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英國駐拉薩使團

座標29°39′N 91°06′E / 29.650°N 91.100°E / 29.650; 91.1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國駐拉薩使團
使館
概要
類型大使館
用途官舍[*]
地點西藏拉薩
地址德吉林卡
座標29°39′N 91°06′E / 29.650°N 91.100°E / 29.650; 91.100
機構資訊
轄區西藏
所屬部門駐錫金政務官
代表團長
地圖
地圖

英國駐拉薩使團[1](英語:British Mission in Lhasa[2],又譯英國駐拉薩商務代辦處[3]英國駐拉薩代表團[4][5])是英屬印度西藏的辦事機構,位於拉薩功德林寺所屬的德吉林卡(Dekyi Lingka[6][4]。 它於1936年8月成立,首任團長是黎吉生,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後,使團改為印度駐拉薩使團,黎吉生繼續擔任團長,直到1950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入藏前夕)離開西藏。[3]印度外交部於1952年9月16日宣布,將印度駐拉薩使團降格為總領事館

歷史

[編輯]
拉薩官方出城數迎接使團
1936年噶廈司倫朗頓·貢嘎旺秋巴茲爾·古德在德吉林卡共進午餐

1934年,國民政府黃慕松率團進藏為圓寂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致祭,在拉薩留下二位官員和一部電台,受到西藏政府的重視。[7]為了抵消黃慕松使團的影響,1936年8月,巴茲爾·古德率領一個代表團前往拉薩,成員包括他的私人秘書斯潘塞·查普曼英語Freddie Spencer Chapman,英國陸軍菲利普·尼姆准將,兩名英國皇家通訊部隊英語Royal Corps of Signals的電報員(Sidney Dagg和Evan Nepean),一名軍醫(William Morgan)和駐江孜商務代表黎吉生[3][8]代表團與西藏政府進行談判,討論第九世班禪喇嘛返回西藏的可能性。古德還討論了英國對拉薩的軍事援助。[9]1936年9月7日,古德與菲利普·尼姆准將檢閱駐守拉薩扎基監獄藏軍的演習。[10][11]

諾布頓珠宣讀珠峰遠征隊護照

1937年1月1日,使團宴請西藏攝政熱振活佛、噶廈四位噶倫等人,他們帶來的新年禮物是1938年珠穆朗瑪峰英國遠征隊英語1938 British Mount Everest expedition護照[12]

古德1937年2月17日率團離開拉薩,但留下黎吉生諾布頓珠和無線電台,黎吉生成為英國駐拉薩使團團長(officer in charge),以電台與英國保持聯繫。[9][11][13]使團直屬於駐錫金政務官,其法律地位故意保持模糊,英國並未因為使團成立而接著承認西藏獨立。[6]

噶廈政府四名孜本在使館的花園中

使團成立後成為英國與西藏關係的中心。該團成員在西藏事務方面經驗豐富,憑藉他們的專業與愛好與拉薩各界人士建立了良好關係,而原先地位重要的江孜商務代辦處則淪為拉薩使團的補給站。[14]

1942年2月蔣介石訪問印度,雙方同意開闢印藏畜力驛運線,以利運輸中國抗戰所需物資。1942年3月18日,英國使團團長諾布頓珠奉印督命,向噶廈建議驛運路線,從印度噶倫堡亞東江孜到拉薩,再由牲畜運到青海的玉樹巴塘。西藏民眾大會以驛運路線經過拉薩,比不經過拉薩的中印公路更嚴重,決議予以拒絕。1942年4月21日,弗蘭克·盧德洛英語Frank Ludlow接任使團團長,繼續談判對西藏施壓,7月噶廈作出讓步,提出驛運線只能「運輸藥品郵件和民運物資」,禁止運輸軍事物資,印藏驛運終於開通。[15]

由於涉外事務增多,噶廈成立專責機構「外交局」,於1942年7月6日通知中國、英國與尼泊爾此後與外交局交涉。英國使團同意了,而中國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孔慶宗拒絕,中藏交涉暫時停頓,到1943年才恢復。[16]

1943年11月30日,一架飛越駝峰航線C-87運輸機英語Consolidated C-87 Liberator Express迷航耗盡燃油,機上5名美國人跳傘降落在西藏澤當附近,他們到拉薩後被安排住在使團數日,於12月20日離開拉薩,經由曲水、日喀則、江孜和亞東抵達印度。[17]

1943年,黎吉生和錫金總督助理梅加西諾兩人向噶廈建議:「現在國際上通行英語文,為使西藏在政治 、軍事、工業各方面能夠獨立行事,應讓更多的藏族青年學習英語。」[18]噶廈由於需要受過英語教育的官員,接受其建議,於1944年1月請使團負責尋找英語學校校長,校長到拉薩後與黎吉生設計了校園圖紙,噶廈政府審查通過,撥出藏銀二萬五千兩、青稞七百克作為建校經費,校址選在拉薩魯布。黎吉生還向噶廈轉交了校長帶來的購置教學器材和教學用品的清單。7月31日在暫借的校舍沖吉林卡別墅舉行開學典禮,孜本噶雪·曲吉尼瑪夏格巴·旺秋德丹代表噶廈致詞。但是由於遭到寺院的強烈反對,外交局於1945年1月通知使團,關閉了學校。[19]

1946年4月,使團團長黎吉生向西藏政府提供關於「西藏革命黨」意圖推翻西藏政府的情報,並提供邦達饒嘎英語Pandatsang Rapga為主謀的證據,西藏政府因此對西藏革命黨採取行動。在西藏政府要求下,印度將邦達饒嘎、土登貢培先後引渡到中國。[20]

1947年8月印度獨立後,駐拉薩使團的成員改由印度人擔任,由於沒有印度人能取代黎吉生,黎吉生繼續任職直到1950年8月離職。[21]印度外事服務部的Sumul Sinha接任團長,直到1952年9月使團降格。[22]

1949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共內戰取得優勢後,噶廈政府為了防止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令孜本朗色林·班覺晉美蒐集潛伏分子的名單,他花了幾個月時間秘密進行,結果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拉薩辦事處全體遭驅逐離開西藏,是為第二次驅漢事件。關於黎吉生在驅漢事件扮演的角色有兩種不同解讀。黎吉生在訪問中表示事情發生對他來說非常意外,英國印度事務部外交部的檔案支持此說,表示對於辦事處人員前往印度事前一無所知。據時任噶廈仲譯欽莫(即秘書長[23])之土丹達旦的回憶,黎吉生告訴當時噶廈外交局局長札薩柳霞·土登塔巴、札薩索康·旺欽次登法語Surkhang Wangchen Tseten說,拉薩有許多共產黨,他們會充當內應,引來解放軍。在兩位札薩詢問下,黎吉生提供了共產黨的名單。梅爾文·戈爾斯坦主張黎吉生或許在私下非官方的談話中表示中共會說辦事處屬於中共,影響噶廈,但無確證。劉學銚則主張黎吉生是幕後黑手,事前與噶廈、英印政府套好招。[24]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建議印度駐拉薩使團正常化,改為總領事館,以交換在孟買設立總領事館。1952年9月16日,印度外交部宣布將印度駐拉薩使團降格為總領事館,隸屬於印度駐北京大使館,正式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25]

歷任團長

[編輯]

黎吉生任使團團長時頭銜英文是Officer in Charge英語Officer in Charge與Head of Mission。[26]中文譯為「團長」、「代表」或「負責人」。

使館建築

[編輯]
1936年的使館

查爾斯·阿爾弗雷德·貝爾開始,英國出使拉薩的官員都住在德吉林卡。據駐錫金政務官弗雷德里克·威廉姆森的夫人描述,德吉林卡有一條小溪穿過花園,花園種有蜀葵桃樹核桃樹和白楊。當時的主建築是一棟兩層典型的宗式平頂建築,圍繞中庭建造,附屬建築包括馬廄,廚房和僕人的住所。主建築一樓的大型餐廳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柱子,可以舉行宴會,還有一個房間。二樓樓梯的一側是起居間,鋪著精緻的和田地毯,可以通往陽台,還有一個辦公室。另一側三個房間作為臥室、更衣室與浴室。[31]1939年2月,英國駐錫金政務官古德向英印政府表達使團有必要增建館舍,使駐拉薩使團成為常駐機構。同年11月古德就此事再次請示,最終獲得印度政府批准。在1940年6月前後,英國人設計、西藏出資為使團興建了一所西式醫院,並於1942年增添了起居室。1943年,西藏允許使團正式興建醫院與學校。[4]

無線電台

[編輯]

雷吉諾·福克斯法語Reginald Fox在1937年3月至1947年使團關閉期間,擔任使團的電報員。使團關閉後,福克斯繼續在拉薩政府擔任電報員及訓練工作直到1950年。[32][33]亨利·喬治·貝克在1941年10月從印度被調到拉薩,代替生病的電報員7個月,直到他回來上班。[34]1944年起,噶廈派擦絨家族的擦絨·東堆朗傑與吉普·旺堆羅布法語Kyibu II向使團學習無線電報的工作。[35][36]1945年,英國人羅伯特·韋伯斯特·福特加入使團的無線電報工作。[37]

注釋

[編輯]
  1. ^ 朱麗雙2016501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Marshall2004,453頁
  3. ^ 3.0 3.1 3.2 胡岩2001
  4. ^ 4.0 4.1 4.2 徐百永2006
  5. ^ 楊莉. 民国时期英国驻拉萨代表团活动研究(1936-1947) (碩士論文). 陝西師範大學. 2019. [失效連結]
  6. ^ 6.0 6.1 Tsering Shakya.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紐約時報》.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英語). 
  7. ^ 孫子和1989 169,173頁
  8. ^ British Official Mission to Lhasa, 1936 - 1937. Basil Gould, Frederick Spencer Chapman, Philip Neame, Sidney Dagg, Evan Nepean, William Morgan and Hugh Richardson. 皮特·里弗斯博物館. [2018-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1). 
  9. ^ 9.0 9.1 王家偉1997,127頁
  10. ^ The Tibet Album. Inspecting the Tibetan Troops at Military Review. 皮特·里弗斯博物館. 2006-12-05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7) (英語). 
  11. ^ 11.0 11.1 The Tibet Album. Mission staff at Military Review at Trapshi. 皮特·里弗斯博物館.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7) (英語). 
  12. ^ Norbhu with Everest permi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皮特·里弗斯博物館
  13. ^ McKay1997 149頁
  14. ^ McKay1997 149,153頁
  15. ^ 朱麗雙2016 304-305頁,張永攀2002
  16. ^ Goldstein1991,454,456,458,461頁
  17. ^ 胡岩; 周新. 在雅鲁藏布江畔从天而降的驼峰机组. 《中國西藏》. 2015年, (第5期) [2022-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2) –透過中國西藏網. 
  18. ^ 拉魯2000
  19. ^ 拉魯2000Goldstein1991,422-425頁
  20. ^ Goldstein1991,381-383頁
  21. ^ Harrer2009 184頁。Harrer2009說黎吉生1950年9月離職,與其他來源說是8月不同,參見Biography of Hugh Richardson (1905-200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2. ^ 22.0 22.1 Claude Arpi. When Nehru left the Tibetans to their fate. The Pioneer. 2015-11-05 [2018-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30). 
  23. ^ 朱麗雙2016 464頁
  24. ^ Goldstein1991 613頁,劉學銚2013 141-143頁
  25. ^ Arpi2004 56-57頁,Alexandrowicz1953
  26. ^ Peters2001 252頁
  27. ^ 27.0 27.1 McKay1997 230-231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8. ^ 朱麗雙2016 304頁
  29. ^ 29.0 29.1 Lamb1989 172頁: Frank Ludlow, schoolmaster and botanist, presided over the British Mission in Lhasa from 1942 to 1943, to be followed by his close friend George Sherriff, soldier, diplomat and botanist, who occupied that post until he was forced to leave Tibet because of a heart condition in May 1945.
  30. ^ Members of the British Mission outside with ponies. tibet.prm.ox.ac.uk. [2023-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31. ^ Williamson1987 95-96頁。 Tibetan cabinet officials being entertained at Dekyi Link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2. ^ McKay1997 203頁
  33. ^ An Annotated Chronology of Rela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7). 
  34. ^ Roger Croston. HENRY GEORGE "Hank" BAKER: An Obituary: 23rd June 1918 – 15th January 2006. The Tibet Journal. Vol. 30/31 no. 4/1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 193,195. [Winter 2005 & Spring 2006]. JSTOR 43301154. 
  35. ^ Obituary: Dundul Namgyal Tsarong. [2018-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36. ^ Kyibu Biography.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6). 
  37. ^ "For Tibet the nightmare of foreign occupation had begun," Robert Ford.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參考文獻

[編輯]
  1. C. H. Alexandrowicz. India and the Tibetan Tragedy. 《外交》雜誌. April 1953 [2018-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5). 
  2. Claude Arpi. Born in Sin: The Panchsheel Agreement : the Sacrifice of Tibet. Mittal Publications. 2004. ISBN 978-81-7099-974-4. 
  3. Melvyn C. Goldstein.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06-18 [2018-06-26]. ISBN 978-0-520-91176-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3). 
  4. Heinrich Harrer. Seven Years in Tibet.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2009-08-20. ISBN 978-1-101-13556-3. 
  5. Alastair Lamb. Tibet, China & India, 1914-1950: 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 Roxford Books. 1989. 
  6. Julie Marshall. Britain and Tibet 1765-1947: A Select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ritish Relations with Tibet and the Himalayan States including Nepal, Sikkim and Bhutan Revised and Updated to 2003. Routledge. 2004-11-23. ISBN 978-1-134-32785-0. 
  7. Alex McKay. Tibet and the British Raj: The Frontier Cadre, 1904-1947. Psychology Press. 1997年. ISBN 978-0-7007-0627-3. 
  8. Bill Peters. Hugh Richardson, CIE, OBE. Asian Affairs. 2001, 32 (2): 252–253. 
  9. Margaret D. Williamson; John Snelling. Memoirs of a Political Officer's Wife in Tibet, Sikkim and Bhutan (PDF). Wisdom Publications. 1987-06-01 [2018-06-29]. ISBN 978-08617105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10. 王家偉; 尼瑪堅贊. 中国西藏的历史地位. 五洲傳播出版社. 1997年 [2018-06-26]. ISBN 978-7-80113-30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3). 
  11. 朱麗雙. 民國政府的西藏專使(1912–1949).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6-06-01. ISBN 978-962-996-711-6. 
  12. 拉魯·次旺多吉 嘎雪·曲吉尼瑪. 拉萨英语学校破产记. 《中國西藏》. 2000年, (2期) [2018-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8). 
  13. 胡岩. 《柳升祺先生谈所谓的英国“驻藏办事机构”──从黎吉生的去世说起》. 《中國西藏》. 2001年, (3期) [2018-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14. 徐百永. 民国时期英国驻拉萨代表团的设置及其活动. 《中國藏學》. 2006年, (4期) [2018-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4). 
  15. 孫子和. 《西藏硏究論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9年. ISBN 978-957-05-0007-3. 
  16. 張永攀. 中印日玛线、印藏驮运线与英国的干涉活动. 《西藏民族學院學報》. 2002年, (第1期) [2018-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17. 劉學銚. 《從歷史看清西藏問題-揭開達賴的真實面貌》. 思行文化. 2013-10-10. ISBN 978-986-89955-7-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