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用户:Ghren/清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清[注 1]
国旗
国歌 巩金瓯
首都

1.兴京(后为陪都)(1616年-1621年)
2.辽阳东京城(1621年[1]-1625年)
3.盛京行宫(即沈阳,后为陪都)
(1625年[2]-1644年)
4.北京紫禁城(1644年-1912年)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10-12位
努尔哈赤(追尊) / 皇太极(称帝)
溥仪
成立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大清
1644年
入关并迁都北京
灭亡 1912年
辛亥革命使宣统帝宣布退位
粉红色部分为1759年之清朝版图
 淡黄色部分为1759年之清朝版图。

清朝1616年1636年1644年1912年[注 2]),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爱新觉罗氏。

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即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皇太极国号大清并称帝。1644年李自成建国,灭明朝。同年,清军借由吴三桂引领入关以打败李自成,随后多尔衮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清朝的综合国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建立庞大的领土与藩属国,有后人誉称为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4]。然而,亦有不少人不赞成把“康雍乾时期”称作“盛世”。如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指出康雍乾时代彻底扼杀民族精神、禁锢思想,清代文字狱之苛刻、残忍、漫长,亦是中国历史所无。[5]

除了周思源教授不认同康雍乾为盛世,更有人认为,清朝之统治,整体而言都是既残暴又恐怖,清廷为了满足其满清“部落政权”的私心及维持其少数统治,不但藉文字狱虐杀士人及箝制思想,更屠杀大量汉人、强逼汉人更替衣冠、以严刑峻法摧残汉人的反抗意识[6]。至于乾隆帝编修《四库全书》,更是中华文化典籍之浩劫,“假编书之名,诱骗藏书家献书,以肆行其毁书、焚书、改书之实”[7]。史家钱穆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评论,满清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满清统治者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一切有满洲部族的私心处罚,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8]

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使清朝由中国的世界变成列强环视的中国。西方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武力获得在华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与内忧的同时,也一直处于改革派与守旧派拉锯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学与文化亦引入中国,让清朝发起一连传串的改革与维新,如自强运动,促使中国文化的成长与革新[9]。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强瓜分中国。而维新运动随守旧派的抵制而告终。在义和团排外失败、引来八国联军后,清廷也推动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内容让许多知识分子失望,转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同年宣统帝于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历时296年,自入关并迁都北京以来,共历十帝,历时268年[3]

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然而其最高决策单位随皇帝的授权而变动,例如军机处总理衙门等,提升了行政效率,皇帝也能充分掌权。清朝文字狱兴盛,若有疑似反清复明的运动与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会引来冤狱,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参1]。军事方面原先以八旗军为精锐,庞大的绿营为辅,后来以绿营和地方军如湘军淮军为支柱。清朝领土最大可达1300万平方公里,清末时期也维持1140万平方公里左右,是中国历史疆域最大的朝代之一。政治稳定、广泛种植新作物与赋税制度的改变,使得中国人口最后突破以往的平均值,达到四亿左右。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带动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然因重农思维,商业仍未发展出资本主义[11]

皇太极改“金”为“清”的原因,未有史料明确记载。可能为掩盖女真曾臣服于明朝的历史,以鼓舞士气,进攻明朝;“清”之国号,或云是金的谐音,而且满人尚青,加水字边以符合五德终始说,用水免去朱明之“火”[12]

历史

[编辑]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古国时代
三皇五帝
铜石并用时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辽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纪
战国 前5世纪—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汉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权 23年—25年
东汉 25年—220年
三国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汉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国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东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齐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后梁
907年—923年
十国
南唐
吴越
前蜀后蜀
荆南
南汉北汉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辽
1124年—1218年
后唐
923年—937年
后晋
936年—947年
后汉
947年—951年
后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国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后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华民国
大陆时期 1912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至今
中华民国
台湾时期 1949年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后金立国

[编辑]

15世纪初期,位于中国东北的女真族分成三部[注 3],其中以建州女真最为强大。明朝收建州女真为藩属,册封阿哈出为建州都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左都督。猛哥帖木儿在被野人女真所杀后,其弟凡察与子董山被迫南移,最后定居赫图阿拉(今安东新宾),并入建州卫[1]1442年明朝自建州左卫分立出右卫,以凡察领导右卫、董山领导左卫,形成了建州三卫[注 4]

由于建州三卫不服明朝统治,1467年明朝联合朝鲜削弱建州三卫,并且于辽东边界兴建长城。明朝万历初年,董山的后代觉昌安与其子塔克世偕同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以建州右卫王杲叛乱为由攻灭王杲与其子阿台,然而觉昌安父子也在混战中死亡。1586年明廷袭封塔克世之子努尔哈赤为指挥使作为补偿。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遗甲崛起,统一建州女真后陆续并吞女真各部[注 5],并与漠南蒙古友好[1]

明朝后金对峙图与关宁锦防线 (点击可放大)。

建州女真国力日盛,1616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后于赫图阿拉(后称兴京)称汗立国,国号金,史称后金。两年后他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明。努尔哈赤在1619年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杨镐指挥的明军、朝鲜与叶赫联军;接连占领沈阳辽阳抚顺等辽东城市,随后战事集中于辽西地区。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最后于1626年宁远战役中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败,不久逝世[注 6]。第八子皇太极历经权力斗争后继位[1]

皇太极时期,将都城沈阳易名“盛京”,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并称帝。当时明朝在关外的势力尚有袁崇焕守备的锦州宁远松山等三城。皇太极为了绕道避开此防线,首先稳定根据地。他先胁迫明朝求和未果,随后成功降伏西边蒙古察哈尔部和东边朝鲜。接着,皇太极经察哈尔绕道入侵明朝首都北京。最后崇祯帝中了反间计,杀害援救北京的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变。这种借由绕道入侵的作法后来又执行五次,与明朝内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的经济力。清军于松锦之战击溃明军并收降洪承畴等人,夺取明朝在关外的所有堡垒,防线移至山海关[14]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1]

入关与巩固

[编辑]
摄政王多尔衮

明朝崇祯末年,民变势力(史称流寇)如李自成陕西西安建国大顺张献忠四川成都建国大西1644年李自成经河南、山西顺利的攻入北京明思宗煤山上吊自杀,明亡。同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不愿投降大顺。面对李自成的顺军,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于一片石战役击败顺军。李自成放弃北京,率军退回陕西。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成功迎顺治帝入关,并首都迁到北京。同一时间,明朝马士英拥护福王在明朝陪都南京称帝,即弘光帝南明成立。然而弘光朝因为党争与宦官之乱而混乱分裂[15]

多尔衮先派阿济格、吴三桂与多铎孔有德分陕北、河南二路攻打陕西李自成,李自成最后于湖北灭亡;派豪格攻灭四川张献忠,其余部投降南明以抗清。多尔衮接着对付位于江南、内斗分裂的南明诸势力。1645年多铎率清军攻破史可法驻守的扬州弘光帝逃至芜湖被逮,送到北京杀害。明朝鲁王朱以海与唐王隆武帝分别在浙江与福建建立势力,然而双方不和,不久被清军各个击破,拥护隆武帝的郑芝龙也宣布投降。之后桂王永历帝肇庆即位,期间瞿式耜李定国郑成功及其他明将先后收复华南各省,最后因为距离互相难以照应,内部又发生叛变而节节败退。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逃亡缅甸的永历帝最后被吴三桂杀死(史称咒水之难),南明亡。此时只剩下台湾的明郑(郑成功势力)和缅甸果敢的明军,清朝基本占领明朝全部领地[16]。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注 7]

File:Qing-Expansion3.png
清军入关与巩固示意图

多尔衮在入关后的政策让汉人十分不满,例如剃发易服政策使江南汉人极力反抗,明朝官员左懋第言“我头可断、发不可断,我早办一死矣。”[18],最后清军采取多次屠杀以镇压之,史称甲申国难,有名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等。清廷制定的圈地投充政策使人民放弃土地,增加更多流民。为此又制定严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了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后来清廷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16]

1661年顺治帝逝世,其子8岁的玄烨即位,即康熙帝,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臣辅政。康熙帝于继位之处即运用计谋消灭跋扈的权臣鳌拜以稳固皇权[注 8]。三藩势力如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涵盖全国之半,他们先后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当时部分大臣担忧三藩叛变而反对[注 9],最后孝庄太皇太后与康熙帝无惧三藩而同意撤除[19]。这使得三藩与陕西王辅臣、广西孙延龄与台湾明郑郑经联合发动三藩之乱。在这九年期间,反清势力遍及华中华南,吴三桂更于后期称帝建国周。然而清军采取积极防御,进军陕西江西以切割叛军。加上吴三桂没有积极北伐,反清联军因占领地与吴三桂过度干涉而发生纠纷,最后王辅臣、耿继忠与尚之信先后投降,占领福建沿岸的郑经被击败。1683年清军攻入云南,继承吴三桂之位的吴世璠在昆明自杀,三藩之乱平定。同年,郑经之子郑克塽继位,明郑因内乱不断导致不少将领降清。清朝派明郑降将施琅率领水师攻打台湾。施琅占领澎湖,逼近东宁(今台湾台南),郑克塽率领大臣降清,至此明郑[16]

扩张与矫正

[编辑]
《康熙帝读书像》

清朝平定三藩后进入康雍乾时期,这段时期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史学界通常称为康雍乾盛世[4]康熙帝为政宽仁,留心民间疾苦,在他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受康熙帝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进等影响,清朝人口大大提升。他先后任用靳辅于成龙治理黄河大运河,得到很大的成绩。在他六次南巡期间,考察民情习俗之外,更是亲自监督河工。康熙中期以后,因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了安定社会秩序,他颁行十六条圣谕,要地方人士循循告诫乡民。他又派心腹包衣(即家奴)如曹寅李熙等人打探地方物价、人民收入与官绅不轨之事,并以密褶奏报。此即密折制度的萌芽,到雍正时期趋于完善。康熙帝重视对汉族士大夫的优遇,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且向来华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与文化[20]

清初蒙古分为四大部[注 10]。其中准噶尔汗国沙俄友好,其可汗噶尔丹先灭领叶尔羌汗国与青海和硕特,又占领喀尔喀蒙古,喀尔喀三部南下投靠清朝。康熙帝首先派萨布素雅克萨战役驱除入侵黑龙江的沙俄军队,与沙俄所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以确立东北疆界并获得沙俄的中立。接着于1690年1697年乌兰布通之战三征噶尔丹使噶尔丹战死,创立多伦会盟以保护喀尔喀蒙古[20]。青藏地区的[注 11]和硕特汗国协助黄教达赖五世击败红教统一全藏,之后分裂成青海与西藏和硕特。达赖六世时,藏区政事交由第巴(理事大臣)桑结嘉错管理,他联合准噶尔对抗西藏和硕特的拉藏汗,拉藏汗先下手杀桑结嘉错并废除达赖六世。1717年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藏地区,灭和硕特汗国,并且占领拉萨。清军多次被准军击败,最后于1720年胤禵率军驱除成功,协助达赖七世入藏,以拉藏汗旧臣[注 12]管理藏区[20]

《雍正祭先农坛图》(部分)

康熙晚期,由于官员薪资过低以及法律过宽,导致官吏贪污,吏治败坏。为了消除士大夫的民族意识,对其言论管控趋于严格,并发生南山案文字狱事件,到雍正与乾隆时期这种情况加重。康熙帝本来按照中国立嫡立长的传统封胤礽为太子,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质问题及其在朝中结党而废太子,使得诸皇子为皇位互相结党倾轧。故太子一度复立,但康熙帝仍无法容忍其结党而废除。最终在1722年临终时传位于胤禛,即雍正帝[20]

雍正帝获得隆科多的协助继位,赖年羹尧平定青海乱事以稳固政局,然而后来因故赐死年羹尧、幽禁隆科多。雍正帝在位时期,针对康熙时期的弊端采取补救措施,以延续康雍乾盛世。他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废杀与他对立的王公并削弱亲王势力。注重皇子教育,采取秘密立储制度以防止康熙晚年诸皇子争位的局面再度发生。将丁银并入地赋,减轻无地贫民的负担。为了解决地方贪腐问题使火耗归公,耗羡费用改由中央政府计算;设置养廉银以提高地方官员的薪水[20]

对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隔年年羹尧与岳锺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将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于1727年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塞北疆界。1729年听从张廷玉建议,以傅尔丹与岳锺琪兵分二路于科布多对抗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最后于和通泊之战战败。1732年噶尔丹策零东征喀尔喀蒙古,兵至杭爱山,被喀尔喀亲王策棱击败。1734年清准和谈,以阿尔泰山为界,西北大致和平[20]

雍正帝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期间的奏折大多由他亲自批改,军机处的谕旨也由他再三修改。他所亲信的内外臣僚如张廷玉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等人也都以干练、刻覆着称。他所派遣的特务遍即天下以监控地方事务,密折制度至此完善,然而屡兴文字狱箝制言论自由。1735年雍正帝于工作时去世[注 13],其子弘历继位,即乾隆帝[20]

日正当中

[编辑]
郎世宁乾隆帝南苑阅兵的《大阅铠甲骑马像》

乾隆时期,清朝进入极盛时期,领土势力最广,经济发展最高。乾隆帝继位后获得张廷玉鄂尔泰的协助,稳定初期政治。他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介于康熙帝的仁厚与雍正帝的严苛之间。人口不断增加使乾隆末年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江南广东等地的丝织业与棉织业都很发达,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历史高峰。与此同时,银号亦开始在山西出现。然而乾隆晚期多从宽厚,宠信贪官和珅,官员腐化使政治大坏[21]六次下江南所至供张过盛,扰民有余[22]

乾隆帝鸿讲学术,然而他的开博学鸿词科不过粉饰太平,由于限制过多,所得人才不如康熙词科。此时期有许多书籍出版,例如《续三通》、《皇朝三通》与《大清会典》等史书;著名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1773年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类书,这些都成为盛世的文化标志。然而为了维护统治却严厉控制思想,编书期间借机割裂焚毁大量不符其思想的书籍。此外大兴文字狱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连杀害或者流放。这些都让文人思想受到严厉阻碍,迟滞文化的发展[22]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中国风的热潮[23][24]。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25],在1769年更有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26]。到18世纪末,康雍乾盛世进入尾声,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23]。与乾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注 14]

18世纪乾隆时期清朝疆域与藩属国

对外方面,1745年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策零去世,国内诸子争位。乾隆帝乘机于1755年派降将阿睦尔撒纳为引导,率军西征平定准噶尔,攻下准都伊犁。而后想要自己成为新一代准噶尔之主的阿睦尔撒纳,因为没有获得乾隆帝支持而叛变。乾隆帝派兆惠西征,最后于1757年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亡,其族惨遭灭绝。然而位于天山南路,原臣服于准噶尔的伊斯兰教领袖大小和卓依旧抗清,史称大小和卓之乱。其领袖布拉尼敦霍集占领有喀什噶尔叶尔羌,意图统一回疆1758年乾隆帝再命兆惠西征,兆惠率轻军渡沙漠围攻叶尔羌,反被包围于黑水营。隔年清将富德率军解围,兆惠与富德最终攻灭大小和卓,并让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各国成为藩属国[注 15]。乾隆末年,尼泊尔廓尔喀王国两次入侵西藏。1793年清廷派福康安海兰察入藏击溃,收廓尔喀、不丹哲孟雄(今锡金)为藩属国,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28]

西南方面,乾隆初年派张广泗平定贵州苗民之乱,随后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今四川金川县小金县)于1747年1749年期间发生大金川之战,清军于此吃尽苦头[注 16]1771年第二次金川之战爆发,大小金川的诺木僧桑格均叛,清将温福战死,阿桂历经多次作战,直到1776年方平定。期间缅甸贡榜王朝与清朝爆发清缅战争,清军四次进攻皆失败。1769年乾隆帝派傅恒阿桂入缅未果,双方最后停战。1784年暹罗却克里王朝派使朝贡,1788年缅甸为应付暹罗威胁,也派使朝贡。1789年安南发生西山朝统一后黎朝郑主广南国。清军击败西山朝,护送黎帝黎愍宗复位,途中遭西山军的伏击而败。西山朝阮惠遣使向清廷谢罪,清廷封为安南王[28]

乾隆期间清朝疆域达1300万余平方公里,东方的朝鲜琉球国也早就成为藩属国之一[注 17]。只有德川幕府统治的日本处于锁国时期,与清朝来往甚少。乾隆帝以十全武功自誉,他平定准噶尔与回疆地区,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然而其余战事皆小题大作使国库严重损耗,让清朝国力衰退[28]。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历时一年多。1795年乾隆帝因为誓言[注 18]禅位于子颙琰,即嘉庆帝。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至1799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退[28]

近代开启

[编辑]
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复仇女神号(最右后方)战舰击毁一艘清朝戎克船

嘉庆帝对贪污深恶痛绝,亲政后赐死和珅,抄收其家产。然而没有全面整顿政风,加上借助卖官制度以平衡开支,使得贪污腐败的风气更加扩大,加重地方人民的负担。另外还有河道漕运淤塞的难题。针对乾隆时期过度开销的弊端,嘉庆帝提倡节俭,缩减朝廷与宗室的开支,把贫穷的旗民送到关外开垦。然而,最后因为朝野强烈的反弹声浪而妥协。此时八旗兵绿营军纪腐败不可堪用,只能靠地方团练平定乱事,后期更产生湘军淮军等地方军。当时民乱不断,有白莲教川楚教乱、东南有海盗侵袭,华北又有天理教之乱。道光之后又有太平天国之乱捻乱以及甘陕回变云南回变,再加上鸦片战争等外患,一度使清廷摇摇欲坠[28]

1820年嘉庆帝去世,旻宁继位,即道光帝。此时朝廷暮气沉沉,满朝文武只知迎合贪污谎报。道光帝提倡俭朴,所穿龙袍是宫内旧料所制,满朝文武故意在朝服补丁,以示简朴。大臣奏章大多报喜不报忧[29]曹振镛是当时第一重臣,奉行“多磕头,少说话”哲学[30]。继起的穆彰阿,人称“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鸦片战争时,前方将帅不断撒谎[31],败将奕山竟被钦命交部优叙。道光时期稍可称善的政绩是陶澍改革盐法,成功的防止商贩垄断。

太平天国洪秀全玉玺

19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为使通商正常化,多次派使者前往中国协商。然而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西方各国平起平坐,屡次不了了之。当时大英帝国对中国茶叶与丝绸的需求庞大,对华贸易成逆差状态。为此,英国将成瘾剂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以改善本身经济。1838年鸦片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人民健康被削弱,清朝经济发生通货膨胀,国力也持续衰退[32][33]。道光帝为解决此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此即虎门销烟。为此,1840年中英两国爆发鸦片战争,清军战败后和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当时道光帝与耆英不了解国际法,认为给予英人贸易之便以换取国家长存,所以割让许多影响甚远的权力[注 19][34]。清朝后期被迫和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除了割地、开港、赔款之外,还让外国派驻军队于首都,中国主权逐渐流失[34]

1850年道光帝去世,子奕𬣞继位,即咸丰帝西方各国迫使清政府开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并土地,使得传统农村经济受到破坏。各地乘机纷纷起事,其中华北以捻乱为主,华中华南以洪秀全太平天国与云南杜文秀马如龙云南回变为主。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义,1851年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并且发动两次西征;不久又发动北伐,最远达天津近郊。后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了保护儒家文化,纷纷组织湘军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此期间英国与法国因为和清廷修约不成,趁中国发生内乱之际,于1858年发动英法联军之役。清军于八里桥之战战败,联军攻陷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签订《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同时沙俄以调停有功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取走外东北领地。1864年沙俄强迫清廷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外西北。面对内外交迫的局面,清廷为了使国力恢复而发起自强运动[35]

自强与维新时期

[编辑]
影响近代中国与清朝后期的慈禧太后像。

1861年,咸丰帝去世,其六岁之子载淳继位,即同治帝。咸丰帝本任命肃顺等八大臣赞襄政务,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两宫垂帘听政,最后由两宫之一的慈禧太后获得实权。被称为洋务派的奕䜣与部分汉臣[注 20]在消灭太平军时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并且鉴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注 21]中体西用为方针展开自强运动(又称洋务运动)。当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随后的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对外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先后引入国外科学技术,建立现代银行体系、现代邮政体系、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建立翻译机构同文馆、新式教育(新学),培训技术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到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国家,培育出唐绍仪詹天佑等人才。开设矿业、建立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汉阳兵工厂等等制造工厂与兵工厂,同时也建立新式陆军与北洋舰队等海军[36]。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社会出现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同治中兴[37]。其间太平天国1864年灭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1868年为止。1862年1878年间左宗棠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击败新疆阿古柏势力,收复了新疆云南回变也于1867年马如龙投降清朝岑毓英,以及1872年杜文秀自杀而止。西方各国的租借地也将西方思想带入中国[注 22],推动中国革命与民主制度的发展[38]1874年同治帝去世,慈禧太后立载湉为帝,即光绪帝[36]

时局图》暗指中国遭列强瓜分。图中以熊表俄国,犬表英国,蛙表法国,鹰表美国,日表日本,肠表德国,雄踞位置代表势力范围。左方的中国人代表青年被文武科举麻痹、官员贪钱与富翁奢华。

对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国为越南(安南)主权爆发中法战争。清朝失去藩属国越南,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建省。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清朝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抗议无效,隔年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承认缅甸为英国所有。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1872年日本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清朝拒不承认,中日交恶。1894年朝鲜主权清朝和日本发生甲午战争,两个推行西化运动的亚洲国家的战争最后以清军落败而告终。战后签《马关条约》,清朝割让台湾澎湖[注 23],失去藩属国朝鲜和租界。洋务派李鸿章建立的北洋舰队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强运动最终失败[39]

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公车上书光绪帝,要求深入改革政府架构、教育、经济体制与军事制度等多个层面,期望清廷从制度面革新。1898年光绪帝在康有为的帮助下实施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然而影响守旧派的利益过大而引发反弹,慈禧太后以“听信逆臣蛊惑,改变祖宗成法”为由软禁光绪帝,处决谭嗣同康有溥等多人。由于维持103天就结束,被称为“百日维新”[39]

1896年清廷为连俄制日,签订《中俄密约》。后来密约泄露,外国鉴于清朝已无力自卫,纷纷瓜分中国以维护为各自利益[注 24],而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政策以平衡列强在华势力。中国长期受列强欺辱,使地方产生义和团之类仇洋排外民族主义团体。慈禧太后借此排外而发生义和团事变,义和团屠杀洋人、破坏各国使馆、烧毁与西洋有关的东西。慈禧太后不理会各国抗议,更曾半正式向十一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报复。北京被联军占领,慈禧太后西逃西安1901年签订《辛丑和约》,清廷赔偿重款,列强派兵驻守北京一带、划定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1904年日俄两国更因在东北的利益冲突爆发日俄战争。义和团事变时,李鸿章等东南各省督抚为了保护华中华南,自行宣布中立(即东南互保);从此清廷权威低落,地方各省自主性提高[39]

清末时期

[编辑]
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时的袁世凯

清朝于八国联军后国势大坠,知识分子莫不提出各种方法拯救中国,主要分成立宪派革命派两种改革路线。1901年立宪派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梁启超更发表《立宪法议》,让光绪帝成为立宪君主,持续推行君主立宪运动。而革命派对清廷的改革失望,他们鼓励推翻清朝,建立中华共和。1894年孙文夏威夷檀香山建立兴中会[40]1904年黄兴长沙成立的华兴会1904年蔡元培上海成立光复会,此外还有其他革命团体。1905年孙文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革命派联合旧有反清势力如三合会洪门等,在华南地区发起十次起事,并将势力渗入华中、华南的清朝新军[39]

慈禧太后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欧日的改革。清末新政主要建立新军、废除科举、整顿财政等一系列改革。当时立宪派与革命派为改革方式发生争执,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承诺实行立宪。1907年清廷筹设资政院,预备立宪,并筹备在各省开办咨议局。1908年7月颁布了《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内成立咨议局。同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以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成立了代议会。在立宪派成员的请愿下,清廷宣布把预备立宪缩短三年,预定在1913年召开国会。同年光绪帝慈禧太后皆去世,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其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1911年5月清廷组成由庆亲王奕劻领导的“责任内阁”,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君主立宪。不过,该内阁中的很多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和失望,很多转向于革命派合作[41]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急派新军入川镇压。10月,革命派于湖北发起武昌起义,南方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廷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于阳夏战争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随后孙文让位予袁世凯,南北统一,袁世凯定都于北京[41]

后来,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42]。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着1945年苏联八月风暴行动而亡[43]

疆域

[编辑]
清军入关与巩固示意图。
18世纪乾隆时期的清朝领土范围以及藩属国。
1896年清朝晚期的领土范围
发源与扩张

清朝发源于东北地区,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领有今东北地区外东北地区与内蒙古地区[1]1644年多尔衮偕同顺治帝率军入关,随后指挥清军占领全明朝领地,统一中原,领有内地十八省[16]1661年南明亡。然而当时尚有以吴三桂为首,镇守华南的三藩;以及奉明朝为正朔,领有台湾澎湖明郑三藩之乱与施琅攻台后,康熙帝完全掌控华南地区与台澎地区[16]。此时准噶尔汗国的可汗噶尔丹俄罗斯帝国(沙俄)友好,噶尔丹南征青海和硕特,东征喀尔喀蒙古。而沙俄为了在远东寻找出海口,向东移民侵略黑龙江上游。康熙帝先是于雅克萨战役击败俄军,与其划定边疆;之后率军三征噶尔丹,协助喀尔喀蒙古收复其领土。喀尔喀蒙古其后并入清朝,外蒙古地区正式归清朝所有。1727年雍正帝与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确立塞北疆界[20]

1717年准噶尔汗国新可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藏地区,灭和硕特汗国,并且占领拉萨。清军多次被准军击败,最后于1720年胤禵率军驱除成功,协助达赖七世入藏,以拉藏汗旧臣管理藏区,这是清朝经营青海西藏地区之始[20]。雍正时期,平定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雍正帝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控管青藏地区。新疆地区方面,1755年乾隆帝乘准噶尔汗国噶尔丹策零去世的机会,派将领率军西征,军势直达准国首都伊犁。在平定阿睦尔撒纳之乱与大小和卓之乱后彻底掌控准噶尔地区与回疆,并且获得帕米尔高原以西诸国的朝贡[28]

最大疆域

1759年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东北与俄罗斯帝国(沙俄)分界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这条疆线直到鄂霍次克海库页岛。正北与沙俄分界萨彦岭沙毕纳依岭恰克图与额尔古纳河。西北与哈萨克汗国等西北藩属国分界萨彦岭、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西南与印度的蒙兀儿帝国、喜马拉雅山诸国家分界喜马拉雅山野人山,正南大致上与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分界相同,但清朝尚获得缅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东与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东海,与朝鲜王朝沿图们江鸭绿江分界,清朝还领有台湾澎湖海南南海南海诸岛(时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00万平方公里[28]

藩属国

清朝的藩属国方面,早在皇太极与康熙时期就有朝鲜琉球国。到乾隆时期扩充到东南亚地区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老挝)、暹罗(今泰国)、缅甸以及南洋群岛的兰芳共和国柬埔寨被安南与暹罗瓜分,吕宋苏禄于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群岛后相继消失);西南喜马拉雅山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等国;中亚地区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乾竺特拉达克等国[28]

衰退与被瓜分

进入19世纪,由于清朝的衰落,列强鸦片战争后以不平等条约掠夺许多领土与藩属国[34]俄罗斯帝国借由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获得外东北,包括库页岛等地。1900年八国联军的机会又强占黑龙江以北的江东六十四屯1864年借由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伊犁条约获得外西北,并且陆续占领中亚诸藩属国。19世纪末大博弈时期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协定,私自划分帕米尔地区。大英帝国借由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与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获得现今香港地区,并且侵占藩属国缅甸与喜马拉雅山诸国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中法战争占领藩属国安南南掌葡萄牙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永居管理澳门大日本帝国先于1872年占领藩属国琉球,并于1895年马关条约获得台湾澎湖列岛,并让清朝放弃藩属国朝鲜[39]。甲午战争后,列强认为清朝无自卫能力,为自身利益联合瓜分中国,使得重要港口如旅顺大连被沙俄与后来的日本领有、威海卫被英国领有、胶州湾德国领有、广州湾被法国领有等。到清朝末期,领土面积萎缩至约1140万平方公里左右[39]

行政区划

[编辑]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全国行政区划示意图。
宣统三年(1911年)全国行政区划示意图。

清朝版图辽阔,民族众多,在行政区划上也“因时顺地、变通斟酌”[44]。在汉族地区沿用明代旧制,实行“省—府—县”三级制[45]。在东北地区,为满洲八旗制、汉人州县制与渔猎部落的“姓长制”并行[46]。在藩部地区则因俗而治,并根据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加以改革:蒙古实行“旗盟制”、“札萨克制”;西藏实行“宗谿制”,新疆回部实行伯克制。全国分为十八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二十五个一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旗盟。

清末,在列强蚕食鲸吞的形势下,边疆各地依靠旧有的行政体制已无法维持有效的统治。光绪年间,新疆、奉天、吉林、黑龙江相继建省,实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蒙古、西藏也有建省之议,但在清朝灭亡之前未能实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分为二十二省,以及西藏、外蒙古、内蒙古、青海等边疆地方。

内地

[编辑]

清代山海关以内、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被称为“内地”、“关内”或“汉地”。内地的行政区划承袭了明代“省—府(州)—县”的层级体制。一级政区为布政使司,通称“行省”或“省”。二级政区为府、直隶州。府管辖的州(散州、属州)不再领县,形成了单式的三级制。清代初年,原为临时差官的巡抚取代布政使,成为一省的长官。在一些民族杂居之处及军事要地,设置了新型政区“”,分为府级的直隶厅和县级的散厅,厅下一般不领县。

明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派出的差官“道员”,在清代也保留下来。道员的统辖区域是“道”,介于省与府之间,有分巡道、分守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等名目。清初的道并不是行政区,道员亦无品级。乾隆以后,定道员秩品为正四品,分巡道、分守道的职权也渐趋一致。有人认为清末的道实际上已成为省、府之间的一级政区[47]。清朝行政区划层级为:

 
 
 
 
 
 
 
 
布政使司
(省、行省)
 
 
 
 
 
 
 
 
 
 
 
 
 
 
 
 
 
 
 
 
 
 
 
 
 
 
 
 
 
 
 
 
 
 
 
 
 
 
 
 
 
 
 
 
 
 
 
 
 
 
 
 
 
 
 
 
 
 
 
 
 
 
 
 
 
 
 
 
 
 
 
 
 
 
 
 
 
 
 
 
 
 
 
 
 
 
 
 
 
直隶州
 
 
 
 
 
 
 
 
 
 
直隶厅
 
 
 
 
 
 
 
 
 
 
 
 
 
 
 
 
 
 
 
 
 
 
 
 
 
 
 
 
 
 
 
 
 
 
 
 
 
 
散州
 
 
散厅
 


行省

在行省设置方面,基本沿袭了明代所置的两京与十三布政使司,即南北二京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广、四川、云南、贵州。顺治元年(1644年)定鼎北京,以盛京为留都[48]。二年(1645年)改北直隶直隶省,改南直隶江南省。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为湖北、湖南二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康熙七年,陕西省正式分为陕西、甘肃二省,自此形成了所谓“内地十八省”的格局[45]

光绪十一年(1885年),分福建省台湾府台湾省。两年后台湾正式建省,称“福建台湾省”。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因甲午战争战败,台湾省被割让予日本[49]。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分江苏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及通州、海州二直隶州置江淮省,旋即裁撤。此后至清末,内地仍为十八省,与东三省新疆省合为二十二省。

冲繁疲难

清代的府、州、厅、县,按照“冲、繁、疲、难”的考语分为不同等次。考语字数越多,地位就越重要。一般以四字俱全者为“最要缺”,三字者(冲繁难、冲疲难、繁疲难)为“要缺”,二字者(冲繁、繁难、繁疲、疲难、冲难、冲疲)为“中缺”、一字或无字者为“简缺”[50]

  • 冲:地当孔道者为冲
  • 繁:政务纷纭者为繁
  • 疲:赋多逋欠者为疲
  • 难: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
土司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肃等省设有土司,分为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和长官司(长官为武职),与土府、土州、土县(长官为文职)。土司的长官以当地各族头人充任,可以世袭,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颁给印信,归所在地方之督抚、驻扎大臣管辖。宣慰等司的长官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隶属于吏部[51]。雍正年间,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土司开始改行流官制,史称改土归流。光绪、宣统之际,赵尔丰出任川滇边务大臣,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西藏东部的宗也开始改土归流[52]

东三省

[编辑]

东北为清朝龙兴之地。顺治年间入关后,以驻防八旗留守盛京。康熙至乾隆年间,逐渐形成三个相当于行省的将军辖区: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之下设副都统分驻各城,并管理各城的临近地区。副都统下有总管统领各旗。在汉民聚居之处,置府、州、县、厅,如同内地。居于黑龙江、嫩江中上游的巴尔虎达斡尔索伦(鄂温克)、鄂伦春锡伯等族,编入八旗,由布特哈总管、呼伦贝尔总管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及库页岛的赫哲费雅喀、库页、奇楞等渔猎部落则分设姓长、乡长,由三姓副都统管辖[53]

光绪末年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日俄战争严重动摇了清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迫使其废除满洲的旗民分治制度,设立行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废除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地将军衙门,改设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随后裁撤各城副都统、总管,改为府、厅、州、县。宣统三年(1911年),奉天省领八府、八厅、六州、三十三县;吉林省领十一府、一州、五厅、十八县;黑龙江省领七府、六厅、一州、七县[53]

藩部

[编辑]
蒙古
1696年清军三路出击噶尔丹,康熙帝亲率中路军进至克鲁伦河,图中为康熙帝营帐

明清之际,蒙古分为众多部落(蒙古语称为“艾马克”),部落首领为“部长”(鄂拓克)或“汗”。清太宗时,依照满洲八旗的组织形式,将蒙古各部落编为,是为蒙古的基本行政单位,其长官为札萨克总管。旗下设“佐”(苏木),相当于。自此蒙古各部落被纳入统一的行政体系之中。在地域上,蒙古地区大致分为察哈尔内蒙古西套蒙古外蒙古(包括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科布多唐努乌梁海[53]

清代蒙古又分为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内属蒙古包括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等部,各旗由朝廷派遣官员(一般为总管)治理,与内地的无异。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札萨克管理,处于半自治状态。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为一,设正、副盟长,掌管会盟事宜,对各旗札萨克进行监管。清代的盟是监察机构,并不能视为一级政区[53]

外藩蒙古又按其归附清朝的先后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外札萨克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又被称为内蒙古,于天命至康熙初年陆续归附清朝。乾隆以后定为二十四部,共四十九旗,设六盟。内札萨克各旗不但政治地位很高,还保留了一定的兵权。康熙中期以后归附清朝的各部落称为外札萨克蒙古,包括漠北的喀尔喀四部、西套蒙古二旗、青海蒙古各部、科布多各札萨克旗、新疆旧土尔扈特部中路和硕特部。外札萨克各旗无兵权,隶属于当地的将军、都统驻扎大臣(西套蒙古二旗除外)。其中喀尔喀四部后来演变为外蒙古[53]

新疆

清代新疆分为天山北路的准部和天山南路的回部。其中的蒙古游牧地区实行盟旗制。维吾尔、布鲁特、塔吉克等族地区则实现伯克制。蒙古旧土尔扈特部与中路和硕特部一如内蒙古设立旗、盟:旧土尔扈特部为南北东西四路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和硕特部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每盟设正、副盟长各一人。旗设旗长(札萨克)一人,掌盟、旗政令。但是盟长由清朝政府任命,旗长则基本是世袭。凖部的地方长官为乌鲁木齐都统,统辖迪化州(即乌鲁木齐)、古城、巴里坤、库尔喀喇乌苏、吐鲁番和哈密[53]。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实行与内地相同的府、厅、州、县体制。

西藏的行政中心拉萨布达拉宫
青海

清代的青海不包括今西宁海东黄南以及青海省边缘的部分地区。统辖青海地方的官员为西宁办事大臣,常驻西宁(属甘肃省)。青海大致以黄河为界,分为青海蒙古玉树等四十族土司。黄河以北主要为蒙古人,有和硕特辉特绰罗斯(准噶尔)、土尔扈特喀尔喀五大部落。雍正三年(1725年),编青海蒙古为二十七旗,后增至二十九旗,由西宁办事大臣主持会盟。另有察汉诺门罕牧地,实际上单独为一喇嘛旗。道光三年(1823年),分黄河以北二十四旗为左、右翼二,每盟设正、副盟长各一人。黄河以南主要为藏人,分为四十个土司,其中以玉树土司最大,故称玉树等四十族土司。土司以下有土千户、土百户。嘉庆、道光年间,藏人不断越过黄河向北迁徙,形成了环青海湖一带的环海八族[54]

西藏

西藏在清代又称“唐古忒”、“图伯特”,分为前藏)、喀木)、后藏)、阿里四部,以及霍尔三十九族地区。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为驻藏大臣,驻喇萨拉萨),会同Template:BreakChar、班禅额尔德尼办理藏内政务,其政令由噶厦(西藏官府)执行。西藏的基层政区是,大致相当于内地的县,但规模很小。一些贵族、寺庙的庄园领地称为“谿卡”,地位比宗低或者平级。宗的长官为“宗本”,谿的长官为“谿堆”,一般由噶厦委派,也有的由特定寺庙委任。后藏札什伦布附近的几个宗,由班禅直接管理[54]。今那曲地区昌都地区北部的各部落统称霍尔三十九族,为蒙古人后裔,由驻藏大臣的属员夷情章京管辖。驻扎于达木(今当雄)的达木蒙古八旗,每旗设一佐领,不设总管,直属于驻藏大臣[54]

政治制度

[编辑]
清朝政治中心北京紫禁城,图为清朝皇权的象征太和殿

决策机关

[编辑]

清朝的政治体制基本上沿袭明朝制度,但是略有不同。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别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清朝制定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等内三院为内阁,作为中央最高决策机关。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下辖中央执行机关六部。内阁的实际权力比明朝小,实际掌握权力的机关会随时代不同而改变。后金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皇帝与王公贵族讨论国事之处。1631年皇太极为了中央集权,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内阁以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入关之后,1677年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雍正帝为了西征准噶尔准备设置军需处,到乾隆时期正名为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精简,行政效率高,能迅速处理军国大事,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鸦片战争之后,为了推行自强运动,先后于1861年1870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对外关系与自强运动的策划与推行,成为自强运动期间最高行政机关。八国联军之后,1911年5月18日清廷宣布废除军机处,仿西方国家与日本实行内阁制,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参1]

南书房

南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年)设立,起初是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因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书房。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参1]

军机值房,即军机处
军机处

军机处原称军需处,雍正八年(1730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雍正皇帝始立,雍正十年改称军机处[参2]。军机大臣以下设章京等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里选用。章京的任务是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作军机大臣的辅助人员[注 25]。章京也是满、汉人员各两班,每班八人,各设一领班。章京参与机要,草拟圣旨,俗称“小军机”。乾隆皇帝即位后服孝,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改名总理事务处。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废止[参1]

内阁总理大臣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任命内阁总理大臣和诸大臣。由庆亲王奕劻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内阁。然而,由于内阁成员中过半数为皇族或满人,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该内阁在辛亥革命后倒台,由袁世凯组成的新内阁所取代[参1]

执行机关

[编辑]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为清朝最高执行机关,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顺治元年(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参1]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余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参1]

为加强监督管理,凡天下文武官员,都要定期进行考察。规定三载考绩,以定升降奖惩。京官叫“京察”,外官叫“大计”。对武官的考察,每五年一次,称为“军政”,由兵部主持。但是,不论“京察”、“大计”还是“军政”,在实行中都是瞻徇情面,弊端丛生。后来更成为故事具文,走走过场而已[参1]

内廷事务方面,鉴于明朝太监乱国,清朝皇帝独创内务府以管理宫禁事务。其成员由内务府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的15个包衣佐领、18个旗鼓佐领、两个朝鲜佐领、一个回子佐领和30个内管领的包衣太监组成,其机构组织兼容了清初内务府和十三衙门两种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并最终形成了以七司三院为主干兼辖其他40余衙门的庞大的宫廷服务机构[参1]

刑律与文字狱

[编辑]

顺治四年(1647年)《大清律例》编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袭了《明律》的内容。后经康熙雍正两朝屡次增删,并于雍正五年公布。但清朝最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胡林翼说:“《大清律》易遵,而例难尽悉。”,胥吏都谙熟例案,常可执例以压制长官。《大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不平等。清廷对各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各种特订的法律,如蒙古族有“蒙古律”,维吾尔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统治[64]

清朝皇帝为了打压汉人反清复明运动与防止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屡兴文字狱以控制士大夫的思想。文字狱之案件常是无中生有,小人造谣所为。较大规模的文字狱甚至可以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柳诒徵称“前代文人受祸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来,志节之士,荡然无存。……稍一不慎,祸且不测。”[65]顺治四年(1647年),发生第一起文字狱“函可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书”《变记》而被逮捕,后来流放到沈阳。顺治末年又发生庄廷鑨明史案,并惊动了朝廷中的辅政大臣鳌拜等人。清朝诸例文字狱中,有名的有康熙时期的南山案、雍正时期的查嗣庭试题案吕留良案[66]

民族政策

[编辑]

清朝统治者根据实地情况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在中原地区基本沿袭了明代的统治方式,包括开科举等,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并根据清朝的实际情况实行了旗民分治;在边疆地区则采取了加派驻防大臣与当地贵族共同治理[参1]

汉族政策

[编辑]

清初有所谓“六大弊政”[68]剃发(或薙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顺治七年六月,广西巡抚郭肇基等人因为“擅带逃人五十三名”,被处死[69]。清初曾颁令谕:一、八旗制度移入关内,全族皆兵。二、鼓励满人入关。三、圈地,使近畿五百里内全属旗人所有。四、禁止满汉通婚;禁止满人自由择业[70]一说旗人拥有打死民人不用偿命的特权。[71]。弊政中的投充和逋逃皆为圈地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康熙帝亲政后即立即下令永远停止圈地,并逐步放宽对逃人的禁令并最终裁撤督捕衙门。随后康熙开始采取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72]

剃发易服
街上留发辫的中国人,旧金山,1910年

清军入关之前,为了易于辨识顺逆,就已要求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改变发式。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帅清军入关。山海关战役之后,多尔衮下令沿途州县官员按满人风俗,剃头留辫。清军驱逐李自成,定鼎北京,汉人强烈反对剃发,降清之汉族官员剃发者亦寥寥无几。多尔衮见满清统治尚未稳固,便下旨收回成命,命“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73]。明朝降臣孙之獬却全家主动剃发迎降,更令妻子不再缠足,并上疏标榜“臣妻放足独先,阁家剃发效满制”,得授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清初笔记《研堂见闻杂记》称,孙之獬入朝后,列于满班,满臣认为他是汉人而不受;归入汉班,汉臣又因为他从满俗而不容,孙之獬于是羞愤上疏,称“陛下平定中国,万里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言辞激烈。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大顺与南明弘光政权相继被清军摧毁,多尔衮认为大局已定,于六月重新下剃发令。七月,又下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成年男子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以恫吓抵抗军民。江南地区不少人反抗剃发令,嘉定三屠等亦由此引发[73]

当时一些在华传教士曾描述过当时一些城市的屠城情况。20世纪法兰西学院院士阿兰·佩雷菲特认为:“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了骚乱,结果都被杀害而倒卧在血泊之中[74]。”

汉臣与汉军

清朝统治者为了能使自己的王朝更长久,按历代汉人王朝的传统开设科举,大力尊崇儒学,从中选拔统治精英以赢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早在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曾起用范文程宁完我等汉八旗人士。崇德年间,又先后招降了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统领的汉族军队。后来,这些前明将领在消灭南方反清势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73]。另外,康熙年间带兵攻克台湾的水师将领施琅也是前明降将中为清朝立功的代表人物之一。晚清时期,汉族官员逐渐成为了清王朝的中流砥柱,有虎门销烟林则徐;还有在消灭太平天国捻军中立下大功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又如在洋务运动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张之洞刘坤一;实行新式练军袁世凯[参1]

清太宗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释放掠夺来的汉人奴隶,编庄别居,将加入汉军八旗的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1633年皇太极下令从所属的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并成为汉八旗的前身[参1]

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1637年),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汉军旗为两旗。又过五年,崇德七年(157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汉八旗中的原汉人后代与满人同样享受世袭待遇,亦有很多世袭佐领之职。汉军旗人在司法上和满洲旗人一样,与民人同罪不同罚。乾隆年间,由于财政原因,汉军八旗曾大量出旗为民,仅剩在后金时期便跟随满洲统治者汉军勋旧之后。到宣统末年,汉军旗人共有21596人,约占旗人总数的6%[参1]

满汉文化
清朝汉族女子衣着融合了满服和汉服的特征

一般认为,清朝统治者在保持满贵族优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78]。但一些研究辽金元清史的学者认为,清和一样属于征服王朝,汉化深度和速度均逊于北魏渗透王朝;清室只推行对自己有利的汉化措施,并尽可能保留本族文化,而非全盘汉化[79][80]

所有施政文书都以两种文字发布。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满族皇帝也纳有汉族嫔妃,详见满汉通婚。尽管满汉通婚的现象早已普遍存在,不过真正解除满汉通婚禁令,是直到1902年清末新政才完全落实[81]。现在故宫还保存着不少乾隆穿汉服的画像[参 1]。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并在使用中逐步为汉文所取代。部分史学者认为,正因满人自动汉化才没有在短时期之内覆灭,甚至奴化汉人。若无法汉化,则如南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一样,无法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而灭亡。支持儒化说者则认为,清朝皇帝只是有选择尊儒,儒家的一些思想满清皇帝也没有完全接受,而儒家只是汉文化的内容之一,汉文化不仅仅只包括文字和儒家,还有衣冠、风俗礼仪、各种宗教信仰等[参 2] [参 3]

西南土司

[编辑]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但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82]

康雍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83],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84]

满族与旗人政策

[编辑]
清代的头等满洲侍卫呼尔查巴图鲁占音保

清朝入关后,满族分布于东北地区、京师与各地要冲。旗人身份包含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绝大多数情况下终身不变,所属旗籍亦基本世代固定。京师八旗中,两黄旗住北城,两白旗住东城,两红旗住西城,两蓝旗住崇文门和宣武门以里。在非东北地区的驻防八旗(分布在如杭州成都等大城市)则设立“满城”供旗人居住,与非旗人所居住之地相隔离,普通人甚至当地总督巡抚均无权过问[73]。在18世纪以前,满洲地区为与外界相对隔绝、以操通古斯语满族旗人与部落民为主的偏僻地带。由于清廷视满洲地区为其发祥地,官方是禁止汉人向满洲大部(尤其是吉林黑龙江)移民的。但是,由于内地的人口压力,汉人向这些地区的移民实际上已经出现并不断扩大。在整个18世纪,清政府对原先的封禁政策日益举旗不定,时而封锁移民,时而对汉人穿过将内地与满洲隔开的柳条边佯作不知。到18世纪末,奉天(即辽宁)地区已经不可逆转地被汉化。与此同时,由于满洲南部的汉族农民已经饱合,汉人进一步向吉林和黑龙江北移的运动亦得到加快。此时吉林城镇人口中已有80%到90%是汉民。满洲边境当局根据这些地区汉人不断涌入的情况,便开始向定居的汉民征兵收税。清廷虽然仍未正式确认这些定居者的地位,但已向满洲派遣了汉族官员前去治理移民区。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南的满洲几乎人人会说点汉语,只有散居在满洲一部分边远地区、过着与定居汉人与满人截然不同生活的蒙古人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然而在黑龙江以北,由于气候较为严寒,基本上没有受到移民影响,当地仍以部落民为主。由于把这些部落都编入旗制不太现实,清政府只将他们视为国内的纳贡者,实际上这些部落民仍保持着原先的生活方式[参1]

旗人与非旗人之间按规定亦不能通婚,称为旗民不结亲。但事实上一定规模的旗民通婚却从未中断过,至道光之后,旗民通婚实质上被朝廷默许。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太后发布懿旨,才正式废除了旗民不结亲的习俗。旗人不得务农或经营工商业,每月钱粮由朝廷供给,号称“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73]。康熙年间定制:前锋、护军、领催,月饷4两,马兵3两,年饷米46斛(23石);步兵领催月饷2两,步兵1两5钱,年饷米22斛(11石),出兵时另有行粮。随着清朝中后期旗下人口的增加,势必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吃粮当兵,故未能当上兵的旗人就成为八旗闲散,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除了吃粮当兵之外,旗人还可以参加科举。旗人有自己的专属学校。宗室觉罗八旗觉罗学内务府出身之人有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正身旗人有八旗官学。旗人根据自己地位的不同,进入相应的学校学习,之后参加科举考试。旗人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司法系统。旗人犯罪由特定机关审理。京师普通旗人由步军统领衙门审理、皇亲国戚由宗人府审理、民事案件则由户部现审处审理;地方官员可以审理当地涉及旗人的案件,但无权判决,只能提出审理意见,交由相应的审判机关——理事厅处理,理事厅是类似现在“军地联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八旗驻军和地方关系,官员也都由旗人担任。另外,旗人与非旗人同样犯罪,同罪却不同刑[73]。《大清律例》规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只折合枷号五天。也就是说,非旗人犯了徒刑被判刑一年,同罪的旗人只要关五天就可以了[参1]

蒙古政策

[编辑]
赛音诺颜部郡王车木楚克扎布

清朝在外藩蒙古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和札萨克制,对蒙古部落采取因俗而治、多封众建的政策。是分解原来的部落而组成。每盟设盟长、副盟长各一人,掌管盟务。盟长先由各旗会盟时,从旗长即札萨克中推选。后来改为清朝理藩院开列盟内札萨克,由皇帝任命。其外每盟各设备兵札萨克一人,管理军务。有的盟还设帮办一二人,协理盟务。旗是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每旗设旗长一人,即札萨克,掌全旗要务,可以世袭。又设协理台吉襄赞旗务。其属有管旗章京、副章京及参领、佐领、骁骑校等。旗盟官员多是原蒙古各部落的贵族,并被册封为札萨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爵位[参1]

是由各部定期会盟而形成的机构,主要职能是监督各旗札萨克。若干相邻的旗为一盟,盟有盟长,由朝廷直接任命,多选旗长中势力大、威望高、与中枢关系亲密者任之。盟为监察区,不属行政单位。当时主要有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对朝廷负责,受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内蒙古地区设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和绥远副将军,率军驻防要地,以加强军事控制。但各都统、将军不干涉行政事务。[88]如科尔沁部一类可以自治,察哈尔与土默特则被取缔。

清朝对外札萨克蒙古盟旗的管辖,中央有理藩院的典属、柔远清吏司等机构,地方上有驻扎大臣。定边左副将军即乌里雅苏台将军,为漠北蒙古地区的最高官员,下设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二人,与将军共同管辖喀尔喀诸部盟旗。科布多参赞大臣及帮办大臣管辖杜尔伯特、辉特、新土尔扈特等盟旗及札哈沁、阿明特、乌梁海等旗。库伦办事大臣掌中俄交涉事务,其属恰克图办事司员等人,负责监督中俄贸易[参1]

清王朝统一了蒙古各部后,对蒙古的统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为朔方边患的势力,又要笼络其奴隶主们统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为清政府统治全国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和清帝国北部疆域不设防的屏障。[参 4]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广喇嘛教(即藏传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维护了蒙古地区安定局面。蒙古人一向信喇嘛教中的黄教,满人一直重视笼络大喇嘛,如哲布尊丹巴章嘉呼图克图;与此同时,蒙古八旗亦成为清朝军队的一支生力军,在征讨噶尔丹的过程中喀尔喀蒙古八旗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晚清时的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的部队是清朝最后的八旗劲旅[参1]

藏族政策

[编辑]
File:7thDalaiLama.jpg
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

清代西藏地方官府为噶厦。清朝将西藏纳入版图后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治理曾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建立了政教分离的制度。当时清政府的治藏政策有设置驻藏大臣,订立治藏章程;派驻官兵,整顿藏军;设立台站,釐定疆域等。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政府平息颇罗鼐之子珠尔默特纳木扎勒叛乱后决定废除札萨克郡王监政的权力,设立噶厦衙门,由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领导。噶厦为总管藏务衙门,设三品官噶伦四人。下设商上,为分管财政的机构,除以噶伦一人管理外,设四品仔琫(孜本)三人,商卓特巴二人。还有专掌粮务的叶尔仓巴、管理拉萨城的朗仔辖、掌刑名的协尔帮、掌马厂的达琫及第巴等四至七品的各种名目官员。后藏也设四品商卓特巴、叶尔仓巴,五品达琫等官员,掌管相应的政务。武官则有四至七品的戴琫(代本)、如琫、甲琫、定琫,从几人至百多人。凡前后藏皆有营寨,按其地理险易和大中小,各设边营官及营官,总计一百六十余人。佛教在西藏盛行,喇嘛很多,有的喇嘛在噶厦、商上任职,而僧官又分国师、禅师、札萨克大喇嘛、札萨克喇嘛、大喇嘛、副喇嘛等,专掌教事[参1]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出兵打败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尼泊尔)后颁行了《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的宗教事务、外事、军事行政司法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的地位是平等的,而达赖与班禅之间则互为师徒。驻藏大臣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可直接向皇帝上奏。达赖、班禅上奏事宜必须通过驻藏大臣转奏。此外,达赖、班禅及以下呼图克图十八人、沙布隆十二人等活佛转世,称为“呼毕勒罕”,即奔巴金瓶掣签,均由驻藏大臣监督。 清朝治藏期间,清政府振兴西藏经济的措施有改革乌拉、租赋、钱法、贸易制度;活跃民族贸易;创报、兴学、发展农牧工矿业和加强交通、邮电事业的开发等。[92]清末时为防止英国殖民者对西藏的渗透,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等决定在川边藏区进行改土归流、建置州县等,以继续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宣统二年(1910年)川军入藏后还曾计划将改土归流扩大到整个藏区并巩固对藏南地区的控制,但因次年(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而作罢[参1]

维族与回族政策

[编辑]

天山山脉将新疆分成天山南北两个区域。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区为维吾尔族居住,亦称为回部。由于哈密吐鲁番率先归服,被封为回部札萨克。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之后,新归附的地区不设札萨克,实行伯克制。伯克原来是回部的酋长,经清朝重新任命,按职责和品级称“某某伯克”,共三十余名目。最高的为阿奇木伯克,掌综一城回务,三品至六品,其次为伊什罕伯克,掌赞理回务。四品至六品。其余分掌地亩、田粮、税务的,大抵四品至七品。在清朝所封的札萨克郡王和诸伯克之上,清朝还派驻了伊犁将军,掌天山南北最高军政大权,下设参赞大臣一人辅之。又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及帮办大臣,叶尔羌办事大臣及帮办大臣,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办事大臣等。在征服新疆后,清廷鼓励内地汉人和回民举家移民定居于北疆,把大片不用的牧场变为户屯。到十九世纪初,这些定居北疆的移民已达数十万人。在乌鲁木齐,1808年时各县的民户农田数量已达到1775年的十倍[参1]

外交

[编辑]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外交机关

清朝在近代以前并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因当时清廷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承认与四周国家的平等关系。清朝的外交按照对象的不同,分由礼部理藩院内务府公行制度负担外交事务。六部的礼部负责对日本、朝鲜、琉球与东南亚各国外交或朝贡事务,以维系朝贡体制理藩院负责交涉东亚内陆如内外蒙古、准噶尔西藏俄罗斯帝国等事务,主要防止边患形成。其编制与六部基本相同,官员大多由满族、蒙古族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堂主事、校正官等少数官职。内务府除了管理本身内廷事务,也管理欧洲来华传教士、宗教使节团的事务以及国外贸易的传运征收特别税。公行制度负责西洋各国如葡萄牙、荷兰、英国等贸易关系(在清朝来看仍为朝贡),限制于广州一地,又称广州制度[95]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开起,清朝对外关系转向平等与被歧视。由于缺乏正式外交机构,为西方国家所不满,在英法联军之后的《天津条约》中,要求公使进驻北京,使中国开始需要面对新的外交形势。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即是负责对外关系,总理衙门直到1870年北洋通商大臣成立后逐渐被其取代。1901年,在清末新政中,正式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职对外事务[96]

海禁与海外贸易

清朝建立伊始,清政府为了禁止和截断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与据守台湾的郑成功部的联系,以巩固新朝的统治,曾五次颁布禁海令,并三次颁布“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易[注 26]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的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98]。而且此时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正值锁国时期,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也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弱。

马戛尔尼晋见乾隆帝
西风东渐

18世纪欧洲各国普遍流行中国风尚、其时欧洲人对中国普遍持正面和向往的态度,例如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父”的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伏尔泰就曾高度赞扬当时在位的乾隆帝及中国的政治和文化[99]。不过与此同时亦存在不同的声音,如1792年外交失败的使马戛尔尼回程路上写的纪事中就包含批判性的看法[注 27]

一幅描绘列强瓜分中国情形的漫画。英、德、俄、法、日尝试瓜分“Chine”(中国)这个大饼,后面的中国官员无力阻止

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使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最佳时期,为后来中国百年积弱落后埋下伏笔,而清廷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曾有英国人嘲讽当时的清帝国为一艘破烂的战舰,若非有位精明的皇帝,则不堪一击[27],而这个预言于50年后应验。当时西洋的科技发展蓬勃,渐渐地超越奥斯曼帝国为首的伊斯兰世界和以清朝为首的东方世界[35]

条约

清朝在近代以前签定的平等条约较少,主要有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均为与俄国签定。自近代以来,经历一系列失败之后,清廷在列强的威迫下,前后被迫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据统计,中国近代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共有343个,其中四十多个条约影响较大[101] 。清朝在西方国家的威逼侵略下通过开放租界口岸,允许外国人来华经商等割地手段来达到和解。致此中国开始向近代过渡,清廷在被迫打开国门的同时也丧失中国大量领土的管辖权。甲午战争后,列强鉴于清朝失去自卫能力,纷纷瓜分中国,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以致割地赔款,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也骤然下降。但与此同时也激发了自强运动等改革措施使西方的科技、文化以及民主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并为随后的辛亥革命提供发展契机[39]

清朝对外主要签订条约
条约名称 对象国 清方签约人 失地与租借地 赔款 签约日
尼布楚条约 俄国 索额图 额尔古纳河以北,但确立对外东北主权[注 28] 1689年9月7日
恰克图条约 俄国 策棱 色楞格河下游 1727年9月1日
南京条约 英国 耆英 香港岛 2100万圆 1842年8月29日
南京条约续约 英国 耆英 670万两 1843年7月22日
望厦条约 美国 耆英 1844年7月3日
虎门条约 英国 耆英 1844年10月24日
黄埔条约 法国 耆英 1844年10月24日
瑷珲条约 俄国 奕山 黑龙江以北之外东北 1858年5月28日
天津条约 俄国 桂良 1858年6月13日
美国 1858年6月18日
英国 400万两 1858年6月26日
法国 200万两 1858年6月27日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英国 1858年11月8日
北京条约 英国 奕欣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 1300万两 1860年10月24日
法国 800万两 1860年10月25日
俄国 乌苏里江以东之外东北库页岛 1860年11月4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俄国 明谊 外西北 1864年10月7日
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 美国 蒲安臣 1868年7月28日
中日修好条规 日本 李鸿章 1871年8月13日
北京专约 日本 奕欣 1874年10月31日
烟台条约 英国 李鸿章 20万两 1876年9月13日
伊犁条约 俄国 曾纪泽 新疆霍尔果斯河以西 900万卢布 1881年2月24日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法国 李鸿章 1884年11月5日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日本 李鸿章 1885年4月18日
中法新约 法国 李鸿章 1885年6月9日
烟台条约续增条约 英国 桂良 1885年6月9日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葡萄牙 奕劻 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注 29] 1887年12月1日
中英藏印条约 英国 昇泰 1890年3月17日
华工条约 美国 杨儒 1894年3月7日
马关条约 日本 李鸿章 台湾澎湖 2亿两 1895年4月7日
辽南条约 日本 李鸿章 3000万两 1895年11月8日
中俄密约 俄国 李鸿章 1896年6月3日
胶澳租界条约 德国 李鸿章 胶州湾(租借99年) 1898年3月6日
旅大租地条约 俄国 李鸿章 旅顺大连(租借25年) 1898年3月27日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英国 李鸿章 新界(租借99年) 1898年6月9日
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国 奕劻 威海卫(租借25年) 1898年7月1日
广州湾租界条约 法国 苏元春 广州湾(租借99年) 1899年11月6日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 李鸿章 4亿5000万两 1901年9月7日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日本 袁世凯 1905年12月22日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英国 唐绍仪 1906年4月27日

国旗与国歌

[编辑]
1888年后的大清国旗

清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本来并无法定的国旗国歌。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清朝国门,清朝逐渐引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同西方国家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中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政府认定“黄底蓝龙戏红珠图”(即俗称的“黄龙旗”)为大清国旗。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103]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其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104]1911年,清政府将《巩金瓯》定为正式国歌。不过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军事

[编辑]
乾隆时期正蓝旗八旗军
八旗制度

清朝军队主要有八旗军绿营、地方义勇与团练、湘军淮军清末新军八旗制度是清朝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军事制度,是清朝军队之核心[105]。原先采取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方式。入关后专门以兵为业,世代为兵。包括旗下士兵和户籍被编制在八旗军队中的家庭成员,由各地八旗驻防将军或都统管辖[105]1601年努尔哈赤建州女真分为四旗。1615年时扩建为八旗,八旗制度至此成形。皇太极在征服漠南蒙古察哈尔部,以及收降明朝降将后,又建立起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尽管八旗有满洲、蒙古、汉军之分,但他们都是基于同一套制度之下,因此差异不大。旗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绝大多数情况下终身不变,所属旗籍亦基本世代固定[注 30]。旗人因战功而获得的职位可以世代承袭,例如,每旗下属的众佐领通常都是世袭职位。旗人居住地大多是固定的[注 31]。在汉地的驻防军(分布在如杭州成都等大城市)更设立“满城”供旗人居住,与非旗人所居住之地相隔离。旗人不得务农或经营工商业,每月钱粮由朝廷供给,号称“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旗人不受当地总督巡抚管辖,犯罪时由特定机关审理[注 32]

《乌什酋长献城降图》描绘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时,乌什酋长霍集斯开城归降之情形。
绿营

绿营顺治帝入关后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的军队,以协助少量的八旗兵镇守广大的疆土。当时由八旗军守备京师、华北地区与各地要冲,绿营守备华中与华南地区。华南更交由三藩镇守,以压制当地反清势力。绿营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兵制继承明朝,编有。绿营由汉人统帅,最上位的提督统领一省绿营,受文官总督巡抚所节制,各省兵力大小不一,由万余到六七万不等;提督之下为总兵,管辖一标兵力,从千人至两三千人不等。再下面的为副将,管理一协兵力,约数千人左右。副将以下就是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统辖一营兵力,兵员数量各有不同。最下面的为千总把总,负责统领一汛,也就是一个驻地。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则子继。将兵由兵部直接统辖,将领无法直接统兵,有效地防止军人拥兵自重。随着八旗军的腐化,绿营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强,例如三藩之乱时即以绿营为主力。乾隆嘉庆两朝,绿营总兵六十余万,成为军事主力。然而由于太平已久,绿营本身随着种种弊端而逐渐腐化。乾隆帝阅兵时,所见已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106]。1796年川楚教乱时,绿营已无力对付擅长游击战的白莲教徒,部分将领甚至屠杀平民以换战功[107]。到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之乱时,绿营上阵一触即溃,作战主力也改交由湘军淮军等地方团练负责。同治年间多次裁减绿营,绿营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清末新军成立后绿营同名存实亡。至民国初年,绿营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地方治安卫戍部队,成为民国时期警察的滥觞[108]

湘军创始者曾国藩
义勇与团练

义勇团练川楚教乱后逐渐成为清朝军事武力之一,由于清军不善游击战,所以鼓励地方建立义勇与团练协助清军镇压,1799年正式同意组建团练[109]太平天国之乱捻乱时,由于清廷的正规军腐败无能,且不善游击战,地方官员曾国藩整合江忠源胡林翼罗泽南义勇,成立了湘军。湘军作战能力强,屡次击败太平军。监视太平天国首都的江南大营被攻破后,湘军成为清廷唯一抵御太平军的力量。1860年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安徽一带建立淮军。平定捻乱时,僧格林沁率领的八旗军中捻军埋伏全灭,后来有赖淮军才平定之。当时如豫军、东军、滇军、川军等义勇也陆续建立起来[110]。这些地方军成为清朝晚期平定内乱、抵御外侮的主要力量。然而不管是湘军或淮军皆以“兵随将转,兵为将有”为方针,与后来的北洋军形成听命于个人的军阀势力,这个作风深刻影响着民国军事。

当时湘军与淮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火力强大。而由外国人协助建立的常胜军常捷军更是让曾李等将领印象深刻,使他们意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重要性。例如李鸿章目睹常胜军用4个小时即攻破太仓城,事后写信给曾国藩,宣称“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111],这成为自强运动的起因之一。为了建立现代化清军,洋务派聘请外国教官来训练八旗军、绿营和守卫首都的神机营,一些兵工厂也建立起来。然而淮军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例如发生天津教案时,尽管守卫首都的神机营已有三万之众,清廷仍然调集淮军来加强京师的防务[112]

操练中的新建陆军
清末新军

自强运动随者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而失败,而清廷守旧派利用义和团抵御西方列强的策略也随八国联军而落幕。八国联军之后,清政府决定实施改革,即“清末新政”。为了建立现代化清军,早在维新运动时即建议成立一支现代化的陆海军,组织团练并建立保甲制度。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了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1904年清廷正式建立由36个镇组成的常备军的计划,而绿营在1901年即开始裁减。同时取消武举,在各省建立武备学堂,以培养新式军官。负责军事改革的中央机构是1903年成立的练兵处,它在1906年被并入新立的陆军部,其尚书和左右侍郎都是满人。清廷试图削弱地方军阀力量,1907年袁世凯张之洞就在明升暗调中被剥夺军权。1908年宣统帝的摄政王载沣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在1909年的一道上谕中,他宣布自己(代表年幼的皇帝)对军队行使最高统帅权,他还把自己的兄弟任命为海军处和军咨府的管理大臣[113]。到清帝国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现代化的正规军。并非所有新军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军[114]。参谋机制上,在1907年即仿照西制成立了参谋部门军咨处,隶属陆军部之下。为了把军事管理和军事指挥分开,1911年年决定把它升格为独立于陆军部外的军咨府[39]

海军

[编辑]

清朝视水师为陆军之辅。加之满洲以骑射为本,故不善水战。入关初期,在对抗郑成功等海上抗清势力时,往往力不从心。1636年皇太极征满洲瓦尔喀部,即开始造战船。1651年顺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设水师[参3],此为清朝水师之始。内河防务以长江为主体,沿岸各设水师。海防上,清朝为了封锁明郑的经济力量,实施海禁。即使在平定明郑后,仍受海禁影响,水师多以防御为主,缺乏攻击性战舰[参4]嘉庆时由于东南沿海海盗泛滥,就有学者开始注意海防,如湖南的严如煜写有《海防辑要》。鸦片战争后在面对西方炮舰时,清朝水师一战即溃的事实让魏源郑复光等人意识到东西方的差距,纷纷提倡建立现代化海军。太平天国兴起时,英国协助清朝建立中英联合指挥的阿思本舰队,然而指挥权的问题使得舰队解散[117]

镇远铁甲舰是当时北洋主力舰,也是亚洲少见的铁甲巨舰之一。

直到自强运动时,清朝才有新建海军的动作。为了建立船舰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舰。1868年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下水[118]。然而自制船舰与外国舰队相比较差也较贵,李鸿章等官员仍然从国外购舰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即是由德国建造定远镇远,这两艘是北洋舰队的主力舰。人事上,早在1867年即建立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海军军官,1872年和1876年分别派使团前往海外学习。沈葆桢丁日昌离开后,福州船政局开始衰落。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成立了天津水师学堂张之洞在广州成立了水陆师学堂(1887年),曾国荃在南京开办了南洋水师学堂(1890年)。1885年10月清政府宣布成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为总理大臣。

定远铁甲舰是当时北洋主力舰,也是大清国北洋水师的旗舰,也是亚洲少见的铁甲巨舰之一。

清朝最后建立四支舰队:受北洋大臣节制的北洋舰队,受南洋大臣节制的南洋舰队,受福州船政局节制的福建水师,受两广总督节制的广东水师,然而四只舰队资源独立,互不统属,也不互相合作。而财政上,1891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预算于兴建颐和园。到1890年后,守卫黄海、东海的北洋舰队即已“停购船械”了。李鸿章也称“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119]。随后的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分别摧毁南洋舰队与北洋舰队,这也标志自强运动的失败[120]。随后瓜分中国使旅顺、大连、威海卫、胶州湾与广州湾等海军基地相继丧失,八国联军后大沽等地沿海炮台又被列强下令摧毁地,清朝已无海防可言。1909年,清廷决定成立海军处,并将残余的战舰重编成巡洋和长江两舰队。1910年改海军处为海军部,力图重振海军[121]

人口

[编辑]

中国人口曾经在南宋超过1亿,之后到明朝晚期又达到1亿至2亿之间,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增为1亿5千万[122]。明末清初,因为流寇扰乱、清兵入塞入关战争三藩之乱的关系造成人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而饥馑、瘟疫使得中国人口又一次的急速下降。史学家葛剑雄认为明清之际人口的跌幅估计可达40%,从崇祯元年(1628年)以来平均每年下降19%,至顺治末年达到谷底[123]。康熙二十年(1681年)后,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并占领台湾,经过康雍乾盛世获得长期的休养生息,人口得以迅速增加。清初人口数量未明确,史学家姜涛估算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后,人口增长到1亿;赵文林推估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超过1亿。除了国家安定之外,中国人口有赖占城稻玉米花生马铃薯等新兴粮食作物的推广以支撑庞大的粮食需求。到乾隆时期,全国人口正式突破2亿,到鸦片战争前夕的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猛增到4亿[参5]。清朝人口的增长一反中国人口过去的波浪式增长型态,呈现斜线上升[125]。十九世纪时,清朝因为太平天国的起事、捻乱与回乱等战乱损失不少人口;光绪年间又发生不少天灾,光绪三年山西、陕西发生旱灾,因饥荒与暴乱而死的人达一千万以上。最后加上海外移民风气日盛,因此到清朝灭亡时,中国人口维持在4亿3千万多人,与道光年间的人口数差不多[126]

十八至十九世纪华人移民全球路线图。
移民潮与华侨

由于中国长年的战乱与屠杀,产生许多真空地区,而后又因为人口大量提升,使部分省份人口过剩,这些都带动了移民潮。明末流寇张献忠领有四川。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在四川进行空前的烧杀破坏;40万人的成都只剩下20户居民,人口从至少三百万一度锐减到只有八万人。后来清廷推动以湖广陕西等各省人口填补四川地区,史称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移民四川的趋势历经一个世纪,四川无疑是最大的一个吸收过剩人口的地区。清廷为了保护其发祥地东北地区,于奉天(今辽宁省)设立柳条边以禁止汉人向北移民。然而华北地区的贫民仍然因为生计偷偷移民。咸丰光绪年间,清廷考量俄国日本有意指染东北,逐渐开放移民东北,并且在日俄战争后完全开放移民[126]福建广东各省因为山多人狭,又靠海,许多人口移民海外。台湾早在荷西统治时期明郑时期就获得闽南、粤东的移民,约有十余万人。清初因为防止如朱一贵事件等动乱发生,曾严格限制移民台湾。同治末年发生牡丹社事件,日军一度侵台,这使得清廷积极开放移民台湾。到台湾割日前夕,已经有三百数十万的移民人口[126]。早在十五、六世纪,闽粤人民就时常移民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东南亚地区,这些海外华人还建立兰芳共和国鸦片战争之后更多华人移民海外,主要以东南亚地区、美国西部加勒比海群岛为主[35]。清朝灭亡时,海外已有七百万的华侨[126]

永不加赋与摊丁入地

康熙后期,经过长时期的休养生息,社会已日趋安定,但人丁与地亩的载册数增加迟缓。一方面由于土地与人口的清查不够彻底,再者也由于地主以多报少之故,贫民迫于赋役的繁重而相率逃亡,人丁的统计并不确实[127]。康熙帝为确实掌握人口数,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册人丁数作为全国征收丁银的固定总额,以后新增者为“盛世滋生人丁”,从中央到地方均不得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税。但除补不易,弊端又无法避免。所以采取摊丁入地政策,废除人头税(丁税)废除,并入土地税内。这使得无产者没有纳税负担,而地主的负担增加,对于清朝人口的持续增加、减缓土地兼并、以及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125]

人口普查

1741年乾隆帝时期,户部有感于人口的增长,有必要对人口登记制度加以检讨,并彻底改变户口统计与管理制度,以掌握人口真实情形。然而却遭到廷臣苏霖渤等人们的反对,他们认为实施人口普查对维护统治没有实质意义,各省户口殷繁,“若每歳清查,诚多纷扰”[128]。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湖北东部发生灾害,由于赈济的人数超过地方登载的户口总数,经过清查发现,有些县份在每年上报人口数都含混交代。乾隆帝大怒,要各省督抚全面展开人口清查。隔年,保甲严格执行人口普查制度,共增加43,534,131人,此后全国各省人口数较以往更接近实际人口数。人口查报也成为保甲的一项重要职责[125]。无论在乾隆四十年(1776年)前后,人口统计都限于各省。而且京师顺天府、八旗、黑龙江、新疆、蒙古、西藏、台湾、云贵川广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等并未列入户口统计中,不管何时见于官方记载的人口均低于实际人口数。葛剑雄以为乾隆四十一年至道光三十年的户口统计数基本上是较可靠的[129]

清朝户口流动表
年代 户数 口数 备注
顺治八年(1651年 人丁10,633,326户 这是清朝第一次人口统计,其中人丁指成丁(十六至六十岁的男子)或是指赋税基本单位。
顺治十二年(1655年 人丁14,033,900户 推算为4、5千万人 [参5]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高王凌推算7、8千万人[131] 去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并占领台湾。
葛剑雄推算1亿3千万人[132]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何炳棣推算1亿5千万人 [133]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人丁24,621,324户 康熙帝为确实掌握人口数,宣布永不加赋,自康熙五十二年起人口数字分成应缴税的“人丁户口”和不需缴税的“盛世滋生人丁”。
雍正二年(1724年 人丁26,111,953户 推算为8、9千万人 [参5]
雍正十二年(1734年 人丁27,355,462户
乾隆六年(1741年 143,411,559人 本起统计制度废除人丁,改为统计口数(含大小男妇),此后人口稳定成长。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221,027,224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 264,561,355人 保甲严格执行人口普查制度,增加43,534,131人,此后全国各省人口数较以往更接近实际人口数。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约301,000,000人 [126]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313,281,795人
嘉庆十七年(1812年 361,695,492人 天灾、川陜楚白莲教和各地起事不断,造成人口伤亡,也影响人口查报。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383,100,000人
道光十三年(1833年 398,942,036人 鸦片战争前夕[参5]
咸丰元年(1851年 432,164,047人
咸丰二年(1852年 334,403,035人 太平天国进入长江流域,华北有捻乱,影响人口查报[126]
宣统三年(1912年 347,902,565人 到宣统年间(1910年1911年间),清廷再度实施人口普查,至本年完成。本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136]
注:本表主要以《清实录》为主,仅用于观察人口变化的状况。虽然文献中的人口数字都是一些近似值,并非完全准确,但即使统计误差为上下十个百分点,这个数字仍然是相当庞大的[125][126]

经济

[编辑]

清朝人口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相对使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经济农业也相对发达[11]。手工业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为代税役制。产业以纺织和瓷器业为重,棉织业超越丝织业,瓷器以珐琅画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镇为瓷器中心。清朝商业发达,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参6]。清朝曾实施海禁政策,直到占领台湾后,沿海贸易才稍为活络,货币方面采银铜双本位制。康熙晚期为防止民变,推行禁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参7]

农业

[编辑]
湖广地区的中心洞庭湖于明清时期的围垦区

清代的土地仍可分为官田和民田两大类。清朝入关后,1644年顺治帝颁布圈地令[参8]。有主与无主地被满人圈占,统称“官庄”。大量农民不得不弃家逃亡,或者沦为新主人的奴仆。圈地主要执行三次,以北京附近的顺天、保定、永平、河间四府最为突出,直到1685年康熙帝宣布废止而终。至于全国其他原明朝皇室或地主的土地,清廷称其为“更名田”,分配给无地农民使用,或是被新地主霸占。据统计,这种土地的总数不下二十多万顷[参9]。清代也拥有不少屯田,屯区多在新疆等边疆地带。清帝推行了令民垦荒的政策[参10]。使得华北、华中地区先后着令准垦,一些边疆如新疆、青海、海南、台湾等省于清朝中叶先后实行开垦政策,而东北地区直到清朝后期才准许大量汉人前往开垦[参11]

水利设施

清初,在康熙时期进行的多项水利兴修。明末清初,黄河淮河下游堵塞,京杭大运河也受阻塞。康熙帝时大力修治黄河,任靳辅河道总督,采用疏导和筑堤的办法将黄、淮故道逐渐修复,使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减少了水患的威胁。1713年康熙帝成功修浚位于北京的永定河,使旧河两岸的“斥卤”变为膏腴良田。另外,雍正时修筑江浙海塘也是保护农田的水利工程。清朝的耕地面积虽然于康熙时期逐渐提升,然而比晚明耕地少很多[参5]江南湖广四川等地的土地比中原地肥沃许多,湖广更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称[参12]

粮食作物
该金罐制于清代,约为乾隆年间。现收藏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之史密森尼博物馆

由于清朝人口成长超过可耕地发展速度,如何维持庞大人口有赖占城稻与一些新的粮食作物。占城稻在中国有一段长期的发展时间,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五十日到三十日即可收获的品种,使得二次收获,甚至三次收获变成可能。此外早熟稻耐旱,可在高原或山坡地种植。从宋朝初期到清朝道光年间,稻米产量以及耕种面积都增加一倍。一些从美洲引进的粮食作物也开发许多原先不擅种植的地形,以提高粮食生产面积。例如比较干旱的高原有赖玉米甘薯,更加崎岖的山地则依靠马铃薯。到嘉庆年间,这些高原都种满新一代的粮食作物。而河川沿岸的沙地则大量种植花生,约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才由南方推广到北方[11]

经济作物

清朝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棉花在清朝已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地遍及全国,其中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都是著名的产棉区,甚至连农业发展较晚的奉天,也成了外输地区之一。产棉量以河北保定一带,长江中下游的松江太仓通州一带,以及上海等地最大。烟草原产地是美洲,明中叶以后开始传入中国,最早的种植地区是福建。种烟草获利很高,重要产地以陕南汉中城固,山东兖州,湖南衡阳等地为主。湖南的衡烟、陕西的蒲城烟、北京的油丝烟、山西的青烟、云南的兰花烟、甘肃酒泉的水烟(又名西尖),均负盛名。甘蔗产地以华中、华南为主,江南、四川与台湾等地的制糖业非常发达。蚕桑业以江苏浙江的苏州湖州嘉兴杭州和广东的广州最为发达,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生产活动[参11]

手工业

[编辑]
清朝景德镇瓷器商号

清朝的手工业在康熙中期以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手工业分成官营与民营,由于工匠实行以银代役,所以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废除工匠制度[参13],官营缺乏必要的工匠而逐渐衰落。民间手工业兴盛,例如云南民间炼铜场十分发达[参14]。苏杭一带民间丝织中已有不少具有专门技术的人,站在一定的地方等待雇用[参15]

制瓷业与纺织业
清朝瓷器

瓷器制作技术改进,产量也大幅提升。例如江西景德镇瓷窑所烧造的御瓷产量在雍正六年(1782年)时,一年之中生产了十数万件御器[参16]。玻璃制造有较大的进步,清宫玻璃厂能生产透明玻璃和多达十五种以上的单色不透明玻璃,造型也丰腴美观[参16]。丝织技巧也有了新的提高,出产的重要提花品种有妆花纱妆花缎妆花绢[参16]。广东的“女儿葛”是广东增城的少女用一种葛藤的丝织成,质量极优[参17]。当时的棉织业以松江最为发达,技术最好,而染色、踹布业则以芜湖苏州为最先进。

劳雇关系

清朝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买与卖来体现的。不仅全部劳动成果全归雇主,而且在人身上也很少自由[参18]。在这些行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是“按件而计”的;而且按照工匠技术的高低和工作的繁简论定工价[参19]。劳动者所得的工资,已经是根据劳动的熟练程度来规定。劳动者也比过去有较多的自由。例如苏州丝织业作坊中的劳动者,“倡众歇作”,要求增加工价,可以“另投别户”,追寻较好的待遇[参20]

商业

[编辑]
昔日汉口英租界江滩街景:横滨正金银行附近

在明清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很发达,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由于农业中商品性生产扩大,农产品越来越多地变为商品,出现了许多专门化的经济作物地区,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或者直接供应消费者。例如养蚕地区为调剂桑叶的供需,出现专卖桑叶的“青桑行”和“叶市”。一些经济作物如蔗糖行销国内外,茶叶于十八世纪输出激增。粮食作物除大量供给城市居民食用外,还有不小的部分用于酿酒、油和豆制品加工等。这些产品自然都是为了供应市场而生产的[参21]

商业城市

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促使一些新的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发展,例如汉口镇朱仙镇就是位处交通枢钮点而兴起,而佛山镇景德镇专司生产如丝绸、瓷器等高价值产品的城镇。至嘉庆年间,这四镇并称为“四大名镇”。其他兴起的尚有于江泾震泽镇等等[参21]。许多重要城市如北京、江宁(今南京)等地,也更趋发达。例如北京的居民已不下百万,一切生活所需,都从商业渠道取得,不能一日无贸易。当时尚流行“天下四聚”的说法:“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北京),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参22]。”

商帮

与此同时,金融业与贸易业发达,商人分成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清朝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参6]。广州的行商与扬州的盐商都是最阔气的商人,山西商人掌控全国银号

货币制度

[编辑]
大清宝钞

清朝货币大体上采白银与铜钱并用的银铜双本位制,大数用银,小数用钱,但银的地位更见重要。因海外贸易发达,白银大量从国外输入,康雍乾盛世流通的外国银元除西班牙银元外,还有葡萄牙银元、威尼斯银元、荷兰银元、法国银元等。鸦片战争前后,需要固定形式的银币出现,正式使用机器铸造银币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鸦片战争前,由于英国将大量鸦片销入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需要更多的铜钱才能换取白银。由于白银是百姓纳税的固定货币,这带动了通货膨胀,严重恶化经济。使得曾经于1651年顺治帝发行纸币,到1843年咸丰帝又发行大清宝钞户部官票等纸币,以稳定清朝经济[参21]

海外贸易

[编辑]
上海租界的行政单位工部局大厦正门

清廷对于民间海外贸易厉行海禁政策;对于外国来华贸易,仍沿袭明代的朝贡制度加以控制。最初与清朝发生朝贡关系的,主要还是南洋和东南亚诸国,但有许多限制,如贡期和随贡贸易的监视等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对于西方殖民国家来华商船的限制就更严。只许它们停泊澳门,与澳门商人进行贸易,每年来华贸易的大小船只,不得超过二十五只。1685年才允许外商到前述口岸通商[参21]

清廷放宽海禁后,准许外商在指定口岸通商后,逐步建立了一套管理外商来华贸易的制度,主要有公行制度商馆制度[参21]。浙江、福建与广东地区盛行海外贸易,人民时常与日本琉球、东南亚各国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洋各国展开贸易。到十八世纪还有英国法国美国,其中英国几乎独占对华贸易。西洋各国与日俱增的需要清朝的丝绸茶叶甘蔗,然而清朝对西洋事物需求不大,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大幅出超的情形。大量银元流入中国,增加货币流通量,刺激物价上涨,促进商业繁荣[参21]。在此期间,中国沿海以泉州漳州厦门福州广州先后崛起,成为贸易大城,操控对外国际贸易[参21]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于外商频年不断的掠夺和违法行为,清廷只保留广州一地为通商出口。到十九世纪,英国在印度种植鸦片,并且大量销往中国。这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逆转为入超。鸦片的问题引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门户大开。南京条约不但开放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五口通商口岸给外国人。随后陆续的不平等条约使外国人大量来华投资,并且建立租界,加速对清贸易[参21]

宗教

[编辑]

佛教

[编辑]
乾隆皇帝佛装唐卡

清朝自康熙至乾隆,虽然总体上对于佛教藏传佛教除外)较为冷淡[参23],不过对于稳定社会仍有一定的帮助[参24]。乾隆:“彼为僧为道,亦不过营生之术耳。穷老孤独,多赖以存活。其劝善戒恶,化导愚顽,亦不无小补。”清朝皇帝多与僧人来往,顺治帝先后与名僧憨璞性聪玉林通琇茚溪行森木陈道沁等互相交流,顺治本人曾削发打算出家,他所宠爱的董贵妃在他的影响下也栖心禅学。再如康熙帝在外出巡,每往名山巨刹,为之题字撰碑。雍正帝也多与佛教徒往来,选编语录,俨然以禅门宗匠自居[参24]

不过佛教无限制的发展,对统治者也有不利之处[参24],如果太多人民出家,政府征税的对象就会减少,寺院上层兼并土地,发展寺院经济,就会加强土地集中的程度,激化社会矛盾,一些犯法的人,往往藏身寺庙作为躲避惩罚的手段,某些“聚众为‘匪’之案”,甚至“多由‘奸邪’僧道主谋,“平时‘煽惑’愚民,日渐酿成大案。”,因此清朝一方面保护佛教,另一方面又对之加以限制[参24]。清朝限制佛教的办法主要有三种,设置僧官[注 33][参24]、实行度牒制度[注 34][参24]与不许擅造寺庙[注 35][参24]。佛教在限制下仍有一定影响力[注 36][参24]。佛教各派,除了禅宗还算盛行之外,其精神日趋世俗化,宗风也随之衰落。另外如净土宗律宗、也仅能保持典型。乾隆时,曾禁止各地建立新寺院,民间出家为僧者也受限制。士大夫虽喜谈佛学,但只是谈论佛理,没有兴隆佛教的意愿[参23]

布达拉宫达赖喇嘛住处

清朝为了笼络内外蒙古、青海、西藏外族,优礼和尊崇藏传佛教(亦称喇嘛教)[参25],顺治八年,特于北京建造一大喇嘛庙,度喇嘛一百余人,皆内府诸旗王公属下满州人[参25]雍正帝曾得喇嘛之助继位,之后以其潜邸改建为雍和宫大喇嘛庙[参25],成为北京也是当时中国最大之喇嘛庙[参25]。雍正五年,又为蒙古之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建大喇嘛庙,发帑银十万两之多。并尊哲布尊丹巴为喀尔喀大喇嘛,其地位与西藏之达赖班禅鼎立为三,后世称为“活佛[参25]乾隆帝曾经把藏传佛教作为解决现实社会矛盾的方法[参26][注 37]不过也以理藩院来控管其发展。藏传佛教虽然表面上受到君王的礼遇,不过事实上不像元明前两代如此兴旺,乾隆末年发生川楚教乱,使藏传佛教渐走衰落之途[参26][参23]

道教与民间宗教

[编辑]
白云观“洞天胜境”牌楼

道教宋朝最为盛行,之后元明两代对其仍为优遇[参23],到了清朝,帝室虽然也信奉道教,但不如前代之盛行[参23],清朝对道教的政策与对待其他宗教一样,既保护又加以控制[参27]。清朝的道教在明朝衰落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衰落。一:满族统治者对道教素无信仰,他们在入关前尊奉藏传佛教格鲁派,乾隆时又宣布黄教为国教。二:清朝在思想上更加重视程朱理学,宣扬“忠”“孝”观念,以束缚人们思想,麻痹人们斗志。他们收罗一些理学家,如李光地等,纂修性理精义等书,颁行天下。而这些理学家则对释、道两教进行攻击。三: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也使部分群众改信其教。四:民间秘密宗教的发展,这些民间宗教往往是正统道教的流衍,因此道教实际上慢慢演变成这些民间宗教[参27]。衰落最根本原因是时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参27]。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世界交流的频繁,科学技术的传入和进步,新文化、新思想的兴起,这些衰落的表形,使其在政治上的地位日益下隆;另外道教教义学说陈陈相因,已停滞不前;道教上层人物日益腐化,失去了群众;道教也与儒佛两教教日趋融合,使其自身的特点日益消退[参27]

由于正统的道教逐渐衰落,促成民间宗教的崛起[参28]。其为道教的变种与流衍。因为他们被统治者视为“邪教”,而只能秘密传播,但传播的范围却很广泛[参28][注 38]这些的民间宗教,名目不下数十百种[参28][注 39]。民间宗教的思想内容,大量抄袭佛、道、儒等各家的教义,但也有不同之处[参28]。其中最多宣传的东西,是关于弥勒等神佛下凡和劫变的观念,以及关于“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信仰[参28]。民间宗教的所有这些宣传,无疑是一种封建迷信,表达人民的不满和抗议,它给人们以安慰和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要求改变现实愿望,因此容易被人民所接受,可以成为组织,号召贫苦群众参加起义的工作[参28]。有些民间宗教,还有明确的“反清复明”思想[参28],如清茶门教宣传,“清朝已尽,四正文佛落在王门;胡人尽,何人登基;日月复来属大明,牛八元来是土星[参29]。”这些民间宗教如白莲教天地会,在清朝中叶以后,发动许多起义活动,如:川楚教乱林爽文事件等等,对清朝国力造成很大的损伤。

伊斯兰教

[编辑]
位于喀什附近的阿帕克和卓

元朝开始,西域伊斯兰教教徒大量来到中国各地[参23],伊斯兰教信徒居住于甘肃陕西四川山西直隶广东云南等省。清廷对伊斯兰教采取放任的态度,尊重他们的信仰,用他们的法律来处理纷争[参23],但是比起元、明前两代来说较为没落[参30],清朝防制回人的法律极严,内地各省,回人犯法,判罪较一般犯人为重,凡罪当流徒,一般人民可申请存留养亲者,回民却不得申请[参30]。在回疆,清朝每于重要所在分建汉、回二城,限制回民的自由,并禁止汉回通婚,在公文书中,则民、回别称,表示将回民排斥于一般平民之外[参30]

清朝对伊斯兰教的压抑,虽然基于治国的政策,然而伊斯兰教徒也要负上一些责任[参30]。第一:伊斯兰教徒经元、明、二代的尊宠,流于淫佚,欺压汉人,自然引起汉人反弹。士大夫顾炎武鲁国华陈世琯杭世骏等人更是大肆批评,他们曾写文章指责回教徒:“左道惑众,济恶害民。”[参30]第二:伊斯兰教徒骄侈淫佚,不守教条,不恤贫苦,除不食猪肉及礼拜真主外,对教义一无所知[参30]清圣祖康熙年间,曾二次诏求能解读可兰经经文的人,第一次无人应诏,第二次虽有应者,仅能阅读其文而不能解释[参30]。自从清朝入关起来,伊斯兰教徒已少有能读阿拉伯文,说阿拉伯文者,他们很多已经改用汉语,但却又不读汉文,故对阿拉伯文化汉文化皆无所悉,成为文化水准甚低的族群,所以受到中国朝野士大夫轻视[参30]

由于受到清朝及汉人的压制,在清朝统治期间,清朝末年时,甘肃、陕西、云南这三省曾发动叛乱[参23]。康熙顺治年间,甘州回民丁国栋米喇印起兵造反,乾隆年间的大小和卓之乱,嘉庆年间张格尔浩罕叛,道光同治年间的甘陕回变云南回变一时俱起[参30]

基督教

[编辑]

满清入关后,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先后被任命为钦天监[参31],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来传教,虽然一度受到康熙狱历的打击[参31],不过随着康熙帝开始亲政后,翻案成功重新执掌钦天监来继续传教[参31],康熙对于天文历算,火炮之学很有兴趣,曾叫传教士徐日昇白晋等人轮流进讲[参31]。并以他们担任通译及处理外交事务[参31]。如:徐日昇张诚索额图参加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充当翻译和参谋。清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采取礼遇态度。其中,顺治帝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并尊其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在随后的一百多年前,“钦天监”皆由耶稣会士掌管。

穿着中国服饰的耶稣会在华传教士。

耶稣会传教士对于中国原有的风俗习惯,抱持容忍态度[参31]。教徒祭祖祭孔的,虽然与教义互相冲突,但都以默忍[参31]。不过到了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天主教内部发生了“礼仪之争”。罗马教皇下令禁止教区内的传教士使用耶稣会的中文词汇“天”和“上帝” 来称呼天主,也禁止中国信徒敬敬祖[参31]。这与当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其后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所采取的本土化政策截然相反[参31]。清政府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这样做有违中国敬孔祭祖的传统[参31]。康熙帝于1700年批示说:“敬孔敬祖为敬爱先人和先师的表示,并非宗教迷信”。

双方争持不下,最后清廷下令必须遵循“利玛窦的规矩”传教,不然就不准传教的“禁教令”[参31]1722年雍正帝彻底推行禁教令,使得清朝初年西方基督教在中国传教被终止[参31],到了道光帝时,连钦天监也不任用传教士。不过清朝皇帝对于教禁并没有彻底禁止[参31],嘉庆(1807年),新教教士英国人马礼逊,曾到广东传教[参31]

鸦片战争后,清廷正式撤销禁令,欧美各地的基督教教士,更是随着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来到中国传教,这也使基督教充满了殖民者的色彩,于是基督新旧教派,传播更为迅速[参31],除了传教之外,设立医院和学校,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演进,发生巨大的影响[参31]。一些西方传教士,拥有种族优越感,为了传教则不择手段,引起中国人的反感,民教冲突不断[参32]。如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利用不平等条约,派遣大批教士潜入中国各地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刺探情报,攫夺权益,强占土地,欺凌群众,挑起教徒和非教徒的纠纷,许多民众则纷纷起来焚烧教堂,驱逐传教士,收回被侵占的土地财物[参32]。从1856年至1889年先后发生的教案多达三百多起,著名的有1870年的天津教案1900年义和团之乱期间,有数万民中西方传教士与基督教信徒惨遭杀害[参32]

文化

[编辑]
清朝乾隆时期的瓷器,出产于江西景德镇

清朝统治中原后,推行的汉化政策比其他征服王朝还要深,然而清室也尽可能保留本族文化,并且维持本身文化与汉文化的平衡[235] 。清初以来,所有施政文书都以汉文满文两种文字发布。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到19世纪,官方文件中的满文已基本为汉文所取代。然而儒家的一些思想清朝皇帝没有完全接受[236][237]

根据资料显示,在18世纪康乾盛世期间,欧洲前往中国的传教士们将当时中国图景呈现给欧洲人,而后引发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的100余年间,甚至直到19世纪初,欧洲吹起中国风。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方面,欧洲都对中国极为追捧,以至于在1769年曾有欧洲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对中国风的狂热追逐曾经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时尚。这种时尚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园林建筑等。1735年,法国神父翻译并发表了法文版《赵氏孤儿》后,造成非常轰动的中国戏剧热[23]。然而西方也存在负面的声音,认为中国朝廷过于独裁与专权[23]。乾隆末年英国曾派遣马戛尔尼出使清朝,在外交以失败而归国期间,副使斯当东见闻却是:“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而马戛尔尼本人则认为:“人民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且残酷[27]。”

学术思想

[编辑]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画像。

晚明朝政腐败内忧外患不断,宋明理学到后来流于空泛虚伪,这些使学者多留心经世致用的学问。明朝亡于异族统治的清朝后,一时学者痛定思痛,排斥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阳明学,推究各朝代治乱兴衰的轨迹,提出种种改造政治与振兴社会的方案,使清初学术思想呈现实用主义的风气,发展出实事求是的考据学[9]

考据学

考据学又称为“朴学”,强调客观实践,有疑问时求证,具有科学精神。考据学专研训诂音韵和校勘等。而其治学远宗两汉的经师,有异于宋明理学,故又称为“汉学”。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并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与方以智朱舜水等人并称清初五大师颜元也是这一时期的大师[9]。顾炎武提倡“经学即理学”,提出以“实学”代替宋明理学,要学者直接研习六经。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38]。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其学说发展成乾嘉学派。黄宗羲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称,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中国学术史之祖。他保护阳明学,排斥宋明理学,力主诚意慎独之说,蔚为浙东学派。王夫之强调实际行动是知识的基础,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是“理势相成”。其思想发展成船山学,后人编为《船山遗书[9]

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对付西方列强。
民主思想

以民为主的思想于清初也开始萌芽,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提倡民权,所著的《明夷待访录》攻击君主专制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239],倍受清末革命党的推崇。部分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主义的思想,有西方学者称黄宗羲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9]。清初思想家唐甄所著《潜书》描述:“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240]。”,并指出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认为“自秦以来,凡帝王者皆贼也。”

六经皆史

清代中期的考据学崇尚研究历史典籍,对中国历史从天文地理到金石铭文无一不反复考证。当时分成吴、皖两派。吴派以惠栋父子、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孙为主,以“博学好古”为宗旨,恪守儒家法则;皖派以戴震为首,以“实事求是”、“无征不信”为宗旨。他们“毕注于名物训诂之考订,所成就亦超出前儒之上”[241]桐城派健将姚鼐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242]道光与咸丰年间,曾国藩又把经济与义理、考据、词章并列[243]。然而考据学到后来过分重视琐碎事物的探究,为学问而学问,知古不知今。当时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注重六经蕴含的义理,并使用于当代政治上,意图矫正此歪风。鸦片战争后西学大量流入中国,考据学逐渐式微[9]

西方思想

明末清初,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西学输入中国,对于当时的学风由浮虚转为务实,也是有相当的激励作用。他们将西方科技介绍给中国人,扩大其知识领域,使中国的学术思想添增不少新成分。鸦片战争之后,大量西方科技与思想带动中国近代化革新。此时学者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人继承章学诚的说法,并进一步要求改革祖宗的法制,来应付内忧外患的局势。龚自珍讲求经世之务,志存改革,追求“更法”。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他们吸收来自西方的知识,先后推动自强运动维新运动,这一波改革风潮最后引发清末新政辛亥革命[9]

文学

[编辑]
光绪刊本的《红楼梦》插图,图上人物为袭人。改琦绘。

清朝前期出现诗风率真、浪漫的小品文,以张岱李渔袁枚为主。但是他们的诗风不受道学学者支持,这些学者发起唐宋诗风的古文运动,此即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有“桐城三祖”之称。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的古文主张,在提倡“义理(内容合理)、考据(材料确切)、词章(文词精美),三者不可偏废。”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后来曾国藩发展成湘乡派恽敬张惠言发展成阳湖派[244]

诗词

清初诗家首推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乾隆时期袁枚蒋士铨赵翼并称江左三大家,同时黄景仁郑板桥也以诗闻名。被称为“诗界革命”的诗歌改良运动产生于维新运动,其代表有黄遵宪的以写作反映时代的社会诗,其余如谭嗣同唐才常康有为蒋智由丘逢甲夏曾佑均有作品存世。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又发展出同光体,代表作家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清朝诗论分成沈德潜格调说、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翁方刚肌理说[244]。清朝的诗风甚盛,[244]

小说

清朝小说杰出者众,曹雪芹等著《红楼梦》不仅为四大名著之一,由于其对社会百态和众多人物全面精确的写实描绘和丰富的艺术魅力而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蒲松龄以志怪内容反映社会面貌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所著的虽结构松散但足称伟大讽刺小说的《儒林外史》;以及在《儒林外史》的影响下,以《老残游记》为代表的揭发官场丑态的谴责小说均有很大影响[244]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在清高宗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 “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但是有人认为,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将他们认为不合礼教的书籍大量焚毁,可能导致大量珍贵的历代书籍绝迹[注 40]

艺术

[编辑]
清代西王母玫瑰装饰粉彩瓷板。
绘画

清朝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清代山水画家有名的有“正统派”的四王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大家”。其中恽寿平创造不用墨线勾勒的没骨花卉画法,颇为后人所效仿。然而正统派的绘画与元明两朝相比,其水准水平一般,大致上总不脱临摹的陋习[245]。不过清初绘画仍有翻新出奇、流于怪异之处,比如清初四僧的“遗民派”画家(八大山人石涛渐江髡残)以及“金陵八家”的龚贤、樊圻、高岑、邹结、吴宏、叶欣、胡慥和谢逊等人;雍乾之际以金农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清朝的宫廷画院以意大利的郎世宁、最著名。受到西洋画的影响,清宫廷中的画家如焦秉贞冷枚等人受西洋画影响。清末时期,任伯年吴昌硕居廉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如《莲生贵子》、《鱼跃龙门》等对后人也有很大影响[245]

书法与陶艺

清朝书法方面,晚明的帖学在清初仍然发达,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人在刻尊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于帖学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而逐渐颓势。随着金石考证学的发展,清朝书法多从碑体入手,成为清朝书坛的主流。有名的有翁方纲、刘墉、何绍基赵之谦。到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碑学作为一种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245]。清代的陶艺发展出繁复的不透明釉上彩陶器以及素色陶器两种风格迥异的风格[246]

圆明园别有洞天石舫。
建筑与园林

清朝建筑比前世变化不多,除了规模宏伟之外,作为中国建筑特色之一的斗拱日趋虚饰纤丽,几乎失去原来用途。北京紫禁城有许多大型色彩丰富的砖石建筑[246]。历代帝陵无寝,自明太祖开始方有明孝陵。清朝分别建有位于辽宁沈阳的盛京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清代园林艺术以圆明园为代表,融合江南名园佳景与欧洲意大利楼房花园,被外国传教士誉为“万园之园”。清朝提倡藏传佛教,分别于奉天、北京与五台山兴建大喇嘛庙。康熙帝也于热河承德兴建仿西藏布达拉宫承德避暑山庄,供游猎避暑的住所。

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起源于明朝的昆曲和京腔,形成于乾隆、嘉庆年间。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247]

八大山人所绘《荷花水鸟图》,简约含蓄而又充满忧愤感情,冷逸逼人。
王时敏所绘《仿王维江山雪霁》,倾斜的走向的山岩构成奇特宏伟的山形,充满动势。
虚谷所绘《松鹤延年图》,以一种福寿康宁的愉悦和满足,充分地体现“松鹤延年”的题旨。
沈诠所绘《松梅双鹤图》,笔触细致工整,造型生动准确,富有立体感。
闵贞所绘《蛤蟆仙人图》,用笔于恣肆中不失紧劲,寄巧于拙。

科学与技术

[编辑]

满清入关后,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来华传教,带来西方科学与技术。他们先后被任命为钦天监[参31]康熙帝对于天文历算,火炮之学很有兴趣,曾令白晋德玛诺等人,测绘全国地图,历时十年而成,康熙帝命名为皇舆全览图,它是中国第一部用经纬度测绘的地图[参31]。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不久汤若望成为“钦天监”的负责人,掌管国家天文。在随后的一百多年前,“钦天监”皆由耶稣会士掌管。由于需要新的历法,清政府遂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历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同时开行的火车,呈现出“之字形”。

清朝末年,中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期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郑氏自动挂钩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培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参33]

医学

[编辑]

清初至鼎盛时期,医药学进步所表现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是明朝医药盛况的延续。如对经典著作的研究、本草学方剂学诊断治疗学、医案整理等,均较明朝更成熟。各家学派的纷争也逐渐缓和,大多医家能采各家之长折衷于临床。但也不乏固守《内经》、《难经》、《伤寒论》,而批评金元以后一切新说的医学,这与当时考据学盛行不无关系[参34]

清朝中叶后,西学的影响不像清初仅局限于个别传教士,西方科技的刺激显然变得十分具有影响力。尤其是西方国家有意识地把医药作为实现他们宗教目的、掠夺目的的手段,所以西方医学对中国的渗透变得比清初那时更为明显。那时中国人民也有吸收外来医药学的需求,于是中西医汇的主张应运而生。这种新的思想既有解放中医药学家保守思想的一面,也有压抑对传统中医药学继承和发展的一面[参34]

清朝中医药学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关于急性传染病的研究,它已形成一个新的系统,即温病学说。这一学说的出现,虽然是基于历代医家的有关成就上,但清代温病学派在中医发展史上的贡献,仍然是相当显著的,它并不亚于汉朝张仲景著《伤寒论》,金朝刘完素河间学派[参34]

帝王年表

[编辑]
后金君主与清朝皇帝(1616年1912年
庙号 谥号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清肇祖
(清世祖追尊)
原皇帝[254]
(清世祖追尊)
猛哥帖木儿
清兴祖
(清世祖追尊)
直皇帝[254]
(清世祖追尊)
福满
清景祖
(清世祖追尊)
翼皇帝[254]
(清世祖追尊)
觉昌安
清显祖
(清世祖追尊)
宣皇帝[254]
(清世祖追尊)
塔克世
清太祖
(清太宗追尊)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
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太宗追尊)
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清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
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 1626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清成宗
(清世祖追尊,后废)
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
义皇帝
(清世祖追尊,后废)
多尔衮
清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
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福临 1643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清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
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清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
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胤禛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清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
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弘历 1735年1796年 乾隆 裕陵
清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
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清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
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旻宁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清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
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奕𬣞 1850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清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
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载淳 1861年1875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清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
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溥俊 [注 41] 1899年 保庆
[注 42] 溥仪 1908年1912年 宣统 华龙陵园[注 43]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大清”为原本国号,并见于《南京条约》等;“大清国”见于《辛丑条约》等、“大清帝国”见于《马关条约》、《钦定宪法大纲》等、“中华大清国”见于《天津条约》、《望厦条约》等。
  2. ^ 由于清朝建立的过程存在几个重要的时间点,有关清朝的起始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主要有1616年说(后金建立)、1636年说(正式定国号为大清并称帝)、1644年说(清军入关并迁都北京)”[3]
  3. ^ 明朝初期的女真族分成建州女真(分布于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等地区)、野人女真(分布于松花江中游、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流域,最远可达鄂霍次克海库页岛)与海西女真(分布于松花江以东地区到黑龙江流域)三部[1]
  4. ^ 建州三卫共有建州卫(1403年成立)、建州左卫(明朝永乐年间)与建州右卫(1442年成立)[1]
  5. ^ 明朝后期的女真族分成据守旧建州女真势力的建州女真长百山女真;据守旧野人女真势力的东海女真;以及最强盛,据守旧海西女真的扈伦女真,而建州的死敌叶赫就属于扈伦女真的一部[1]
  6. ^ 努尔哈赤的死因与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没有直接关系,宁远战役于农历正月戊午结束,努尔哈赤于八月去逝,期间努尔哈赤还攻打喀尔喀蒙古、册封土谢图汗等事[13]
  7. ^ 最先封王的定南王孔有德死后没有儿子,其爵位被废。平西王吴三桂驻守昆明,势力涵盖云南贵州、部分湖南四川地区。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州,负责广东与部分广西地区,后由其子尚之信继位。靖南王耿仲明据有福州,下辖福建一省,相继由其子耿继茂与孙耿精忠继位。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三王合称三藩[17]
  8. ^ 鳌拜在四大臣中地位最低,由于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苏克萨哈曾是摄政王多尔衮旧属,为其它辅政大臣所恶,因此鳌拜才得以擅权。鳌拜结党营私,日益骄横,不顾康熙帝的意旨,先后杀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临与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等政敌,引起朝野惊恐[16]
  9. ^ 朝中对于三藩的处置分成两派,索额图图海等以为三藩不可动,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则赞成撤藩[16]
  10. ^ 清初蒙古分为四大部,即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与青海蒙古。漠南蒙古皇太极时期归服清朝。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下分三部,分别是据克鲁伦河流域的车臣、据土拉河流域的土谢图、据杭爱山西麓的札萨克图等。漠西蒙古又称卫拉特蒙古,是瓦剌的后裔,下分四部,分别是据伊宁一带的准噶尔、据乌鲁木齐一带的和硕特、据塔城一带的杜尔伯特以及据阿勒泰一带的土尔扈特。卫拉特蒙古最后由准噶尔汗国的可汗噶尔丹所统一,土尔扈特西撤至里海,和硕特南撤至青海。和硕特撤至青海后成为青海蒙古,又称和硕特汗国,于固始汗去世后分裂成青海与西藏和硕特[20]
  11. ^ 青藏地区分成五部,分别是青海、喀木(西康)、卫(前藏)、藏(后藏)与阿里等五部[20]
  12. ^ 康熙帝废除和硕特汗国汗位,以拉藏汗旧臣康济鼐颇罗鼐噶伦分别管理前藏后藏,并让达赖班禅成为青藏地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20]
  13. ^ 张廷玉在《自订年谱》称八月二十日,雍正就感觉有点不舒服,但“犹听政如常”。二十二日晚上漏将二鼓宫里太监,急宣张廷玉火速进宫。《雍正朝起居注册》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侍侧。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宝亲王(即乾隆)即位。二十三日晨奉大行皇帝黄舆返大内,申刻大殓。”
  14. ^ 马戛尔尼的副使斯当东见闻是:“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而马戛尔尼本人则认为:“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27]
  15. ^ 当时帕米尔高原以西的藩属国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阿富汗的杜兰尼王朝巴达克山[28]
  16. ^ 1747年大金川酋长沙罗奔袭击小金川,乾隆帝初期派纳亲张广泗平乱,因为纳亲怕事,张广泗误用响导使军机泄漏,两人战败伏法。清廷改派傅恒岳锺琪,也没有多大成效。最后1749年沙罗奔宣布投降才结束[28]
  17. ^ 朝鲜于皇太极时期成为藩属国,琉球国于康熙时期成为藩属国[28]
  18. ^ 乾隆帝于继位时发誓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60年的在位时期[22]
  19. ^ 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开放厦门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五港口岸,英国人取得协定关税(英国可以控制中国关税,以利英国商品进口中国市场)、治外法权(英国人民在中国领土上犯法,以英国法律定罪)、划定租界(英国可以任意建立贸易或殖民据点)、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朝给予某国优惠时,英国也比照办理获得优惠)、军舰停泊口岸等特权,并且让传教士可以公开在中国传教[34]
  20. ^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沈葆桢张之洞刘坤一唐廷枢刘铭传等人[36]
  21. ^ 本句源自魏源的《海国图志》,另外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也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36]
  22. ^ 诸如人权思想、司法独立地方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收入财也产神圣不可侵,以及结社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等思想
  23. ^ 日本原本是要求台湾澎湖辽东半岛,后来因为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列强鉴于清廷失去自卫能力,开始展开瓜分中国之举[39]
  24. ^ 当时清朝被各国瓜分豆剖,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分布如下:俄罗斯帝国涵盖东北内蒙古外蒙古新疆德意志帝国涵盖山东大日本帝国涵盖福建大英帝国涵盖华中各省与河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涵盖广西海南广州湾;英法两国又共有广东云南[39]
  25. ^ 军机章京常选自具以下本职者兼任,(满汉略异)“汉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进士,举人(或拔贡)出身者兼充。满洲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及理藩院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兼充。”(梁章钜《枢垣纪略》卷七)
  26. ^ 曾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颁布禁海令;并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6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颁布“迁海令”,禁止人民出海贸易[参1]
  27. ^ 马戛尔尼在回程途中的纪事中写道:“我们的许多书里都把汉族和鞑靼族混淆了,好像他们是一个民族。可是清君却在时刻关注著这权力的诞生地。 东方与西方在这问题上是不同的。在欧洲,不论是波旁王朝还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登上那不勒斯或西班牙的王位都无关紧要;君王完全与西班牙人或那不勒斯人同化。汉诺威人一旦掌握英国王权,他们就不再是德国人了。相反,亚洲的君王念念不忘自己的祖根。两个世纪过去了,换了8个或10个君主,但蒙古人还是没有变成印度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也没有把乾隆变成一个中国人。鞑靼人说笑话总以汉人为靶子。我不可能不注意到:只要有人拿汉人说笑话,那些年轻的鞑靼王子就会兴高釆烈。在取笑女人裹脚时,他们拍手叫好;但听到把鞑靼妇女的木底鞋比作汉人的帆船时,他们就恼火。赫脱南发现“地位最低的鞑靼人”,在服从汉族官员时也会表现得十分勉强。巴罗记下了别人对他说的一段心里话:圆明园内年轻的王子们谈到汉人时总报以一种极大的蔑视。一位王子见我想学汉文,就竭力使我相信鞑靼语比这要高尚得多。他不仅答应给我识字课本和书籍,而且还要亲自教我。”[100]
  28. ^ 清朝在签约前曾主张东北疆线达外兴安岭勒拿河贝加尔湖一带,然而因为当地以游牧民族为主,其领土界线未明确划定。同时俄国不断东侵,至17世纪中叶已殖民于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一些据点。双方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明确界线,东北疆线定为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一带,俄军随后从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撤出。另外乌第河地区虽然于条约明订为清朝领地,然而于立界碑时过于偏南方,产生了一块未定区域。这块地区最后被俄国侵占[102]
  29. ^ 条约中规定中国同意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同时亦规定葡萄牙如要将澳门让与他国,必须经过中国政府同意[39]
  30. ^ 唯一例外的就是乾隆年间,大量汉军八旗出旗为民,另外也有少量所属旗籍因有旗民成为皇后或妃子受宠而被抬旗的例子[105]
  31. ^ 以京师八旗为例,两黄旗住北城,两白旗住东城,两红旗住西城,两蓝旗住崇文门和宣武门以里。
  32. ^ 京师普通旗人由步军统领衙门审理、皇亲国戚由宗人府审理、民事案件则由户部现审处审理;地方官员可以审理当地涉及旗人的案件,但无权判决,只能提出审理意见,交由审判机关理事厅处理。理事厅是类似现在“军地联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八旗驻军和地方关系[105]
  33. ^ 康熙十三年:在京城的僧录司设“善世、阐教、讲经、觉义左右各二人,左善世由右善世补,右善世由左阐教补,左阐教由右阐教补,右阐教由左讲经补,左讲经由右讲经补,右讲经由左觉义补,左觉义由右觉义补,右觉义以候补僧官补[参24]
  34. ^ 为了加强对僧人的“稽考”,“亦如民间之有保甲,不至藏奸,贡监之有执照,不容假冒。”对于不领度的僧人要处以重罚,如康熙十五年规定,“凡僧尼道士不领度牒私自出家者,杖八十为民[参24]。”
  35. ^ 顺治二年决定“严禁京城内外,不许擅造寺庙佛像,必报部方许建造。”顺治十一年又决定“禁止创建寺庙,其修理颓坏寺庙,听从其便,但不得改建广大[参24]。”
  36. ^ 康熙六十年通计直省敕建大寺庙共6073座,小寺庙有6409座,私建大寺庙共8418座,小寺庙共58682座,僧有11万0292名,道有2万1286名,尼有8615名[参24]
  37. ^ 例如: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七月的一道谕旨称:“苏尼特二旗,连年被旱成灾,众蒙古等牲畜多有损伤。本年虽经加恩赏给银米散赈,今值夏令,应令祈雨之时,蒙古等素崇黄教,何不聚集大喇嘛诵经祈祷?今特因二旗生计,发去大云轮经一分,即令苏尼特二旗交有道行喇嘛,将此经唪诵,祈祷应时甘澍,以弥旱灾。”
  38. ^ 当时有人叙述这种情况说:“迨红巾、白莲始自元明季世,焚香惑众种种异名,旋禁旋出,至今日,若皇天、若九门、十门等会,莫可穷诘,家有不顨刹之寺庵,人或不削发之僧尼,宅不奉无父无君之妖鬼者鲜矣[参28]。”
  39. ^ 比较常见的有收元教、八卦教、天理教、清水教、离卦教、一炷香离卦教、震卦教、金丹八卦教、弘阳教、混元教、三阳教、先天教、长生教、清茶门教、青莲教、罗教、老官斋教、无为教、圆教、大同教等[参28]
  40. ^ 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同时销毁了对清朝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参 5]
  41. ^ 溥俊 曾被慈禧太后短暂立为皇帝,但从未被普遍承认[参1]
  42. ^ 通称末帝,生前也有称其为废帝逊帝的,但因明清年号上一世一元的习惯,普遍用在位年号称其为“宣统皇帝[3]
  43. ^ 初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后在家属要求下移葬华龙陵园[参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際〉. : 第76页-第82页. 
  2. ^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2 滿清的綏服〉. : 第29页. 
  3. ^ 3.0 3.1 3.2 李国祁. 中國歷史. 三民出版社. ISBN 9789571406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4. ^ 4.0 4.1 康乾盛世藏富於民.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5. ^ 周思源:正確看待康乾之世.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6. ^ 《揚州十日記》《嘉定乙酉紀事》《江變記略》. 
  7. ^ 萧东发、周悦. 《出版與管理研究》〈《四庫全書》與法國《大百科全書》編纂出版及其社會影響〉. : 页 105–122. 
  8. ^ 钱穆.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第五講 清代〉.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 第147页–152页.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中国通史明清史学术思想”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1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 ^ 11.0 11.1 11.2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 第120页. 
  12. ^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308–313. ISBN 7-5622-2277-0. 
  13. ^ 赵尔巽. 《清史稿‧本紀一‧太祖本紀》:「十一年丙寅春正月戊午,上起兵伐明寧遠。....城上放西洋炮,頗傷士卒,乃罷攻。....二月壬午,上還瀋陽,語諸貝勒曰:「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八月丙午,上大漸,乘舟回。庚戌,至愛雞堡,上崩,入宮發喪。」. 
  14. ^ 谈迁. 《國榷‧卷第九十七》:「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 第5905页. 
  15. ^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2 滿清的綏服〉. : 第37页.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際〉. : 第87页-第96页. 
  17. ^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3 康熙政權的鞏固〉. : 第51页. 
  18. ^ 温睿临. 《南疆逸史》卷九《左懋第傳》:懋第曰:「我頭可斷、髮不可斷,我早辦一死矣。」. 
  19. ^ 《清聖祖實錄‧第42卷》:聖祖(康熙帝)曰:「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 
  20.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極盛與中衰〉. : 第104页-第112页. 
  21. ^ 《乾隆起居注》六十年八月:「各省督撫中廉潔自愛者,不過十之二三。」. 
  22. ^ 22.0 22.1 22.2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極盛與中衰〉. : 第109页. 
  23. ^ 23.0 23.1 23.2 23.3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歐洲十八世紀中國熱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4. ^ James I. Wong. Chinoiserie and Sinophilism in the 17th- and 18th-century Europe(17至18世紀歐洲的中國風和中國熱). Koinonia Productions. 1984. 
  25. ^ (美)William Worthen Appleton. A Cycle of Cathay: The Chinese vogue in England du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17至18世紀英國的中國熱).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51. 
  26. ^ 17、18世紀歐洲的中國風(一) (二).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27. ^ 27.0 27.1 27.2 (法)佩雷菲特 著 王国卿等 译. 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 台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ISBN 9787108026934. 
  28. ^ 28.00 28.01 28.02 28.03 28.04 28.05 28.06 28.07 28.08 28.09 28.10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六章 清朝的極盛與中衰〉. : 第113页-第115页. 
  29. ^ 曾国藩. 《應詔陳言疏》禮部右侍郎曾國藩批評道光時代:「九卿無一人陳時政之得失,司道無一折言地方之利病,相率緘默。」「京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退縮、曰瑣屑。外官之辦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顢頇。」. 
  30. ^ 朱克敬. 《瞑庵二識》. 
  31. ^ 茅海建. 《天朝的崩潰》:「戰敗後的廣州,並沒有像通常那樣死氣沉沉,而是上上下下都喜氣洋洋地互賀陞遷。」. 
  32. ^ [美] 罗兹‧墨菲著/黄磷译. 《亞洲史》(第四版). 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2004年10月. ISBN 369-371/452-453 ISBN 7-80700-092-9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33. ^ 魏源. 《海國圖志》:「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 
  34. ^ 34.0 34.1 34.2 34.3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7 與西方世界的初次衝突〉. : 第182页-第200页. 
  35. ^ 35.0 35.1 35.2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8 內部危機〉. : 第211页. 
  36. ^ 36.0 36.1 36.2 36.3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9 改革的中興之治〉. : 第239页-第269页. 
  37. ^ 芮玛丽(美). 《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38. ^ 租界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39. ^ 39.00 39.01 39.02 39.03 39.04 39.05 39.06 39.07 39.08 39.09 39.10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10 晚清的新動亂〉. : 第273页-第291页. 
  40. ^ 罗家伦. 〈興中會成立日期之史的考訂》,載《中山先生行誼》下冊. 台北:台湾书局(1995年10月初版). 
  41. ^ 41.0 41.1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11 清廷的覆沒〉. : 第303页–第323页. 
  42. ^ 李云汉. 《中國近代史》〈第六章 民國初年的政治與外交〉. : 第258页. 
  43. ^ 李云汉. 《中國近代史》〈第九章 訓政時期的憂患與建設〉. : 第399页. 
  44. ^ 道光皇帝. 《御製大清一統志序》. 
  45. ^ 45.0 45.1 《清史稿‧志二十九 地理一》. 
  46. ^ 《清史稿‧志三十、三十一、三十二 地理志二、三、四》. 
  47. ^ 王钟翰. 《清代政區沿革綜表》序. 
  48. ^ 《大清一統志》盛京. 
  49. ^ 《清史稿‧志四十六 地理志十八》. 
  50. ^ 《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 : 147页. 
  51. ^ 《清史稿》土司傳. 
  52. ^ 《清史稿‧志四十八、四十九、五十 地理志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清史稿‧志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 地理志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54. ^ 54.0 54.1 54.2 《清史稿‧志五十四、五十五 地理志二十六、二十七》. 
  5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5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4. ^ (英)约·罗伯茨编著,蒋重跃 刘林海译.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北京:时事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1–22页. 
  65. ^ 柳诒徵. 《中国文化史》下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第731页. 
  66. ^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III》.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1222页. 
  6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68. ^ 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 
  69. ^ 《清世祖實錄》卷四十九. 
  70. ^ 管東貴,「滿族漢化問題新解」,手稿,民國七十九年。. 
  71. ^ 我的三個故鄉.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72. ^ 清代前期歷史中的幾個問題.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73. ^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魏斐德著 陈苏镇等 译. 洪業 滿清外來政權如何君臨中國. 台北: 时英出版社. 2003: 689页-747页. 
  74. ^ (法)佩雷菲特 著 王国卿等 译. 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 台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ISBN 9787108026934. 
  7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78. ^ 清朝的漢化政策.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79. ^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80. ^ (日)吉田順一,鄭欽仁譯,〈北亞的歷史發展與魏復古的征服王朝理論〉. 
  81. ^ 女人當國(52)1902年 慈禧放開滿漢通婚的禁令.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82. ^ 雍正四年九月十九日,《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事》折. 
  83. ^ 鄂尔泰在《改土归流疏》中说:“改土归流,将富强横暴者(指土司)渐次擒拿,懦弱昏者(亦指土司)渐次改置,纵使田赋兵刑,尽心料理,大端就绪。”. 
  84. ^ 雍正四年四月初九日,《请肃清顽苗,以靖边方事》一折中说:“总之,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然恩非姑息,威非猛烈,到得用着时必须穷究到底,杀一儆百,使不敢在犯,则威仍是恩所全实多。”. 
  8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88. ^ 駐防八旗與軍府制度.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8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2. ^ 論駐藏大臣對治理西藏的影響.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9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5. ^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6 中國與十八世紀的社會〉. : 第129页. 
  96. ^ 史景迁. 《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6 中國與十八世紀的社會〉. : 第131页. 
  9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98. ^ 陈寿祺. 《重篹福建通志》:「海外如 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99. ^ (美)Arnold H. Rowbotham. Voltaire, Sinophile(伏爾泰與中國熱). 1932. 
  100. ^ (法)佩雷菲特 著 王国卿等 译. 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 台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ISBN 9787108026934. 
  101. ^ 近代中國不平等條約的標準與數目.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02. ^ 刘远图. 《早期中俄東段邊界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103. ^ 中国历代国旗,万维读者网络.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04. ^ 薛福成. 《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1890年5月11日: 「又查舊卷,英外部於丁亥年(1887年)咨送兵部尚書節略, 詢及中國國樂樂譜,以備兵丁譜奏之用。前任劉大臣照復云:「查中國樂章,譯為歐洲宮商, 可合泰西樂器之用者,僅有一闕,名曰《普天樂》。相應將樂譜一冊,備文照送查收。」,按《普天樂》者,曾侯(曾紀澤)所制也。」. 
  105. ^ 105.0 105.1 105.2 105.3 中山八郎. 《明末女真和八旗素描》,载《满洲史研究》,东京四海书房出版. 1926年. 
  106. ^ 《嘉庆朝东华录》,卷7 ,嘉庆4 年正月. 
  107.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133页。. 
  108. ^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上冊 中文大學出版社. : 第104页. 
  109.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 第134-136页。. 
  110.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 第198页。. 
  111. ^ 李鸿章. 《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 
  112. ^ 费正清,刘广京.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 : 第200-201页. 
  113. ^ 费正清,刘广京.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 第378-379页. 
  114. ^ 费正清,刘广京. 《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 第534页. 
  11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17. ^ “李-阿舰队”舰船资料. 北洋水师. [2010-08-24]. 
  118. ^ 恬吉. 北洋水师. [2010-08-19]. 
  119. ^ 梁启超《李鸿章传》:徒罪李一人 呜呼可哉. 中新网. 2010-08-23 [2010-08-24]. 
  120. ^ 长沙晚报:海军青岛阅兵更增航母情结. 中新网. 2009-4-24 [2010-08-24]. 
  121. ^ 甲午戰後重建海軍與八國聯軍之役. 中国军舰博物馆. [2010-08-29]. 
  122. ^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 《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第262页. 
  123. ^ 葛剑雄. 《中國人口發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263页. 
  12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25. ^ 125.0 125.1 125.2 125.3 丁光玲. [1]. 复兴岗学报 民93,82期385-414.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126. ^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126.6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 第122页. 
  127. ^ 庄吉发. 《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 学生书局. 1985年: 第69页. 
  128. ^ 庄吉发.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133》乾隆五年十二月丙辰,御史蘇霖渤奏. 学生书局. : 第5页. 
  129. ^ 葛剑雄. 《中國人口發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63页. 
  13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1. ^ 高王凌. 〈明清時期的中國人口〉,《清史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3期: 第29页. 
  132. ^ 葛剑雄. 《中國人口發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249页. 
  133. ^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 《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第268页. 
  13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6. ^ 梁方仲.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 田赋统计》〈甲表86《清宣统年间调查(公元1912年汇造)之户口数的修正》. 
  13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3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4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5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6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7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8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9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0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1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7.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2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3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3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3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3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34.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35. ^ 郑钦仁、李明仁编译. 《征服王朝論文集》. 台北: 稻香出版社. 1999年. 
  236. ^ 张尔田. 清列朝后妃传稿.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七十五辑.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2年. 
  237. ^ 姜小莉. 满族汉化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7年, 第9卷 (第04期) [2008-11-15]. ISSN 1009-315X(2007)04-0012-02 请检查|issn=值 (帮助). 
  238. ^ 顾炎武. 《日知錄》:「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239. ^ 黄宗羲. 《原臣》:「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世之為臣者,昧於此義,以謂:臣為君所設,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後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後牧之;視天下民為人君橐中之私物。」. 
  240. ^ (清)唐甄. 潛書︰附詩文錄(繁體版). 台北: 中华书局. 2009. ISBN 9787101067033. 
  241. ^ 孟森. 《明史讲义》《清史讲义》. 
  242. ^ 姚鼐. 《述庵文抄序》,《惜抱軒文集》卷四. 
  243. ^ 曾国藩. 《聖哲畫像記》:“至若葛、陸、范、馬,在聖門則以德行而兼政事也;周、程、張、朱,在聖門則德行之科也,皆義理也;韓、柳、歐、曾、李、杜、蘇、黃,在聖門則言語之科也,所謂詞章者也;許、鄭、杜、馬、顧、秦、姚、王,在聖門則文學之科也。顧、秦于杜、馬為近,姚、王于許、鄭為近,皆考據也。”. 
  244. ^ 244.0 244.1 244.2 244.3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 第153页–157页. 
  245. ^ 245.0 245.1 245.2 姜公韬. 《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 第157页–166页. 
  246. ^ 246.0 246.1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清 於2011 年4 月8 日查閱.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247. ^ 傅谨:京剧崛起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以昆曲的文化角色为背景.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248.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49.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50.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51.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52.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53.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54. ^ 254.0 254.1 254.2 254.3 《清史稿‧太祖本紀》:「又數世,至都督孟特穆,是為肇祖原皇帝,有智略,謀恢復,殲其仇,且責地焉。......都督福滿,是為興祖直皇帝。興祖有子六:長德世庫,次劉闡,次索長阿,次覺昌安,是為景祖翼皇帝,次包朗阿,次寶實。......景祖有子五:長禮敦,次額爾袞,次界堪,次塔克世,是為顯祖宣皇帝,次塔察篇古。」. 
  255.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256. ^ 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
  1. ^ 《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第120页
  2. ^ 张尔田. 清列朝后妃傳稿.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第七十五辑. 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2年. 
  3. ^ 姜小莉. 滿族漢化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7年, 第9卷 (第04期) [2008-11-15]. ISSN 1009-315X(2007)04-0012-02 请检查|issn=值 (帮助). 
  4. ^ [《清朝治边政策之考》http://www.alswh.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718 ]
  5. ^ 《中国历史》人教版

外部链接

[编辑]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參⁠">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 />标签