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米拉战役
高加米拉战役 | |||||||||
---|---|---|---|---|---|---|---|---|---|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一部分 | |||||||||
《亚历山大大帝在高加米拉战役击败大流士》,由雅克·库尔图瓦所绘。 | |||||||||
| |||||||||
参战方 | |||||||||
泛希腊同盟 | 阿契美尼德帝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兵力 | |||||||||
|
| ||||||||
伤亡与损失 | |||||||||
高加米拉战役( 希腊语:Γαυγάμηλα;英语:Battle of Gaugamela),又称阿贝拉战役,发生在前331年10月1日,是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与大流士三世波斯军队对决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两位国王之间的第二次对决,最终亚历山大彻底摧毁了波斯的军事力量,注定了波斯帝国的灭亡[7]。
前331年,波斯的大流士三世领的10万军队(号称百万)、战象15头、刀轮战车200多辆,驻扎在底格里斯河左岸的高加米拉村,企图阻止亚历山大继续东侵;亚历山大则率步兵4万、骑兵7000赶来迎战。战场在布末杜斯(Bumodus)河岸一座名为高加米拉的村庄附近,该地名的字面意义为“骆驼屋”,靠近古代城市阿贝拉一带,即现代伊拉克的艾比尔。此战中大流士的人数远多于亚历山大的军队,以至于现代学者评论“胜利的概率已经低到让大多数经验丰富的军人选择放弃[8]”。
尽管人数压倒性的劣势,亚历山大命令军队与波斯军展开会战,他令其右翼斜向楔入,波斯左翼骑兵迂回迎击远征军右翼却先胜后败,波斯的刀轮战车亦未奏效。亚历山大重采伊苏斯战役的战法,率骑兵直接插入敌军左翼的缺口,直扑大流士三世的指挥营。大流士三世以为败局已定,再度逃跑,波斯军顿时群龙无首,全线溃败。亚历山大透过优异的战术和聪慧运用骑兵,成功击败波斯,据阿利安记载,波斯军损失超过15万人,远征军则仅以数千人的代价赢得了这场重要战役。此战大流士三世威望尽失,注定了日后被部将杀害的命运,也注定阿契美尼德帝国的灭亡。
背景
[编辑]在前333年11月,波斯王中之王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战役败给亚历山大大帝,不仅自己王后斯妲特拉和自己母亲西绪甘碧丝被俘,连两个女儿斯妲特拉、德莉比娣丝也沦为阶下囚。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战役中的胜利,也使他完全稳固了小亚细亚西部和南部的控制区,而大流士被迫退回巴比伦城来重组他战后残余的部队[9]。
得胜的亚历山大军队于隔年前332年发动泰尔围城战,在历经1月至6月的围攻下,攻占了这座战略城市,并控制了黎凡特地区。紧接着亚历山大继续进攻埃及的门户,爆发加萨围城战。加萨的波斯军因为人数劣势,加上埃及的驻军之前在伊苏斯战役中被抽调一空,加萨城随即寡不敌众而陷落,埃及也因为缺乏抵抗力量而向亚历山大投降[10]。
大流士试图与亚历山大和谈
[编辑]大流士试图透过外交手段来阻止亚历山大进一步入侵他的帝国,古代历史学家们对于大流士的和谈有着不同版本的描述,这些描述中显示至少有三次议和企图[11]。
古代历史学家查士丁、阿里安、库尔提乌斯·鲁福斯主要书写于一世纪和二世纪之间,他们都提到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战役后就写信给亚历山大,信中要求亚历山大从亚细亚撤军,并释放所有俘虏,为此查士丁和库尔提乌斯·鲁福斯都有提到大流士愿提供大量赎金,但阿里安则没有,另外库尔提乌斯·鲁福斯提到该信的语气令人感到冒犯。无论如何,亚历山大拒绝了这个条件[12]。
第二次和谈尝试发生在泰尔城被攻破之后,大流士愿意让亚历山大娶自己的女儿斯妲特拉,并把哈里斯河以西的国土都割让出去。查士丁对此和谈描述较少,也没有提到让女儿和亲,仅说要割让一部分国土[13]。一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不仅提到大流士愿意割让哈里斯河以东的领土,也愿意用一大笔金钱换回家人并缔结一份友好条约,然而仅有狄奥多罗斯提到亚历山大隐藏了这封大流士的求和信,他在与伙友们的战争会议讨论中也不拿出来,让决议结果成功往自己期待的方向进行,让战事继续。因此亚历山大再一次拒绝了大流士的议和[14]。
在第二次议和失败后,大流士三世开始准备下一场决战,同时他也不放弃议和的希望。当亚历山大从埃及出发之时,大流士再一度发起第三次议和,这次也是最后一次尝试。大流士这次议和的条件更加优渥,他赞美亚历山大仁慈地对待他的母后西绪甘碧丝,并愿意割让幼发拉底河以西的领土,把一个女儿嫁给他,以及30,000塔兰同银子,以及阿契美尼德帝国共治者之位。只有狄奥多罗斯的记载提到亚历山大把这些议和条件公布被他的伙友们,但其中只有帕曼纽发表意见,这位老臣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会接受这个提议”。然而亚历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曼纽,我也会接受这个提议,但我是亚历山大”。并拒绝了波斯议和的来使,并坚持整个亚细亚只会有一位国王,他要求大流士要嘛向他投降,要嘛与他在战场上决战,来决定谁才是亚细亚唯一的王[15]。
其他古代历史学家有关第三次议和记载也与狄奥多罗斯的类似,仅在细节有些差异。狄奥多罗斯、库尔提乌斯、阿里安都提到大流士是派出一位议和使节[16],然而查士丁和普鲁塔克则说是大流士写了一封议和信[17]。此外,普鲁塔克和阿里安都提到赎回大流士家人的赎金是10,000塔兰同,但狄奥多罗斯、库尔提乌斯、查士丁提供的数字则是30,000塔兰同。仅有阿里安认为这次议和是在泰尔城被攻破之后,但其他历史学家则说在高加米拉战前[18]。无论如何,大流士这次的议和举动再次失败,他开始专心于军备,准备与亚历山大展开另一次大决战[19]。
大战之前
[编辑]自从伊苏斯战役之后两年,亚历山大占据了东地中海沿岸和埃及,解除了波斯海军对希腊本土的威胁。前331年亚历山大安顿好埃及事务,于春季回到了泰尔城[20],开始从叙利亚往波斯帝国中心地带进军。亚历山大在同年7月或8月左右进军至幼发拉底河西岸泰普撒克斯[21],阿里安提到大流士命马扎亚斯率领3,000名骑兵并在泰普撒克斯附近的幼发拉底河渡口防守,但他听闻亚历山大大军将至就仓皇逃跑,让马其顿军在没有什么抵抗下渡过了幼发拉底河[22]。
亚历山大进军美索不达米亚北部
[编辑]亚历山大渡过幼发拉底河后,他继续沿着北边的道路朝巴比伦前进,而不是走东南向巴比伦最短路线进军,一来是他可以让幼发拉底河和亚美尼亚山脉作为他左侧的屏障,二来是这条道路也较易获得补给,还可以让军队避暑,而东南向最短路线没有这些优点。马其顿军截获几个波斯军斥侯,从他们口中获得大流士三世率领大军驻在底格里斯河对岸,准备阻止亚历山大渡河。亚历山大率军来到底格里斯河,没有发现大流士的军队也没有发现有守军在渡口,因此马其顿军无受阻碍的渡过底格里斯河[22]。
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有提到大流士派遣马扎亚斯率部防守底格里斯河渡口,然而他没有把这件任务放在心上,因为他巡视过渡口后发现当前水流太过湍急,水也很深,不可能渡河。马扎亚斯因此疏忽了渡口防御,而转身从事其他工作,狄奥多罗斯和库尔提乌斯提到他派兵去附近地区进行焦土政策,准备让敌军让无法渡河时也凑不到粮草[23]。
马其顿军队渡过底格里斯河之后,一场月食发生[22],因此现代学者可以通过计算,测定这场战役发生在前331年10月1日[24]。亚历山大渡河后往南沿着底格里斯河东岸而下,在渡河后第四天时,马其顿斥候回报前方发现波斯军一支不超过一千人的骑兵队,他连忙从大军抽掉出一支骑兵前去攻击波斯骑兵,因为寡不敌众波斯人连忙逃跑,多数波斯骑兵撤离,但仍有一些波斯人被马其顿骑兵赶上而被杀,还有人被俘。透过这些战俘,亚历山大得知大流士的大军就在不远之处,驻扎在高加米拉附近[25]。
战略分析
[编辑]一些后世的军事研究者批评波斯军没有在亚历山大进军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时,对敌军进行阻击或骚扰,也没有突袭马其顿军过长的补给线[26]。古典派历史学者彼得·M·格林推测,亚历山大选择北线来进军是出乎波斯意料,那条路线没有波斯军防守,大流士可能推估亚历山大会走最近的东南线直接来到巴比伦,如同前401年小居鲁士在库纳克萨战役前走的路径一样,大流士运用焦土战术和刀轮战车都是想复制那场战役的战术。如果亚历山大选择东南道路,就算没有波斯军马扎亚斯的焦土战术,这条路径上缺少的补给也会让马其顿军陷入困局,马其顿士兵也会因天气炎热而疲惫不堪,很有可能会在库纳克萨平原上被大流士三世击败。当亚历山大选择了北线,马扎亚斯只得带回这条消息返回巴比伦城,第一时间大流士很可能想要阻止亚历山大渡过底格里斯河,但这项计划很快因亚历山大快速过河而失利,最终大流士只得临时选择他当前最适合的战场高加米拉作为决战地点[27]。而另一位历史学者约纳·伦德林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从头开始高加米拉就是大流士精挑的战场,是马扎亚斯故意放亚历山大过河,诱导马其顿军来到波斯选好的战场上来[28]。
在战役前夕,亚历山大的大将帕曼纽提议,应该发动夜袭来对付拥有压倒性数量优势的波斯军。而亚历山大回答说,偷来的胜利是不光彩的,他要正大光明夺得胜利,事实证明亚历山大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大流士担心遭受马其顿军夜袭,命令他的军队整晚站立保持清醒和警觉,而马其顿军则是充分休息[29]。
位置
[编辑]大流士选择了一个平整、开阔的平地,在这里他可以让大的军队完全展开,不像两年前于伊苏斯战役他受限于狭窄的战场,无法有效布署大军。大流士甚至让他的士兵事先平整战场环境,来给他200辆刀轮战车提供最佳的使用环境,尽管这些刀轮战车没有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功效。这块平地上仅有少量的小丘,也没有河流或水池保护亚历山大的侧翼,平坦的地形让马其顿军没有任何地形优势,更使波斯军可以有效利用数量优势的骑兵,而此时秋季天气也转温和且干操[30]。关于战场上的准确位置,学者们多数同意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1938年提出的地点,即现代伊拉克摩苏尔以东的地点(36°22′N 43°15′E / 36.36°N 43.25°E)[31]。
波斯军规模
[编辑]现代估计
[编辑]单位 | 低估值 | 高估值 |
---|---|---|
步兵 | < 40,000[32] | > 40,000 |
骑兵 | 12,000[33] | 40,000[34] |
长生军 | 10,000 | 10,000 |
希腊佣兵 | 8,000[33] | 10,000 |
巴克特里亚骑兵 | 1,000[6] | 2,000 |
弓兵 | 1,500 | 1,500 |
刀轮战车 | 200 | 200 |
战象 | 15 | 15 |
总数 | 52,000+ [33] | 120,000[35] |
大流士三世从帝国各地招来部队和士兵,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意图利用人数优势粉碎亚历山大。可能波斯阿契美尼德的军队人数有超过100,000人[35],学者Warry (1998) 推测波斯军总数91,000人,学者Welman估90,000人,而学者Thomas Harbottle则是估120,000人。有一估算波斯军有25,000轻盾兵[35]、10,000长生军[36]、2,000名古希腊重装步兵佣兵[6]、1,000名巴克特里亚人[6]、40,000名骑兵[34]、200辆刀轮战车[29]和15头战象[37]。学者汉斯·戴布流克认为古代管理因素,推测波斯军骑兵数量在12,000人,波斯军重步兵可能少于马其顿重步兵数量,推测波斯的希腊总佣兵的数量在8,000人[33]。
古代文献记载
[编辑]根据阿里安的记载,大流士的军队数量计有40,000名骑兵和1,000,000步兵[37]。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则是记载200,000名骑兵和800,000步兵[39]。普鲁塔克的数字则是全军1,000,000人,没提到组成成分[40]。而根据库尔提乌斯·鲁福斯的记载,则是45,000名骑兵和200,000名步兵[41]。此外,从阿里安、狄奥多罗斯和库尔提乌斯数字,大流士有200辆刀轮战车,阿里安还提到有15头战象[37],以及2,000名古希腊重装步兵佣兵在波斯军帐下[6]。
从阿里安的记载中提到,印度人所组成部队也在波斯军之中,阿里安解释道“有巴克特里亚边境上的一些印度部族,加上索格地亚那人和巴克特利亚人。以上这些部队都由巴克特利亚总督贝苏斯指挥。”[42],该文提到的印度人可能来自犍陀罗地区,阿里安又提到“阿拉霍西亚总督巴散提斯(Barsentes)率领的阿拉霍西亚人和所谓的印度山地人”,可能这支“印度山地人”部队来自萨塔吉底亚或是兴都许[42]。
尽管大流士三世在总人数上有大量的优势,但他的士兵在军事素质上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士兵有一段落差,亚历山大的步兵伙友装备六米左右长的萨里沙长矛,并有充足的训练和实战经验。相比大流士的波斯军步兵在装备和训练都低于马其顿联军的步兵伙友和古希腊重装步兵,大流士仅有2,000名古希腊重装步兵佣兵、国王卫队和10,000名长生军可以与之抗衡[6][36]。波斯军的希腊佣兵以方阵阵型作战,装备的不是重盾,而是不超过三米的长枪,甚至长生军的长枪也才两米。在其他的波斯军步兵中,最重装的部队是亚美尼亚步兵,他们的装备接近古希腊风格,且很可能也依方阵方式作战。其余其他的部队就是像阿契美尼德帝国传统上配带弓和箭的轻装步兵。大流士从东方各省和西徐亚人部落招募优秀的骑兵,也为了布署刀轮战车,更从印度那得到15头战象,但是战象似乎没有用在战斗中[43]。
马其顿联军规模
[编辑]兵种 | 人数 |
---|---|
重步兵 | 31,000 |
轻步兵 | 9,000 |
骑兵 | 7,000 |
亚历山大大帝所率了联军包含马其顿王国军和希腊科林斯同盟军,以及一些希腊佣兵和培奥尼亚和色雷斯盟友提供的部队。根据阿里安记载,亚历山大的军队共有40,000名步兵和7,000名骑兵。许多学者基本上同意马其顿的陆军此时有31,000名步兵,含佣兵和希腊盟友提供的古典重装步兵作为预备队,还有一支9,000名轻步兵由轻盾兵和一些弓兵组成。联军的骑兵部队有7,000人[4]。
战线布署
[编辑]波斯军
[编辑]波斯军队率先完成战场上的布署。大流士从他的东方总督和和已结盟的斯基泰部落招募了优秀的骑兵,并布署刀轮战车。为此了让战车有更好发挥,他还事先下令将战场上的灌木给移走。大流士还有15头印度战象,由印度象夫驾驭[44],尽管这些战象似乎没有与敌交战,后面有提到牠们在波斯大营内被俘,显示牠们因体力耗尽而撤退回营[45]。
按照战后马其顿军缴获的文件,大流士一开始依照波斯传统,将自己布署于全军中央,率领他最好的步兵。在他的右边是卡里亚骑兵、希腊雇佣兵和波斯骑兵卫队等环绕着自己。在中军右边,他安置了波斯步兵卫队长生军和金苹果卫队,与印度骑兵和和他的阿迈迪弓兵[29]。
波斯大军两侧都布署骑兵,其中贝苏斯率领波斯全军左翼军队,根据阿里安记载,左翼最先是1,000名巴克特里亚骑兵、1,000名大益骑兵、阿拉霍西亚骑兵、波斯步骑混编部队、苏锡安那骑兵。接着是100辆刀轮战车,接续为8,000名巴克特里亚骑兵,和2,000名斯基泰骑兵。波斯军中央是波斯步兵、巴比伦和卡度斯部队和其他各种民族的步兵。据阿里安记载,波斯大流士亲自率领卫队坐镇全军中央[29],然而在狄奥多罗斯则说大流士在左翼率领骑兵卫队准备与亚历山大对决[46]。
波斯全军右翼由马扎亚斯率领,旗下有叙利亚部队、米底亚部队、北美索不达米亚部队、帕提亚部队、塞迦部队、塔巴里斯坦部队、希尔卡尼亚部队、高加索阿尔巴尼亚部队、萨塞西尼亚部队、卡帕多奇亚和亚美尼亚骑兵,其中卡帕多奇亚和亚美尼亚骑兵布署于右翼其他骑兵前面,领导攻势。阿尔巴尼亚和巴勒斯坦的骑兵被派去包围希腊左翼。根据库尔提乌斯的记载,阿迈迪的部队是弓兵[47]。
马其顿联军
[编辑]亚历山大远征军中央为马其顿方阵,两侧为骑兵。在指挥上全军分成两翼,全军右翼由亚历山大指挥,左翼指挥官是帕曼纽担任[48]。在右翼骑兵,亚历山大布署了伙友骑兵和培奥尼亚骑兵和希腊轻骑兵,其中亚历山大自身率领伙友骑兵。雇佣骑兵分成两部,一部分分到右翼骑兵处,剩下的布署在步兵方阵旁边的阿格里亚部队和希腊弓箭手前面。联军中央方阵是步兵伙友组成的马其顿方阵[29]。
在左翼骑兵前缘是克里特佣兵,后方是色萨利骑兵、希腊联军骑兵,其中帕曼纽亲自率领色萨利骑兵,他们受命坚守阵线,直到待右翼发起决定性突击之时。在联军全军第一道阵列后面,由雇佣军组成第二道阵列,以因应各种突发状况。因为马其顿联军人数上比波斯军少很多,其全军战线长度仅只有波斯军的一半,整个马其顿联军军形成一个空心方阵,两翼部队正面外朝45度以因应波斯的侧面攻击,整体步骑比例约为5:1[49][50]。
战役过程
[编辑]亚历山大的战术
[编辑]战役开始亚历山大命令步兵方阵以斜型阵列朝波斯军中央的前进,并使两翼部队正面外朝45度,防止波斯骑兵迂回攻击。而波斯军这边,大流士派遣一支大部队,由骑兵和一些波斯正规军所组成,去攻击马其顿联军左翼的帕曼纽[51]。
在战术上,亚历山大大帝施展一套不寻常的战术,而后世的将领也很少效法这方法。当双方步兵逐渐交锋起来之时,亚历山大自己率领伙友骑兵和右翼骑兵开始慢慢朝战场右方移动,他计划做出有意绕到波斯骑兵左翼侧面的举动,诱使大流士派出骑兵做出相对应的策略,同样也跟着亚历山大对等移动,促使波斯军的布阵因派出部队而使主战线发生一个暂时性的缺口,并趁着机会即时对这个缺口发起决定性一击,突破后往波斯军总帅大流士方向击去。这套战术需要在时机和部队调动上有个完美的掌握,且需由亚历山大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发动这一决定性冲锋。这战术也需要确保敌方统帅按照自己设想的计划行动,因为大流士战前为了确保战场上平整,有事先派人整理战场。他为了不要让亚历山大的骑兵往右移动太远,离开他预设的范围,就算他记取伊苏斯战役的失败而不想轻易改变自己的布阵,也被迫派出骑兵部队来阻止亚历山大继续往右移动,露出战线上的破绽[52]。
马其顿军右翼的骑兵战斗
[编辑]亚历山大自己率领骑兵开始慢慢朝右方移动,骑兵后方隐藏一队轻装部队一同向右行动,同时大流士为了阻止亚历山大继续向外移动,令波斯左翼骑兵向外延伸,意图包抄马其顿右翼。亚历山大为了进一步诱使大流士派出更多部队而露出战型上的破绽,他让自军右翼最外侧的希腊雇佣骑兵与波斯军左翼斯基泰骑兵先发生交战,随后在这边波斯军左翼骑兵与马其顿右翼骑兵开始一段激烈且持久的骑兵战,尽管波斯骑兵有着人数上很大的优势,一度让马其顿骑兵陷入苦战,但在亚历山大小心运用增援骑兵,且有效的让增援骑兵发起冲锋投入战斗,有效抵御住波斯的骑兵攻击,这也迫使波斯军开始调动起来,持续往此处派出增援骑兵,这对亚历山大寻求一个决定性一击制造重要的时机。古希腊历史学家阿里安如此记载[53]:
“ | 大流士看到这情况,深恐马其顿部队开到不平整的地方去,使他的战车失去作用,于是就下令他的左翼前沿部队包抄亚历山大率领的马其顿联军右翼,以阻止他们再向右延伸。针对大流士的这一著,亚历山大下令米尼达斯(Menidas)所率希腊雇佣骑兵向他们冲击。于是大流士的斯基泰骑兵和跟他们编在一起的巴克特里亚骑兵就同时向他们扑来,以其数量上压倒的优势把他们赶了回去,这时亚历山大命令培奥尼亚的阿里斯顿带领培奥尼亚前哨骑兵和希腊雇佣部队去增援攻击斯基泰骑兵,于是波斯军迟疑起来。但其余的巴克特里亚部队,一经和培奥尼亚骑兵以及外籍部队交手,马上就使开始往后逃跑的友邻部队壮了胆,重又投入了战斗。于是一场近距离的骑兵会战展开了。亚历山大的人马大批倒地,这是因为波斯军占有数量上的压倒优势,也是因为斯基泰的骑手和马匹都有较好的护身甲。即使如此,马其顿部队还是坚决顶住了敌军的冲击,而且一队接着一队地英勇冲击敌阵,还是把敌军给击退了[53]。 | ” |
——阿里安 3.13 |
在亚历山大派出或许是右翼最后预备队阿瑞提斯的前哨骑兵,让他们发动攻击,至此局势终于对马其顿联军有利。然而到了此时,这场骑兵战斗已经帮助亚历山大牵制足够的波斯骑兵,也让波斯军因为派遣部队自行产生出一些缺口了,亚历山大等待的战机出现了,使亚历山大准备发起决定性的冲锋[54]。
“ | 这时大流士已把整个部队都调上来。亚历山大派阿瑞提斯去攻击企图向希腊右翼迂回包抄的波斯骑兵。他本人率部在短时间以纵队形式向前
推进。在此之前,他曾派骑兵去截击向希腊右翼迂回的波军,当他知道这些骑兵已将波斯军部队前沿稍有突破时,他立即转向突破口,命令伙友骑兵和面对突破口的部队一同组成楔形突击队,亲自率领朝突破口快速冲去,高喊杀声,直扑大流士[54]。 |
” |
——阿里安 3.14 |
其他阵线的战斗
[编辑]就在亚历山大让马其顿右翼与波斯军左翼进行骑兵战斗的同时,大流士命波斯军战线前沿数百辆的刀轮战车,加速冲向马其顿军。马其顿军最前沿的阿格瑞安部队使用标枪先行攻击,那些在标枪攻击后幸存的刀轮战车继续冲向马其顿防线。然而在马其顿士兵训练有素的配合下,其防线让出多个通道,让战车直接穿过防线,马其顿士兵几乎毫发无伤。波斯战车接着被防线后面的马其顿持盾卫队和骑兵从后方追杀,使波斯军的刀轮战车没有发挥什么功效。紧接着,双方中央步兵开始短兵交战[53]。
因为战役一开始亚历山大率右翼部队往右前进的关系,因左右进军方向不同而发生脱节,这个缺口出现在马其顿军中央主战线步兵伙友西米亚斯旅团和波利伯孔旅团之间出现缺口,这让大批的波斯部队从这个缺口攻入,一支波斯和印度骑兵更是从此突破马其顿军后方的第二道阵列,直扑马其顿军大营,意图解救大流士的母亲西绪甘碧丝。而关押在大营内的波斯战俘立即鼓动起来,一起攻击大营的辎重部队,而马其顿军第二阵列指挥官随即派人回军,才击退波斯部队。另一方面,就在亚历山大往波斯军中央突击时,统率马其顿军左翼的帕曼纽陷入困境,大批大批的波斯军骑兵冲向左翼的正面和侧翼,在此的色萨利骑兵拼死抵挡,此地的马其顿军陷入苦战之中[55]。
亚历山大的决定性攻势
[编辑]在马其顿右翼,亚历山大对波斯军缺口发起冲锋,他把部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楔形阵,亲自带头冲锋。他奋不顾身亲率骑兵与波斯部队厮杀,并往波斯军中央阵线夹击,波斯不死军和希腊雇佣军纷纷被突破,而其他的波斯军部队忙着与马其顿步兵作战,无法反制亚历山大的突击,让马其顿骑兵直扑大流士。顿时大流士三世陷入危险当中,现代主流观点根据阿里安的记载,普遍认为大流士率先逃走,认为他因心惊胆跳而跳上一匹快马疯狂逃命,导致波斯军的其余部队也跟着他撤退,波斯军中央阵线开始溃散[56]。
“ | 亚历山大亲率骑兵奋不顾身扑向波斯部队,乱推硬挤地冲杀,用长矛狠扎猛刺他们的脸。马其顿方阵严整坚实、长矛如林,也已紧紧逼来。不一会,本已提心吊胆的大流士,这时看到四面八方已陷入险境,于是他头一个拨转马头,溜之大吉[54]。 | ” |
——阿里安 3.14 |
然而另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记载,当亚历山大逐渐靠近大流士时,他向大流士丢了一支标枪,但没有射中大流士,反而射中大流士身后的战车驾驶,而驾驶中枪落地。这使得波斯军中离大流士有一段距离的士兵误以为国王阵亡了,起初一部分人开始溃逃,之后从一个接着一个溃退,到一小群接着一小群溃逃,终使得大流士的卫队全面败退,当大流士发觉身旁的士兵们都溃散了,开始撤退。最后才演变成波斯军全线溃散[57]。此外,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天文日志》中的记载相比也与阿里安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份古代楔形文字泥板得知,当时是波斯军队先舍弃大流士溃逃。记载到:
“ | ....敌对两方互相交战,....遭受严重打击,他的军队遗弃了国王,也遗弃了他们的城市,他们逃到库提地区去了[58]。 | ” |
——巴比伦天文日志 |
马其顿左翼的战斗
[编辑]尚不知道大流士遁逃的波斯右翼指挥官马扎亚斯,几乎获得对马其顿军左翼的胜利,而就当亚历山大正要追击大流士时,接到了帕曼纽处境危急的求援。帕曼纽的左翼此时已经被人数优势的波斯右翼骑兵给围住,从各个方向遭到敌人攻击,面临崩溃的局面。亚历山大当前只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继续追击大流士并很可能可以击杀他,但会面临自己的军队损失惨重的可能,另一个选项是先去救援帕曼纽和左翼,但会放让大流士安然逃进山区。亚历山大很快地选择救援自己的军队,决定战后后再追寻大流士[59]。
在亚历山大回军的路上,他与先前从马其顿缺口攻入的波斯、印度骑兵残兵遭遇。在击退他们后,亚历山大与波斯军主力对决上,根据阿里安记载,双方在这处发生本战役中最大的骑兵战,骑士们在战斗中拼命互相砍杀,这场激烈的战斗让亚历山大部将赫费斯提翁、科那斯、米尼达斯也受了伤。但因为波斯国王逃亡的消息逐渐扩散,波斯军士兵也丧失战心。马其顿左翼的色萨利骑兵也配合亚历山大的攻势,奋起对敌人右翼发起攻击,波斯军右翼指挥官马扎亚斯意图像波斯左翼贝苏斯一样组织撤退,却无法吓阻,最终自军全线溃散。战役到此告一段落,亚历山大获得高加米拉战役的胜利[57]。
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也赞扬大流士当时的逃亡战术,并说大流士利用骑兵仰起大量尘土,使追击的亚历山大不知大流士准确的撤退方向。而且在尘土的掩护之下大流士不是往后方撤退,而是反向把败兵撤往马其顿军后方的村庄,安然躲过亚历山大的追击[60]。
战后
[编辑]高加米拉战役无疑是波斯帝国大败,大流士永远失去半壁江山,这也是亚历山大大帝最著名的战场胜利。此战战后,帕曼纽率兵前去躲取波斯军大营,而亚历山大自记则继续率兵追击大流士和敌兵,但因之前为了解救左翼部队,已错失追杀大流士的最佳时机。如同伊苏斯战役后所夺得大量军资和财宝,这次高加米拉战后共获得4,000塔兰同、大流士的皇家马车、弓等仪仗和战象[61]。
在波斯的败兵中,有一小部分部队是完好无损,他们随着大流士一同撤退,大流士身边还有王家卫队残部和2,000名希腊雇佣兵,波斯军左翼指挥官贝苏斯和巴克特里亚骑兵也与大流士会合,他们沿路收集败兵一边撤退。大流士对残军发表演讲来鼓舞士兵,并判断亚历山大会往巴比伦进军,自己决定往埃克巴坦那撤退,并计划退入帝国东部以此为根据地,准备重新聚集大军,再联盟北方的斯基泰人部落再与亚历山大决一雌雄[62]。
与此同时,大流士致函东部各省总督,要求他们保持忠诚。然而这些总督和将军们因为接连几次大败,已经对国王失去获胜的信心,他们私下串通,在大流士往东方的路上发动政变,软禁了大流士。不久,因为亚历山大亲自追击,波斯将军们在逃难中杀了大流士,他们拥立贝苏斯为帝国新的万王之王。当亚历山大在追击中发现大流士的遗体,他看到他所敬重的敌人以这种方式被杀害相当难过,并在波斯帝国的形式首都波斯波利斯为大流士安排了完整的波斯王家葬礼。然后亚历山大以为大流士报仇的名义,继续愤怒地追击贝苏斯,他攻入巴克特里亚行省将他俘虏,并在隔年处死。在高加米拉战役后,原本波斯帝国东部行省的总督纷纷投降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也允许保留他们的职位,在传统上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被认为随着大流士三世之死而终结[63]。
参照
[编辑]注解
[编辑]- ^ "Gaugamel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xford Classical Dictionary.
- ^ "Alexander the Great - Biography, Empire and Fac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英百科全书公司.
- ^ "Gaugamela (331 B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vius.org
- ^ 4.0 4.1 Green, Peter (2013). Alexander of Macedon, 356–323 B.C.: A Historical Biograph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95469-4., p.288
- ^ Clark, Jessica H.; Turner, Brian. Brill's Companion to Military Defeat in Ancient Mediterranean Society. BRILL. 2017: 78 [30 August 2019]. ISBN 978-90-04-35577-4 (英语).
- ^ 6.0 6.1 6.2 6.3 6.4 6.5 Arrian 1893.
- ^ Lendering, Jona. Gaugamela (331 BCE). Livius. August 10, 2020 [202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7) –通过Livius.org.
- ^ Niderost, Eric. Alexander's Triumph at Gaugamela. Military Heritage: 9. [2023-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5) –通过Warfare History Network.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39.
- ^ Arrian 1893,3.1.
- ^ Diodorus Siculus 1963,footnote 79.
- ^ Justin 1853,11.12.1–2 ; Arrian 1893,2.14 ; Quintus Curtius Rufus 1880,4.1.7–14 .
- ^ Justin 1853,11.12.1–2 ; Quintus Curtius Rufus 1880,4.5.1–8 .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39.1–2.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54.1–6.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54.1–6 ; Quintus Curtius Rufus 1880,4.11 ; Arrian 1893,2.25 .
- ^ Justin 1853,11.12 ; Plutarch 1919,4.29.7–9 .
- ^ Arrian 1893,2.25.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39.
- ^ Arrian 1893,3.6.
- ^ Arrian 1893,3.7 ; Diodorus Siculus 1963,footnote 62 .
- ^ 22.0 22.1 22.2 Arrian 1893,3.7.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55 ; Quintus Curtius Rufus 1880,4.9.14 .
- ^ Diodorus Siculus 1963,footnote 77.
- ^ Arrian 1893,3.7–8.
- ^ Ward 2014,第24页; Cummings 2004,第216页.
- ^ Green 2013,第282–285页.
- ^ Lendering 2004.
- ^ 29.0 29.1 29.2 29.3 29.4 Arrian 1893,3.11.
- ^ Hanson 2007,第69–72页.
- ^ Stein, Auriel; Gregory, Shelagh; Kennedy, David Leslie. Limes Report: His Aerial & Ground Reconnaissances in Iraq & Transjordan in 1938-39. Oxford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1985: 127 [2023-03-28]. ISBN 978-0-86054-34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7).
- ^ Delbrück 1990,第212页. "... [波斯步兵总数上]推测没有超过马其顿军数量,很可能略略少些
- ^ 33.0 33.1 33.2 33.3 Delbrück 1990.
- ^ 34.0 34.1 Welman
- ^ 35.0 35.1 35.2 学者Warry (1998) 推测波斯军总数91,000人,学者Welman估90,000人,而学者Thomas Harbottle则是估120,000人,学者Engels (1920)和Green (1990)认为不多于100,000人
- ^ 36.0 36.1 Quintus Curtius Rufus 1880.
- ^ 37.0 37.1 37.2 Arrian 1893,3.8.
- ^ Figure 59 in Dynasty and Empire in the Age of Augustus.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53.
- ^ Plutarch 1936,31.1.
- ^ Quintus Curtius Rufus 1880,4.12.13.
- ^ 42.0 42.1 Magee et al., The Achaemenid Empire in South Asia and Recent Excavations 2005,第713-714页.
- ^ Arrian 1893,3.8.
- ^ Hanson 2007,第70–71页.
- ^ John M. Kistler. War Elephant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7. ISBN 978-0-8032-6004-7.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58.
- ^ 根据库尔提乌斯(3.2.7),希尔卡尼亚部队可以提供6,000名优秀骑兵,以及1,000名塔巴里斯坦骑兵,德比斯人可以武装了40,000名步兵,这些人中大多数人都使用青铜或铁的长矛头,还有一些人会让长枪木柄用火加热硬化。
- ^ Hanson 2007,第61页.
- ^ Arrian 1893,3.12.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57.
- ^ A. M. Devine 〈Grand Tactics at Gaugamela〉Phoenix Vol. 29, No. 4 (Winter, 1975), pp. 374-385
- ^ G. T. Griffith 〈Alexander's Generalship at Gaugamela〉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Vol. 67. (1947), pp. 77-89.
- ^ 53.0 53.1 53.2 Arrian 1893,3.13.
- ^ 54.0 54.1 54.2 Arrian 1893,3.14.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59.
- ^ How Alexander the Great Conquered the Persian Empire. [2023-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3).
- ^ 57.0 57.1 Diodorus Siculus 1963,17.60.
- ^ Jona Lendering A Contemporary Account of the Battle of Gaugamel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rrian 3.15.
- ^ Diodorus Siculus 1963,17.61.
- ^ Arrian 1893,3.19.
- ^ Arrian 1893,3.16.
- ^ Pierre Briant; Amélie Kuhrt; Amélie Kuhrt.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His Empire: A Short Introdu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83–85. ISBN 978-0-691-14194-7.
参考文献
[编辑]- 古代文献
- 阿里安. Chinnock, E. J. , 编. 亞歷山大遠征記. 1893.
- 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 Welles, C. Bradford , 编. 希臘史綱 17.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ISBN 978-0-674-99464-5.
- 普鲁塔克. On the Fortune or the Virtue of Alexander. Babbitt, Frank Cole (编). 普魯塔克札記 4.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379‑487. ISBN 978-0-674-99336-5.
- 普鲁塔克. Life of Alexander. Perrin, Bernadotte (编). 希臘羅馬名人傳 7.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9: 707‑741. ISBN 978-0-674-99110-1.
- 查士丁. 华生, 约翰·塞尔比 , 编. Epitome of the Philippic History of Pompeius Trogus. London: Henry G. Bohn. 1853.
- 昆图斯·库尔提乌斯·鲁福斯. Vogel, Theodor , 编. Histories of Alexander the Great. London. 1880.
- 现代文献
- Cummings, Lewis Vance. Alexander the Great. New York, New York: Grove Press. 2004. ISBN 978-0-8021-4149-1.
- 戴布流克, 汉斯·. History of the Art of War. 由Walter J. Renfroe Jr.翻译. Lincoln, Nebrask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0. ISBN 978-0-8032-6584-4.
- 道奇, 希欧多尔·艾罗尔特. Alexander: A History of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the Art of War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Battle of Ipsus, B.C. 301. Tales End Press. 1918. ISBN 978-1-105-60250-4.
- Engels, Donald W.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the Logistics of the Greek Arm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ISBN 978-0-520-04272-8.
- 福克斯, 罗宾·莱恩. Alexander the Great. Penguin UK. 2006. ISBN 978-0-14-192598-1.
- 富勒, J·F·C.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ld: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Battle of Lepanto.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ld 1. Da Capo Press. 1987. ISBN 978-0-306-80304-8.
- 格林, 彼得·M. Alexander of Macedon, 356–323 B.C.: A Historical Biograph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ISBN 978-0-520-95469-4.
- ———. Alexander to Actiu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Hellenistic Age. Hellenistic Culture and Society 1.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ISBN 978-0-520-08349-3.
- 伦德林, 约纳. What Happened at Gaugamela?. 2004 [2023-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 汉森, 维克多•戴维斯. Carnage and Culture: Landmark Battles in the Rise to Western Power. Anchor Books. 2007. ISBN 978-0-307-42518-8.
- Magee, Peter; Petrie, Cameron; Knox, Richard; Khan, Farid; Thomas, Ken, The Achaemenid Empire in South Asia and Recent Excavations in Akra in Northwest Pakistan,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109, 2005, 109: 711–741 [2023-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3)
- De Santis, Marc G. At The Crossroads of Conquest. Military Heritage. 2001, 3 (3): 46–55, 97.
- Van der Spek, R. J. Darius III,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Babylonian Scholarship. Henkelman, W.; Kuhrt, A. (编). A Persian Perspective: Essays in Memory of Heleen Sancisi-Weerdenburg. Achaemenid History 13. Leiden: 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het Nabije Oosten. 2003: 289–342. ISBN 978-90-6258-413-0.
- Ward, Steven R. Immortal: A Military History of Iran and Its Armed Forces.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1-62616-032-3.
- Warry, John. Warfare in the Classical World. Barnes & Noble. 1998. ISBN 978-0-7607-1696-0.
- Welman, Nick. Major Battle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
- Welman, Nick. About Alexander's Arm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