊拉克多处军事据点,试图迫使萨达姆撤走围攻埃尔比勒的军队。企业号自9月到11月开始参与南方守望行动,以维系联合国设下的禁飞区。11月25日企业号启程返国,并途经拿波利,最后于12月20日返抵诺福克。[56]1997年,企业号主要留在船坞维修。[57]
1998年11月6日,企业号搭载第3航空团,再次前往地中海及阿拉伯海巡航,在19日横越苏伊士运河,然后于23日接替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参与南方守望行动。12月16日,美国以萨达姆违反联合国安理会687号决议,发动沙漠之狐行动,轰炸伊拉克多处军事设施。企业号与卡尔文森号在16日至19日参与空袭,然后恢复南方守望行动。12月底企业号返回地中海,并先后到访苏达湾、安塔利亚、利佛诺及第里雅斯特。期间科索沃再有阿尔巴尼亚人遭塞尔维亚人屠杀,企业号进入亚得里亚海巡航,到1999年3月18日才回到阿拉伯海执勤。4月12日企业号启程返国,于6月20日返抵诺福克,再次进入船坞维修。整个2000年,企业号均留在近海训练。[58]
反恐战争及地区危机
[编辑]2001年4月25日,企业号搭载第8航空团,前往大西洋及阿拉伯海执勤。稍后企业号到访马略卡岛、康城、拿波利、英国朴次茅斯、里斯本及罗得岛,并曾与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演习。8月企业号进入阿拉伯海,接替返国的星座号,开始执行南方守望行动。8月25日企业号到访迪拜的捷贝阿里港(Jebel Ali),留在波斯湾执勤。9月10日企业号离开霍尔木兹海峡,预备经好望角返回诺福克。[59]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九一一恐怖袭击。企业号闻讯后即时调头,立即赶往巴基斯坦100哩外海,恢复南方守望行动,为第一艘抵达该处的美国军舰。9月16日企业号为卡尔文森号接替,旋即调往北阿拉伯海待战。10月6日美国持久自由行动开始,阿富汗战争爆发。企业号开始昼夜派飞机轰炸塔利班据点,甲板飞行作业更曾持续36小时。25日企业号为罗斯福号接替,途经苏达湾,在11月10日返抵诺福克,预备进入船坞维修。12月7日,总统小布什在珍珠港事件60周年纪念日,到企业号发表演说,并展望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前景。[59][60]
2003年5月6日,企业号换驻第1航空团,开始在近海试航训练。8月28日企业号再次前往阿拉伯海,在10月13日横越苏伊士运河,再在22日进入霍尔木兹海峡,开始参与阿富汗及伊拉克战争。此程也是F-14战斗机最后一次在舰上执勤。11月5日至15日,企业号参与了分解山脉行动(Operation Mountain Resolve),派飞机支援联军空降兴都库什山脉,并击毙阿富汗伊斯兰协会(Hezbi Islami)的武装人员。16日至18日企业号又参与铁锤行动(Operation Iron Hammer),支援美军于巴格达搜捕伊拉克游击队。12月21日企业号到巴林麦纳麦休假,在2004年2月初启程返国,并途经拿波利,最后于2月29日返抵诺福克,再次进入船坞待命。[61]
2005年10月,企业号完成维修,再在近海试航训练。到2006年5月2日,企业号再次前往阿拉伯海,并先后到访斯普利特及苏达湾。其时正值伊朗核问题恶化,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刚在4月11日宣布伊朗成功提炼浓缩铀,企业号的部署便引来媒体猜测。企业号在6月29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开始支援伊拉克战事。7月5日朝鲜试射多枚大浦洞二型导弹,而企业号却在6日离开阿拉伯海,前往阔别多时的西太平洋,并先后于7月18日及27日到访釜山及香港。8月企业号到访新加坡及吉隆坡,然后重返北阿拉伯海执勤。11月1日企业号返航美国,在7日到里斯本休假,最后于18日返抵诺福克。[62]
2007年7月7日,企业号再次前往阿拉伯海,先与北约海军演习,然后到访康城。8月1日企业号横越苏伊士运河,并在5日开始在阿拉伯海执勤。由于11月初美军将所有F-15战斗机停飞,以全面检查机件,避免发生解体事故,企业号的F/A-18战斗机一度暂代空军出缺,为美军提供对地密接支援。12月1日企业号启程返国,在19日返抵诺福克。[62]
2008年4月11日,企业号进入纽波特纽斯船坞大修。由于企业号舰龄已高,维修费用不断上升,美国海军军令部长拉夫黑德最终向国会提案,将企业号的退役年期由2014年提前至2012年,使美国在福特号航空母舰下水前只有10艘在役航母。2009年10月国会两院军事委员会通过决议,准许企业号提早退役。[63]2010年4月19日,企业号终于完成维修,并留在近海试航训练。是次维修比原计划超时八个月,费用更高达六亿五千五百万(655,000,000)美金,超支达46%。[64]
2011年1月13日,企业号离开诺福克,再前往阿拉伯海。此时中东地区爆发阿拉伯之春,而利比亚内战也一触即发。企业号先后到访里斯本及马尔马里斯港,在2月15日横越苏伊士运河。其时适逢伊朗宣布将派军舰横越运河,前往叙利亚外海,企业号的动向一度引起传媒猜测。2月18日美国一艘游艇(舰名Quest)遭索马里海盗挟持,海军派企业号战斗群到场处理。当双方人员在斯特雷号驱逐舰谈判期间,斯特雷号突遭海盗发射火箭攻击。舰队即时派员登上游艇,并与海盗驳火。最后美军击毙4人,其余15人投降,4名美国人质安全获救。稍后企业号主要在红海、阿拉伯海及亚丁湾巡航,支援阿富汗战事。至于隶属其战斗群的巴里号驱逐舰,则在奥德赛黎明行动率先向利比亚发射导弹。6月24日企业号启程返国,并途经苏达湾及马略卡岛,于7月15日返抵诺福克。是次巡航企业号一共执行九次反海盗任务,并拘留了18人。11月25日,企业号举行服役50周年生日会。[62][65]
2012年3月11日,企业号离开诺福克,最后一次作远洋巡航。这是企业号第24次部署到海外执勤。28日企业号到访比雷埃夫斯,然后于4月4日横越苏伊士运河,在8日开始在北阿拉伯海执勤。此行企业号如常派飞机支援阿富汗美军,并在波斯湾内巡航戒备。10月12日企业号启程返国,途经拿波利,最后于11月4日返抵诺福克,预备退役。 [7][62]
退役及未来状况
[编辑]企业号在2012年12月1日举行退役仪式。退役后企业号将会卸除核燃料,同时移除核反应堆。由于海军拆除核反应堆时,必须拆解机库两层甲板以下的大部分舰体,故此企业号肯定无法保留作博物馆舰。[66][67][68]至于企业号的舰岛建筑,也因成本过高而无法保留。[69]在企业号的退役典礼上,美国海军部长宣布将筹建中的一艘福特级航空母舰命名为企业,以为承传。[70]
2013年6月20日,企业号由拖船拖离诺福克海军基地,在同日抵达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随即开始拆除核反应堆及卸除核燃料。[71] 移除工序完成后,美国海军在2017年2月3日正式将企业号退役除籍。企业号将继续拆除受辐射污染的舰体,准备拖往美国西岸的普吉湾海军基地全面拆解回收。部分钢材将用作建造新一代的企业号航空母舰。 [72]
-
11月4日,企业号返抵诺福克,并预备退役。
-
2013年6月20日,企业号由拖船拖往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拆除核反应堆及卸除核燃料。注意舰岛的雷达与天线已经在2013年上半年拆除。企业号虽然已经举行退役典礼,但要到核燃料全数卸除后,才会正式退役。
大众文化
[编辑]企业号曾参与多部电影拍摄,包括1986年为海军航空队宣传的《壮志凌云》,以及1990年的《猎杀红色十月》。星際旅行系列电影也有多艘星舰以企业号为名。
荣誉
[编辑]截至2012年11月,企业号一共获得以下军事奖项:[73]
海军作战行动勋表: 五次 | ||
三军部队嘉许奖 | 海军部队嘉许勋表: 三次 |
海军部队嘉许奖: 五次 |
战斗高效勋表: 三次 |
海军远征奖章: 两枚 |
国防部服役奖章: 三枚 |
武装部队远征奖章: 10枚 |
越南服役奖章: 11枚战斗之星 |
西南亚服役奖章: 一枚 |
反恐战争远征奖章 | 反恐战争服役奖章 | 武装部队服役奖章: 两枚 |
人道主义服役奖章: 两枚 |
海上部署服役勋表: 16次 |
南越总统部队嘉许勋表 |
棕榈叶越南英勇十字部队嘉许 | 北约奖章(前南斯拉夫地区) | 科威特解放奖章 |
参见
[编辑]- 企业号:其他同名的船舰或交通工具。
相关条目
[编辑]
|
|
注释
[编辑]- ^ 1.0 1.1 USS Enterprise: The Legend, US: Navy, [2020-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1)
- ^ CVN-65, Naval Vessel Register, US: Navy, (原始内容存档于5 June 2011)
- ^ Friedman 1983,第392页
- ^ 4.0 4.1 4.2 企業號1958年至1963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2-22).
- ^ 5.0 5.1 5.2 1962年至1966年服役年表
- ^ BBC:古巴導彈危機-封鎖.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5).
- ^ 7.0 7.1 7.2 企業號1962年後部署.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 ^ 企業號1963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6-28).
- ^ 企業號1964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4).
- ^ 10.0 10.1 10.2 Nichols 1987,第152-154页见越南空战年表:1965年。
- ^ 11.0 11.1 11.2 企業號1965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Francillon 1988,第132-135页企业号越战巡航、在线及战损纪录。
- ^ Gurney 1985,第171页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企業號1966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1-13).
- ^ 15.0 15.1 15.2 15.3 Nichols 1987,第154-155页见越南空战年表:1966年。
- ^ Francillon 1988,第52页
- ^ Gurney 1985,第174页
- ^ Gurney 1985,第177页
- ^ 19.0 19.1 19.2 19.3 19.4 企業號1967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20.0 20.1 Gurney 1985,第178-179页
- ^ 21.0 21.1 Nichols 1987,第155-156页见越南空战年表:1967年。
- ^ Francillon 1988,第57页
- ^ Gurney 1985,第183页
- ^ 1968 in Japan: the student movement and workers' struggles.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企業號1968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Gurney 1985,第192-193页
- ^ Francillon 1988,第61页
- ^ Gurney 1985,第193-194页
- ^ 29.0 29.1 Francillon 1988,第62页
- ^ Marolda 1994,第112-113页
- ^ Francillon 1988,第63页
- ^ The USS ENTERPRISE (CVAN-65) fire and munition explosions.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 ^ Winkler 2000,第138页
- ^ 企業號1971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2-22).
- ^ Nichols 1987,第159-161页见越南空战年表:1972年。
- ^ 企業號1972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6).
- ^ 企業號1973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企業號1974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39.0 39.1 39.2 39.3 企業號1975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1-13).
- ^ Nichols 1987,第161-162页见越南空战年表:1975年。
- ^ 企業號1976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企業號1977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6).
- ^ 企業號1978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6).
- ^ 企业号1979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企业号1980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Da Cunha 1990,第225-226页
- ^ 企业号1982年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企业号1983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企業號1984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企業號1985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2).
- ^ 企業號1986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8).
- ^ Da Cunha 1990,第156-157页
- ^ 企業號1987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8).
- ^ 企業號1988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6).
- ^ 企业号1989年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企业号1990年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企業號1991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6).
- ^ 企業號1994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5).
- ^ 企業號1996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8).
- ^ 企業號1997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28).
- ^ 企业号1998年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企业号1999年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59.0 59.1 企業號2001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1-07).
- ^ 小布殊於企業號演說全文.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 ^ 企业号2003年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企业号2004年服役报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2.0 62.1 62.2 62.3 企業號1998年後航行紀錄.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House and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s agree FY 2010 Navy shipbuilding authorization.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9).
- ^ "USS Enterprise: After Spending 2 Years in Newport News, Enterprise Returned to Navy".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5).
- ^ 企業號2011年服役報告 (PDF).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2-24).
- ^ USS Enterprise Official Web Page.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3).
- ^ USS Enterprise: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the “Big E”. [2012-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 Big E preps for final combat deployment
- ^ Enterprise and Nimitz-class carriers won't be museums- Daily Press, 2012-12-22.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9).
- ^ Navy's Next Ford-Class Aircraft Carrier to be Named Enterprise. [2012-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3).
- ^ Enterprise Makes Final Trip to Newport News Shipyard - United States Navy News, 2013-06-2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USS Enterprise Public Affairs FAQ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avy Decommissions "The Big 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avy to give final farewell to aircraft carrier USS Enterpri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orld’s first nuclear powered aircraft carrier officially decommission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Navsea:Enterprise (cvn-65)[永久失效链接]、Together We Serv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official website for Navy award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编辑]-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语)
- Francillon, René, Tonkin Gulf Yacht Club: US Carrier Operations off Vietnam,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ISBN 0-87021-696-1 (英语)
- Gurney, Gene, Vietnam, the war in the air,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 1985, ISBN 0-517-55350-3 (英语)
- Marolda, Edward J., By sea, air and land: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U.S. Navy and the war in Southeast Asia, Washington D.C.: Naval Historical Center, Department of the Navy, 1994, ISBN 0160359384 (英语)
- Nichols, John B., On Yankee Station: The Naval Air War over Vietnam,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7, ISBN 978-1557504951 (英语)
- Winkler, David F., Cold war at sea: high seas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0, ISBN 1-55750-955-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