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界分別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界分別觀巴利語dhātuvavatthāna),又稱四界分別觀界作意界方便觀界差別觀佛教止禪四十業處之一,以作為所緣。通過觀察四大(地、水、火、風)的不同性質與變化,以進入禪那。通過界分別觀,破除有身見。

現代上座部佛教中仍保持這種修持傳統。北傳佛教中,主要以界分別觀來對治我慢。許多北傳佛教的信徒,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修習這種方法的人不多。

概論

[编辑]

界分別(Dhātumanasikāra),是以(Dhātu)及分別(manasikāra)兩個字組成的複合字。分別,是辨別、安立的意思[1],辨別構成自己身體中的種種界,就稱為界分別。在禪觀中此界特指四界(地水火風四大種)或六界(四大種再加空界、識界),空界不是虛空[2],其他教派有五大種學說,即四大種加虛空,佛教認為虛空不是大種[3]。也可以進一步將人類身體細分,可分析為二十種地界,十二種水界、四種火界和六種風界等[4]

界分別觀是以觀察自身中的六界四界及至色聚[5],作為禪修所緣,是一種止觀並重的禪法。屬於四念處中的身念處,以不淨觀為基礎,觀察身上各種界,但不同處在於不須強調厭惡作意[6][7][8][9]。修行者觀察自己身體,分析身體中的各種元素,分析其特性歸屬於何界,從中了解身體是由五陰四大所聚合而成,相互支持,因此進一步了解四諦,了解真實緣起法,最終獲得解脫[10]

歷史

[编辑]

部派佛教

[编辑]

在《阿含經》之中,已有相關觀察種種界,即四界(地、水、火、風)乃至十八界,皆為不實虛妄、非真實我的教法,但還沒有獨立名稱[11]。至部派佛教時期的論師,從身念處中將其分立出來,才出現界分別觀這個名稱。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以緣十八界觀察,為聞思修三慧的入門,提出以觀察十八界之名、自相、共相(四諦十六行相)而將其略入十二處的修行的方法[12]。說一切有部瑜伽師僧伽羅叉造《修行道地經》,提出對治情欲、瞋怒、愚癡、多想念、憍慢的五種禪法[13]。前四者為不淨觀、慈心觀、因緣觀、數息觀,大致對應於《雜阿念經》、《增壹阿含》提到的四觀。當中所說對治我慢的第五無常[14],觀察人死後,皆化為白骨,等而無異,有何殊別?有人認為雖未明說,但近於界分別觀[15]

論師法救,於所作之《雜心論》中,將界分別觀,與不淨觀、數息觀同列,稱三度門[10]。法救認為,不淨觀中的白骨觀[16]可通於三度門,但界分別觀並未如不淨觀與安般念一般,被歸屬在契經中解說[10],顯示界分別觀可能在此時發展成為獨立禪修法。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禪修法,由二甘露門開始,結合界分別觀,觀察諸法自共相,最終至涅槃[17]

覺音造《清淨道論》,在〈說定品〉中,提到四界分別觀,並由長部中歸納出簡略與詳盡的兩種修行法。在〈說見清淨品〉中,說純觀者與奢摩他行者都可修行四界分別觀[5]。在〈說見清淨品〉中,在四界分別觀之下,也提出十八界觀、十二處觀、五蘊觀、名色觀等。其後的大寺派註疏家,則多將四界分別觀,作為純內觀行者(乾觀者、觀乘者、純觀乘者)的主要入門修行禪法。《增支部》第二集第37經,提到具內結比丘與具外結比丘,覺音在《增支部註》中認為具內結比丘為純觀乘者[18],其後的註疏師舍利弗說明,所謂修業處的比丘,是指純觀乘者以修行四界分別觀為入門[19]。烏波斯那《小義註釋》中,也提到觀乘者以四界分別觀入門,辨別名色,之後得到證悟[20]

北傳佛教

[编辑]

北傳佛教早期的經典中沒有提到界分別觀,但在空觀修行中,也有吸納界分別觀的方法,修行觀十八界空[21]。界分別觀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大般若經[8][9][22]、《瑜伽師地論》與《大乘阿毘達磨集論[23][24]。《大般若經》中提到的界分別觀,內容與《中阿含經》〈念處經〉一致[8][9][7]。此外,界分別觀總是與其他其四種禪觀一同出現,皆強調它主要對治我慢。北傳佛教《大般涅槃經》稱「著我多者當為分析十八界[25]。在這些北傳佛教經典中,都直接使用界分別觀的名稱,但沒有詳細解釋其內容,可能在此時,界分別觀已成為專有名詞,不用特別解釋。

華嚴經》提出法界唯心造的論點[26],由此建立唯心法界觀。《大般涅槃經》以觀察如來藏為清淨常住的如來法界[27],為一真法界觀

北傳佛教中的界分別觀

[编辑]

大般若經》以界分別觀為菩薩的修行法門之一[9][8]。《瑜伽師地論》認為界分別觀主要用於對治我慢[28][29]

鳩摩羅什傳入中國的五門禪法,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30][31][32]。稍後天台宗智顗在解說五停心觀時,將此說法也列入[33][34]智顗認為,界方便觀雖可以破除我執,但因緣觀功用相同[35];可以破境界逼障,與念佛觀功能相同[36]。而念佛觀為大乘菩薩法門[37],界分別觀則被視為南傳上座部佛教禪觀[38],所以可以用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

淨土宗主要採用這種說法[39][40][41]印光法師認為可以用念佛來具攝五停心觀[42]。從某些淨土宗古德的著述來看,認為念佛勝於五停心觀[43]

受天台宗與淨土宗影響,北傳佛教中主要以念佛觀來取代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因而少人修習。

法界分別觀

[编辑]

北傳佛教中發展出法界觀。據此,天台宗十法界觀,華嚴宗四法界觀

四大的性質

[编辑]

地界的性質:硬、粗、重、軟、滑、輕。

水界的性質:流動、黏結。

火界的性質:熱、冷。

風界的性質:支持、推動。[44]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清淨道論》卷11〈說定品〉:「這裏的『差別』是以辨別而確定之義。四界的差別為『四界差別』。」
  2. ^ 大毘婆沙論》:「問:空界云何?答:如契經說:『有眼穴空,有耳穴空,有鼻穴空,有面門空,有咽喉空,有心中空,有心邊空,有通飲食處空,有貯飲食處空,有棄飲食處空,有諸支節毛孔等空,是名空界。』
    阿毘達磨作如是說:云何空界?謂隣礙色,礙謂積聚,即牆壁等有色,近此名隣礙色,如牆壁間空,叢林間空,樹葉間空,窓牖間空,往來處空,指間等空,是名空界。……舊對法者及此國師,俱說空界處處皆有,謂:骨、肉、筋、脈、皮、血、身分,晝、夜、明、闇、形、顯等處,皆有此色。……
    問:虛空、空界,有何差別?答:虛空非色,空界是色。……虛空無為,空界有為。……問:若爾,虛空有何作用?答: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彼種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種種大種,能與有對造色等,作近增上緣;彼有對造色,能與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緣。若無虛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成立。」
  3. ^ 大毘婆沙論》:「有說為止外道所說,謂:外道說大種有五,即前四及虛空,今但說四,明虛空非大種。問:何故虛空不立大種?尊者世友作是釋言:以虛空無大種相故,謂:有增有減,是大種相,無增無減,是虛空相;有損有益,是大種相,無損無益,是虛空相;有興有衰,是大種相,無興無衰,是虛空相,是故虛空不立大種。尊者妙音作如是釋:虛空、大種,其相各異,謂:有情身中,所有大種,多是先業異熟所生,虛空體無異熟生義,由此虛空不立大種。大德說曰:虛空雖大,而體非種,不能生故,餘有為法,雖能為種,而體非大,相不遍故,由此虛空不立大種。為止如是外道所執,及顯自宗,故作斯論。」
  4. ^ 見《中阿含經》卷7〈30經〉〈象跡喻經〉、《中阿含經》卷42〈162經〉〈分別六界經〉。
  5. ^ 5.0 5.1 清凈道論》:「在<四界差別>中說:純觀(毗婆舍那)或止禪(奢摩他)的修習者,以各種方式中的一種,或詳或略的觀察四界。此時,當他由於自作用和自相而使四界變得更清楚時,他先觀察由業所生起的法,知有(地水火風)四界、色、香、味、食素、命、身淨「身十法」十種色。在法中,因為有性別的存在,也有「性十法」的十種色。又在法中也有由食等生起的八法(以食素為第八),以及由時節生起的和由心生起的(以食素為第八的各有八法)共二十四種色法,和前面的「身十法、性十法」合為四十四種色法。如是在(三十二身分中,由業、食、節、心)四種生起的二十四部分,每一部分有四十四色。……」
  6. ^ 大念處經》:「復次,諸比丘!比丘於任何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觀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諸比丘!猶如熟練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屠宰牛隻,並將其肢解成塊後,坐於四衢道口。如是,諸比丘!比丘於任何姿勢中,以各種界思惟觀察此身,即: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如是,比丘安住於身,觀照內身;安住於身,觀照外身;安住於身,觀照內外身。安住於身,隨觀生法;安住於身,隨觀滅法;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於是「有身」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不再貪著世間之任何事物。諸比丘!此即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
  7. ^ 7.0 7.1 《中阿含經》卷24〈念處經〉:「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8. ^ 8.0 8.1 8.2 8.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3〈辨大乘品〉:「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四界差別,所謂地界、水、火、風界。如巧屠師或彼弟子斷牛命已,復用利刀分析其身剖為四分,若坐若立如實觀知。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如實念知地、水、火、風四界差別亦復如是。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具念正知,為欲調伏世貪憂故。」 (CBETA, T05, no. 220, p. 298, b12-22)
  9. ^ 9.0 9.1 9.2 9.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89〈善現品〉:「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正知具念,除世貪憂者,謂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實了知自身所有諸界差別,於諸地界如實了知此是地界,於諸水界如實了知此是水界,於諸火界如實了知此是火界,於諸風界如實了知此是風界。如巧屠師或彼弟子,斷牛命已,復用利刀剖析其身分為四分,若坐若立如實觀知。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觀察自身地、水、火、風四界差別。是為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正知具念,除世貪憂。」 (CBETA, T07, no. 220, p. 485, b12-26)
  10. ^ 10.0 10.1 10.2 法救《雜阿毘曇心論》卷5〈賢聖品〉:「欲令修定故:『始於自身分,繫縛心令定,欲縛於識足,為盡智慧怨。』『始』者,先也。『自身分』者,自身中一處也,若眉間、鼻端及足指。『繫縛』者,安立緣中,令不散,何所安立?謂:『自心定』力故,起智慧。問何故?答:『欲縛於識足』,心流轉不住故,縛一緣中,一心故,知真實不亂。問:何故縛一緣中?答:『為盡智慧怨』。『智慧怨』者,謂:諸煩惱,彼應斷。
    雖觀他身,如觀死尸,契經說,以彼遠因故,此說近因觀;又隨順一切度門故,謂:觀白骨身分,隨順三度門;觀死尸,唯隨順一不淨度門。三度門者,謂:不淨觀、安般念、界方便觀。彼貪欲者,以不淨觀度。覺觀者,以安般念度。見行者,以界方便觀度。如師所授,隨樂修行。不淨觀、安般念,契經品廣說。
    界方便觀,今當說,此以愚夫,不正思惟,障蔽慧眼,不觀真實緣起之法,宿業煩惱種無量法;積聚五陰,起積聚想,以愚惑故,於緣起所作中,計我作等,諸邪見縛。或時修行,近善知識,得聞正法,起正思惟已,能於自身界方便,觀此身,種種自性,種種業,種種相,謂:地等六界。彼地界,為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界,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壞。風界動搖故,得增長。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識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觀此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穢惡充滿。觀察此色,猶如猛風,飄散積沙。於無色法,先後相續,異分觀察。如是觀者,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死,厭離不樂。得無願解脫門種子,於生死不樂已,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若於此得,不作想覺已,觀一切有為皆悉散壞,是名界方便滿。」 (CBETA, T28, no. 1552, p. 908, b1-2)
  11. ^ 《雜阿含經》卷9:「優波先那語舍利弗言:「若當有言:『我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我所。地界,地界是我、我所。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是我、我所。色陰,色陰是我、我所。受、想、行、識陰,受、想、行、識陰是我、我所』者,面色諸根應有變異。我今不爾,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 (CBETA, T02, no. 99, p. 60, c25-p. 61, a4)
    《中阿含經》卷7〈31經〉〈分別聖諦經〉:「諸賢!說愛別離苦者,此說何因?諸賢!愛別離苦者,謂眾生實有內六處,愛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異分散,不得相應,別離不會,不攝、不習、不和合為苦,如是外處,更樂、覺、想、思、愛,亦復如是。諸賢!眾生實有六界,愛地界,水、火、風、空、識界,彼異分散,不得相應,別離不會,不攝、不習、不和合為苦,是名愛別離。諸賢!愛別離苦者,謂眾生別離時,身受苦受、遍受、覺、遍覺,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身心受苦受、遍受、覺、遍覺。諸賢!說愛別離苦者,因此故說。」
    四諦經》:「不相哀相逢會,賢者!苦。不相哀相逢會,為何等有?賢者!人六自入,不哀不可,是從是相逢會。有是一壞相,離本相聚會、共事相離,是為苦。如是外亦爾,識亦爾,思亦爾,痛亦爾,思想亦爾,念為亦爾,愛亦爾,六行亦爾。有,賢者!人為六種持不哀。何等六種?若地種,若水種、火種、風種、空種、識種。是一會相,有合聚,共會共事,是為苦。不相哀會,賢者!苦。何因緣不相哀會,賢者!苦?不相哀共事會,賢者!人令身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更苦。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意念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令身意念熱疲苦惱。從更復更,從受復受,不相哀相逢會,賢者!苦。是故所說亦從是,故從是說。」 (CBETA, T01, no. 32, p. 815, a27-b13)
    《增壹阿含經》卷27〈35 邪聚品〉:「爾時,尊者多耆奢觀彼女人,從頭至足,此形體中有何可貪?三十六物皆悉不淨。今此諸物為從何生?是時,尊者多耆奢復作是念:「我今觀他形,為不如自觀身中,此欲為從何生?為從地種生耶?水、火、風種生耶?設從地種生,地種堅強不可沮壞;設從水種生,水種極濡不可獲持;設從火種生,火種不可獲持;設從風種生,風種無形而不可獲持。」是時,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從思想生。」」 (CBETA, T02, no. 125, p. 701, b5-15)
  12. ^ 大毘婆沙論》卷七:「問云:何修習聞所成慧?答修觀行者,或遇明師,為其略說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或自讀誦素怛纜藏、毘奈耶藏、阿毘達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義甚為廣博,若恒憶持,令心厭倦。三藏所說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作是念已,先觀察十八界。彼觀察時,立為三分:謂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謂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識界。自相者,謂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識界自相。共相者,謂十六行相。所觀十八界、十六種共相。彼緣此界,修智、修止。於十八界,修智、止已,復生厭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處,故應略之入十二處。」
  13. ^ 《修行道地經》卷2:「行者情欲熾盛,為說人身不淨。……瞋怒而熾多者,為說慈心。……設多愚癡,當觀十二因緣。……設多想念,則為解說出入數息。……修行道者,設多憍慢,為說此義:……本無觀者,見於塜間,及一切人,等而無異。」
  14. ^ 《修行道地經》卷2:「修行道者,設多憍慢,為說此義:人有三慢,一曰、言我不如某,二曰、某與我等,三曰、我勝於某。有念是者,為懷自大,當作此計:城外塜間,棄捐骨鎖,頭身異處,無有血脈,皮肉消爛;當往觀此貧富、貴賤、男女、大小、端正、醜陋,枯骨正等,有何殊別?本末終時,肉衣、皮裹、血潤、筋束,衣服、香花、瓔珞其身,譬如幻化,巧風所合,因心意識,周旋而行;至於城郭、國邑、聚落,出入進止,作是觀已,無有憍慢。本無觀者,見於塜間,及一切人,等而無異。於是頌曰:『其有豪富貴,乘駕出城遊,及散棄塜間,計之等無異。閑居處樹下,若有作是觀,執心而行道,慢火不能燒。』」
    中阿含57經:「彼有此五習法已,復修四法,云何為四?修惡露令斷欲、修慈令斷恚、修息出息入令斷亂念、修無常想令斷我慢。 」
    雜阿含815經:「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增支部9集1經:「比丘在這五法上住立後,應該更進一步修習四法:應該為捨斷貪而修習不淨、應該為捨斷惡意而修習慈、應該為斷絕尋而修習入出息念、應該為根除我是之慢而修習無常想。」
  15. ^ 瑜伽師地論:「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若諸慢行補特伽羅。於界差別作意思惟。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淨想。無復高舉憍慢微薄。於諸慢行心得清淨。是名慢行補特伽羅。」
    印順. 華雨集第二冊-第六章 念佛(及菩薩)三昧. [2017-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9). 為憍慢者所說的,就是界差別。……『修行道地經』所說的五種對治,也就是『瑜伽論』的五種淨行所緣 
  16. ^ 大毘婆沙論》:「修行者,起不淨想時,先往塚間,觀不淨相,所謂:死屍青瘀、膖脹、膿爛;或虫獸食噉,血肉狼藉,支節分離;或肉盡筋連,唯觀骨鎖,次第連接。取是相已,至一近處,閉目思惟,若皆分明現前者善,若不明了,當更往觀。如此,善觀不淨相已,疾還所止,洗足敷座,結跏趺坐,調滑身心,令身心柔軟,身心堪能,身心無熱,身心離蓋。
    既令身心離諸蓋已,取先外相,以方己身,如彼此亦爾,如此彼亦爾,謂:我此身,具有如前諸不淨相,因於足骨,以拄踝骨;因於踝骨,以拄脛骨;因於脛骨,以拄膝骨;因於膝骨,以拄髀骨;因於髀骨,以拄髖骨;因於髖骨,以拄腰骨;因於腰骨,以拄脊骨;因於脊骨,傍連肋骨;又因手骨,以拄肘骨;因於肘骨,以拄臂骨;因於臂骨,以拄肩骨;因於肩骨,以拄脊骨;復因脊骨,以拄項骨;因於項骨,以拄頷輪;因於頷輪,以拄齒鬘;上有髑髏。
    於此身中,骨鎖次第,善取相已,繫念眉間,然其所樂,有廣有略。若樂略者,即從眉間,入身念住;從身念住,入受念住;從受念住,入心念住;從心念住,入法念住。若樂廣者,從眉間起,復觀髑髏、齒鬘、頷輪,次第觀察,乃至足骨。次由勝解作意力故,令所觀骨鎖,漸增漸廣,遍滿一床、一房、一院、一僧伽藍、一村、一田、一城、一國,乃至大海邊際,所有大地,皆為白骨,周匝遍滿。復以勝解作意力故,從彼漸略,捨大地骨,觀於一國;捨一國,觀一城;乃至捨一房,觀一床;復捨一床所有骨相,但觀身骨,謂:觀足骨,次觀踝骨,次觀脛骨,乃至最後觀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彼瑜伽師,若於如是廣略自在,是名不淨觀成。」
  17. ^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下:「趣涅槃道二種,一觀身不淨,二念數息。身意止中,第一二解脫,四除入中,廣說不淨法。入定數息,一二乃到十念;守出入息,如守門人,觀一切法起滅,是二相自相。六種分別,觀身無常、苦、空、非我。如是一切諸法觀,恐畏世界,漸漸滅垢,行善法,起至涅槃。」
    坐禪三昧經》:「若初習行當教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若已習行當教言:數一至十,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若久習行當教言:數、隨、止、觀、轉觀、清淨;阿那般那三昧,六種門,十六分。」
    《俱舍論》卷22:「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念,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持息念應知,有六種異相,謂數隨止觀,轉淨相差別。」
  18. ^ 《增支部註》:「〔世尊〕藉由這個部分〔即具內結比丘的部分〕來述說,作為乾觀者的、修習界業處的比丘〔所證〕的前二道、果。」
  19. ^ 《增支部疏》:「『乾觀者』常常藉由四界分別門執持業處,所以〔覺音阿闍黎〕說:『作為乾觀者的、修界業處的比丘』。」
  20. ^ 《小義註釋》:「在此,我將說示『略述此辟支佛的內觀』之方式。想要把握名色的獨覺菩薩進入色、無色八等至的任一禪那,出定後辨別尋等禪支以及與它相應的觸等〔心所〕法的相、味、現起、足處,他分別〔那些法而了知〕:『這一切,傾向所緣故以傾向為義,因此是名。』之後,尋找它的緣,觀見『它依於心所依處而生』。再者,他觀見『作為依處之緣的大種』與『所造色』,他把握〔那些法而了知〕:『這一切被破壞故是色。』再者,他如是簡略地分別名色:『名以傾向為相,色以被破壞為相。』這是就止乘者而說。觀乘者藉由四界分別,辨別大種和所造色,觀見〔它們而了知〕:『這一切是色,因被破壞故。』之後,依眼等而生起的非色法〔即名法〕向如是辨別色法的乾觀者顯現。然後,他以傾向之相總括一切非色而觀見『這是名』。他辨別〔一切〕:『這是名,那是色』。如此分別後,他觀見:『除了名色之外,並沒有眾生、人、天或梵天』。」
  21. ^ 般若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22.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卷331〈願行品〉:「未得不淨觀,謂得不淨觀,未得慈悲、念息、緣起、界差別觀,謂得慈悲、念息、緣起、界差別觀。」 (CBETA, T06, no. 220, p. 696, a28-b1)
  23. ^ 《瑜伽師地論》卷26:「云何名為淨行所緣?謂不淨、慈愍、緣性緣起、界差別、阿那波那念等所緣差別。」
  24.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6:「淨行所緣復有五種。謂多貪行者緣不淨境。多瞋行者緣修慈境。多癡行者緣眾緣性諸緣起境。憍慢行者緣界差別境。尋思行者緣入出息念境。」
  25. ^ 《大乘義章》卷12:「界分別者,依如毘曇為六界觀名界分別。言六界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風,五空,六識。如論中釋,地為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為地界持不流散。火成熟,故不淤壞。風動飄,故得增長。以空界,故食等出入。識界合故有所造作。此六差別無我人故。若依涅槃經觀十八界,名界分別。十八界義如上廣釋。於此分別知無我人。」
  26.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昇夜摩天宮品〉:「如來廣大身,究竟於法界,不離於此座,而遍一切處。」「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7. ^ 《大涅槃經》卷4:「如來之性,實永不滅,是故當知,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諸佛如來法界。」
  28. ^ 《瑜伽師地論》卷26:「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 (CBETA, T30, no. 1579, p. 428, a15-16)
  29. ^ 《瑜伽師地論》卷27:「若諸慢行補特伽羅,於界差別作意思惟。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淨想。無復高舉憍慢微薄,於諸慢行心得清淨,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淨行所緣。」 (CBETA, T30, no. 1579, p. 430, c1-4)
  30. ^ 《坐禪三昧經》卷上:「若多婬欲人,不淨法門治。若多瞋恚人,慈心法門治。若多愚癡人,思惟觀因緣法門治。若多思覺人,念息法門治。若多等分人,念佛法門治。諸如是等種種病,種種法門治。」
  31. ^ 思惟略要法》:凡求初禪先習諸觀,或行四無量,或觀不淨,或觀因緣,或念佛三昧,或安那般那,然後得入初禪則易。」
  32. ^ 五門禪經要用法》:「坐禪之要法有五門:一者安般、二不淨、三慈心、四觀緣、五念佛。」
  33. ^ 智顗《釋禪波羅蜜多法門次第》卷3:「二明內善者,即是五門禪。一阿那波那門。二不淨觀門。三慈心門。四因緣門。五念佛三昧門。此五法門通攝一切諸禪,發諸無漏故,名為內善。」
  34. ^ 智顗《釋禪波羅蜜多法門次第》卷3:「此而言之,但說五門,則攝一切內善,具足數人所明。初賢五停心觀發,與此有相開處。」
  35. ^ 智顗《摩訶止觀》卷7:「若攀緣邪倒,當用因緣觀治之。毘曇以界方便破我,今因緣破我,三世破斷常二世破我,一念破性。此定若成,即與理觀相應助開涅槃門。若睡障道罪起,即用念佛觀治之,緣於應佛無相之相。」
  36. ^ 四教義》卷4:「問曰:此處何故,不說念佛三昧為五種耶?答曰:開因緣觀,生界方便代也。界方便與南傳佛教念諸佛相同,亦破境界逼迫障也。有人言:若作五度門,無念佛名。若作六度門,即明念佛度,治等分障道也。」
  37. ^ 智顗《釋禪波羅蜜多法門次第》卷3:「數息門,即是世間凡夫禪。次不淨門。即是出世間禪。諸聲聞人所行。次慈心門。即是凡聖二人。為大福德修慈。入四無量心。次因緣門者。即是辟支佛人之所行。次念佛門,功德廣大,即是諸菩薩之所行。」
  38. ^ 智顗四教義》卷4:「一明初賢:五停心觀者,一阿那般那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此五通言停心者,停以停止為義,亦名五度門觀。若人歸依三寶受佛戒法,名佛四眾弟子。若聞生滅四諦之教,因此發聲聞心。欲觀四諦,離生死苦,求涅槃樂。但此以五種煩惱,散動不定,如風中燈,當修五種觀法。五種觀法者,一數息觀,二不淨觀,三慈心觀,四因緣觀,五界方便觀。」
  39. ^ 蕅益智旭教觀綱宗》:「五停心者: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四愚癡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以此五法為方便,調停其心,令堪修念處,故名停心也。」
  40. ^ 《淨土資糧全集》卷3:「五停心:多貪不淨觀。多嗔慈悲觀。多散數息觀。愚癡因緣觀。多障念佛觀。」
  41. ^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四:「如不能諦了我空.當依如來所示五停心觀.而為對治。(五停心者、以此五法、調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隨境轉也、)所謂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散眾生數息觀,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
  42. ^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1〈與諦閒法師書〉:「只此一法,具攝五停心觀;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而攝心念佛,染心漸可斷絕,瞋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癡可破矣。」
  43. ^ 釋淨土群疑論》卷3 :「四功德勝者。前小乘行但作四念處觀。不能滅無量罪。今念佛一聲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功德無量如經具說。故一念念佛功德。勝彼十萬億歲如救頭燃作五停心觀四念處觀也。」(CBETA, T47, no. 1960, p. 50, a15-19)
  44. ^ 本雅難陀尊者. 禪修指南 (PDF) 第二版. : 55 – 56 [2021-04-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14).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