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澳腰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澳腰話
Eo̍-ia̤u-uā
發音[o˨˦ ieu˨ ua˧˩]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區域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沙埕鎮澳腰村、後港村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3

澳腰話興化平話字Eo̍-ia̤u-uā),是莆仙語(興化語)的一種方言,通行於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沙埕鎮澳腰村、後港村,為莆仙語的方言島[1]

發音

[編輯]

澳腰話共有18個聲母、54個韻母以及七個聲調。其中韻母比莆田話多了11個,並且相對於莆田話來說,多了8個鼻化韻母、3個濁音聲母以及-k入聲韻尾

以下聲母、韻母列表中,括弧內附註的為興化平話字的寫法。

聲母[2]

[編輯]
澳腰話聲母表 雙唇音 齒齦音 邊音 軟齶音 聲門音
塞音 不送氣清音 p 巴 (b) t 打 (d) k 家 (g) Ø
送氣清音 彭 (p) 他 (t) 卡 (k)
濁音 b 馬 (bb) ɡ 牛 (gg)
鼻音 m 麻 (m) n 拿 (n) ŋ 雅 (ng)
擦音 s 沙 (s) h 下 (h)
塞擦音 不送氣清音 ts 渣 (c)
送氣清音 tsʰ 查 (ch)
濁音 dz 二 (j)
近音 l 拉 (l)

韻母[3]

[編輯]
韻母表 元音韻 鼻化韻 介音韻 鼻化介音韻 鼻音韻 入聲韻
開口呼 a 鴉 (a) ã 平 (aⁿ) au 拗 (au) aŋ 江 (ang) aʔ 壓 (ah)

ak 達 (ak)

ɔ 奧 (o̤) ɔ̃ 泛 (o̤ⁿ) ɔŋ 王 (o̤ng) ɔʔ 屋 (o̤h)

ɔk 木 (o̤k)

o 科 (eo)
e 裔 (a̤) ɛ̃ 店 (a̤ⁿ) ai 愛 (ai)

eu 描 (eu)

ɛŋ 煙 (eng) ɛʔ 黑 (eh)

ɛk 熱 (ek)

ø 改 (e̤) ø̃ 頓 (e̤ⁿ)
ŋ 毋 (ng)
齊齒呼 i 衣 (i) iu 油 (iu)

io 茄 (io)

iŋ 引 (ing) iʔ 益 (ih)

ik 直 (ik)

ia 夜 (ia) iã 丙 (iaⁿ) ieu 要 (ia̤u) iẽũ 張 (ia̤uⁿ) iaŋ 鹽 (iang)

ieŋ 林 (ia̤ng)

iɔŋ 羊 (io̤ng)

ieʔ 葉 (ia̤h)

iaʔ 夾 (iah)

iɔk 藥 (io̤k)

iak 峽 (iak)

合口呼 u 夫 (u) ui 位 (ui)
ua 畫 (ua) uai 歪 (uai) uã 搬 (uaⁿ) uaŋ 碗 (uang) uak 發 (uak)
ue 火 (ue) uẽ 丸 (ueⁿ) uɔŋ 雲 (uong) uɔʔ 刷 (uoh)

uɔk 說 (uok)

撮口呼 y 余 (ṳ) yŋ 恩 (ṳng) yʔ 役 (ṳh)

聲調

[編輯]

澳腰話與莆田話一樣,都有七個聲調,平去入各分陰陽,但調值卻存在較大差異。具體的調值如下:[4]

澳腰話聲調表
標號 1 2 3 4 5 6 7
調類 陰平 陽平 上聲

(陰上)

陰去 陽去 陰入 陽入
音值 ˦ (44) ˨˦ (24) ˦˥ (45) ˥˨ (52) ˧˩ (31) ˦ (4) ˨ (2)
興化平話字調號

(括弧內附註的是使用範例)

不標調 (a)  ́ (á) ˆ (â) ˈ (a̍) - (ā) 不標調 (ah/ak) ˈ (a̍h/a̍k)
例字 詩巴 時爬 始把 試霸 寺罷 濕北 實拔

連讀音變

[編輯]

莆田話一樣,澳腰話的連讀音變也可以分為連讀變聲、連讀增音、連讀變調三種。[4]

連讀變聲

[編輯]

連讀變聲:兩個音節連讀的時候前字的韻母或後字的聲母發生變化的現象。其中,後字的聲母受前字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稱為順同化;前字韻母受後字的影響(一般為後字的聲母)而產生的變化,稱為逆同化。

連讀增音

[編輯]

連讀增音:在前字陰聲韻的末端加入塞音尾,使前字的發音變得與入聲無異。

連讀變調

[編輯]

連讀變調:兩個音節連讀的時候,前字的聲調受後字聲調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澳腰話與莆田話的連讀變調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仙遊話的連讀變調規律表。其中,左代表前字,上代表後字。

澳腰話連讀變調規律表 陰平

44

陽平

24

上聲

45

陰去

52

陽去

31

陰入

4

陽入

2

陰平

44

22(半低平調)
陽平

24

22
上聲

45

陰平44
陰去

52

陽平24
陽去

31

22
陰入

4

陽入2
陽入

2

陰入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李如龍. 澳腰莆田方言島記略.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2): 75.
  2. ^ 李如龍. 澳腰莆田方言島記略.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2): 75-76.
  3. ^ 李如龍. 澳腰莆田方言島記略.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2): 76-78.
  4. ^ 4.0 4.1 李如龍. 澳腰莆田方言島記略.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2): 78.
  1. ^ 四川閩語(摘自《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