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破傷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破傷風
破傷風患者的痙攣病徵體現(角弓反張),查爾斯·貝爾1809年繪
症狀痙攣發熱頭痛呼吸衰竭應激性疼痛牙關緊閉[*]Risus sardonicus[*]吞嚥疼痛tetanus triad[*]落枕[*]saliva secretion[*]心跳過速
類型原發性細菌性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 of the nervous system[*]細菌感染疾病[*]geonosis[*]法定傳染病疾病
病因破傷風梭菌
診斷方法體格檢查微生物培養
治療藥物治療人工呼吸器肌肉鬆弛劑抗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抗癲癇藥物[*]Q20091097[*]β受體阻斷藥強心苷解熱劑
死亡數38,000
分類和外部資源
ICD-111C13
ICD-10A33-A35
ICD-9-CM037, 771.3
DiseasesDB2829
MedlinePlus000615
eMedicineemerg/574
Orphanet3299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破傷風桿菌

破傷風(英語:Tetanus/Lockjaw),俗稱四六風臍帶風七日風[1],因為在嬰兒出生後4至6天,少數早至2天或遲至14天以上發病。當破損的皮膚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兒由於切斷臍帶時被感染,破傷風芽孢桿菌侵入致病。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也會對其他有開放性損傷的人或動物侵入而致病。目前死亡率約10%。目前破傷風在發達國家已獲得控制,主要疫區幾乎都集中在發展中國家

成因與臨床症狀

[編輯]

破傷風的病原體是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2]。感染到此疾病的原因,通常是由沾有細菌的物品(如金屬銳器)對皮膚造成損傷(如切傷或穿刺傷),並同時將病原菌送至體內(較深的傷口會提供該細菌繁衍的厭氧性環境從而活化該細菌[3])。此細菌通常存在於泥土、灰塵、以及糞便[4]

破傷風在臨床上明顯的症狀為痙攣。最常見的痙攣型態從顎開始,接著進展到身體其餘部位。痙攣通常每次持續數分鐘,且在三到四周內頻繁發生。有些嚴重痙攣甚至會使患者骨折[2][5]。其他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吞嚥困難、高血壓、以及心跳過速。症狀通常在感染後3天至3周內發生,可能需要數個月康復,然而約10%的感染者會死亡[2]

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會刺激神經中樞,干擾肌肉正常收縮的能力,並引起上述症狀[6]。診斷通常依賴患者述說的症狀及表現徵候,然而此疾病通常不會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傳染[2]

預防、治療與預後

[編輯]

患者在感染可經過適當的接種破傷風疫苗來預防。當傷者有顯著傷口,一般而言可用不到三個劑量的疫苗內含有免疫抗體和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破傷風預防注射劑來減輕感染破傷風的可能性。而對傷者也染上破傷風,破傷風預防注射劑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可擇一使用。傷口應清洗並去除任何壞死組織[2]肌肉鬆弛劑也可以用來控制痙攣。若病況影響到患者的呼吸,可能要使用呼吸器[6]

患者在傷口做好基本處理後,保持乾淨,保溫,避及不必要的刺激。必要時可注射止痙劑。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G或TIG)500IU(生物活性)深部肌肉注射或用破傷風馬血清抗破傷風毒素(TAT)1~2萬IU靜脈滴注,使用前需先使皮膚測試患者是否會過敏與否,經皮膚測試後的結果若呈現陽性者,需經脫敏治療。

依照患者傷口乾淨程度、以及在5或10年內是否曾接受疫苗注射兩個因子,決定是否需追加注射破傷風疫苗[7]

流行病學史

[編輯]

破傷風在全世界都可能發生,尤其以濕熱氣候的區域較常發生,因其泥土通常含有大量有機物質[2],較適宜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存活。在2013年,破傷風造成約59,000人死亡,比起1990年的356,000來得低[8]。根據希波克拉底描述,破傷風至少從西元前5世紀就存在,但直到1884年致病的病原菌才被發現,而1924年才發展出疫苗[2]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什麼是「臍帶風」或「七日風」. 台灣媽媽網.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5).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Atkinson, William. Tetanus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12. Public Health Foundation. May 2012: 291–300 [12 February 2015]. ISBN 97809832631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3). 
  3. ^ 被生锈的东西伤到会更容易引起破伤风吗?. [2015-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4. ^ Tetanus Causes and Transmission. www.cdc.gov. January 9, 2013 [1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2). 
  5. ^ Tetanus Symptoms and Complications. cdc.gov. January 9, 2013 [1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2). 
  6. ^ 6.0 6.1 Tetanus For Clinicians. cdc.gov. January 9, 2013 [1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2). 
  7. ^ Zulkarnain Ab Hamid. D&M: Post-exposure tetanus prophylaxis. 2013-03-25 [2015-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5). 
  8. ^ GBD 2013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The Lancet. 2015-01-10, 385 (9963) [2022-11-12]. ISSN 0140-6736. PMC 4340604可免費查閱. PMID 25530442. doi:10.1016/S0140-6736(14)616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