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北京市市長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下列出北京以來歷任市長

沿革

[編輯]

北京在清朝順天府,轄境除今北京市外,還包括今河北省部分地區,其首長稱順天府尹。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順天府仍維持舊稱,順天府衙署順天府尹公署,民國建立後共有4任順天府尹。1914年10月4日,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頒布《京兆尹官制》(法律十三號)及《京兆地方區域表》(教令第一百三十三號),改順天府京兆,改順天府尹京兆尹,改順天府尹公署京兆尹公署京兆尹京兆的首長,民國時期共有11任京兆尹。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後,1928年6月21日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北京」更名為「北平」,設北平特別市。1930年6月,該市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1930年11月復升為院轄市。該市在1928年10月至1930年10月為河北省省會。1931年4月改北平特別市為北平市,市政府名稱隨之改為北平市政府[1]

日軍占領北平後,1937年7月30日成立北平市地方維持會江朝宗任會長;8月6日北平市地方維持會推舉江朝宗任北平市長;8月8日日軍接管北平防務,8月9日,江朝宗正式就任北平市地方維持會會長;8月19日,江朝宗出任北平市地方維持會市長。1937年10月12日,北平市地方維持會改「北平」為「北京」,該會更名為北京地方維持會。1937年12月14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北京,以北京為首都,王克敏宣布江朝宗為北京市長。北京地方維持會於12月17日宣布結束, 1938年1月20日其所有事務被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全部接收。1938年1月,北京特別市政府正式成立。1938年1月1日,江朝宗正式就任北京市長;1938年1月10日,余晉龢為新任北京市長。1938年1月13日,北京特別市政府改稱北京特別市公署,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1940年3月,汪精衛為首的國民政府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改為華北政務委員會,北京失去首都地位。[1][2]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南京國民政府接管了北京市,並宣布恢復該市原名稱「北平市」,仍為院轄市。1945年10月,北平市政府重新成立,仍直轄於行政院,直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

1949年1月1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指揮之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布布告宣告成立,葉劍英任主任。同日,華北人民政府下屬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葉劍英任市長。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將北平更名為北京,北平市人民政府遂更名為北京市人民政府。1949年11月20日至22日召開的北京市第二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市長、副市長,市人民政府委員,組成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會。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任命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會名單。12月9日,北京市市長、副市長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宣布就職,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54年8月17日至23日召開的北京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北京市人民政府更名為北京市人民委員會。1967年4月20日,北京市革命委員會成立,北京市人民委員會被取消。1979年12月6日至13日召開的北京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決定撤銷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復設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

附: 中華民國時期

[編輯]

順天府尹(1912年-1914年)

[編輯]

京兆尹(1914年-1928年)

[編輯]

北平特別市政府市長(1928年-1931年)

[編輯]
  • 何其鞏,1928年6月25日任命,同年7月13日正式就職。
    • 何成濬,1928年6月25日至7月13日以市公安局長代行市長職務。
  • 張蔭梧,1929年6月12日至1931年2月27日(期間曾由沈家彝代理)
    • 王韜,1930年10月至1931年3月暫行護理市長職務。
  • 周大文,1931年2月27日至1933年6月16日在任(未到任前由胡若愚暫代)。1931年4月北平特別市改為北平市,遂改任北平市政府市長。
    • 胡若愚,1931年4月至1931年6月兼代市長職務。

北平市政府市長(1931年-1937年)

[編輯]
  • 周大文,1931年2月27日至1933年6月16日在任(未到任前由胡若愚暫代)。1931年4月北平特別市改為北平市,遂改任北平市政府市長。
    • 胡若愚,1931年4月至1931年6月兼代市長職務。
  • 袁良,1933年6月16日至1935年11月1日在任。
  • 宋哲元,1935年11月1日至8日,以29軍軍長代行市長職務。
  • 秦德純,1935年11月8日至1937年7月28日在任。
  • 張自忠,1937年7月28日至1937年8月6日在任。

 日本占領時期

[編輯]

(日軍占領時期)北平市地方維持會市長、北京地方維持會市長(1937年)

[編輯]
  • 江朝宗,1937年8月6日至12月17日在任。
  • 江朝宗,1938年1月1日至1月10日在任。
  • 余晉龢,1938年1月10日至1月13日在任。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京特別市公署市長(1938年1月13日-1940年3月)

[編輯]
  • 余晉龢,1938年1月13日至1940年3月在任。

中華民國汪精衛政權北京特別市公署市長(1940年3月-1943年)

[編輯]

中華民國汪精衛政權北京特別市政府市長(1943年-1945年)

[編輯]
  • 劉玉書,1943年2月9日至1945年2月20日在任。
  • 許修直,1945年2月20日至8月16日在任。

北平市政府市長(1945年-1949年)

[編輯]
  • 熊斌,1945年8月16日至1946年7月15日在任。
  • 何思源,1946年7月15日至1948年7月在任。
  • 劉瑤章,1948年7月至1949年2月4日在任。1949年2月4日北平市人民政府接管舊北平市政府。
  • 葉劍英,1948年12月8日至1949年9月8日在任。(1948年12月8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任命。1949年1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 聶榮臻,1949年9月8日至1951年2月26日在任。1949年9月27日,北平更名為北京,北平市人民政府遂更名為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1949年-1954年)

[編輯]

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市長(1954年-1967年)

[編輯]

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主任(1967年-1978年)

[編輯]

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1978年至今)

[編輯]
  • 林乎加,1978年10月9日至1981年1月25日在任。1978年12月13日前稱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主任。
  • 焦若愚,1981年1月25日至1983年3月24日在任。
  • 陳希同,1983年3月24日至1993年2月5日在任。
  • 李其炎,1993年2月5日至1996年10月在任。
  • 賈慶林,1996年10月29日至1997年2月16日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1997年2月16日至1999年2月6日在任。
  • 劉淇,1999年2月6日至2003年1月19日在任。
  • 孟學農,2003年1月19日至2003年4月20日在任。
  • 王岐山,2003年4月20日至2004年2月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2004年2月至2007年11月30日在任。
  • 郭金龍,2007年11月30日至2008年1月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25日在任。
  • 王安順,2012年7月25日至2013年1月28日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2013年1月28日至2016年10月31日在任。
  • 蔡奇,2016年10月31日至2017年1月20日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2017年1月20日至2017年5月27日在任。
  • 陳吉寧,2017年5月27日至2018年1月30日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2018年1月30日至2022年10月28日在任。
  • 殷勇,2022年10月28日至2023年1月19日任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2023年1月19日至今在任。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北平市政府,北京市档案馆,于2011-7-23查阅. [2011-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1-30). 
  2. ^ 北京市檔案館指南,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1996年,頁160
  3. ^ 3.0 3.1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11
  4. ^ 4.0 4.1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13
  5. ^ 5.0 5.1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16
  6. ^ 6.0 6.1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18
  7. ^ 7.0 7.1 7.2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29
  8. ^ 8.0 8.1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33
  9. ^ 9.0 9.1 9.2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38
  10. ^ 10.0 10.1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40
  11. ^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42
  12. ^ 12.0 12.1 錢實甫,北洋政府職官年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