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張燕 (東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燕(?—?),本姓[1](一說[2]),外號飛燕常山郡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東漢末年黑山賊首領。張燕常年集結大批從眾,在河北諸郡占山為王,成為朝廷與軍閥的大患,不過最終率眾投靠統一北方的曹操,官至平北將軍,封安國亭侯。

生平

[編輯]

張燕本姓褚,184年,東漢爆發黃巾之亂,褚燕聚集少年為盜在山澤之間作亂,後還真定,加起來有萬多人。不久,張牛角也起兵,與褚燕合師,褚燕便推張牛角為主帥,並進攻廮陶。不過,張牛角在攻戰中被箭射傷,創傷過重而死,臨死前命眾人:「必以燕為帥。」所以褚燕改姓張。

其後張燕率賊軍四處作戰,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的山谷成為張燕賊軍的根據地。其後孫輕王當等人帶領部眾投靠張燕,人數甚至有百萬人,號為「黑山賊」。漢靈帝見其勢大,不能以武力討伐,令河北諸郡被受害。

其後,張燕派人向東漢朝廷求降,朝廷便拜張燕為平難中郎將,領河北各山谷事務,同年被推舉為孝廉、計吏。但張燕更加無所忌憚,漸漸進犯河內,逼近京師,於是漢室以朱儁為河內太守,帶領家兵擊退他們。

190年,董卓漢獻帝退到長安,關東大亂,一時之間群雄並起,張燕便與豪傑相結。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時,張燕派遣將領杜長等助戰,被袁紹擊敗,人眾略有散失。初平三年(192年),袁紹龍湊擊敗公孫瓚迫使其退還幽州不敢再南下。初平四年(193年)三月,黑山賊與魏郡反兵聯合攻打鄴城殺死郡守。六月,袁紹開始興兵入山討伐賊眾,連續擊破于毒、左髭丈八、劉石、青牛角、黃牛、左校、郭大賢、李大目、于氐根等勢力,殺數萬人。當時,張燕擁精兵數萬,騎數千匹,與四營屠各、燕門烏桓在常山與袁紹大戰[3]。暫時歸附袁紹的呂布,騎乘赤兔,能飛馳過塹壕,於是率手下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突襲張燕營地,一天內進攻三、四次,每次都能斬獲首級而出[4]。雙方連戰十餘日,張燕軍隊死傷眾多,袁紹軍也疲累退軍。

至此,黑山賊開始衰落。建安三年(198年),袁紹攻公孫瓚,史稱易京之戰,公孫瓚之子公孫續請張燕率軍十萬來救易京,但張燕援軍未至,公孫瓚已敗亡。公孫續也陣亡,張燕軍只得散去。後來,曹操戰勝袁紹,平定冀州,張燕於205年四月,連同黑山賊十多萬人求降,被拜為平北將軍,率軍到駐守,封為安國亭侯,食邑五百戶,直至張燕逝世。

特徵

[編輯]

張燕勇猛剽捍,敏捷過人,所以軍中都叫他做「飛燕」,甚得士卒之心。

子孫

[編輯]

[編輯]
  • 張方,張燕之子,繼嗣。

[編輯]
  • 張融,張方之子,繼嗣。

曾孫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三國志·卷08》,出自陳壽三國志

參考資料

[編輯]
  • 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

注釋

[編輯]
  1. ^ 《三國志·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張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
  2. ^ 元和姓纂·卷六》【堵】:《左傳》:鄭有堵寇、堵叔、堵俞彌、堵汝父。又音者。《魏志》張燕本姓堵
  3. ^ 《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上》
  4. ^ 《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