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爾斯·克里斯蒂安·納爾遜
內爾斯·克里斯蒂安·納爾遜 | |
---|---|
出生 | 1875年4月9日 |
逝世 | 1964年3月5日 (88歲) |
母校 | |
職業 | 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策展人 |
內爾斯·克里斯蒂安·納爾遜(丹麥語:Nels Christian Nelson,1875年4月9日—1964年3月5日)是一位丹麥裔美國考古學家。
生平
[編輯]納爾遜1875年出生於丹麥日德蘭半島東部的腓特烈西亞附近,家境貧寒,是家中長子。
1892年,他被送往美國明尼蘇達州,幫助叔叔經營農場。直到17歲他才開始上小學,並於1901年完成高中學業。此後,他乘坐運送牛群的貨車前往加利福尼亞,通過打零工積攢學費,約在1903年進入史丹佛大學。1905年,他轉學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07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08年取得文學碩士學位[1]。
在此期間,納爾遜對人類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開始為約翰·梅里亞姆(John C. Merriam)工作,參與舊金山灣區及加州海岸的貝冢勘測項目。他估算自己為這一項目徒步行走了約3000英里。他還為阿爾弗雷德·克羅伯(Alfred Kroeber)工作,進行加利福尼亞全境的實地考察。
1911年,納爾遜受僱於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NH)人類學館長克拉克·威斯勒(Clark Wissler),負責新墨西哥州里奧格蘭德河上游的考古工作。該項目由慈善家阿徹·米爾頓·亨廷頓(Archer Milton Huntington)資助,旨在通過考古學方法建立歷史和原住民遺址的年代體系[2]。納爾遜的新婚妻子艾瑟琳·霍布斯·納爾遜(Ethelyn Hobbs Nelson)成為他的有薪助理。1912年,他們在新墨西哥州聖達菲南部的加利斯蒂奧盆地展開了工作。
納爾遜是美國地層發掘技術的先驅。在加利斯蒂奧盆地工作時,他每1英尺挖掘一個層級,並將所有出土的陶器碎片分為七類,按層級計算其頻率。這些數據呈現出類似常態分布的曲線,證明通過統計分析任意層級的出土物,可以揭示年代變化,與分析實際地層的效果相當。這一技術後來由阿爾弗雷德·V·基德爾(Alfred V. Kidder)在佩科斯遺址進一步完善,並沿用至今[3]。
1920年代,納爾遜在中國重慶巫山縣瞿塘峽地區發現了大溪文化。
1925年,納爾遜夫婦隨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進行了第三次蒙古探險[4]。
納爾遜曾擔任美國人類學協會、美國考古學會、美國民族學會的會長,並擔任美國科學促進會副會長。他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擔任多個職務,最終成為史前考古館的館長。
1943年,納爾遜從該博物館退休。
1964年在紐約市去世,享年89歲[5]。
參考文獻
[編輯]- ^ Nels Nelson biography by Nancy L. Solberg, Edited by Marcy L. Voelker, 2007
- ^ Snead, James E. Ruins and rivals: the making of Southwest archaeology. Tucs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1. ISBN 978-0-8165-2138-8.
- ^ Nels C. Nelson and Chronological Archaeology Richard B. Woodbury, American Antiquity, Vol. 25, No. 3, pp. 400–401. 1960
- ^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Sarah Allan, editor.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978-0-300-09382-7
- ^ Nels Nelson obituary (Nels Christian Nelson, 1875–1964, by J. Alden Mason.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196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