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 (晋阳)
外观
王修 | |||||||||
---|---|---|---|---|---|---|---|---|---|
著作郎 | |||||||||
国家 | 东晋 | ||||||||
时代 | 东晋 | ||||||||
姓 | 王 | ||||||||
名 | 修 | ||||||||
字 | 敬仁 | ||||||||
职官 | 著作郎、琅邪王文学 | ||||||||
小字 | 苟子 | ||||||||
出生 | 不详 | ||||||||
| |||||||||
著作 | |||||||||
《贤人论》 | |||||||||
王修(334年—357年),字敬仁,小字苟子,太原晋阳人,东晋官员、书法家。东晋名士王濛之子,晋哀帝皇后王穆之之弟。
王修出身于高门,聪明俊秀有美称,号为“秀出”“流奕清举”,又善写隶书、行书,王献之称其书法“咄咄逼人”。
生平
[编辑]十三岁作《贤人论》[注 1]。王濛给刘惔看:“看到敬仁这篇议论,就知道他可以领悟玄言了。”[1]初任为著作郎、琅邪王[注 2]文学。
升平元年(357年)去世,时年二十四岁[2]。临终叹道[注 3]:“无愧古人[注 4],年与之齐矣。”[3]。当时本要转任中军将军[注 5]司马,未拜官便去世。
评价
[编辑]王修年幼成名,在玄学、书法领域都享有名望,当时的许询、王坦之等人,都曾自愿或被人拿去和做王修做比较。王修擅长书法,张怀瓘《书断》将其隶书、行书都列入能品,并且称殷仲堪书法为其流亚[4]。
- 《世说新语》:“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5]
- 《晋书》:“明秀有美称,善隶书,号曰‘流奕清举’。”
- 张彦远《法书要录》评其书法:“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6]
- 王僧虔:“敬仁书,殆穷其妙。”[7]
- 王献之评其书法:“咄咄逼人。”[8]
家族
[编辑]王修出身于中古门阀太原王氏,为名士王濛之子,其姊为晋哀帝皇后王穆之。
著作
[编辑]曾有《集》传世。《隋书·经籍志》载梁有骠骑司马王修《集》两卷,录一卷[注 6][9]。《新唐书·艺文志》仍载有王修《集》二卷[10]。《全晋文》中存其文一篇,即《世说新语注》所引《贤人论》[11]。
相关
[编辑]故事
[编辑]- 许询年少时被人比作王修,但许询不服气。前往会稽西寺和王修辩论,王修不敌许询,交换论题再辩,王修仍不敌。许询问支道林:“我刚刚说的如何?”支道林回答道:“你的言论固然不错,但何必苦苦相逼呢?这不是寻求真理的辩论啊。”[12]
- 僧意在瓦官寺中,王修有次来和他谈话,两人便开始讨论名理。僧意问王修:“圣人有情吗?”王修答道:“没有。”僧意又问:“圣人和柱子一样吗?”王修说:“如筹算,虽然无情,但操作的人有情。”僧意说:“那谁来运圣人啊?”王修不能答而离开了。[14]刘孝标认为王修善于言说名理,不应该无法回答,怀疑此事为假[15]。
- 王修和王羲之关系好,曾向王羲之求取他的书法,王羲之于是写了《东方朔画像赞》给他[18]。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引用
[编辑]- ^ 《世说新语·文学》: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长史送示真长,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便足参微言。
- ^ 《书断》:升平元年卒,年二十四。
- ^ 《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文字志》曰:“脩字敬仁,太原晋阳人。父濛,司徒左长史。脩明秀有美称,善隶行书,号曰‘流奕清举’。起家著作佐郎,琅邪王文学,转中军司马,未拜而卒,时年二十四。昔王弼之没,与脩同年,故脩弟熙乃叹曰:‘无愧于古人,而年与之齐也。’”
- ^ 《书断》:殷仲堪亦敬仁之亚也。
- ^ 《世说新语·赏誉》: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
- ^ 《法书要录》:子脩,琅琊王文学,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 ^ 《太平广记·书二》引《书断》:王僧虔云:“敬仁书,殆穷其妙”。
- ^ 《太平广记·书二》引《书断》:王子敬每看,咄咄逼人。
- ^ 《隋书·经籍四》:梁有骠骑司马《王修集》二卷,录一卷。
- ^ 《新唐书·志第五十·艺文四》:王脩集二卷。
- ^ 《世说新语·文学》:《脩集》载其论曰:“或问‘易称贤人,黄裳元吉,苟未能暗与理会,何得不求通?求通则有损,有损则元吉之称将虚设乎?’答曰:‘贤人诚未能暗与理会,当居然人从,比之理尽,犹一豪之领一梁。一豪之领一梁,虽于理有损,不足以挠梁。贤有情之至寡,豪有形之至小,豪不至挠梁,于贤人何有损之者哉?’”
- ^ 《世说新语·文学》: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于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 ^ 《世说新语·品藻》:王中郎尝问刘长沙曰:“我何如苟子?”刘答曰:“卿才乃当不胜苟子,然会名处多。”王笑曰:“痴!”
- ^ 《世说新语·文学》: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来,与共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 ^ 《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然王脩善言理,如此论,特不近人情,犹疑斯文为谬也。
- ^ 《书断》:始王导爱好锺氏书,丧乱狼狈,犹衣带中盛尚书宣示帖。过江后与右军,乞敬仁。敬仁亡,其母见此书平生所好,遂以入棺。
- ^ 《东观余论》:尚书宣示,锺书,真迹本在王丞相导家,导过江时藏衣帯中,以遗逸少,逸少以遗王脩。脩死,其母以脩平日所宝,并入棺,真迹遂绝。此本右军所临者。
- ^ 《太平广记·书二》引《书断》:善隶行书,尝就右军求书。乃写《东方朔画赞》与之。
来源
[编辑]- 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