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應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應身梵語निर्माणकाय nirmāṇakāya),大乘佛教术语,又譯為应化身应化法身化身等,大乘佛教认为非佛的真常法身,而是为众生说法,临时变化而来的身相[1]

含义

[编辑]

二身之一

[编辑]

二身之一,真身之对称。[2][3]

三身之一

[编辑]

三身之一。法身报身之对称。

和“变化身”等同

[编辑]

大乘同性经·卷下》將佛身分为报身、应身、真身三种,而以“秽浊世中现成佛者当成佛者。如来显现从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均称为应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复问佛言。世尊。佛身几种。佛言。善丈夫。略说有三。何等为三。一者报。二者。三者真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复问佛言。世尊。何者名为如来报身。佛言。善丈夫。若欲身彼佛报者。汝今当知。如汝今日见我现诸如来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报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复问佛言。世尊。何者名为如来应身。佛言。善丈夫。犹若今日踊步揵如来。魔恐怖如来。大慈意如来。有如是等一切彼如来。秽浊世中现成佛者当成佛者。如来显现从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善丈夫。汝今当知。如是化事皆是应身。

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复问佛言。世尊。何者名为如来法身。佛言。善丈夫。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现无著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相无报。无生无灭无譬喻。如是善丈夫。如来不可说身。法身智身。无等身。无等等身。毗卢遮那身。虚空身。不断身。不坏身。无边身。至真身。非虚假身。无譬喻身。是名真身。

摄大乘论(魏译)·卷上》將应身、真身、报身共为三身。《十地经论·卷三》將应身佛、报身佛、法身佛共为三身佛。《佛光大辞典》载,“天台宗于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谓有能说之教主,乃立四佛。其中藏教之教主称劣应身,现丈六卑小之身,住于凡圣同居土;通教之教主称胜应身,又作带劣胜应身,乃丈六之佛,具神通变现自在,住于方便有余土。”

佛光大辞典》载,“指八相成道之佛,此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随机化现,忽有忽无。”

应身和化身

[编辑]

也有人将应化身拆分爲应身、化身。应身是佛陀报身成佛後,到世间示现入胎、悟道、转法轮、入灭等,和当时、当地的人类一样,但如同报身有庄严相好。而化身是以神力化现的假体。一般情况下佛教将二者都视为方便变化身。例如藏传佛教,一个上师可能会转世爲多个祖古,几人都被认为是其化身(应化身)。

指为十地菩萨说法的佛身

[编辑]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

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云:何为三。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善男子。云何菩萨了知应身。谓诸如来。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为除身见众生怖畏欢喜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实相应如如如如智。本愿力故。是身得现。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是名应身。

摄大乘论(梁译)·卷上》、《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等也有此類記述。

四身之一

[编辑]

四身之一。法身报身化身之对称。

佛光大辞典》载,“为地前诸菩萨而现之佛身,此佛身系依定力而现起者,故不摄于五趣。”

《合部金光明经·卷一》載:

佛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一切如来有三种身。菩萨摩诃萨皆应当知。何者为三。一者化身。二者应身。三者法身。如是三身摄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云何菩萨了别化身。善男子。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是诸修法至修行满。修行力故而得自在。自在力故随众生心。随众生行。随众生界。多种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所相应。时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种种身。是名化身。

善男子。是诸佛如来。为诸菩萨得通达故说于真谛。为通达生死涅槃一味故。身见众生怖畏欢喜故。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如来相应如如如如智愿力故。是身得现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是名应身。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了别法身。为欲灭除一切诸烦恼等障。为欲具足一切诸善法故。惟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种身是假名有。是第三身名为真有。为前二身而作本故。何以故。离法如如。离无分别智。一切诸佛无有别法。何以故。一切诸佛智慧具足故。一切烦恼究竟灭尽故。得清净佛地故。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摄一切佛法故。

名詞辨析

[编辑]
語言 寫法 拼音 漢語音譯
梵語 निर्माण काय nirāmaṇakāya
藏語 སྤྲུལ་སྐུ sprul sku/Zhügu/tülku/trulku 祖古、朱古、祖固
蒙古語 xubilgan 呼畢勒罕、呼弼勒罕、呼必勒罕
汉語 应身 —— ——
  • 梵语निर्माण काय 

漢語意譯為“应身”。[4]

  • 藏语སྤྲུལ་སྐུ

該詞是藏語“应身”之義,是梵文nirāmaṇakāya的藏語譯名。9世紀初的《唐蕃會盟碑》上的藏文碑文有“幻化的神贊普”(vphrul-gyi-lha-btsan-po)與“聖神贊普”(lha-btsan-po)相對應,可見སྤྲུལ་སྐུ一詞最初的含义和稱吐蕃贊普為“幻化”或“应身”贊普有關係。元朝以后,སྤྲུལ་སྐུ一詞開始特指藏傳佛教僧侶的轉生应身。[4]

該詞是蒙古語“应身”之義。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之后,藏語སྤྲུལ་སྐུ一詞在蒙古語中被稱為“呼畢勒罕”。[4]

該詞還被用於指“轉世靈童”。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稱,“呼畢勒罕,蒙古語,化身之義,西藏達賴班禪兩喇嘛及諸胡土克圖,皆能不昧本性。身死之後,寄胎轉生,復接其前身之位職。謂之呼畢勒罕。”

作爲轉世靈童之意的“呼畢勒罕”也是清朝官方使用的名詞,帶有法律性質,如《钦定大清会典》卷六七,“凡喇嘛有行者能以神识转生于世,曰呼毕勒罕,皆入名於奔巴金瓶掣定焉。”

參考文獻

[编辑]
  1. ^ 佛光大辞典》【应身】:为教化众生、应众生之根机而变化显现之身
  2. ^ 大乘义章·卷十九》将佛身分为真身、应身两种,将“随化所现之身”称为应身,“形有所在,以所在故,化別彼此,诸根相好,各有分限。”可見此書统称应、化二身为应身。
  3.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 佛子。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
  4. ^ 4.0 4.1 4.2 廖祖桂 陳慶英 周煒,清朝金瓶掣签制度及其历史意义,中国藏学1995年03期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