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自利性偏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利性偏差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即人们通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人格特质,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影响[1],而经自己当下受各自的选择性的极限和预设、需求而影响的价值观与理解和判断而出的“主观上一时相同的”目标来对他人归因成败则正好相反。于多数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明,但有一说法是由于跟认知失调相关的确认偏误、保持主观的自信或维护自身的自尊及于社会中的形象之“自利”;另一说法是因为人们通常对自身之主观、偏颇、扭曲、自以为的了解“大于”对环境与跟自身较相关的事物之主观、偏颇、扭曲、自以为的了解,而于他人则易是“小于”,或是皆有可得性偏差,而于自己与他人之间有归因的相反,但这解释不了为何会于成败的归因亦是相反。

另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自利性偏差-期望与自我实现的预言(1)
  • Johns, G.; Saks, A.M.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Life at Work Seventh Edition: 86. 20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